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9章 地形略四(道路)

  • 閩縣鄉土志
  • 鄭祖庚
  • 1147字
  • 2015-12-26 13:21:23

道 路

城內街巷街為干路,巷為支路,名從俗稱,取其適用。

鼓樓前曰宣政鋪與侯轄總督口肅政鋪分界。其東按司前街,以南龍須巷口,以北支路三:曰篦梳巷,曰妙巷,曰賢壇河沿。西支路,屬侯官。出獅子樓而南,抵于南門曰南街。東本境,西侯官。東支路十:東街口以南,安泰橋以北,曰廠橫巷、曰花巷、曰錦巷、曰織緞巷、曰軍門前。安泰橋以南,曰朱紫坊、曰學衙前、曰閩縣前、曰福履營、曰夏醴井,西支路,惟萬壽巷有歸本境之說,余侯官。東有十字街,曰旗汛口,西達曰東街。街北支路二:曰三牧坊、曰太陽巷。街南支路四:曰竹林境、曰孝義巷、曰東泰山巷、曰廠直巷。東達則旗街也。曰旗汛里、曰將軍前、曰東門街、大斗采巷、秘書巷、湯井巷、北支路也。大墻根、荔支園、彩云里以東各街巷,南支路也。旗汛口與旗汛里,為旗民分界處。北達曰獅橋頭、曰井樓門大街、東有慶城寺,八角樓、化民營、內通天境等支路。西有舊閩縣三牧坊河沿,衛前街、經院巷、七穿井等支路、南達曰仙塔街、曰王府口,曰津門樓橋、曰津門樓街、以鰲峰坊、觀巷、法海寺之三叉路為其尾閭,而支路亦多。東之大、小王府、栢衙前、鐵打巷,河沿,西之竹林境尾、登龍巷、塔移影、栢姬廟、朱紫坊尾河沿,則皆其最著者也。

北門街干路,全屬侯官,而其東畔支路,則本境也。曰華林坊、曰錢塘巷、曰九彩園、曰府直街之府東鋪、迤及布政廨以北,舊貢院以西,亦皆本境支路也。

介于干路支路間,復有按司前街、開元頭、舊錢局以西。鼓樓口、文昌祠以東,亦有支路四。街北在臬署左者衛巷,節鉞里,在臬署右者,都司巷街,南在照墻后者,東衙巷,其街西武圣祠右,曰鹽道前,曰府東鋪。實即侯轄西門街干路尾。

旗街又有湯門街者,在旗界之東北焉,水部門街者在旗界之南焉。其夾河街北抵澳橋,南越古仙橋,以聯絡貫通湯門、東門、水部門三街者,曰河東街,與河西街,此本境城中道里之大略耳。

南行驛路此路往興、泉、漳、廣大道

出南城,四里許茶亭,九里許中洲。歷安民崎、沙合河、小橋、萬壽大橋、江南橋謂之過三橋。而南,計程不及十里,抵觀音井。在臺江南岸鹽倉山之前。路始一轉,先折向東,仍折而南為下渡。四里許塔亭,又五里許白湖亭。計程亦十里而近。再十里許黃山,再十里許三角埕,再十里許峽北,渡烏龍江,至枕峰,約五里至藍鋪,約五里至青鋪,約五里至方口,約十里至尤,約十里至常思嶺。約五里交福清界。

東行岸路此路往福寧溫臺北路

出東關走陸路三十里為魁埼,又十里為快坑,又二十里為馬尾,又四十里為閩安,又四十里為亭頭,又二十里為琯頭。再行五里,則北抵連江界內之琯嶺。

東南水路北路為海道最大航路

水部門外自塢尾登舟,十里抵仰天獅,地當左岸,在魁崎西。十里抵鱉頭,地居右岸。十里抵馬尾江,十五里抵后灣,亦作“候安”,地在右岸。十五里抵閩安鎮前,二十五里抵琯頭口,十五里出壺江,即大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闽侯县| 荣成市| 汝阳县| 高雄县| 禄劝| 楚雄市| 宁德市| 苗栗县| 香格里拉县| 迁安市| 平阳县| 瑞丽市| 精河县| 阳春市| 阜新| 宝兴县| 永嘉县| 连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清远市| 巨鹿县| 吴旗县| 秀山| 新乡县| 沁源县| 彭水| 扬州市| 关岭| 衡水市| 永清县| 芦溪县| 盐津县| 丰镇市| 和林格尔县| 大关县| 德江县| 唐山市| 定兴县| 阿巴嘎旗| 安义县| 巴彦淖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