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 律戒本疏
  • 佚名
  • 4512字
  • 2015-12-25 11:15:22

五十八若寶若似名寶若自取若使人取墮除僧房內若住處內 有一貧人。遇得伏藏。忽然大富。王欲誅奪。緣憶佛語。勉死賜。今因呵取寶。而未結戒。后諸童子見跋難陀。知其貪著。欲共誡之。散寶路上。隱身潛察。難陀輒取。懷之而去。童子共捉將送付伺官。伺官信佛。呵責放之。惡聲紛紜。然后結戒。三十事自畜。今制王等一切正寶也。似寶者銅鐵白臘鉛錫為珠。為珠中亦有皮作膠珠。汝是一切自捉正寶。若教人捉悉犯墮。似寶作男女莊嚴具及器杖。自捉教捉亦悉犯墮。不捉莊嚴具及器杖捉無犯。汝鹿子母入寺。覲佛脫身寶衣以付侍人。侍人藥法忘衣而去。佛命阿難令凈人看舉。因是復開有緣應取。凡在眾僧界內。應使凈人料數舉之。若無凈人應自料舉。以避譏毀守護佛法故得聽從也。取時念言。主索當還。主來索時應當撿問。汝物幾許物為何相。相是則還。相非不與。若事宜行付奪善比丘。若為來索問相還之。若五年六年無人來索。應入四方僧物。若后主索。以四方僧物還之。住處內者謂比丘。若在白衣家內所見遺物取還如上。五六年后即于是處作眾僧臥具。主后來索。以此物還之。問相撿寶一皆如前。捉三尊寶莊嚴具及寶物作經像突。欲作而捉犯墮。若上二處外見遺寶不得自捉。自捉之犯墮。令凈人捉無犯。凡捉弓刀利器害生之具。皆應眾中懺悔。捉楯鎧防身軍器犯突吉羅也。

五十九得新衣應三種壞色 跋難陀著衣服。與彼兒諍利。令彼嫌限。因是呵責。而未結戒。后諸比丘與商人共行。俱共被劫傷。蕩失衣服。賊信佛法欲還比丘求衣不可分別。裸還白佛。乃至結戒。若得新衣三種壞色。異梵志故。去貪好故。若得他故衣初得故名新衣。應三種壞色。若青若泥義。隨得一種應二種凈。若得清衣凈以泥義。若得泥衣凈以青義。若得義衣凈以青泥。若得黃衣凈以青泥義。得赤白衣亦復如是。凡比丘衣服敷具坐具。一切應如是凈。不凈而用犯墮。暫試著犯突。得凈衣以不凈物補。若卻刺一針作凈。若直摓補處處作凈。若得染衣二種壞色。卻刺摓即是凈。刺為堅固。異梵志故。大衣得入聚落。二衣不得入。入者犯突。界內大衣不得禮佛犯墮。大衣必應割截卻刺摓成。不割截成不得受持。二衣不割截而刺無犯。貧無大衣。得著五拈衣。若刺合受持之若不刺拈者凈舍之。命欲終時令人摘去還眾衣。三衣中以一中者與看病人。若不受持亦取中者與看病人也。

六十減半月洛犯墮 洴沙王有三渠水 與眾僧共用上渠。比丘數浴防廢王用。是以結戒。以半月為限。限后天熱不浴致病。開熱時。隨意而浴。春殘一月半。夏初一月。又病時穢污。風時坌塵。雨時衣計。行作垢污。聽浴無犯。浴時應著衣。胡跪合掌。向一比丘言。長老憶念。我如是因緣須浴。若師在皆應白師。若無師應白上坐。若無上坐應語下坐。但不胡跪耳。一切所應作皆如是。若五十臘出界及大事應白應語。小事不須白語。是故說。

六十一故奪畜生命 上以蟲水澆草土。一以蟲水自用。誠無慈惻。而意不為害。此則迦留陀夷憍慢顯能故奪鳥命也。若自若教他若遣使。是三種殺。彼命斷時比丘犯墮。又三種殺或以身。或以非身。以此三事故害眾生。死者犯墮。不死犯突。乃至初受胎身根命根。以身口意業因緣故方便欲殺。死者犯墮。不死犯突。

六十二故令他比丘悔乃至少許得惱犯墮 六群與十七眾諍不和心。常輕嫉語言。汝未滿二十受具戒。不得戒非沙門也。以此惱之。令其疑悔。凡以六事惱大比丘犯墮。一生。二受戒。三犯。四問。五物。六法。語他言。汝何時生掖下毛。復何時出。因何時受戒。誰為三師為五眾中十眾中受戒耶。何處受戒。界內界外也。彼如實答。便惱之言。汝某王時生。其時毛出。其時受戒。某為三師。界內受戒者不得戒非沙門。彼起疑悔。若不起一一犯墮。又言。汝犯后四篇戒非沙門。亦一一犯墮。又問其所住。彼如實答。便言。汝至某女人某尼處。坐起語言非沙門。又汝與某比丘意用種種所須物亦非沙門。又復功德衣時言。汝數數食畜長衣等非沙門。彼起疑悔。若不起一一語悉犯墮。六事外更以余事令比丘及余人令彼疑悔者犯突。

六十三以手痛挃犯墮 十七群有一小兒。不耐癢。以指擊歷。遂氣絕而死。彼死俱犯墮。若一指一墮。十指十墮。若指注若挺指犯突吉羅。若以木石等非身分擊歷之犯突吉羅。痛而不癢。不令悶絕故不犯。

六十四水中戲犯墮 十七群入水欲戲。波斯匿王見而笑之。語末利夫人言。看汝所尊。夫人白佛。佛因結戒。若水中戲有八難。一自作喜。二自作樂。三笑。四戲。五弄水。六令他樂。八令他笑。一一犯墮。乃至床上槃上有水以指畫之。一一犯突。若欲學浮度難。若直度無犯。

六十五共女人一舍宿犯墮 阿那律游行。逼暮宿淫女舍。舍有四種。一遍覆障。二遍障不遍覆。三不遍覆障。四半覆障。四種舍中與女人非人女畜生女共宿悉犯墮。若起還臥一一犯墮。苦二俱睡眠。若一眠時即名宿。以不經宿為宿。若二俱通夜不眠不犯。若他舍有女人宿。壁有孔容貓子入處犯墮。象若猗若立名為宿。駝牛羊若臥若立名為宿。俱眠一眠俱不眠亦復如是也。

六十六自恐怖他比丘使人恐怖乃至戲笑墮 如來侍者前后凡有七人。阿難最在后。有一侍者。名曰象守。初夜待佛。佛未還房。不得先入。便返被拘蟄作鬼怖。佛因是結戒。不得怖他。怖他有六事。種種可畏。色聲香味觸法也。謂伎術作種種異物色聲香。常非香氣。或言。汝今何所食耶。若食如是雜食必得惡病。或自治身令堅濡澀滑。觸他令驚怖。或言。汝犯眾多戒法。必入三趣。以此六事怖他比丘。若怖不怖一犯墮。除是六事。師以余事師犯突。又余事怖余人非人畜生犯突。

六十七藏他種種生活具乃至戲笑墮 有居士。請佛乃僧。六群比丘藏十七群比丘衣缽令不及眾。因是結戒。凡藏他比丘物。若自若教人。若惱若戲悉犯墮。藏衣缽戶鉤革屣針筒他不即得突吉羅。若綖空針筒覓得。不得悉突吉羅。

六十八與五眾衣還奪犯墮 六群憍懶。不自作衣。衣與五眾。不言施否。彼謂施已便奸作成。成已便奪。令彼嗔惱。因是結戒。若與五眾衣。彼不還而奪犯墮。妨亂他故。斗諍故。先來五凈施法。后不聽長衣凈施。長衣凈施已他得不還便起斗諍。佛言。不應現前與。亦不應與二人三人。散亂不定故。應善思量與好人。若現前不現前隨意舍之。如舍墮衣法。亦可作凈。若受持后比丘長衣與六群中一人。彼得已不還。佛言。應奪取教令作突悔過。因是聽常所用衣隨意作凈。若施人若受持不應復。舍與人如舍墮物。

六十九以無根謗他僧殘犯墮 慈地前以四重誣陀標。二謗不成。今又此謗之。因是結戒。凡以無根殘法謗不凈比丘。十一種犯 五種不犯。十一種犯者。若不見不聞不疑。若見忘聞忘疑忘。若聞信。若聞不信。聞之已言見。疑已言聞。是名十一種犯。五種不犯者。是事若見若聞若疑。見已不忘。聞已不忘。是名五種不犯。不凈比丘清凈比丘亦如是。無根謗清凈比丘十種犯。除見忘余如上。四種不犯。除見忘余如上。清凈比丘似不清凈亦如是也。

七十與女人共一道行乃至一聚落 上制與尼行。此制白衣女也。迦留羅提舍比丘。向毗舍離過。與一被遣婦人同路而行。夫后追覓見共同道。疑忿打擊。因是結戒。若與女人結期水陸共行。從村至村犯墮。中路還突。空地行十里犯墮。中路還突。若不期。若有夫而行相遠。若與王夫人伴悉無犯。

七十一與賊識共道行至一聚落 昔諸比丘失道野行。遇見惡賊求以為伴。儸捉送官。經制乃放。凡與賊結期水陸共行。從村至村犯墮。中路還突。空地十里犯墮。中路還突。若不期。若險處賊送度者無犯也。

七十二不滿二十年人與受具足戒墮是人不得戒諸比丘可呵 十七群比丘未滿二十。目連授與大戒年既幼小。又貴樂家子。晡時患饑作小兒啼。故未滿二十不聽受戒。以未成就不堪苦故。僧中受戒時問言。年滿二十不。若未滿答言。不滿。而與受戒是人不得戒。師僧得罪。共事共住亦得罪。若為合眾破僧犯偷罪。若以余心突。若未滿答言。滿。是人得戒。師僧得罪。共事共住無罪。若滿答言。不滿。是人得戒。師僧得罪。共事共住亦得罪。若滿答言。滿。是人得戒。師僧無罪。共事共住亦無罪。減七歲過六十不堪苦故。慊損佛法不得度。度不得戒。度及與受戒者犯突。

七十三自手掘地使墮 阿毗羅比丘掘地。外道邪見言。地有命因譏而制。非受邪說。三界護法上已詳之。地有二種。生不生。多雨國八月地生。謂春夏冬有四月也。生謂春末夏初。各有二月也。除是名不生。又頹壚蟻封石胝土亦不生地濕相著名生。異是名不生。若自掘若教人掘。一一犯墮。不生地一一犯突。手畫地及至沒芥子。一一犯突。若比丘為師匠欲作佛圖僧房。為畫作摸像處所無犯。又諸出寶處沙鹽之地亦無所犯也。

七十四受四月自恣請乃至除獨自恣請 釋摩界請佛及僧。夏四月施藥。隨所須服。一切自恣。六群比丘不病限過更求。求蘇油蜜美味上藥。上藥已盡不隨所須欲。更起嗔罵。以致外慊。因是制戒。過限不得更求。若施主常請父死子繼恣僧取藥。是名常自恣也。若本施僧夏四月藥。初一月求辨。則夏受三月。冬足一月二日辨。冬足三月竟。夏四月未辨。冬更受四月。夏求以冬捕夏。令滿四月。是名數數自恣也。冬春四月亦如是。其余月月受亦數數自恣。請非眾。是名獨自恣也。除三請已四月請畢。無病更求四種含消等羨味上藥。若得犯墮。不得突。若求呵梨勒等苦忽下藥。得不得突。若病求。若從親理求。若彼自與。皆悉無犯也。

七十五說說戒時作是言我今未學是戒先當問誦修多羅比尼摩得勒伽者墮 僧尼戒有同有異。若尼戒異集二眾結之。若同戒集僧結之。后語令知。長老跋者清凈有德僧差詣尼。宣說同戒。善好諸尼。皆悉受持。偷蘭難陀輕敕不受言。當問三種法師。因是集僧復同結戒。若說戒時作如是言。僧尼俱墮。若聞說五篇戒。及余入比尼戒經時。作如是上言。一一墮。若說余經時經心不受言。我當先問誦三種經者。一一突。三種經中或說戒。或說法。說此經時聞戒不受。一一墮。聞法不受突。摩得勒伽分別法相如阿毗曇也。十二年中未結七眾戒。犯惡未障道法。十二年后咸結同戒。或結異戒如結四種則七眾同結。后但宣語不復別制科目。雖異遮道則同。若比丘欲聞法利者。是戒中應學亦應問。誦三種經人俱不起輕心。不受戒法耳。

七十六諸比丘聞亂諍訟默然立聽作是念諸比丘所說我當憶持犯墮 十七群與六群諍已。十七群屏處共語。更相謂言。六群比丘匈健惡聞。若我等同心彼不能得便。六群盜聽。聽已便勵聲變色。責十七群比丘。因制不得默聽他語。若聞墮。不聞突。若好若惡悉不得盜聽。盜聽悉墮。防諍緣故。若和合若行遇聞悉無犯。

七十七僧斷事時默然起去墮 跋難貪積多過。眾欲治罪。五人出行。一相助人在后。集眾唱時。助人潛去。眾竟不知。遂成羯摩。羯摩之后助人言非。因是結戒。一切羯摩說自恣。不得默去。默去者犯墮。若大小行。急事囑人。又不離聞受悉無犯。斷事助惡遮善悉犯突。凡眾會法集皆不得默去。去亦犯罪。

七十八輕他比丘墮 大德上坐說經法時。闡陀輕慢無敬畏心。不待說竟亂以異語。因是結戒。為作白四羯摩。記彼比丘不從敬事。凡聽說法及五篇教戒時。亂語不敬有二種僧。未記不敬事。而不教突。已記不敬犯墮。上坐不敬下坐。已記未記悉犯突吉羅。

七十九飲酒 沙伽羅六通羅漢降惡龍。已名振諸國競供好食。有一女人。恐食不消。以似水酒蜜與娑伽陀。飲已眠醉。尸臥路中。衣缽六物星布在地。佛行遇見。因以制戒。以因酒破一切戒作一切惡故。及作四逆唯不能破僧人不信故。見七眾同結記定斯罪。小草微渧亦不得飲。有二種酒。木酒谷酒。谷酒米麴雜種種藥。木酒唯根莖花葉。不雜米麴。有酒色酒味酒香。能醉人者飲之悉墮。若飲若嘗咽咽犯墮。若糟若麴能醉人者食之皆犯墮。咽咽悉皆波逸提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韶关市| 凭祥市| 棋牌| 万年县| 塔河县| 定襄县| 定安县| 壶关县| 拉萨市| 新干县| 江城| 西乌珠穆沁旗| 望城县| 兰溪市| 高陵县| 赞皇县| 南汇区| 南岸区| 芮城县| 黎城县| 石柱| 河津市| 镶黄旗| 侯马市| 广平县| 高阳县| 禹城市| 枣阳市| 武宣县| 宁津县| 丰镇市| 酉阳| 松滋市| 湖口县| 公主岭市| 宣武区| 日喀则市| 当雄县| 余姚市| 正镶白旗| 那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