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無益于世。則不如無生。仕而為官。無益于民。則不如不仕。以其虛此官也。虛此官。則并虛此生矣。人謂百年富貴。不過電影漚花。抑知累世顯榮。盡是尋常妙慧耶。官長行一善事。便抵過平常人的百千件。其次就到鄉紳了。那鄉紳如中堂部院科道九卿督撫司道有司。無論出仕與林下。畢竟比平常人有力量。所以鄉紳尤當急急為善。一縣止一縣官。一州止一州官。一府止一府官。一縣一州一府中。卻不是一個鄉紳。那地方興旺的所在。常時有幾十位鄉紳。這幾十位若在地方上合力行善。那一方便是福地了。若有些微不妥貼處。那一方居民。也不免受累了。鄉紳雖不比地方官。亦關系地方禍福也。常有府州縣得了好官。要行好事。再得鄉紳幫助。更覺順而且易。即或府州縣沒有興利除害的官。地方上有幾個好鄉紳。也救得一半。所以鄉紳行善。也有一件事勝平常人百千件的。牧民官初到地方。任是聰明特達的。土俗民情。那里就知。鄉紳卻是鄉生土長的。那一件事他不知。官府到任。要訪求民閑的利害。沒人說與他。那官長也只說地方中無利可興。無害可除。也就罷了。也有地方中有大利害。那耆民百姓人等要來條陳。或是鄉閑愚人。不曾到過衙門。見了官長。舉止失措。不能申達下情。或有能言會說的。多是不合道理。利口嘵嘵。又有一等奸狡利徒。借題條陳。假公濟私。不是實實利弊。所以道達民閑利弊。還以鄉紳的為重。鄉紳平日有德望的。官長自然欽敬。說來多半依從。縱有疑難的事體。從公起見。委曲敷陳。官也沒有不見信的。這樣看來官長行好事。還要鄉紳出來。方得圓滿。這豈不是一件勝如百千件的善么。果系地方好事。鄉紳至公至平。
向地方官陳說。只用開口。不曾要鄉紳解囊也。只算做不費錢的功德。在鄉紳原不費力也。
但鄉紳中亦有不同。有平日假公營私。挾嫌報怨。為鄉里所不服。為官府厭賤。既有玷于鄉紳。官府亦不見信。有平日行止尚覺端方。而地方公事。默不肯言。只是身家之事。纔去關說。縱說得不傷公道。只是自了身家。總不肯替人說公話。做好事。地方官長。虛心來請教。也只半吞半吐。明知此事是非利害。不肯明白說一句公話。卻不思同居一塊土。地方上那個不仰望我。若興得幾樁利。除得幾件害。那三黨九族。也沾我些恩惠。地方上也有些光彩。既曾受過皇家爵祿。曾任地方之責。或膺京華要職。今雖致仕家居。正可剖出良心。彰明公論。為本境做些有利益的好事。一以造本鄉之福澤。并償前在任時未盡之志愿。纔是真正第一等好鄉紳。替地方造得一分福。就有一分陰騭。直道在人。公論難泯。可惜這不費力。又不費錢。一件勝人百千件的功德。等閑放過了。也算不得讀書明理有見識的人。
還有一件善事。也要鄉紳做去。這卻不費錢。又不要央求官長。須要實實行去。行了這功德。子孫世代書香。地方也受福不淺。鄉紳都是明道理有見識的人。那里有害人的事。只無柰子侄弟男。習氣不好。就做出那不閑不介的事來。再有那門下犬馬。與豪奴悍仆。狐假虎威。就要湊成十分。再是各各宦家。彼此仿效成風。把那要便宜占上風的事。當做理之當然。就有無窮受害的了。鄉紳那里盡知。有人說他不是。他還要怪那說話的人。殊不知極好的鄉紳家。造出極不好的事。都是此輩所為。所以鄉紳家。第一要教子弟。教子弟。不是單單教他做文章。第一要叫他明道理。教出一個明道理的子弟來。便是宦門之福也。實是地方之福。第二就要教家人。那生事害人的掌家。不是主人得意的親隨。就是公子介弟的契交。這里最要覺察。一些不到。就要被他瞞過了。就要受他負累了。至于投在門下的人。多是要假我的勢力。行他的胸臆。鄉紳們或見他才調。要他奔走。用為腹心。不知一旦線索在手。他就用起主人來了。這樣人切不可收留在門下。用那奴仆們。寧可要樸實良善的。平日常要戒飭他。不許他生事害人。這等鄉紳。就是古來陳太。邱王彥方。那一班人。也不過如此。這雖不曾為地方興利除害。那地方受他的福也不少了。
還有一件善事。也望鄉紳們做去。卻是鄉紳家力量優為的。不費錢的。大凡一方有一個鄉紳。便為一方的表范。鄉紳家好刻薄。那一方都學得刻薄了。鄉紳家好勢利。那一方都學得勢利了。若還有一個鄉紳儉樸淳篤。謙虛好禮。尊賢下士。凡事讓人。那一方中那個不敬重他。仰慕他。也就大家仿效他了。可見鄉紳原是一方表率模范。風俗的美惡。人心的厚薄。大半從鄉紳身上做出來的。若有好鄉紳表正得一方。化得那一方的。風俗都是好的。人心都是厚的。豈不是一件勝如百千件么。
又有一件好事。猶望鄉紳做去。也算做不費錢的功德。鄉紳家成人的田房產業。原是要留與子孫受享的。遇著那人家不肖子孫。將田產來賣與我。我就該生警戒心。要想到自己子孫身上。價銀照時價。要從厚些。許他的銀子。克期給與他。還勸他切不可浪費。遇那騃愚子孫。將那田產來賣的。就當生憐憫心。要想到自己子孫身上。照前與他的價銀。交付銀子時。還要指點他不可受人欺騙。若遇著人家有至急的事。倉皇棄產的。卻不要乘危掯勒他。卻不要顛倒挫折他。別家兩次三番兌銀子。我卻一天平兌足與他。濟他之急。若遇有可以替他排解的去處。替他排解。免得他多受磨折。卻不準折他銀子。那人就受我的福庇。這功德也就不小了。
鄉紳家計厚薄。原各不同。有幾件費錢的功德。惟鄉紳有力者。方能行之。卻又是鄉紳本分內該行的。鄉紳們受了朝廷的高爵厚祿。原該替他地方上多做幾件好事。既讀了圣賢的書。明白道理。原該見義必為的。況行之于自己。亦有許多的利益。只是有那齷齪小見的人。舍不得銀子。向他說不得。獨有那大本領大見識大度量有大福祿的人。一說即明。一撥便轉。聽了就去行的。那費錢的事。也不是一件。比如那緊急錢糧。官司拶打著鎖禁血比。百忙里無處設法。竟要賣兒賣女的。我替他墊了錢糧。免了敲比。保全骨肉。這豈不是極大的陰功么。或遇著故家舊族。或系先賢后裔。有那子孫流落下賤的。我極力拔出火坑。或見先賢墳墓。無人看守。被人侵占。或是崩圮的。我替他清出來。修整完備。豈不是感動幽冥的好事。又如遇大路橋梁。要津往來的。或倡率修造。或獨力完成。如遇饑荒年歲。餓莩流離的時候。勉力賑濟去。或遇生日彌月。省了筵戲。或施貧人。或賑獄囚。或設廠給粥。或遇天寒酷冷。施舍綿襖。或遇時行瘟疫。盛暑瘧痢。聘請名醫。開局施藥。或遇枯骨暴露。備棺掩埋。或遇路上死人。施與棺木。或施夏茶冬湯。豈不是萬人感仰。鬼神欽敬的事么。如此等事。誰不知是陰德好事。只因有個疑關打他不破。大約是看那銀子是現在的受用。那陰功善事還是渺茫的。又恐銀子用去。后來沒有接濟。又或說我用銀子救人。人未必肯拿銀子來救我。不過是這幾種念頭打算不定。所以不能發心。就是有人勸他。他也是半信半疑的。卻不知銀子。是個渺茫閃爍。捉拿不定的東西。陰功善事。反是個實落有據的。只是不曾參悟得透。所以委決不下。【此下各條。富民有力者量力行之。陰功比鄉紳更大。】
今且不必言陰功行善。請鄉紳先生。將那銀子的機關。從自己身上勘一勘。再從子孫分上勘一勘。這銀子原是我趁積的。原不容易。正要留與子孫。殊不思我生下那子孫來。又有子孫的福分。我今日用了行善。正為子孫造福。那子孫聰明才能。還要像我做鄉紳。也不用我積攢銀子與他。若還不能為鄉紳。遺留與他的忒多了。我生前又不曾積德。這銀子恐反成了子孫的禍胎。勘到這里。這銀子也該發心用來行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