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中經(2)

含一頭吹之。氣出彼頭者良。李時珍曰。有紫白二色。紫者皮濃味辛。白者皮薄味甘。皆能通利。蘇頌曰。爾雅活即通脫水也。李杲曰。通脫木亦有通草之名。與木通同功用。蘇頌曰。

天壽根出臺州。

芍藥

味苦平。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生山谷及邱陵。

階翻綽約?;ㄉS科。金濃脂膩。紫瘦脈多。將離謔贈。具味滋和。酸收甘緩。深察弗訛。

謝詩。紅藥當階翻。李時珍曰。芍藥猶約也。根之赤白。隨花之色。古今注。芍藥有二種。金芍藥色白多脂。木芍藥色紫多脈。一名將離。故將別以贈之。詩。伊芳其相謔。司馬相如賦。芍藥之和具而后御之。成無己曰。白補而赤瀉。白收而赤散。酸以收之。甘以緩之。

武王鑰銘深察訛。

蠡實

味甘平。主皮膚寒熱。胃中熱氣。風寒濕痹。堅筋骨。令人嗜食。久服輕身。花葉去白蟲。一名劇草。一名三堅。一名豕首。生川谷。

挺出荒郊。弗勞鋤墾。帚擁三堅。叢攢一本。倒薤參差。束蒲苯囗。解異寒溫。事權益損。

蘇恭曰。月令荔挺出即此。蘇軾詩?;臐z墾。爾雅。馬帚也。何遜七召。擁帚者繼足。李時珍曰?;囊爸芯偷貐采?。一本二三十莖。廣雅馬薤荔也。庾肩吾序。參差倒薤。說文。荔似蒲而小。詩。不流束蒲。張衡賦。苯蓬茸。韓保升曰。性寒。蘇頌曰。大溫有奇效?;茨献印R鎿p者。其王者之事與。

瞿麥

味苦寒。主關格諸癃結。小便不通。出刺決癰腫。明目去翳。破胎墮子。下閉血。一名巨句麥。生山谷。(今名石竹)輕逾秀麥。蘭菊通鄰。亂抽玉瘦。碎剪霞新。蜂憐色好。麝過香勻。春風買斷。還較霜筠。

陶弘景曰。子頗似麥故名。名醫曰。一名大蘭。爾雅。瞿麥大菊也。張詠詩。昔年吟社偶通鄰。王安石詩。種玉亂抽青節瘦。林逋詩。碎片英英剪海霞。獨孤及詩。游蜂憐色好。杜甫詩。麝香眠石竹。陸龜蒙詩。買斷春風是此花。張耒詩。謂爾勝霜筠。

元參

味苦微寒。主腹中寒熱積聚。女子產乳余疾。補腎氣。令人目明。一名重臺。生川谷。

上下樞機??厍逡凉?。高節竹萌。垂陰柳弱。腸系鹿蟠。根潛蠶囗。渙散氤氳。香馥百濯。

張元素曰。元參乃樞機之劑。管領諸氣。上下清肅而不濁。左思賦。控清引濁。蘇頌曰。

莖方大有節若竹。高五六尺。葉對生如槐柳而尖長。吳普曰。一名鹿腸。李時珍曰。宿根多地蠶喜食之。故其中空。張元素曰。治胸中氤氳之氣。無根之火。馬志曰。合香家用之。故俗名馥草。

秦艽

味苦平。生寒熱邪氣。寒濕風痹。肢節痛。下水。利小便。生山谷。

飛烏山畔。糾植交紛。苣青葉布。葛紫花芬。中剔沖土。左隱羅文。實成月計?;佟?

名醫曰。生飛烏山谷。蘇頌曰。根土黃色而相交糾。葉青色如萵苣。葉花紫色似葛花。

當月結子。陶弘景曰。中多沖土。用宜破去。根作羅紋。李時珍曰。以左紋者良。漢書紀。月計有余。易。天地囗。萬物化醇。

百合

味甘平。主邪氣腹脹。心痛。利大小便。補中益氣。生山谷。

蒜結蓮含。夜深香引。四向旁歧。中逢合緊。味勝蹲鴟?;瘋鹘Y蚓。似柳如萱。蒔連畦畛。

陶弘景曰。根如胡蒜。爾雅翼。狀如白蓮花。陳淳詩。夜深香滿屋。李時珍曰。此物花葉根皆四向。名醫曰。一名中逢花。宋闕名詩。軟溫甚蹲鴟。歲時廣記。或云是蚯蚓相纏結變作之。群芳譜。山丹紅花。葉如柳葉。卷丹?;ㄈ巛婊?。根俱似百合而迥別。石貫賦。致誠不味于畦畛。

知母

味苦寒。主消渴熱中。除邪氣。肢體浮腫。下水補不足益氣。一名母。一名連母。

一名野蓼。一名地參。一名水參。一名水浚。一名貨母。一名母。生川谷。

宿根分系。厥狀虻囗。呼聆眾母。踵接群兒。蒸收火定。熱濯陰滋?;闭柽m性。鑌鐵相違。

李時珍曰。宿根之旁生子根。如虻之狀。禮。子產猶眾人之母也。名醫曰。一名兒草。

又名兒踵草。李杲曰。其用有四療。有汗之骨蒸。瀉無根之腎火。止虛勞之熱。滋化源之陰。

雷論。凡使于槐砧挫細。勿犯鐵器。

貝母

味辛平。主傷寒煩熱。淋瀝。邪氣。疝瘕。喉痹。乳難。金創。風痙。一名空草。陟彼阿邱。物融心會。葉接苗生。根連蒂薈。采候熟葫。聚陳編貝。精結丹龍。筋摧脈害。

詩。陟彼阿邱。詩注。采虻貝母也。主療郁結之疾。江休復詩。心會境物融。蘇頌曰。

葉隨苗出。詩疏。貝母子在根下。連累相著。蘇恭曰。蒜熟時采之良。爾雅翼。大蒜為葫。陶弘景曰。形似聚貝子。雷論。貝母中有獨顆者名丹龍精。誤服令人筋脈不收。

味辛溫。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寒熱風頭。侵目淚出。長肌膚潤澤。可作面脂。一名芳香。生川谷。

騷人連詠。志潔稱芳。風回養鼻。煙迷褰裳。蘅蘭共攬。蕭艾休攘。采遴黃澤。秋思江鄉。

離騷。扈江離與辟兮。又豈惟紉乎蕙芷。又雜杜衡與芳囗。史記傳。屈原其志潔。故其稱物芳。李群玉詩。風回日暮吹芳囗。荀子。側載囗。所以養鼻也。范成大詩。蘋迷煙路。謝混詩。褰裳順蘭囗。司馬相如賦。蘅蘭若。九章。攬大薄之芳囗。張衡賦。珍蕭艾于重笥兮。謂蕙之不香。蘇頌曰。以黃澤者為佳。僧德祥詩。一時秋思入江鄉。

淫羊藿

味辛寒。主陰痿絕傷。莖中痛。利小便。益氣力。強志。一名剛前。生山谷。

九葉三枝。植謀背水。紫溢柔須。青敷細齒。蹩騰騫。奮起。放杖逍遙。剛前振靡。(邱庚切枯懷切)蘇頌曰。一名三枝九葉草。韓保升曰。言生處不聞水聲者良。葉青似杏葉。根紫色有須。

羅隱啟。更謀背水。李時珍曰。葉薄而細齒。柳宗元詩。蹩皆騰騫。集韻。人有力貌。

日華子曰。一名放杖草。

黃芩

味苦平。主諸熱黃膽。腸泄利。逐水下血閉。惡創疽蝕火瘍。一名腐腸。生川谷。

修條尾似。黠鼠奔囗。黃深北塞。黔雜西原??蒿h利表。堅實滋源。督郵耐苦。決躁疏煩。

陶弘景曰。一名鼠尾芩。蘇恭曰。一名尾芩。李時珍曰。子芩新根。今謂之條芩?;蜓员避松铧S。西芩色黔。黔乃黃黑之色也。易林。沙漠北塞。岑參詩。西原驛路掛城頭。李杲曰。黃芩之中枯而飄者。利氣消痰。清肌表之熱。實而堅者。養陰退陽。瀉火補水。滋其化源。記事珠。一名苦督郵。易。震為決躁。中論。疏煩以理之。

狗脊

味苦平。主腰背強關機緩急。周痹寒濕。膝痛。頗利老人。一名百枝。生川谷。

強扶百枝。舒拳如蕨。赤脈簇須。金茸歧骨。髀膂僨盈。筋骸超越。黃康強。清秋健鶻。

名醫曰。一名強膂。一名扶筋。李時珍曰。葉似大葉蕨。蘇軾詩。韭芽戴土拳如蕨。吳普曰。葉端圓。青赤。皮白有赤脈。雷論。凡修事火燎去須。蘇頌曰。根黑色。多歧。似狗脊骨。陳鑒賦。髀膂僨盈。劇談錄。田膨郎且善超越。詩。黃臺背。書。身其康強。蘇舜欽詩。氣勁健鶻橫清秋。

石龍芮

味苦平。主風寒濕痹。心腹邪氣。利關節。止煩滿。久服輕身。明目不老。一名魯果能。一名地椹。生川澤石邊。

連叢泉石。陰濕潛涵。堇滑滌囗。葚熟咀甘。劣區河北。勝選山南。天雄名假。亦共龍參。

劉孝勝詩。連叢去本葉。李時珍曰。多生近水下濕地。方言。潛涵沉也。掌禹錫曰。爾雅言苦堇即此。禮。堇萱粉榆兔以滑之。蘇恭曰。實如桑椹。故又名地椹。山南者粒大。

河北者細劣于山南。又天雄亦名石龍芮。韓維詩。插芳咀甘。李白詩。龍參若護禪。

茅根

味甘寒。主勞傷虛羸。補中益氣。除瘀血血閉。寒熱。利小便。其苗主下水。一名蘭根。一名茹根。生山谷田野。

猗彼菅茅。白華潔質。三脊標靈。連茹匯吉。誘喻麇包。光留螢出。布地針穿。春郊比櫛。

詩。白華菅兮。白茅束兮。易疏。白茅用潔白之茅。史記書。江淮之間。一茅三脊。呂巖說。有靈茅賦。易。拔茅茹以其匯征吉。詩。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李時珍曰。其根夜視有光。腐則變為螢火。蘇頌曰。春生茅。布地如針。俗謂之茅針。詩。其比如櫛。

紫菀

味苦溫。主咳逆上氣。胸中寒熱結氣。去蠱毒。痿囗。安五臟。生山谷。

有菀其特。上氣夷瘳。紫深節潤。白賁毛柔。山疏春暮。水注東流。羊須練色。漫易牽牛。

詩。有菀其特。靈樞經曰。風寒舍于肺。發咳上氣。詩。靡有夷瘳。日華子曰。根作節紫色。潤軟為佳。陶弘景曰。本有白毛。根甚柔細。名醫曰。三月采根。陰干。雷論曰。凡使用東流水洗凈。有白如練色者名羊須草。自然不同。孟子。以羊易之。李時珍曰。一名夜牽牛。

紫草

味苦寒。主心腹邪氣。五疸。補中益氣。利九竅。通水道。一名紫丹。一名紫芙。生山谷。

黃白青沙。紫根密擁。利野興鋤。春耕分壟。色耀花前。堅憑石重。幾見雅銜。蘭香嘉種。

群芳譜。紫草宜黃白軟良之地。及青沙地。秋耕深細。至春又轉耕之。逐壟下子。李時珍曰。此草花紫根紫。未花時采根。色鮮明。以石壓扁曝干。呼為雅銜草。蘇恭曰。苗似蘭香。

敗醬

味苦平。主暴熱火創。赤氣疥搔。疽痔。馬鞍熱氣。一名鹿腸。生川谷。

叢生岡嶺。敗味含嘉。淺深菘葉。碎簇芹花。酸咸并具。甘苦交加。謂鹿呼馬。命意紛拿。

蘇恭曰。此藥多生岡嶺間。陶弘景曰。根作陳敗豆醬氣故名。李時珍曰。初時葉布地似菘菜。

葉綠色面深背淺。頂開白花成簇如芹花。根味微苦帶甘。日華子曰。味酸。名醫曰。咸微寒。一名鹿首。又名馬草。史記紀。趙高謂鹿為馬。莊子。呼我馬也。而謂之馬。朱子書。辯說紛拿。

白蘚

味苦寒。主頭風。黃膽咳逆。淋瀝。女子陰中腫痛。濕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生川谷。

莖類槐茱。遠搜棧閣。春孕堅凝。炎蒸虛惡。膻近白羊。累垂金雀。表里融通。黃消風卻。

蘇頌曰。根青葉稍白。如槐。亦似茱萸。李洞詩。棧閣交冰柱。陶弘景曰。以蜀中者為良。

俗呼白羊蘚。蘇恭曰。皮白而心實。根宜三月采。若四五月采。便虛惡矣。李時珍曰。此草根白色作羊膻氣。其子累累如椒。日華子曰。名金雀兒椒。為諸黃風痹要藥。任行狀。表里融通。

酸醬

味酸平。主熱煩滿。定志益氣。利水道。產難吞其實立產。一名醋醬。生川澤。

苦苦囗。中貯山櫻。風搖鈴動。珠耀燈明。洛神鳴囗。王母垂纓。胚胎熱解。如達全生。

陳藏器曰。一名苦囗。小者名苦囗。寇宗曰。殼中子大如櫻紅色。李時珍曰。其花如杯。

結一鈴。殼。凡五棱。一枝一顆。下懸如燈籠之狀。掌禹錫曰。關中人謂之洛神珠。一名王母珠。李白詞。素女明珠囗。王起賦。解彼珠纓。圣濟總錄。治婦人胎熱。詩。先生如達。

禮。父母全而生之。

紫參

味苦辛寒。主心腹積聚。寒熱邪氣。通九竅。利大小便。一名牡蒙。生山谷。

三輔幽芳。青赤彌谷。飛羽翩翻。歧蹄排蹴。濃積陰沉。堅消心腹?;鹬烁鶞亍W瞎忪陟稀?

范計然曰。紫參出三輔。以青赤色為善。錢起序。紫參幽芳也。五葩連萼。狀飛禽羽舉。

張衡賦。眾鳥翩翻。蘇恭曰。葉似羊蹄。何遜七召。亦左排而右蹴。李時珍曰。氣味俱濃。陰也沉也。甄權曰。治心腹堅脹。蘇頌曰。三月采根?;鹬俗仙?。柳宗元。晉問日晶熠煜。

槁本

味辛溫。主婦人疝瘕。陰中寒腫痛。腹中急。除風頭痛。長肌膚。說顏色。一名鬼卿。一名地新。生山谷。

疇生五臭。潤澤程功。本儕禾槁。論若芎囗。毒披瘴霧。郁散寒風。四肢安暢。泮渙冬烘。

管子。五臭疇生槁本。名醫曰。潤澤療風邪。流于四肢。禮。程功積事。蘇恭曰。根上苗下似禾槁。淮南子。論人者若芎之與槁本也。陳元素曰。太陽經風藥其氣雄壯。寒氣郁于本經。頭痛必用之。治霧露之清。邪中于上焦。蘇軾詩。遇境即安暢。王太真賦。牢落泮渙。

摭言。頭腦冬烘。

石葦

味苦平。主勞熱邪氣。五癃閉不通。利小便水道。一名石囗。生山谷石上。

靜寄陰森。離披險罅。質堅柔。金星映射。水遠潺囗。聲休叱囗。蟠石久要。渾忘凋謝。

陶潛詩。靜寄東軒。溫庭筠詩。畫壁陰森九子堂。韋應物詩。草木曉離披。李時珍曰。

多生陰崖險罅處。柔韌如皮。亦有金星者。凌冬不凋。名醫曰。生山谷石上。不聞水聲人聲者良。正韻。潺水流貌。一曰水流聲。史記傳。項王喑啞叱囗。易。通卦驗下如蟠石。論語。

久要不忘。張昱詩。芳容有凋謝。

味苦平。主腰背痛。強骨節。風寒濕周痹。惡創不瘳。熱氣。生山谷。

百枝赤節。質異名仍?;ㄑ斜姴伞H~鏤三棱。春秋分擷。虛實搜征。金根鐵角。味辦淄澠。

吳普曰。一名百枝。名醫曰。一名赤節。與狗脊同名。二月八月采根。蘇頌曰?;ㄓ悬S紅白三種。葉作三叉。蘇恭曰。此有二種。莖有刺者根實。無刺者根虛。軟為勝。博物志。菝與萆相亂。李時珍曰。菝江浙人謂之金剛根。楚人謂之鐵菱角。列子??趯⑺呦缺孀蜐啤?

白薇

味苦平。主暴中風。身熱肢滿。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氣。寒熱酸痛。溫瘧洗洗。發作有時。生川谷。

春草纖微。分陰屬婦。紅顫輕花。青歸細柳。煩洗清涼??窕毓マ?。禊節三三。秉蘭共友。

爾雅。春草也。李時珍曰。微音相近。微細也。其根細而白也。王好古曰。古方多用以治婦人。易。分陰分陽。詩。至于屬婦。蘇頌曰。根葉俱青。頗類柳葉。六七月。開紅花。

蘇軾詩。清涼洗煩煎。宋濂詩。良劑急攻掊。名醫曰。三月三日采根。韓詩外傳。鄭國之俗。

上巳秉蘭草。祓除不祥。宋書志。魏以后但用三月三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山县| 历史| 江都市| 浦县| 美姑县| 武鸣县| 五莲县| 孟州市| 沅江市| 民权县| 天峻县| 开江县| 信阳市| 龙门县| 武隆县| 伊通| 龙井市| 武邑县| 广丰县| 博乐市| 界首市| 宜良县| 南和县| 青浦区| 桐城市| 孟连| 河津市| 清流县| 马尔康县| 油尖旺区| 运城市| 花莲市| 阳高县| 宣汉县| 定南县| 绥化市| 和硕县| 云龙县| 长寿区| 永嘉县| 安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