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南山六章,章六句。】
甫田
倬彼甫田,歲取十千。我、取、其、陳,食、我、農、人、[評]古農田逸事。自古有年。本韻。今適南畝,或耘或耔,黍、稷嶷嶷。攸介攸止,烝我髦士。本韻。賦也。下同。
以我齊明,與我犧羊,以社以方。我田既臧,農夫之慶。本韻。琴、瑟擊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本韻。
曾孫來止,以其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嘗、其、旨、否、[評]古省耕逸事。禾易長畝,終善且有。
曾、孫、不、怒,農、夫、克、敏、[評]雋句?!该簟棺猪崱S啾卷崱T鴮O之稼,如茨如梁。曾孫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黍、稷、稻、粱,農夫之慶。報以介福,萬壽無疆。本韻。
此王者祭方社及田祖,因而省耕也。詩云「或耘或耔」,又云「以祈甘雨」,皆夏時也。
[一章]「倬」,大也。毛傳謂「明貌」,不切。「我取其陳,食我農人」,二「我」字皆農夫自我也。「今適南畝,或耘或耔」,亦農人適南畝而耘、耔也。不特下章云「曾孫來止」,今不當先云「適南畝」,且「曾孫來止」為農夫語氣,若作曾孫語氣亦不似。「烝我髦士」,當亦有司所擇而進之之事,并于此云。
[二章]「齊明」,集傳云:「齊,與『粢』同。曲禮『稷曰明粢』,此言『齊明』,便文以韻耳。」按曲禮后世之書,不可執以解詩;安知曲禮不以詩之「齊明」為「明粢」,而謂詩以曲禮之「明齊」為「齊明」,便文以協韻乎!又曰:「周禮鑰章,『凡國祈年于田祖,則吹豳雅,擊土鼓,以樂田畯』,是也?!购笥诖筇锲略疲骸富蛞沙?、信南山、甫田、大田四篇即為豳雅,亦未知其是否也?!蛊湔f之謬,固不必言。然于此處既引為注,后又作此疑詞,何耶「以祈甘雨」,只是祭田祖而順祈之,非別為雩祭也。
[三章]此曾孫始來省耕而之也。田事以出黍、稷,黍、稷莫先于祭祖,故田間之人順呼王者為「曾孫」也。王者省耕,至于嘗其馌食,古王之愛民重農如此。
[四章]「黍、稷、稻、粱,農夫之慶」,農夫自言也?!笀笠越楦#f壽無疆」,祝上之詞也。集傳謂「歸美于下,厚報之」,蓋誤泥楚茨篇「報以介?!怪蠟椤感O有慶」系下祝上,則此云「農夫之慶」當為上祝下也。夫詩人語意,隨文各異,豈如制舉之文有一定程序;且為上者愛民重農則有之,從未有祝民者,而且祝之以「萬壽無疆」乎!大有不通,此何止「固哉」而已乎!
【甫田四章,章十句?!?
大田
大田多稼,既種既戒,既備乃事。以我覃耜,俶載南畝。本韻。播厥百谷,既庭且碩,曾孫是若。本韻。賦也。下同。
既方既皁,既堅既好,不稂不莠。本韻。去其螟、螣,及其蟊賊,本韻。無害我田!田祖有神,秉畀炎火。本韻。
有。渰。萋。萋。興。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評]正以無理語見其忠懇。彼。有。不。獲。此。有。不。斂。穧。彼。有。遺。秉。此。有。滯。穗。伊。寡。婦。之。利。!本韻。[評]描摹收獲之多全用閑情別致。泥句下便非。
曾孫來止,以其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來方禋祀本韻。以其骍、黑,與其黍、稷,以享以祀,以介景福。本韻。
此王者西成省斂也。集傳謂「農夫答前篇之意」,誤而又誤。且以前篇為公卿,此云「頌美其上」,何也豈以公卿為「上」乎
[一章]此追敘方春始種而言。
[二章]爾雅云「食苗心曰『螟』;食葉『蟘』;食節『賊』;食根『蟊』」。按「賊」乃賊害之義,以此押韻;以為蟲名,恐非。
[三章]何玄子曰:「『渰』,說文『云雨貌』。毛傳專以渰為『云興貌』,似無據。『祈祈』,當指云言,韓奕之詩曰『祈祈如云』可證。『有渰萋萋』雖兼云而意專在雨,言隨云之雨萋萋然?!号d雨祈祈』雖專指雨而意獨在云,言興雨之云祈祈然也?!拱创私馓丶选R蛑獏斡[、韓詩、漢書「興雨」皆作「興云」,可不必從矣。后人主「興云」之說者,謂雨宜云「降」,不得言「興」;不知正謂云興雨耳?!副擞胁猾@」至末,極形其粟之多也,即上篇「千倉、萬箱」之意,而別以妙筆出之;非謂其有余而不盡取也,非謂其與、寡共之也,非謂其為不費之惠也,非謂其亦不棄于地也。而解者不知,偏以此等為言,且以「粒米狼戾」為反襯語。嗟乎,是安可與言詩哉!
【大田四章:二章章八句,二章章九句?!?
瞻彼洛矣
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君子至止,本韻。福、祿如茨。韎、韐、有、奭,[評]韻。以作六師。本韻。賦也。下同。
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君子至止,見上。鞞、琫、有、珌、[評]韻。君子萬年,保其家室。本韻。
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君子至止,見上。福、祿既同。君子萬年,保其家邦。本韻。每章六句,三句一韻,首、末句協,甚為創格。
何玄子曰:「紀東遷也。按史『周幽王十有一年,申侯與犬戎入寇,弒王于驪山下。鄭桓公死之;鄭共立其子掘突,是為武公。時晉、衛、秦皆以兵來救,平戎。武公收父余兵,從諸侯東迎故太子宜臼于申,立之,是為平王。王以豐、鎬逼近戎狄,乃遷都于洛』。此詩正其事也??资显疲骸和踔蒲浴钢T侯之世子未賜爵,視天子之元士以君其國」,此言「韎韐」,故知諸侯子未賜爵命,服士服也?!话次涔聠矢福史i韐。左傳謂『周之東遷,晉、鄭焉依』,故書有文侯之命,此為鄭武公也?!拱春问洗苏f近是。洛水既屬東都,韎韐亦自非天子服,故存其說。若孔疏本于鄭氏之以禮說詩,未可用也。
「琫」、「珌」字皆從玉。今世有古玉琫玉珌。毛傳謂「天子玉琫而珧珌」,說文「珧,蜃甲」,不可用。
【瞻彼洛矣三章,章六句?!?
裳裳者華
裳裳者華,其葉湑兮。我覯之子,我心寫兮。我心寫兮,是以有譽處本韻。兮。興也。下同。
裳裳者華,蕓其黃矣。我覯之子,維其有章矣。維其有章矣,是以有慶本韻。矣。
裳裳者華,或黃或白。我覯之子,乘其四駱。乘其四駱,六轡沃若。本韻。
左之左之,君子宜、本韻。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維其有、之,是以似、本韻。之、
何玄子亦以此詩為美鄭武公,曰:「詩曰『維其有之,是以似之』,知其賦象賢也。終周之世,唯周公之后有魯公,鄭桓之后有鄭武足以當之。末章,毛傳曰『左,陽道,朝祀之事;右,陰道,喪戎之事』。按老子言『吉事尚左,兇事尚右』,毛傳本此。觀下文單以『維其有之』為言,明是指武公帥師興復之事?!勾苏f亦存之。
一說,「『左之左之』、『右之右之』,承上『六轡沃若』而言。兩章宜為一章。『或黃或白』,當是『左之』、『右之』之興」。亦似有理。但謂與上章承接,不必謂共為一章耳。
【裳裳者華四章,章六句。】
桑扈
交交桑扈,有、鶯、其、羽、君子樂胥,受天之祜。本韻。興也。
交交桑扈,有、鶯、其、領、君子樂胥,萬邦之屏。本韻。興也。
之、屏、之翰,百辟為憲。本韻。不、戢、不、難,受、福、不、那、本韻。[評]規。賦也。下同。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評]妙義。彼、交、匪、敖,萬、福、來、求、本韻。[評]規。
此天子饗諸侯之詩。左傳成十四「四」原誤作「三」,今校改。年:「衛侯饗苦成叔,寧惠子相??喑墒灏?;寧子曰:『苦成叔其亡乎古之為饗食也,以觀威儀,省禍福也。故詩曰「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傲,萬福來求」。今夫子傲,取禍之道也。』?!拐獯嗽娭?。
按此詩頌不忘規,異于蓼蕭、湛露矣,其在周之上世乎
[一章、二章]「有鶯其羽」、「有鶯其領」,有如鶯之羽與領也。古用字多拗折如此。
[三章]「不戢不難」二句,皆正言之。「那」,語辭?!甘芨2荒恰?,猶言不受福也,亦倒字句也。下章「萬福來求」,正應此句。若以此為「受福豈不多」,下又云「來求」,義既復,味亦索然矣。
[四章]兕性剛,好觸,故以其角制為觥飲酒,所以寓鑒戒之意,使人不敢剛而敖也。觩,角曲貌。故曰,持此兕觥之觩,飲此甘美之酒,當思所以柔和其德性。彼交于事者匪敖,則萬福來求矣。鄭氏謂「兕觥」為「罰爵」,非也。罰爵偶用兕觥,非兕觥為罰爵也。「躋彼公堂」,豈亦用罰爵乎!「思」,非語詞。
【桑扈四章,章四句?!?
鴛鴦
鴛、鴦于飛,畢之羅之。君子萬年,福祿宜本韻。之。興也。下同。
鴛、鴦、在、梁,戢、其、左、翼、[評]畫。君子萬年,宜其遐福。本韻。
乘馬在廄,摧之秣之。君子萬年,福祿艾本韻。之。
乘馬在廄,秣「秣」原作「抹」,今校改。之摧之。君子萬年,福祿綏本韻。之。
說詩忌鑿,然有可取者。何玄子曰:「疑為幽王娶申后而作。以白華之詩證之,其第七章曰『鴛、鴦在梁,戢其左翼。之子無良,二三其德』。是詩亦有『在梁』二語,詞旨昭然。詩人追美其初昏。凡詩言『于飛』者六:曰,『黃鳥于飛』,曰『倉庚于飛』,曰『雄雉于飛』,皆單舉一鳥。曰『燕燕于飛』,雖重言之,然以比莊姜、戴媯,猶之乎皆雌燕也。今解以『燕燕』為一燕,惜何未知。曰『鴻、雁于飛』,則以有大、小之異。其以雌、雄連言者,惟『鳳、凰于飛』及此『鴛、鴦于飛』耳。卷阿鳳、凰,雖不從配匹取義,而左傳載齊懿氏之卜妻陳敬仲也,其妻占之曰『吉,是謂「鳳、凰于飛,和鳴鏘鏘」』,亦以雄鳳、雌凰之于飛比夫、婦也。然則此詩雙舉『鴛、鴦』以興夫、婦,何疑焉!興重『于飛』,不重『畢、羅』?!撼笋R』二章,皆親迎之事而因以致其禱頌之意。漢廣之詩曰『之子于歸,言秣其馬』,亦同?!褂薨创苏f始于鄒肇敏,謂成王初昏;而何氏因以為幽王,較鄒自勝。何氏解詩純鑿,似此近理者絕少??制淅碛谇G榛中,故表而出之。
自瞻彼洛矣至此篇,小序皆謂「刺幽王」,不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