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文武解元

鮑老登場,盲翁負鼓,每有文武解元,人多斥其不經。偶檢《寄園寄所寄》(卷六)引《蓉沚集》云:“熊大司馬廷弼先中萬歷某科湖廣武鄉試第一名,后又棄武就文,中萬歷了酉湖廣鄉試第一名,于是榜其堂曰:‘三元天下有,兩解世間無。’”則不得以劇詞為不經矣。復卿曰:“《柳南隨筆》(卷一)、《漁磯漫鈔》(卷十)皆載此,殆本《寄園》。勝國事固有之,國朝則無此矣。”予按: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初十日上諭:“文、武考試,雖曰兩途,俱系遴拔人才。而習文之內,亦有學習武略,善于騎射者;習武之內,亦有通曉制義,學問優長者。如或拘于成例,以文、武兩途,不令通融應試,則不能各展所長,必致遺漏真才。嗣后文童生、生員、舉人內有情愿改就武場考試者,武童生、生員、舉人內有情愿改就文場考試者,應各準其考試,如此則各得展其所學,文、武兩途皆得真才矣。著九卿詹事科道議奏。”十二月辛卯,禮部等衙門議覆:“文、武生員、舉人有愿改考者,準其改考。”上曰:“改考實系佳事,但恐武生記文數篇,希圖儌幸者多,學臣于生員公取者有之,至武生全無公道矣。此弊朕皆知之。嗣后由武考文不中者,若再令考試,則弊生矣。應許改考一次。其不中者,應著停止。”《穆堂別稿》(卷五十)《孫少司馬母張夫人行述》云:“甲午鄉科,朝廷特恩許文、武互考,不孝遂以監生應順天武鄉試,中式武舉。歲辛丑,又遵慈命,循例入文場,蒙公識拔,獲中進士。”少司馬者,孫國璽也。是以武舉而中文進士,特非解元耳。若章氏實齋《湖北通志稿》、《徐本仙傳》云:“補諸生。能騎射。試文于鄉,未售,卽應武舉。主考欲擢高第,已知其才,留應文舉。康熙庚子,舉于鄉。”《癸巳存稿》(卷十五)《胡先生事述》云:“父瑨,為武學生。呈請文試,遂舉于鄉,成進士。”時乾隆甲戌也。至乾隆七年壬戌四月初七日丙申,禮部等部議準御史陳大玠奏:“文、武互試,原欲簡拔全才。乃自定例以來,累科獲雋者無幾。而日久弊生,恃有互試之例,文場則夾帶傳遞代做,武場則換卷。內簾但憑文取中,外簾則稽察維艱,徒滋科場之弊,未收兼備之才。嗣后應將文、武鄉、會互試之處停止。”從之。是康熙甲午以后,至乾隆壬戌,凡二十九年,直省并禮部皆許文、武互試。中式者雖寥寥,然孫少司馬外尚有其人,徐本仙、胡瑨是也。胡鄉試當在壬戌以前。自停止迄今已百四十年,人遂不知有此舊例。氍毹戲弄,弦索陶真,多以不經目之矣。(李發甲《再請改建湖南關疏》有:“文入武闈,武入文闈,凡茲曠典,亙古所無。”《在園雜志》卷一有“監生準武鄉試,武舉準文會試”云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济纳旗| 马鞍山市| 乌鲁木齐县| 曲水县| 鄂州市| 万州区| 留坝县| 西畴县| 蓝田县| 额敏县| 峨边| 台南县| 原平市| 庄河市| 洛宁县| 龙川县| 衡阳县| 江孜县| 新竹市| 凌海市| 昌邑市| 余姚市| 永康市| 武宁县| 舟山市| 永和县| 法库县| 泽普县| 万宁市| 鱼台县| 滕州市| 克什克腾旗| 和硕县| 和田县| 华池县| 武汉市| 静海县| 綦江县| 双城市| 中方县| 辛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