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面圖形六癥

面圖形六癥.上疳瘡 .重舌 .纏喉風 .泥鰍毒 .臍上瘡 .下疳瘡

上疳瘡

上疳生于口內牙根之上,內爛涎水長流,此是心脾積熱,治用黃連(切片研)、白礬(飛過)、人言(棗子包燒煙盡)。共為末,搽之最妙。

上疳瘡

牙疳生于口內,牙根肉爛如螬,流涎水滴苦難熬,此是心脾熱勞。黃連切片重研,白礬飛過輕敲,棗子包信火中燒,共末搽之最妙。

重舌

重舌是舌下生舌,由心中積熱。治用防風、荊芥、黃連、玄參、麻黃、升麻(細研)、白芷、羌活、僵蠶、郁金各等分,和合水同煎。

食后常將吞咽。

重舌

重舌心中積熱,舌下生舌難言,防風荊芥及黃連,玄參升麻細研,白芷羌活同伴,僵蠶郁金相摻,等分和合水同煎,食后常將吞咽。

重舌

重舌重起病如何,膽礬兒茶協議科。

雄黃熊膽青魚膽,針完吹上笑呵呵。

一共享多立綱紀,油塵一吐是奇方。

不然毒入心宮里,須防頃刻命消亡。

纏喉風

纏喉風生于喉蛾之下,或左而纏右,或右而纏左,此心肺熱毒上攻,其毒最酷,醫非神手,十不救一也。凡看此癥,纏不過結喉者,十可治五、六;若纏過喉者,十可治一、二,亦是醫之妙手,方能如此也。凡始覺以艾灸兩肩井、兩曲池、兩三里穴,可使上下分其毒,又以三棱針刺兩少商穴,血出亦泄其毒,切不可頭上用火灸。若錯行火攻,十不救一,此癥號死里逃生,再脫一骨胎也。宜服拔毒羌活飲、解毒升麻湯,外少用敷藥,使內外兩拔其毒,可內消而愈矣。如若外潰,亦有可生之路,潰后用萬靈膏長肉生肌,如毒頭在口內,亦無妨也,常以椒鹽茴香湯漱口,以解穢氣,膿盡始安。

十四味托毒羌活飲羌活、獨活、升麻、干葛、連翹、桔根、荊芥、玄參、黃 、黃連、白芍、當歸、紫蘇、白芷。姜棗引。

食后服。

二十二味解毒升麻湯升麻、人參、川芎、前胡、枳殼、羌活、白芷、二花、連翹、防風、桂枝、干葛、白芍、甘草、黃 、紫蘇、蔓荊、桔根、玄參、當歸、荊芥、黃連。姜棗引。

食后服。

十四味敷方白芷、白芨、生地、骨皮、丹皮、加皮、腹皮、忍冬、車前、益母、牛膝、公英、牙皂、青木香。

以上俱用酒洗,用酒搗敷。

九味吹喉散熊膽、雄黃、乳香、木香、麝香、朱砂、兒茶、螵蛸、青魚膽。

以上共為末吹之,勿睡,輕輕咽之。

泥鰍毒

泥鰍毒,生于指中,初起宜用艾灸,將豬油調雄黃搽之。

臍上瘡

臍上生瘡常出水,螵蛸礬末及雄黃。

蛤粉和合赤石脂,干搽三日是神方。

下疳瘡

下疳瘡生于陰頭之上,乃濕熱相侵而然也。有貪色而生,有淫婦占精而生,與穢婦行房而生。初若無事,既潰,痛不可忍,用花椒、陳茶、艾葉、桃、柳、槐葉,共煎水洗之,外用兒茶、黃柏、雄黃、螵蛸、輕粉、蛤粉、枯礬,共為末搽之。

又十三味方黃連、木通、豬苓、赤芍、檳榔、白術、車前、甘草、忍冬、川芎、紫蘇、濃樸、連翹。

空心服。忌房事一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河县| 将乐县| 景泰县| 志丹县| 清新县| 怀柔区| 南丹县| 定襄县| 句容市| 兰考县| 庄浪县| 邓州市| 敖汉旗| 平乐县| 南郑县| 个旧市| 肃宁县| 博罗县| 荣昌县| 蒙阴县| 新郑市| 潜江市| 兴海县| 永胜县| 沙坪坝区| 资源县| 赤水市| 县级市| 防城港市| 恩施市| 通化县| 旬阳县| 清原| 拉孜县| 崇州市| 闽侯县| 新疆| 襄城县| 嘉善县| 唐山市| 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