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風濕腰腳諸疾
換骨丹
草烏六兩重,略去皮尖,研為末,用生豆腐二兩搗和成餅子,沸湯煮令浮,再沸取出,煮時最要斟酌。蓋煮過則藥力輕,煮不及則藥力又過重也。
又用米泔浸過蒼術三兩焙干,天麻一兩明凈者,全蝎半兩洗去土微炒,與草烏餅子同研為末,上覺麻痹即其效也。
舒筋散
治血脈凝滯,筋絡拘攣,肢節疼痛,行步艱難,活血化氣第一品也。
玄胡索 當歸 官桂上等分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調服。
活絡丹
治腰腳諸疾。
胡蘆巴(四兩重。二兩用海金沙四兩同炒,令二兩用巴豆四兩炒令赤色。海金沙者,即俗名偽。巴豆去殼,取完者用) 蒼耳草(四兩,焙干。俗名野茄葉,本草名 耳) 左纏藤(四兩,連葉焙干用)上三味為末,以好生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用生酒吞下三四十丸。病在腰,半饑服;病在膝腳,空心服。
治諸瘡
膏藥方:清油一斤,將頭發二兩,煎至熔,卻隨意入甘草節、當歸尾、黃連、巴豆、蓖麻子沸;入乳香末一兩,用桃柳枝不住手攪,挑入水中滴成珠,不粘手則膏成矣。
又方:麻油五兩重,巴豆二十八粒,柳條二十八寸,以火煎候巴豆黑色,濾去滓,以谷丹二,瓦器盛之,候冷攤用。
神授香蘇散
治四時瘟疫方。諸云:昔城中大疫,有白發老人,教一富人家,合施城中病者,皆愈。
其后疫鬼問其富人家,富人遂以實告鬼,相顧曰:此老教三人矣。遂稽顙而退。
凡服此藥,戒食葷腥酒肉,無不應效。又前元時,江西吉安太和縣瘟疫大作,有醫者,視病:某醫人也。神曰:汝今醫病用何藥?答云:隨病冷熱輕重用藥治之。神曰:不然,只一類用香蘇散好。醫者歸,明日遂如其言,試之皆效。醫道大行,因獲福利,終身敬祀其神,并記于此。
香附子(炒,去毛) 紫蘇葉(各四兩) 陳皮(一兩) 甘草(炙,一兩)上銼為粗末,每服三盞,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熱服,不拘時,日三服。
仙方三補丸
大補諸虛百損,不問老少,有疾皆效。
破故紙(二兩,隔紙炒令香熟) 白茯苓(一兩,去皮)沒藥(一兩,用無灰酒浸)上候酒浸沒藥如餳糖樣,用前藥二味為末,藥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熟水下。
仙方云:昔有人服此藥者,至老顏容不衰。蓋破故紙補腎,茯苓養心,沒藥養血,三者既壯,自然身安。
酒疸脾黃,木鱉子磨醋服之,一二盞必利,見功。
盜汗不止,五倍子末,以唾調,填滿臍中,以帕縛定,一宿即止。
治陰汗,綿黃 凈洗,橫切細,入銚中滴酒炒干脆為末,以豬心煮熟點吃之妙。
又方:蛇床子、石菖蒲等分為末,一日三兩次涂摻。
治痤痱,切斷黃瓜,擦痱子上安,或以棗葉煎湯浴之。
又方玉英粉真蚌粉(四兩) 滑石(一兩) 綠豆粉(二兩)為末干擦。
治 嗄,蓖麻子隨多少,去粗殼,炒熟吃甜者,苦者吐出,多吃見效。
治舌忽脹退場門外,是蜈蚣毒,用雄雞冠割血,瓦盞盛浸舌就咽下,即縮。
治人恍惚見鬼發狂,平胃散加辰砂末,棗湯調服。
治諸寒風證如圣散,不問男女年久者皆效。
威靈仙(多) 防風 荊芥 防己 麻黃 杏仁 細辛 川芎 白芷(各等分)上 咀,姜三片,用好酒煎熱服,待發時服,后用黃荊柴大者,以火炙取兩頭汗水,調蠟酒吞下金箔鎮心丸。忌發風諸毒食。
治大風
修然子《大風論》:夫大風者,所犯異證多端,或因嗜欲無度,勞傷血氣,或蓄太怒憂愁驚或手足破傷,引入風毒,或醉風豪雨寒水濕瘴侵入肌膚,當時感受,以至大風之患。病因,以流注經絡,傳于臟腑,發于四肢,內外熏蒸,而成泡癬。
夫病之源有三證五死:一種者水風,二種者傳變,三種者自不調攝;五死者,一曰皮死麻木舌翻,以至聲啞不能救治。一、風者,肺經受證,先落眉毛;二、風者,肝經受證,面起紫泡;三、風者,腎經受證,腳底先穿;四、風者,脾經受證,遍身如癬;五風者,心經受證,先損其目。
或有墳墓、居址、祖宗、父母、夫妻、家人等,遞相傳者,或在外不謹,糞坑、房室、床鋪忍,欲求治之,不可得濟,或一年半載而死者有之。
大凡感此疾者,宜早救療則易痊,可當詳審,區別治療,或差則毫厘千里矣。奈明醫達士,,;欲求醫治,不別居靜室,斷酒戒色,滌慮洗心,皈告神醫,真誠告解。仍忌發風、動氣、葷腥、鹽醬、生冷之物勿食,切須耐性寬心,然后可服眾藥,隨意加減,修制丸散,根據法服之,治無不痊。先用瀉惡血丸藥服餌,如膿潰爛,煎湯熏洗,旬日之內,皆是好肉。舊有瘡疾,漸消不發,耳鼻通氣,皮膚覺快,眉須再生,顏色悅澤,安和五臟,其功效豈能盡筆乎。方具如后:
治大風
消風散
(第一日服。)香白芷(一兩) 全蝎(一兩,去尖) 人參(一兩)上為末,每服二錢重。午間止吃粥,忌生姜、胡椒一切性熱之物,晚間不吃夜飯,次日空心溫酒調下,早飯放犀吃,身上微燥為妙。
治大風
追風散
(瀉血藥,第二日服。)大黃(六兩) 川蟬肛(即郁金,一兩八錢重,用小者妙) 皂角刺(一兩)上為末,初服六錢或七錢,或五錢重,入大楓油二錢半重,凈樸硝少許,用好煮酒一碗,調,安放盤中,不得令患者先見藥;服藥了放碗,即用水盥嗽畢,以蜜煎過口,切不可臥,令矣。五十以下可治,精壯者十日內三服;謂如正月初一日服消風散,初二日服追風散,初三日服磨風丸,初四日又服清風散,初五日又服追風散,初六日又服磨風丸。瘦弱者十日內一服,稍痊,如壯健人十日內一服,服到兩月后二十日一服,切須記其日數。
治大風
磨風丸
(第三日服,日進兩服)川當歸 羌活 獨活 川芎(小者) 明天麻 細辛 防風 荊芥 威靈仙 麻黃(去節)何首烏 石京子 牛旁子 蝦蟆葉 蒼耳草 皺面草(即地松)上十六味,各一兩重,曬干為末,不可見火,好酒煮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食后皆可,日二服。
洗藥地骨皮 荊芥 苦參 細辛(各三兩重)上銼碎和勻,每次用二兩,以河水煎熏洗,遍身出血為效。如洗,必用大浴桶或缸,內要湯寬浸通身,良久妙。
敷藥 治瘡大爛,遍身涂之。(第四日敷。)黑狗脊(即杜仲,堅者,二兩重) 硫黃(六錢) 白礬(枯,二兩重) 蛇床子(四兩) 寒水石(二兩) 樸硝(少許敷之)上為細末,用臘豬油或香油調敷妙。如瘡未爛不必敷,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