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2章

  • 新修本草
  • 蘇敬
  • 4998字
  • 2015-12-26 16:36:10

味苦、咸,平,無毒。主咳逆上氣,喘息煩滿,胸痛寒熱,療陰痿。一名魁蛤,生東海。

蜀漆為之使,畏狗膽、甘遂、芫花。此物以細如巨勝、潤澤光凈者,好;有粗如半杏仁者,不入藥用。

〔謹案〕雁腹中出者極光潤,主十二水滿急痛,利膀胱大小腸。粗者亦謂為豚耳蛤,粗惡不堪也。

六【蟲魚上】

文蛤

味咸,平,無毒。主惡瘡,蝕五痔。咳逆胸痹,腰痛脅急,鼠 ,大孔出血,崩中漏下。

生海蛤至滑澤,云從雁屎中得之,二三十過方為良,今人多取相 令磨蕩似之爾;文蛤小、大若別之,則數多,今以為附見,而在副品限也。凡有四物如此。〔小者圓五六分。若今婦人以置燕脂者,殊非海蛤之類也。夫天地間物,無非天地間用,豈限其數為正副耶!

六【蟲魚上】

魁蛤

味甘,平,無毒。主痿痹,泄痢,便膿血。一名魁陸,一名活東。生東海,正圓兩頭空,表形似紡 ,小狹長,外有縱橫文理,云是老蝙蝠化為,用之至少。而《本經》海蛤,一名魁蛤,與此為異也。

六【蟲魚上】

石決明

味咸,平,無毒。主目障翳痛,青盲。久服益精,輕身。生南海。

俗云是紫貝,定小異,亦難得。又云是鰒魚甲,附石生,大者如手,明耀五色,內亦含珠。人今皆水漬紫貝,以熨眼,頗能明。此一種,本亦附見在決明條,甲既是異類,今為副品也。

〔謹案〕此物,是鰒魚甲也,附石生,狀如蛤,惟一片無對、七孔者良。今俗用紫貝者全別,非此類也。

六【蟲魚上】

秦龜

味苦,無毒。主除濕痹氣,身重,四肢關節不可動搖。生山之陰土中,二月、八月取。

此即山中龜,不入水者,形大小無定,方藥不甚用。龜類雖多,入藥止有兩種爾,又有龜,小狹長尾,乃言療蛇毒,以其食蛇故也,用以卜則吉兇正反。帶秦龜前 骨,令人入山不迷。廣州有 ,其血甚療俚人毒箭傷。

〔謹案〕龜腹折,見蛇則呷而食之,荊楚之間,謂之呷蛇龜也。秦龜,即 是,更無別也。

六【蟲魚上】

龜甲

味咸、甘,平,有毒。主漏下赤白,破癥瘕 瘧,五痔,陰蝕,濕痹,四肢重弱,小兒囟不合,療頭瘡難燥,女子陰瘡及驚恚氣,心腹痛不可久立,骨中寒熱,傷寒勞復,或肌體寒熱欲死,以作湯良。久服輕身不饑,益氣資智,亦使人能食。一名神屋,生南海池澤及湖水中,采無時,勿令中濕,中濕即有毒。

惡沙參、蜚蠊。此用水中神龜,長一尺二寸者為善,厭可以供卜,殼可以充藥,亦入仙方,用之當炙。生龜溺,甚療久嗽,亦斷瘧。肉,作羹 ,大補而多神靈,不可輕殺。書家載之甚多,此不具說也。

〔謹案〕龜取以釀酒,主大風緩急,四肢拘攣,或久癱緩不收攝,皆瘥。

六【蟲魚上】

鯉魚膽

味苦,寒,無毒。主目熱赤痛,青盲,明目。久服強悍,益志氣。肉,味甘,主咳逆上氣,黃膽,止渴;生者,主水腫腳滿,下氣。骨,主女子帶下赤白。齒,主石淋。生九江池澤,取無時。

鯉魚,最為魚之主,形既可愛,又能神變,乃至飛越山湖,所以琴高乘之。山上水中有鯉不可食。又鯉 不可合小豆藿食之。其子合豬肝食之,亦能害人爾。

〔謹案〕鯉魚骨,主陰蝕,鯁不出。血,主小兒丹腫及瘡。皮,主癮疹。腦,主諸癇。腸,主小兒肌瘡。

六【蟲魚上】

蠡魚

味甘,寒,無毒。主濕痹,面目浮腫,下大水,療五痔,有瘡者,不可食,令人瘢白。

一無時。

今皆作鱧字,舊言是公蠣蛇所變,然亦有相生者。至難死,猶有蛇性。合小豆白煮,以療腫滿甚效。

〔謹案〕《別錄》云∶腸及肝,主久敗瘡中蟲。諸魚灰,并主哽噎也。

六【蟲魚上】

鮑魚

味辛、臭,溫,無毒。主墜墮,腿蹶, 折,瘀血,血痹在四肢不散者,女子崩中血不止。勿令中咸。

所謂鮑魚之肆,言其臭也,俗人呼為 魚,字似鮑,又言鹽 之以成故也。作藥當用少鹽臭者,不知正何種魚爾?乃言穿貫者亦入藥,方家自少用之。今此鮑魚乃是 魚,長尺許,合要自療漏血,不知何者是真?〔謹案〕此說云味辛,又言勿令中咸,此是 魚,非鮑魚也。魚去腸肚,繩穿,淡曝使干,故辛而不咸。李當之本草,亦言胸中濕者良,鮑魚肥者,胸中便濕。又云穿貫繩者,彌更不惑。鮑魚破開,鹽裹不曝,味咸不辛,又完淹令濕,非獨胸中。

且魚亦臭,臭與鮑別。

鮑二魚,雜魚并用。鮑似尸臭,以無鹽也; 臭差,微有鹽故也。 魚沔州、復州作之,余外皆不識爾。

六【蟲魚上】

味甘,無毒。主百病。

此是 也,今人皆呼慈音,即是 魚,作 食之云補;又有 魚相似而大;又有 魚亦相似,黃而美,益人,其合鹿肉及赤目赤須無鰓者,食之并殺人;又有人魚,似 而有四足,聲其膏燃之不消耗,始皇驪山冢中用之,謂之人膏也。荊州、臨沮、青溪至多此魚。

〔謹案〕 魚,一名 魚,一名 魚,主水浮腫,利小便也。

六【蟲魚上】

鱔魚

味甘,大溫,無毒。主補中,益血,療沈唇。五月五日取頭骨燒之,止痢。

鱔是荇芩根化作之,又云是人發所化,今其腹中自有子,不必盡是變化也。性熱,作食之亦補。而時行病起,食之多復,又喜令人霍亂。凡此水族魚蝦之類甚多,其有名者,以注在前條,雖皆可食,而甚損人,故不入藥用。又有食之反能致病者,今條注如后說∶凡魚頭有白色如連珠至脊上者,腹中無膽者,頭中無鰓者,并殺人。魚汁不可合鸕 肉食之。鯽魚不可合猴、雉肉食之。鰍鱔不可合白犬血食之。鯉魚子不可合豬肝食之。鯽魚亦爾。青魚 不可合生胡荽及生葵并麥醬食之。蝦無須及腹下通黑,及煮之反白,皆不可食。生蝦 不可合雞肉食之,亦損人。又有 亦益人,尾有毒,療齒痛。又有魚,至能醒酒。 魚有毒,不可食。

〔謹案〕《別錄》云∶干鱔頭,主消渴,食不消,去冷氣,除痞癥。其穿魚繩,主竹木屑入目不出;穿鮑魚繩,亦主瞇目、去刺,煮汁洗之大良也。

六【蟲魚上】

鯽魚

主諸瘡,燒以醬汁和涂之,或取豬脂煎用,又主腸癰。頭灰,主小兒頭瘡,口瘡,重舌,目羹,主胃弱,不下食。作 ,主久赤白痢。(新附)

六【蟲魚中】

伏翼

味咸,平,無毒。主目瞑癢痛,療淋,利水道,明目,夜視有精光。久服令人喜樂,媚好,無憂。一名蝙蝠。生太山川谷,及人家屋間。立夏后采,陰干。

莧實、云實為之使。伏翼目及膽,術家用為洞視法,自非白色倒懸者,亦不可服之也。

〔謹案〕伏翼,以其晝伏有翼爾。《李氏本草》云∶即天鼠也;又云西平山中,別有天鼠,十一月、十二月取,主女人生子余疾,帶下病,無子。方言一名仙鼠,在山孔中,食諸乳石精汁,皆千歲,頭上有冠,淳白大如鳩鵲,食之令人肥健,長年。其大如鶉,未白者,皆以百歲,而并倒懸。其石孔中屎,皆白如大鼠屎。下條天鼠屎,當用此也。其屎灰酒服方寸匕,主子死腹中。其腦主女子面 ,服之令人不忘也。

六【蟲魚中】

味苦,平,無毒。主五痔,陰蝕,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陰腫,痛引腰背,酒煮殺之,又療腹痛,疝積,亦燒為灰,酒服之。生楚山川谷田野。取無時,勿使中濕。

得酒良,畏桔梗、麥門冬。田野中時有此獸,人犯近,便藏頭足,毛刺人,不可得捉,能跳入虎耳中。而見鵲便自仰腹受啄,物有相制,不可思議爾。其脂烊鐵注中,內少水銀,則柔如鉛錫矣。

〔謹案〕極獰鈍,大者如小豚,小者猶瓜大,或惡鵲聲,故反腹令啄,欲掩取之,猶蚌鷸爾。虎耳不受雞卵,且去地三尺, 何能跳之而入?野俗鄙說,遂為雅記,深可怪也。

六【蟲魚中】

石龍子

味咸,寒,有小毒。主五癃邪結氣,破石淋,下血,利小便水道。一名蜥蜴,一名山龍子,一名守宮,一名石蜴。

生平陽川谷,及荊山石間。五月取,著石上令干。

惡硫黃、斑蝥、蕪荑。其類有四種∶一大形,純黃色,為蛇醫母,亦名蛇舅母,不入藥;次似蛇醫,小形長尾,見人不動,名龍子;次有小形而五色,尾青碧可愛,名斷蜴,并不螫人;一種喜緣籬壁,名 蜓,形小而黑,乃言螫人必死,而未常聞中人。案東方朔云∶若非守宮,則蜥蜴是,如此 蜓名守宮矣。以朱飼之,滿三斤,殺,干末以涂女子身,有交接事便脫,不爾如赤志,故謂守宮。今此一名守宮,猶如野葛、鬼臼之義也,殊難分別。

〔謹案〕此言四種者∶蛇師,生山谷,頭大尾短小,青黃或白斑者是; 蜓,似蛇師,不生山谷,在人家屋壁間,荊楚及江淮人名 蜓,河濟之間名守宮,亦名榮螈,又名蝎虎,以其常在屋壁,故名守宮,亦名壁宮,未必如術飼朱點婦人也,此皆假釋爾。其名龍子及五色者,并名蜥蜴,以五色者為雄而良,色不備者為雌,劣爾,形皆細長,尾與身相類,似蛇,著四足,去足便直蛇形也。蛇醫則不然。案《爾雅》亦互言之,并非真說。又云朱飼滿三斤,殊為謬矣。

六【蟲魚中】

露蜂房

味苦、咸,平,有毒。主驚癇螈 ,寒熱邪氣,癲疾,鬼精蠱毒,腸痔,火熬之良,又療蜂毒,毒腫。一名蜂腸,一名百穿,一名蜂窠。生 山谷。七月七日采,陰干。

惡干姜、丹參、黃芩、芍藥、牡蠣。此蜂房多在樹腹中及地中,今此曰露蜂,當用人家屋間及樹枝間苞裹者。乃遠舉 ,未解所以。

〔謹案〕此蜂房,用樹上懸得風露者。其蜂黃黑色,長寸許,蠆馬、牛、人,乃至欲死者,用此皆有效,非人家屋下小小蜂房也。《別錄》惡疽,附骨癰,根在臟腑,歷節腫出疔腫,惡脈諸毒皆瘥。又水煮露蜂房,一服五合汁,下乳石,熱毒壅悶服之,小便中即下石末,大效。灰之酒服,主陰痿。水煮洗狐尿刺瘡。服之,療上氣赤白痢,遺尿失禁也。

六【蟲魚中】

樗雞

味苦,平,有小毒。主心腹邪氣陰痿,益精強志,生子,好色,補中輕身,又療腰痛,下氣,強陰多精,不可近目。

生河內川谷樗樹上。七月采,曝干。

形似寒 而小,今出梁州,方用至希,惟合大麝香丸用之。樗樹似漆而臭,今以此樹上為好,亦如芫青、亭長,必以芫、葛上為良矣。

〔謹案〕此物有二種,以五色具者為雄,良;青黑質白斑者是雌,不入藥用。今出歧州,河內無此物也。

六【蟲魚中】

蚱蟬

味咸、甘,寒,無毒。主小兒驚癇,夜啼,癲病,寒熱,驚悸,婦人乳難,胞衣不出,又墮胎。生楊柳上。五月采,蒸干之,勿令蠹。

蚱字音作榨,即是啞蟬。啞,雌蟬也,不能鳴者。蟬類甚多。莊子云∶蟪蛄不知春秋,則是今四月、五月小紫青色者。而《離騷》云∶蟪蛄鳴兮啾啾,歲暮兮不自聊,此乃寒 爾,九又二月中便鳴者名 母,似寒而小;七月、八月鳴者名 ,色青。今此云生楊柳樹上是。《詩》云∶鳴蜩 者,形大而黑,傴僂丈夫,止是掇此,昔人啖之。故《禮》有雀 蜩范,范有冠,蟬有 ,亦謂此蜩。此蜩復五月便鳴。俗云五月不鳴,嬰兒多災,今其療亦專主小兒也。

〔謹案〕《別錄》云∶殼名枯蟬,一名伏 ,主小兒癇,女人生子不出,灰服之,主久痢;又云蚱者,鳴蟬也,主小兒癇,絕不能言;今云啞蟬,啞蟬則雌蟬也,極乖體用,按諸蟲獸,以雄者為良也。

六【蟲魚中】

白僵蠶

味咸、辛,平,無毒。主小兒驚癇,夜啼,去三蟲,滅黑 ,令人面色好,療男子陰瘍病。

女子崩中赤白,產后余痛,滅諸瘡瘢痕。生穎川平澤。四月取自死者,勿令中濕,濕有毒,不可用。人家養蠶時,有合箔皆僵者,即曝燥都不壞。今見小白色,似有鹽度者為好。

末以涂馬齒,即不能食草,以桑葉拭去乃還食,此明蠶即馬類也。

〔謹案〕《別錄》云∶末之,封疔腫,此白僵死蠶,皆白色,陶云似有鹽度,此誤矣。

六【蟲魚中】

木虻

味苦,平,有毒。主目赤痛, 傷淚出,瘀血,血閉,寒熱,酸 ,無子。一名魂常。

生漢中川澤,五月取。

此虻不啖血,狀似虻而小,近道草中不見有,市人亦少有賣者,方家所用,惟是蜚虻也。

〔謹案〕虻有數種,并能啖血,商浙以南,江嶺間大有。木虻長大綠色,殆如次蟬,咂牛馬,或至頓仆。蜚虻狀如蜜蜂,黃黑色,今俗用多以此也。又一種小虻,名鹿虻,大如蠅,嚙牛馬亦猛,市人采賣之。三種同體,以療血為本,余療雖小有異同,用之不為嫌。何有木虻,而不啖血。木虻倍大蜚虻。陶云似虻而小者,未識之矣。

六【蟲魚中】

蜚虻

味苦,微寒,有毒。主逐瘀血,破下血積,堅痞,癥瘕,寒熱,通利血脈及九竅,女子月水不通,積聚,除賊血在心腹五臟者,及喉痹結塞。生江夏川谷,五月取。腹有血者良。

此即今啖牛馬血者,伺其腹滿掩取干之,方家皆呼為虻蟲矣。

〔謹案〕三虻俱食牛馬,非獨此也,但得即堪用,何暇血充,然始掩取。如以義求,應如養鷹,饑則為用,若伺其飽,何

六【蟲魚中】

蜚蠊

味咸,寒,有毒。主血瘀,癥堅,寒熱,破積聚,喉咽閉,內寒無子,通利血脈。生晉陽川澤及人家屋間,立秋采。

形亦似 蟲而輕小能飛,本在草中。八月、九月知寒,多入人家屋里逃爾。有兩三種,以啖之。

〔謹案〕此蟲,味辛辣而臭,漢中人食之,言下氣,名曰石姜,一名盧 ,一名負盤。

《別錄》云∶形似蠶蛾,腹下赤,二月、八月采此,即南人謂之滑蟲者也。

六【蟲魚中】

味咸,寒,有毒。主心腹寒熱洗洗,血積癥瘕,破堅,下血閉,生子大良。一名地鱉,一名土鱉。生河東川澤及沙中,人家墻壁下土中濕處。十月取,曝干。

畏皂莢、菖蒲。形扁扁如鱉,故名土鱉,而有甲,不能飛,小有臭氣,今人家亦有之。

〔謹案〕此物好生鼠壤土中及屋壁下,狀似鼠婦,而大者寸余,形小似鱉,無甲,但有鱗也。

六【蟲魚中】

蠐螬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昌县| 德江县| 龙山县| 建平县| 贞丰县| 高青县| 汉寿县| 吉安县| 息烽县| 嘉兴市| 吴江市| 大田县| 思茅市| 阳城县| 黄骅市| 大足县| 金坛市| 静乐县| 远安县| 宝山区| 健康| 洛南县| 阳江市| 唐山市| 同德县| 潮安县| 商丘市| 澳门| 大理市| 阿荣旗| 太原市| 阳东县| 烟台市| 义乌市| 财经| 河源市| 遵义县| 霍山县| 临沭县| 天柱县| 宕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