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如來品第二十二
釋曰。今此品者亦為遮空所對治。令決定解第一義諦如來身故說
修多羅人及鞞世師等言。有自體色等諸體是體故譬如如來。何等是如來。謂金剛?cè)两饷摰劳馃o間第十六剎那心。彼差別門初起剎那即名為智。此智是第一義諦如來智。所依陰亦名如來。論者言。若依止世諦智諸體及如來有自性。汝欲得取此成我義。今依第一義諦觀如來。若此智是陰自體者。已攝入諸陰中。今遮如來。亦遮彼智。如論偈說
非陰不離陰陰如來互無
非如來有陰何等是如來
釋曰。陰者謂積聚義。陰非如來者。如來自體非是陰故。此中說驗。第一義中陰非如來。陰是起盡法故。譬如凡夫諸陰又如外四大等。如是以作故為因者。當(dāng)廣說驗。復(fù)次諸陰非如來。已遮此陰起法。亦遮實法。及遮色等陰故。復(fù)次今將智為一門別遮第一義中智非如來。是起盡法故。是智故。譬如凡夫智。諸外道等謂陰外有如來以此方便成立于我今答此故。若離陰外有如來者。無驗可令信解。如是離陰有如來者不然。互無者。謂如來中無陰陰中無如來。如來中無陰者。譬如雪山中無藥。不得言有藥。陰中無如來者。譬如林中無師子。不得言有師子。非如來有陰者。如具足財者名為有財。不以不具足者名為有財。如是以五種觀察如來不成。如所說觀察方便時無有如來。譬如收賊多獲眾人謂言是賊。及其撿驗還是好人無有實賊。如是離陰之外何等是丈夫。何等是自在。汝所說如來不成。所說不成故亦闕于譬喻。譬喻闕故。是立義有過。修多羅人復(fù)言。因陰故假設(shè)名如來。我等所說無過。論者言。是義不然。汝所說者則為有過。如論偈說
因陰有如來則無有自體
若無自體者云何因他有
釋曰。此謂有自體者得如是過應(yīng)作是知如來無自體。此中說驗。于第一義中如來無自體。以假設(shè)故。譬如旋火輪。無實故。譬如瓶。阿毗曇人言。第一義中瓶有實體。可識故。譬如色。論者言。瓶等是實者。亦不成無有。譬喻故。然瓶及水等是世諦中有色者。第一義中無實。何以故。若法分別無者是世諦。乃至最后不無者亦是世諦。阿毗曇人復(fù)言。如五陰是假設(shè)。如來亦是假設(shè)。而言如來自體是作者以如是解成立。如來無自體者。反成我義。何以故。諸陰是作故。若言以他為緣有如來起者。如是成立。亦無譬喻可為譬喻。如是一切以他為緣者。悉有自體。亦如火輪色等是無分別眼識境界故。如是一切以他為緣者皆有自體。我宗立義如是。論者言。火于空中上下遍轉(zhuǎn)而無輪體。以輪體空而為喻者不然。火等有起。先已遮故。如是實法及眼識等諸識色等境界。先皆已遮。如眼乃至色等。一切法亦如是遮故。若待因緣而起者。有自體義不成。何以故。如論偈說
法從他緣起有我者不然
若無有我者云何有如來
釋曰。此謂以他為緣者。是假設(shè)故。譬如幻人。若如來無自體者。何能成立諸體有自體。譬喻以如是意。先所譬喻則為有過。復(fù)次汝言如來有自體故。一切諸體得有自體者。是亦不然。外人言。雖無一物可為如來。而如來是有我喻得成。無如上過。論者言。是義不然。何以故。如論偈說
若無有自體云何有他體
若離自他體何等是如來
釋曰。此謂畢竟無有如來。若言自體他體之外別有如來體者。第一義中不成汝非無過。犢子部言。因陰施設(shè)有如來。不可言與陰一異。何以故。非陰自體故不一。非無陰自體故不異。若如是說如來者其義得成。論者言。為第一義如來取陰施設(shè)耶。為非第一義如來取陰施設(shè)耶。彼若取陰為如來者。取則無義。若非如來者。今問其義。如論偈說
彼未取陰前已有非如來
而今取陰故始是如來耶
釋曰。此謂未取陰前已有我者。外人意言如此。論者言。若爾者如論偈說
彼未取陰時則無有如來
未取無自體云何后取陰
釋曰。此謂離取如來不成。何以故。如來無自體故。如外人所執(zhí)我無陰體我后時取如來陰為如來。論者言。今遮此我不取如來陰我非如來故。譬如余物不取如來陰為如來。若如來取陰已后為如來者。汝等欲得爾耶。如上偈說過。今問如來者。為是陰體。為非陰體。若是陰體。已如前答。若異陰體。則無如來。何以故。非陰自體故。譬如兔角。亦如前說。第一義如來未起已前非如來不取如來陰未起已前無如來故。譬如非如來。如論偈說
猶如未有取不得名為取
若離于彼取無處有如來
釋曰。此謂離取無如來體。今當(dāng)說驗。五陰中無丈夫。是作故。譬如瓶。如是從緣起法無丈夫。是作故。譬如瓶。無常法無丈夫。是作故。譬如瓶。正智邪智疑智中無丈夫。是作故。譬如瓶。憂喜因中諦所攝中無丈夫。是作故。譬如瓶。如是諸因當(dāng)廣說驗。犢子部復(fù)言。第一義中有如來。若言無者。佛所不記。如外道所執(zhí)丈夫。如來即記言無。然未曾說無。如來若言無者。何緣復(fù)記。有人問言。死后無如來耶。佛亦不答。以是故有如來。論者言。如經(jīng)中說。有一國王來問佛言。世尊。我有所疑。請問世尊。唯愿世尊。為我直答。不須廣說。身中我者為大為小。為長為短。色相方圓各似何等。為在一處。為遍身中。佛言。大王。王得自在。今還問王。大王宮中庵羅樹果作何氣味。形狀色相復(fù)似何等。王言。世尊。我所住宮無庵羅樹。云何問言氣味形色。佛言。大王。身中有我。王可問言大小長短。然此身中本無有我。云何令我答王所問。如是答者即是如來記于無我。多摩羅跋外道說言。第一義中有如來。取施設(shè)故。此謂若言無者。不于取上。而有施設(shè)。云何有取。謂取無上解脫熏修諸陰相續(xù)。故名如來。如經(jīng)所說。佛之名者非父母作。乃至非諸天作。其義如是。復(fù)次云何名佛。謂最后得解脫時乃名為佛。以如是等故有如來。論者言。如上偈說。不即不離陰。陰中無如來。如來中無陰。非如來有陰。何等是如來。此謂如來于此第一義中畢竟不可得故。如論偈說
一異無如來五種求不得
云何當(dāng)以取施設(shè)有如來
釋曰。此謂第一義中有自體者。云何可施設(shè)耶。若可施設(shè)則非第一義中有自體者。若言如瓶。是假施設(shè)。欲得爾者。汝所立義。便為不成。如汝所言。以施設(shè)有如來者。此立因驗第一義中不成。亦與因義相違。云何相違。謂取施設(shè)而有瓶等。但是世諦中有故。非第一義。復(fù)有自部人謂論者言。彼向說偈。若無有諸取云何有如來者。為不善說。我今說言有取者取若無取者。亦無有取。譬如龜毛聚。云何名取。謂無漏解脫不共法等。以為五陰。有所任持。是故如所說因云何名取者。謂如來身此如來有故。我所立義得成。論者言。是義不然。何以故。如論偈說
如來所取取此取不可得
取及取者空及一切種空
釋曰。此謂取無自體。無自體義先已令解。不復(fù)更說。一切種者。謂自體種他體種等見真實者。一切種門觀察之時。于第一義中不可施設(shè)。隨順世諦而有施設(shè)。云何施設(shè)。謂不可思議未曾有十力無畏不共等諸功德海熏修如來。為一切世間之所供養(yǎng)。中論者。因彼五陰作是施設(shè)。如經(jīng)言。一人出世。多人利益多人安樂。以是義故名假施設(shè)。如佛言曰。我是眾生真善知識。一切眾生有生苦等令得解脫。又如佛言。應(yīng)知者我已知。應(yīng)識者我已識。應(yīng)修者我已修。阿含經(jīng)中作如是說。我所立義不與相違如來。于世諦中作是施設(shè)。非第一義。外人復(fù)言。第一義中不欲得者。自違彼宗。論者言。若第一義中有如來令人信解者。汝不出驗。而亦不能破我所立。我非先受第一義故然后說遮。諸外道等甚可憐愍何以故。如經(jīng)偈說
十力無垢輪一切三有日
無量眾所歸普照無明闇
(眾所歸有本作言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