味咸,微溫、微寒,有毒。主惡血,血瘀痹氣,破折血在脅下堅(jiān)滿痛,月閉,目中淫膚、青翳白膜。療吐血在胸腹不去,及破骨 折,血結(jié),金瘡內(nèi)塞,產(chǎn)后中寒,下乳汁。一名蠐,一名肥齊,一名勃齊。
生河內(nèi)平澤及人家積糞草中。取無時(shí),反行者良。
蜚蠊為之使,惡附子。大者如足大指,以背滾行,乃駛于腳,雜豬蹄作羹與乳母,不能別之。詩(shī)云領(lǐng)如蝤蠐,今此別之。名以蠐字在下,恐此云蠐螬倒?fàn)枴?
〔謹(jǐn)案〕此蟲,有在糞聚中,或在腐木中。其在腐柳樹中者,內(nèi)外潔白;土糞中者,皮黃內(nèi)黑黯。形色既異,土木又殊,當(dāng)以木中者為勝。采雖無時(shí),亦宜取冬月為佳。案《爾雅》∶一名蝎,一名 ,一名蝤蠐。
六【蟲魚中】
蛞蝓
味咸,寒,無毒。主賊風(fēng) 僻,軼筋及脫肛,驚癇攣縮。一名陵蠡,一名土蝸,一名附蝸。生太山池澤及陰地沙石垣下。八月取。
蛞蝓無殼,不應(yīng)有蝸名,其附蝸者,復(fù)名蝸牛。生池澤沙石,則應(yīng)是今山蝸,或當(dāng)言其頭,形類猶似蝸牛蟲者,俗名蝸牛者,作瓜字,則蝸?zhàn)忠嘁艄稀Gf子所云,戰(zhàn)于蝸角也。蛞蝓入三十六禽限,又是四種角蟲之類。熒室星之精矣,方家殆無復(fù)用乎。
〔謹(jǐn)案〕三十六禽。亥而射人,其肚合屎干燒為灰,主黃膽,豬之類也。陶謂為蝓,誤極大矣。又《山海經(jīng)》云∶ 彘身人面,音如嬰兒,食人獸。《爾雅》云∶ 類,迅走食人,并非蛞蝓也。蛞蝓乃無殼蝸蠡也。
六【蟲魚中】
水蛭
味咸、苦,平、微寒,有毒。主逐惡血,瘀血,月閉,破血瘕,積聚,無子,利水道,又墮胎。一名 ,一名至掌。
生雷澤池澤。五月、六月采,曝干。
,今復(fù)有數(shù)種,此用馬蜞,得嚙人腹中有血者,仍干為佳。山 及諸小毒,皆不用。
楚王食寒菹,所得而吞之,果能去結(jié)積,雖曰陰佑,亦是物性兼然。
〔謹(jǐn)案〕此物,有草蛭、水一名馬蜞,并能咂牛、馬、人血;今俗多取水中小者用之,大效,不必要須食人血滿腹者;其草蛭,在深山草上,人行即敷著脛股,不覺,遂于肉中產(chǎn)育,亦大為害,山人自有療法也。
六【蟲魚中】
鱉甲
味咸,平,無毒。主心腹癥瘕,堅(jiān)積,寒熱,去痞,息肉,陰蝕,痔,惡肉。療溫瘧,血瘕,腰痛,小兒脅下堅(jiān)。
肉,味甘,主傷中,益氣,補(bǔ)不足。生丹陽(yáng)池澤,取無時(shí)。
惡礬石。生取甲,剔去肉為好,不用煮脫者。今看有連厴及干巖便好,若上有甲,兩邊骨出,以被煮也,用之當(dāng)炙。
夏月銼鱉,以赤莧包置濕地,則變化生鱉。人有裹鱉甲屑,經(jīng)五月,皆能變成鱉子。此其肉亦不足食,多作癥瘕。其目陷者,及合雞子食之,殺人。不可合莧菜食之。其厴下有如王字形者,亦不可食。
〔謹(jǐn)案〕鱉頭燒為灰,主小兒諸疾,又主產(chǎn)后
六【蟲魚中】
魚甲
味辛,微溫,有毒。主心腹癥瘕,伏堅(jiān),積聚,寒熱,女子崩中,下血五色,小腹、陰中引相痛,瘡疥死肌。療五邪涕泣時(shí)驚,腰中重痛,小兒氣癃 潰。肉,主少氣吸吸,足不立地。生南海池澤,取無時(shí)。
蜀漆為之使,畏狗膽、芫花、甘遂。 ,即今鼉甲也,用之當(dāng)炙。皮可以貫鼓,肉至補(bǔ)益。于物難死,沸湯沃口入腹良久乃剝爾。黿肉亦補(bǔ),食之如鼉法。此等老者,多能變化為邪魅,自非急勿食之。
六【蟲魚中】
烏賊魚骨
味咸,微溫,無毒。主女子漏下赤白經(jīng)汁,血閉,陰蝕,腫痛,寒熱,癥瘕,無子。療驚氣入腹,腹痛環(huán)臍,陰中寒腫,令人有子,又止瘡多膿汁不燥。肉,味酸,平,主益氣強(qiáng)志。生東海池澤,取無時(shí)。
惡白蘞、白芨。此是 烏所化作,今其口腳具存,猶相似爾。用其骨亦炙之。其魚腹中有墨,今作好墨用之。
〔謹(jǐn)案〕此魚骨,療牛馬目中障翳,亦療人目翳,用之良也。
六【蟲魚中】
蟹
味咸,寒,有毒。主胸中邪氣熱結(jié)痛, 僻,面腫,敗漆燒之致鼠,解結(jié)散血,愈漆瘡,養(yǎng)筋益氣。爪,主破胞,墮胎。生伊芳洛池澤諸水中,取無時(shí)。
殺莨菪毒、漆毒。蟹類甚多,蝤 、擁劍、彭 皆是,并不入藥。惟蟹最多有用,仙方以化漆為水,服之長(zhǎng)生。以黑犬血灌之,三日燒之,諸鼠畢至。未被霜甚有毒,云食水茛所為,人中之,不即療多死。
目相向者亦殺人,服冬瓜汁、紫蘇汁及大黃丸皆得瘥。海邊又有彭江,不識(shí)而啖之,幾死,嘆曰∶讀《爾雅》不熟,為勸學(xué)人所誤。
六【蟲魚中】
天鼠屎
味辛,寒,有毒。主面癰腫,皮膚說說,時(shí)痛,腹中益氣,破寒熱積聚,除驚悸,去面黑生令浦山谷。十月、十二月取。
惡白蘞、白薇。方家不復(fù)用,俗不識(shí)也。
〔謹(jǐn)案〕《李氏本草》云∶即伏翼屎也,伏翼?xiàng)l中名仙鼠,伏翼?xiàng)l以論也。
六【蟲魚中】
原蠶蛾
雄者有小毒。主益精氣,強(qiáng)陰道,交接不倦,亦止精。屎,溫,無毒。主腸鳴,熱中,消渴,風(fēng)痹,癮疹。
原蠶是重養(yǎng)者,俗呼為魏蠶。道家用其蛾止精,其翁繭入術(shù)用。屎,名蠶沙,多入諸方用,不但熨風(fēng)而以也。
六【蟲魚中】
鰻鱺魚
味甘,有毒。主五痔,瘡 ,殺諸蟲。
能緣樹食藤花,形似鱔,取作 食之。炙以熏諸木竹,辟蛀蟲。膏,療諸 瘡;又有蝤,亦相似而短也。
〔謹(jǐn)案〕此膏,又療耳中蟲痛者。鯢魚,有四腳,能緣樹。陶云鰻鱺,便是謬證也。
六【蟲魚中】
鮫魚皮
主蠱氣,蠱疰方用之。即裝刀靶 魚皮也。
出南海,形似鱉,無腳而有尾。(新附)
六【蟲魚中】
紫貝
明目,去熱毒。
形似貝,圓,大二、三寸,出東海及南海,上有紫斑而骨白。(新附)
六【蟲魚下】
蝦蟆
味辛,寒,有毒。主邪氣,破癥堅(jiān)血,癰腫,陰瘡,服之不患熱病。療陰蝕疽癘惡瘡,犬傷瘡,能合玉石。一名蜍蟾,一名 ,一名去甫,一名苦 。生江湖池澤。五月五日取,陰干,東行者良。
此是腹大、皮上多痱磊者,其皮汁甚有毒。犬嚙之,口皆腫。人得溫病斑出困者,生食一兩枚,無不瘥者。五月五日取東行者五枚,反縛著密室中閉之,明旦視自解者,取為術(shù)用,能瘡立驗(yàn)。其肪涂玉則刻之如蠟,故云能合玉石,但肪不可多得。取肥者,銼,煎膏,以涂玉,亦軟滑易截。古玉器有奇特,非雕琢人功者,多是昆吾刀及蝦蟆肪所刻也。
〔謹(jǐn)案〕《別錄》云∶腦,主明目,療青盲也。
六【蟲魚下】
蛙
味甘,寒,無毒。主小兒赤氣,肌瘡,臍傷,止痛,氣不足。一名長(zhǎng)股。生水中,取無時(shí)。
凡蜂、蟻、蛙、蟬,其類最多。大而青脊者,俗名土鴨,其鳴甚壯。又一種黑色,南人名為蛤子,食之至美。又一種小形善鳴喚,名蛙子,此則是也。
六【蟲魚下】
牡鼠
微溫,無毒。療 折,續(xù)筋骨,搗敷之,三日一易。四足及尾,主婦人墮胎,易出。肉,熱腹,炙食之。糞,微寒,無毒。主小兒癇疾,大腹,時(shí)行勞復(fù)。
牡鼠,父鼠也。其屎兩頭尖,專療勞復(fù)。鼠目,主明目,夜見書,術(shù)家用之。臘月鼠,燒之辟惡氣;膏煎之,亦療諸瘡。膽,主目暗,但才死膽便消,故不可得之。
六【蟲魚下】
蚺蛇膽
味甘、苦,寒,有小毒。主心腹 痛,下部 瘡,目腫痛。膏,平,有小毒;主皮膚風(fēng)毒,婦人產(chǎn)后腹痛余疾。
此蛇出晉安,大者三、二圍。在地行往不舉頭者,是真;舉頭者,非真。形多相似,彼土人以此別之。膏、膽又相亂也。真膏累累如梨豆子相著,他蛇膏皆大如梅、李子。真膽?yīng)M長(zhǎng)通黑,皮膜極薄,舐之甜苦,摩以注水即沉而不散;其偽者并不爾。此物最難得真,真膏多所入藥用,亦云能療伯牛疾。
〔謹(jǐn)案〕此膽,剔取如米粟,著凈水中,浮游水上,過旋行走者為真,多著亦即沉散。其少著徑沈者,諸膽血并爾。陶所說真?zhèn)握矗癯龉稹V以南,高將肉為膾,以為珍味。雖死似鼉,稍截食之。其形似鱧魚,頭若鼉頭,尾圓無鱗,或言鱧魚變?yōu)橹病?
六【蟲魚下】
蝮蛇膽
味苦,微寒,有毒。主 瘡。肉,釀作酒,療癩疾,諸 ,心腹痛,下結(jié)氣,除蠱毒。其腹中吞鼠,有小毒,療鼠。
蝮蛇黃黑色,黃頷尖口,毒最烈,虺形短而扁,毒不異于 ,中人不即療,多死。蛇類甚眾,惟此二種及青 為猛,療之并別有方。蛇皆有足,五月五日取燒地令熱,以酒沃之,居中,足出。術(shù)家所用赤練、黃頷,多在人家屋間,吞鼠子雀雛,見腹中大者,破取,干之。〔惡瘡、骨疽;蛻皮,主身癢、、疥、癬等。蝮蛇作地色,鼻反,口又長(zhǎng),身短,頭尾相似,大毒,一名 蛇,無二種也。山南漢沔間足有之。
六【蟲魚下】
鯪鯉甲
微寒。主五邪驚啼悲傷,燒之作灰,以酒或水和方寸匕,療蟻 。
其形似鼉而短小,又似鯉魚,有四足,能陸能水。出岸開鱗甲,伏如死,令蟻入中,忽閉而入水,開甲,蟻皆浮出,于是食之。故主蟻 ,方用亦稀,惟療瘡癩及諸疰疾爾。
六【蟲魚下】
蜘蛛
微寒。主大人小兒潰。七月七日取其網(wǎng),療喜忘。
蜘蛛類數(shù)十種,《爾雅》止載七、八種爾,今此用懸網(wǎng)狀如魚曾者,亦名 。蜂及蜈蚣螫又以斷瘧及干嘔霍亂。術(shù)家取其網(wǎng)著衣領(lǐng)中辟忘。
有赤斑者,俗名絡(luò)新婦,亦入方術(shù)用之。其余雜種,并不入藥。《詩(shī)》云∶“ 蛸在戶”。正謂此也。
〔謹(jǐn)案〕《別錄》云∶療小兒大瘡中出絲,屢有死者。其網(wǎng)纏贅疣,七日消爛,有驗(yàn)矣。
六【蟲魚下】
蜻蛉
微寒。強(qiáng)陰,止精。
此有五、六種,今用青色大眼者,一名諸乘,俗呼胡蜊,道家用以止精。眼可化為青珠。
其用,一名蜻蜓。
六【蟲魚下】
石蠶
味咸,寒,有毒。主五癃,破石淋,墮胎。肉,解結(jié)氣,利水道,除熱。一名沙虱。生江漢池澤。
李云江左無識(shí)此者,謂為草根,其實(shí)類蟲,形如老蠶,生附石。傖人得而食之,味咸而微辛。李之所言有理,但江漢非傖地爾,大都應(yīng)是生氣物,猶如海中蠣蛤輩,附石生不動(dòng),亦皆活物也。今俗用草根黑色多角節(jié),亦似蠶,恐未是實(shí)。方家不用沙虱,自是東間水中細(xì)蟲。人入水浴,著人略不可見,痛如針刺,挑亦得之。
今此名或同爾,非其所稱也。
〔謹(jǐn)案〕石采者遂絕爾。今隴州采送之。
六【蟲魚下】
蛇蛻
味咸、甘,平,無毒。主小兒百二十種驚癇,螈 ,癲疾,寒熱,腸痔,蟲毒,蛇癇,弄舌搖頭,大人五邪,言語僻越,惡瘡,嘔咳,明目。火熬之良。一名龍子衣,一名蛇符,一名龍子皮,一名龍子單衣,一名弓皮。生荊州川谷及田野。五月五日、十五日取之,良。
畏磁石及酒。草中不甚見虺、蝮蛻,惟有長(zhǎng)者,多是赤練、黃頷輩,其皮不可復(fù)識(shí),今往往得爾,皆須完全。石上者彌佳,燒之甚療諸惡瘡也。
六【蟲魚下】
蛇黃
主心痛,疰忤,石淋,產(chǎn)難,小兒驚癇,以水煮研服汁。出嶺南,蛇腹中得之,圓重如錫,黃黑青雜色。(新附)
六【蟲魚下】
蜈蚣
味辛,溫,有毒。主鬼疰,蠱毒,啖諸蛇蟲魚毒,殺鬼物老精,溫瘧,去三蟲。療心腹寒熱結(jié)聚,墮胎,去惡血。
生大吳川谷江南。赤頭足者良。
今赤足者多出京口,長(zhǎng)山、高麗山、茅山亦甚有,于腐爛積草處得之,勿令傷,曝干之。
黃人多火炙令赤以當(dāng)之,非真也。一名 蛆。莊周云∶ 蛆甘帶。淮南子云∶騰蛇游霧,而殆于蛆。其性能制蛇,忽見大蛇,〔謹(jǐn)案〕山東人呼蜘蛛一名 蛆,亦語。莊周云 蛆甘帶,淮南云騰蛇殆于 蛆,并言蜈蚣矣。
六【蟲魚下】
馬陸
味辛,溫,有毒。主腹中大堅(jiān)癥,破積聚,息肉,惡瘡,白禿。療寒熱痞結(jié),脅下滿。
一名百足,一名馬軸。生玄菟川谷。
李云此蟲形長(zhǎng)五、六寸,狀如大蛩,夏月登樹鳴,冬則蟄,今人呼為飛 蟲也,恐不必是馬陸爾。今有一細(xì)黃蟲,狀如蜈蚣而甚長(zhǎng),俗名土蟲,雞食之醉悶亦至死。書云百足之蟲,至死不僵。此蟲足甚多,寸寸斷便寸行,或欲相似,方家既不復(fù)用,市人亦無取者,未詳何者的是〔謹(jǐn)案〕此蟲大如細(xì)筆管,長(zhǎng)三、四寸,斑色亦如蚰蜒,襄陽(yáng)人名為馬 ,亦呼馬軸,亦名
六
【蟲魚下】
味辛,平,無毒。主久聾咳逆,毒瓦斯出刺,出汗。療鼻窒。其土房主癰腫,風(fēng)頭。一名土蜂,生熊耳川谷及 ,或人屋間。
此類甚多,雖名土蜂,不就土中為窟,謂 土作房爾。今一種黑色,腰甚細(xì),銜泥于人室及器物邊作房,如并竹管者是也。其生子如粟米大居中,乃捕取草上青蜘蛛十余枚滿中,仍塞口,以擬其子大為糧也。
其一種入蘆竹管中者,亦取草上青蟲,一名蜾裸。詩(shī)人云∶螟蛉有子,蜾裸負(fù)之,言細(xì)腰物無雌,皆取青蟲,教祝便變成己子,斯為謬矣。造詩(shī)者乃可不詳,未審夫子何為因其僻邪。圣人有闕,多皆類也。
〔謹(jǐn)案〕土蜂土中為窠,大如烏蜂,不傷人,非 ,不入土中為窠。雖一名土蜂,非 也。
六【蟲魚下】
雀甕
味甘,平,無毒。
主小兒驚癇,寒熱,結(jié)氣,蠱毒,鬼疰。一名躁舍。生漢中,采蒸之,生樹枝間,房也。八月取。
,蠔蟲也。此蟲多在石榴樹上,俗呼為蠔蟲,其背毛亦螫人。生卵,形如雞子,大如巴豆,今方家亦不用此。
蠔,一作 爾。
〔謹(jǐn)案〕此物紫白間斑,狀似車渠文可愛,大者如雀卵,在樹間似螵蛸蟲也。
六【蟲魚下】
彼子
味甘,溫,有毒,主腹中邪氣,去三蟲,蛇螫,蠱毒,鬼疰,伏尸。生永昌山谷。
方家從來無用此者,古今諸醫(yī)及藥家,了不復(fù)識(shí),又一名羆子,不知其形何類也。
〔謹(jǐn)案〕此彼字,當(dāng)木傍作 ,仍音披,木實(shí)也,誤入蟲部。《爾雅》云∶ 一名杉,葉似杉,木于木部出之,此條宜在果部中也。
六【蟲魚下】
鼠婦
味酸,溫,微寒,無毒。主氣癃,不得小便,婦人月閉,血瘕,癇 ,寒熱,利水道。
一名負(fù)燔,一名 ,一名 。生魏郡平谷及人家地上,五月五日取。
一名鼠負(fù),言鼠多在坎中,背則負(fù)之,今作婦字,如似乖理。又一名鼠姑。
六【蟲魚下】
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