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為文宣王。隋長孫覽祖雍為大師,亦謂之文宣王。唐蘇向、白居易、韋溱、韋叔夏、馬懷素、褚無量、劉子玄、劉知柔、盧從愿、權德輿、三超、令孤楚、崔融皆謚“文”,惟韓退之為韓文公,獨顯焉。李翔為李文公,又次之。父子有同謚者,唐邱和父子同謚曰“襄”;韋肇三世同謚曰“貞”。兄弟有同謚者,唐劉子玄兄弟同謚曰“文”。晉王導謚“文成”,與張良同。本朝范希文謚“文正”,與唐崔甫、閻立本、牛僧儒同。歐陽永叔謚“文忠”,與唐韓休、裴度、顏真卿、石晉、盧質同。徐礻善謚“忠懋”,與唐武元衡同。戾太子非美謚也,而宣帝以加其祖。吾以為太子之死,與幽厲之惡有間,固可以遷就而為之隱。孟子以為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與夫自謚者異矣。
賀姓本慶氏,漢安帝父諱慶,賀純改焉,見《晉賀循傳》。束姓本疏氏,漢二疏之后也,王莽之末,疏孟達避難,乃去疏之匹烏,見《束皙傳》。馬姓出于趙氏,晉趙奢破秦軍,號馬服君,子孫由是以馬為氏,見韓愈《絳州刺史行狀》。諸葛其先葛氏,本瑯琊諸人,后徙陽都,陽都先有姓葛者,故以諸別之,見《諸葛瑾傳》。河南征崇本姓李,遭亂更姓,見《程秉傳注》。孟嘗君姓田名文,封于薛,其后為薛氏,《吳書》薛綜是也。魏張遼本聶壹之后,以避怨變姓。蜀簡雍本姓耿,幽州人,謂耿為簡,隨意變之?;当拘辙伞L茟椬诟拇居谑蠟橛凇9喾虮拘諒垼涓笍埫蠟楣鄫肷崛耍拭肮嗍闲铡O暮顙胫訉O隨外家姓孫氏。賈謐,韓壽之子也,隨外祖姓賈氏。京房本姓李,推律自改為京氏。員半千其先姓劉,慕伍員之為人改為員氏。王莽娶王咸之女,以為姓各出別。晉陳矯本姓劉氏,出養于姑,改姓陳氏,而劉頌以女嫁矯。人或議之,頌曰:“姚虞陳田,同出舜后,而世皆為婚禮,律不禁也。”
《漢書》:徹侯避武帝諱,改作通侯,言功德通于王室也;后漢改作列侯,列者言序列也,出《高祖紀注》。茂才異等,本是秀才,避光武諱也,出《光武紀注》。辦嚴辨裝也,避明帝諱改之,出《吳漢傳》。叔孫通,《楚漢春秋》名何蒯通,《史紀》名徹,避武帝諱改之,然亦可以謂之叔孫何蒯徹也。劉元海者,劉淵也;戴若思者,戴淵也;石季龍者,石虎也;韓擒者,韓虎也,皆史氏之避唐諱也。
嶺南郡縣近世人物為少。漢后,陳元,梧州人。蔡倫,桂州人。唐馮盎,高州人,以南粵降高祖,封為越國公。張九齡,韶州人。姜公輔,愛州人?!侗眽衄嵮浴罚合鄧鴦⒐懀湎戎M景,連州人。趙觀文,桂州?。ㄒ槐居惺Y子)軍也,狀元及第。
福建人好文學,自唐常袞為觀察使、歐陽瞻為諸生始也?!妒袂劐祩鳌罚罕緹o學士,文翁遣司馬相如東受七經還教吏民,于是蜀學比于齊魯。
《漢前地理志》:“燕薊風俗,賓客相過以婦侍宿;嫁娶之夕,男女無別,反以為榮?!贝耸分_也。雖云太子舟之遺風,獨無召公之余俗耶?使燕薊士君子觀此,得無不平乎?《吳志薛綜傳注》:“薛兼字令長,清素有器宇,資望故如上國,不似吳人。”然則吳人異乎此,皆遣辭之過也。
楚地何其博大也,按《貨殖傳》則今之徐州沛縣及陳州等西楚也。自徐州以東至海州、揚州是東楚也,江南、湖南、兩浙是南楚也。
昔人之賤庶出也。孫堅五子,而《吳史》載其四,仁,庶出也,史芟之。《陳武傳贊》曰:陳袁將家,支庶而與胄子比翼齊衡,拔萃出類,不亦美乎?然靖郭君田嬰有子四十人,而賤妾之子文最賢,于是以文為太子,所謂孟嘗君也。
天下無窮者,才智也。陳平嘗出六奇以佐高祖,至呂氏之顓,平燕居深念,恐禍及己。而陸賈教之交歡太尉,又為之畫呂氏數事。平從之,卒誅呂后。則賈之智謀又在陳平之右矣。方劉晏之治財谷,一人而已。自晏之死,賦入益耗。順宗將李巽為使,蒞職一年,校其所入,如晏最多之年,明年過之,又明年增一百八十萬緡。而程屏之計校又精于巽。自治財谷之才以觀之,是劉晏不及李巽,又不如程屏也。
東晉簡文帝昱,自穆帝至廢帝三朝房阿衡之地,更事不為不多,至有天下,則為庸主。后蜀季壽其佐李雄號為賢相,征伐四克,辟國千里,至其有國,酷虐奢侈,再世而亡。乃知能為臣者,未必能為君也。
文帝問周勃天下一歲決獄幾何?又問天下錢谷出入幾何?勃謝不知。問陳平,對各有主者。上稱善,而勃自知其能不如平遠矣。張安世子千秋,霍光子禹,具為中郎將,將兵隨范明友擊烏柏還,謁大將軍。光問千秋戰斗方略山川形勢,千秋口對兵事,畫地成圖,無所已失。光復問禹,禹不能記,曰皆有文書。光由是賢千秋,汝禹為不才,嘆曰:“霍氏世衰,張氏興矣乎。”言各有主者,而勃自以為不如;禹言皆有文書,而光以卜霍氏世衰,何也?曰:大臣職在知要,小臣職在知詳也。
魏相為揚州刺史,善丙吉之言,期于大用,為霽威嚴;翟方進為吉兆尹,納胡常之說,恐犯迕貴戚,少弛威嚴,二君可謂為外物所移矣。晉王宏為汲郡守,有殊績。石鑒上其政術,武帝褒詔賜谷,遷衛尉河南尹大司農,無復能名,更為苛碎,贖罪免官。此為褒詔賜谷所忄呈也,故人莫若自信之為貴也?!段盒戾銈鳌罚罕R欽謂往者毛介、崔琰用事,貴清素之士,于時皆變易車服以永名高,而徐公不改其常;比來天下奢靡,轉相放效,而徐公雅尚自若,是世人之無常,而徐公之有常也。若徐邈可謂自信者也。
人心茍定,則于外物也何有。吾觀徐爾之避曲木,不如吳囗隱之不飲貪泉也。隱之子及孫為群縣者,常以廉慎為門法。胡威父子清慎,羊祜亦九世清德,乃知撿身奉法,亦須自其父祖以來,蓋其聞見漸染已不同矣。有大德功,方可享天下之福,福不可過享也,福過則災生。晉何曾無他功德,致位三公,性好奢侈,其子劭,亦有父風,一日之供,以二萬錢為限,太官御膳無以加之。劭兄子綏,亦奢侈過度。至永嘉之亂,何氏滅已無遺焉。
前漢韋平世為宰相。后漢張純、張奢,劉愷、劉茂,袁安、袁敝,王龔、王暢,父子為司空。囗為司徒,子拂為司空。李為司徒,子固為太尉。楊震子秉,秉子賜,賜子彪,四世為太尉。
荀爽自被征命至登臺司四十五日。鄧禹為大司徒,封ガ侯,食萬戶,年二十四。公孫弘六十以賢良征,山濤四十為郡功曹,其后二人亦皆至相輔。
宰相,人所欲也,漢武帝時屢誅宰相。公孫賀泣涕不肯拜,以前有死也,既拜后果族滅。死,人所惡也。唐武后殺害李宗,許王素節追赴都,道聞遭喪哭者,謂左右曰:“病死何可得而須哭哉?以前有非命也。”至龍門驛被縊焉。
李棲筠,史以為魁然有宰相望,喜獎人善,而樂人攻己短。天下士歸,所重不敢有所斥,但稱賀皇公。代宗數數欲相之,憚元載輒止。仕至御史大夫,其子吉甫相德宗,善謀謨。吉甫之子德裕相武宗,有機略。此三人者,萃于一家,亦盛矣哉。陸遜、陸機、陸抗亦三世,班超、班固、曹大家亦一家。又韋貫之父肇為中書舍人,累上疏言得失,為元載所惡,左遷京兆少尹,久之改秘書少監。載曰:“肇若過我,當擇善地處之。”終不肯詣。貫之為長安丞,或薦之京兆尹李實,實書其名于笏曰:“與我同里,素聞其賢。顧識之而進于上?!被蛘呦惨愿嬖唬骸白咏袢赵剬?,而明日受賀矣。”貫之唯唯,亦終不往。韋澳中宏辭科,十年不調官,御史中丞高元裕欲薦用之,諷令謁己。澳不往,答曰:“恐無呈身御史?!卑恼撸炛右?。一門三世清風如此,皆謚曰“貞”。貫之卒相憲宗,肇、澳后來仕宦皆顯,肇幾相代宗,澳幾相宣宗。
杜佑以闔門保李藩,然盧杞亦嘗以百口保朱Г矣。
杜黃裳決意用崇高丈有功。王導決意用羊鑒乃敗績,譏當斬刑。此用人者之相戒也。
王允矯性屈意以附董卓,卓亦推心不生乖疑,而卒謀誅卓者,允也。溫嶠謬為王敦設敬,綜其府事,干說密誅以附其欲,而卒能敗敦者,嶠也。
兵家勝負,多出偶然,無定算也。謝玄以八千人當符堅百萬之眾,其勢疑不敵也。若堅阻淝水而陣,必保萬全。惟其麾軍卻退,眾亂不能止,故敗。世謂玄能走堅者,此耳。桓溫伐蜀,敗于笮橋,眾懼欲退,而鼓吏誤鳴進鼓,于是攻之,李勢大潰乃降。世謂溫能平蜀者,此耳。
匈奴人多馬眾,韓安國傳平城之圍,匈奴投鞍高如城者數所。《匈奴傳》:匈奴圍高帝于白登,精兵十萬騎,西方盡白,東方盡龍,北方盡驪,南方盡騎?!痘羧ゲ鳌罚盒l霍伐匈奴,殺獲甚多,然兩軍出塞,閱官及私馬凡十四萬匹,而后入塞者不滿三萬匹,而后不復擊匈奴,亦以馬少故焉。
蜀為險固,然守非其人,最為易取。秦伐蜀十月取之,后唐平蜀王衍七十五日,本朝平蜀孟昶只用六十六日也。
武帝時,嚴安上書云:“今徇南夷,朝夜郎,降羌,略穢州,建城邑,深入匈奴,燔其龍城。議者美之。此人臣之利,非天下之長策也?!薄秴穷櫽簜髯ⅰ罚簩O權時,沿邊諸將各欲立功立效,多陳便宜所掩襲。權以訪雍,雍曰:“兵法戒于小利。此等所陳,欲邀功名而為其身,非為國也。陛下宜禁制之?!蔽釃L以為天下本無邊事,皆生于小人之徇私計而忘國家之憂。嚴、顧之說,人主宜書之坐右,以自儆焉。
武帝曰:吾欲云云。汲黯曰:“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變怒色而罷朝。公卿皆為黯懼。上退,謂人曰:“甚矣!汲黯之戇也。”當是之時,武帝之心如何?李泌對德宗言盧杞奸邪,以楊炎罪不至死,而齊杞陷之,是其一事,德宗曰:“楊茨視朕如三尺童子,有所論奏,可則退,不可則辭官,非特杞惡之也。”夫有言于上,以身為去就,此人臣之高節,不知德宗乃恨之如此之深也。魏鄭公、劉泊之事太宗,俱好諫爭。鄭公以身后一言之譖,仆碑?;?。劉泊亦以褚遂良誣奏賜死,不得辨明。豈非平時亦有所積,一旦緣事發之易乎?此韓非所以為《說難》也。
吾讀《子思子》,乃知孟子之剛難以趨時,然固有師也。子思見老萊子,老萊子聞穆公將相子思,老萊子曰:“君子事君,將何以為乎?”子思曰:“順吾性而以道輔之,無死亡焉?!崩先R子曰:“不可順子之性也。子性氵音剛,而傲不肖。又且無所死亡,非人臣也?!弊铀荚唬骸安恍す倘酥烈?。夫道事君,道行言聽,則可以有所死亡;道不行,言不聽,則亦不能事君,故無死已也?!崩先R子曰:“子不見夫齒乎?雖堅固,卒以相磨。舌柔順,終以不敝?!弊铀荚唬骸拔岵荒転樯?,故不能事君?!?
荀卿何為非孟子,曰:“夫以周公為不恭不儉,以堯舜為非禪,則宜乎其非孟子也。”
桓譚《新論》云:“揚子云在長安素貧約,比歲已甚,亡其兩男,哀痛不已,皆歸葬于蜀,遂至困乏。雄為中散大夫病卒,貧無以辦喪事,以貧困故葬長安。安子棄其墳驀西歸于蜀。此罪在輕財通人之蔽也。”譚之論如此。
文中子事跡,略見于《唐書王績王勃傳》。文中子為隋蜀郡司戶書佐,大業末棄官歸,后卒。門人薛收等謚之曰“文中子”。績,其弟也。文中子二子曰福時,福時仕唐為雍州參軍。勃乃福時之子也。勃殺人,福時坐勃左遷交趾令。勃往省,度海溺水卒。勃兄π、劇,萬歲通天中以誅死。勃、π、劇,時號“王氏三珠樹”。
韓退之晚年遂有聲樂而服金石藥。張藉《祭文》云:“乃出二侍女,合彈琵琶箏。”既而遂曰:“父疾日浸加,孺人侍藥湯。”白樂天《思舊》詩云:“退之服硫黃,二病訖小痊。微之諫秋石,未老身溘然?!蓖酥畤L譏人不解文字飲,而自敗于女妓乎?作《李傳士墓志》,切戒人服金石藥,而自餌硫黃乎?
龔勝一出涉世,雖歸老矣,而逼于王莽征召,年七十九竟以餓死。度不如是不足以全名脫禍,故父老哭之曰:“薰以香自燒,膏以明自銷。龔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睎|京高鳳自言本巫家,下應辟召,作與寡嫂訟田以自污。此范曄所以獨稱之,以為與屈原委體澗沙、嵇康鳴弦揆日相遠矣。然鳳尚有泛跡,彼埋滅光影,與俗沉浮,使人不得而窺者,又何得而稱耶?
《后漢董扶傳》:諸葛亮問秦宓以扶與任安所長,宓曰:“董扶褒秋毫之善,貶纖介之惡。任安記人之善,忘人之過??鬃釉唬骸異悍Q人之惡者。’而扶有褒貶焉,亦異乎專稱人之惡者乎?安比于扶則長者矣?!鼻f子曰:“與其譽堯而非桀,莫若兩忘而閉其所譽?!鄙w夫長短之相形,毀者譽之對也,然則任安亦未為醇焉。
賈誼曰:“夸者死權,夫權有可死之道焉?!碧仆躅墓卜叫谏菘v之時,剝下奉上以得主心,至兼領二十余使,貴震天下。楊國忠忌之,終于賜死。劉晏以宰相干天下財,兼銓管,代宗嘗命考所部官吏善惡,刺史有罪,五品以上輒系劾。六品以下杖然后奏。既而楊炎權晏光誅后詔。此二人者,皆權大盛以賈禍也。使其無權,則上不忌、下不怨,故曰:“權有可死之道焉。”
陸遜,吳丞相。遜子抗,吳大司馬??棺訖C為晉成都王,隸大都督,統軍二十萬。機以三世為將,道家所忌。后粟軍敗被譖,父子兄弟皆死。唐杜審權位至相,子讓能位至大尉平章事,讓能子曉,朱梁時為禮部尚書平章事。讓能賜死,曉為亂兵所殺?!段宕贰吩疲骸叭罏橄?,道禁大盛也?!?
晉周ダ營救王導,不令導知。其后王敦欲誅ダ,竟導無言,謂“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也。夫有德于人不使人知,乃長者之事,而獲報如此。
秦王見韓非《孤憤》、《五蠹書》曰:“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睗h武帝見相如《子虛賦》曰:“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倍唠m用人不能終,然亦可謂知文好士之主也。
奉天之詔,人多感泣;望春之誓,士卒多泣下(《楊惠元傳》),而神策將士至皆不飲酒。夫德宗之素行不仁也,徒以二語出于惻怛,而使人如此,乃知人君之易與為善也。
賈誼上疏文帝云:“生為明帝,沒為明神。使顧成之廟,稱為大宗?!币奈牡郦q在也,遽言其沒,而廟號大宗。又云:“萬年之后,傳之老母弱子,將使不寧?!彼品侨顺妓斞砸?。雖當時君臣不以此為嫌,然竊意遷就而為之辭,亦無害耳。張釋之不忍言發掘園陵,而云取長陵一А土。與誼同時人也。
魏高貴鄉公推尊少康優于漢高祖,燕之慕容盛稱商太甲,以伊尹事同夷羿,而周公為詐。其臣初雖與之辨,而終皆屈服,又譽其說之是。乃知逼于一時之勢,以白為黑,雷同詭隨,奚所不至也。
索潛遣子說劉曜曰:“若許以車騎儀同萬戶郡公者,請以城降?!标讛仄渥?,而劉聰戮于東市。王衍說石勒稱尊號以自免,而有排墻之厄。然則方此之時,中國之亂,夷狄之盛,豈惟其君之才駑下。至于其臣之操行取羞夷狄亦若此,則其尊卑再世奴虜,亦有以也。
《前漢于定國傳》:東海有孝婦,養姑甚謹,夫死無子,而不肯嫁。姑不欲累婦,自經而死。姑女誣婦殺之,官乃曲成其獄。定國爭之,太守不聽,乃抱獄具哭于府上,因辭病去。太守竟殺孝婦??ぶ锌莺等?。后太守至,而定國白之,乃殺牛祭孝婦,大雨歲熟。《后漢孟嘗傳》:上虞有寡婦養姑甚謹,姑年老壽終,而夫女弟誣婦鴆之。官竟其罪。嘗言其枉,太守不聽,嘗哀泣門外,因謝病去。太守竟殺孝婦,郡中遭旱三年。后太守至,嘗具陳其冤,乃刑訟女而祭婦冢,大應澍雨,谷稼以登。二事尤相類也。
羊祜鑿墓,陶侃決指,二人正相反。王戎好聚斂,自執牙籌,晝夜計算,世謂膏盲之疾;王衍口不言錢,謂阿堵物,二人正相反。王坦之作《廢莊論》,阮籍作《達莊論》,二人正相反?!稄U莊論》詆譏子休,而多竊其言,操戈入室,此文章之最病也。
楚幽王,春申君之子也。秦始皇,呂不韋之子也。曹操,夏侯氏之子也(桓帝時,宦者曹騰養子嵩。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恃之叔父生曹操,于亻享為從父兄弟)。晉元帝,小吏牛氏之子也(恭王妃夏侯氏與小吏牛氏私通而生元帝,所謂牛繼為黃)。
前漢石奮及四子皆二千石,號萬石君。嚴延年母號刀石嚴嫗。后漢馮勤曾祖楊宣帝府有八子,皆為二千石,號萬石君。秦彭與群從同時為二千石者五人,三輔號萬石秦氏。
漢有小杜律。郭傳躬父弘習小杜律,杜周之子延年亦習法律,故對父言小唐有小杜公。杜審權與杜俱為將相,而尤顯,故世號審權為小杜公。杜牧之號小杜,亦以對老杜言之也。古有三李杜:李固、杜喬,李膺、杜密,李白、杜甫也。
唐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號為“四杰”,然不多<辶辛>。盧校穎川而死,王溺南海而死,駱乃亡命,楊終盈川。今后漢王逸子延壽,字文考,作《靈光殿賦》者也,年二十四,溺漢江而死?!段脑穫鳌罚黑w壹長揖司徒袁逢,生哭河南尹羊陟,報書責皇甫規,時人皆謂之屈,然仕不過縣令。才大俊而器度狹,皆非遠到之人也。
吾嘗以四岳為一人,通二十二人之數,而或者疑是四人。按《顯宗紀注》:三公一人為三老,次卿一人為五更。《后漢禮儀志》:養三老五更之儀,先吉日司徒上大傳若講師,故三公人名,用其德行年耆高者一人為老,次一人為更。以此推之,四岳亦是一人,但擇當時大臣之賢者居之,無他人也。《顯宗紀注》又云:五更知五行者,安知四岳非知四岳之事者乎?書內有百揆,四岳若以為四人,則百揆亦須為百人矣。
人多言黃叔度若萬頃波,澄之不清,撓之不濁。按本傳乃千萬頃也。東床坦腹,人謂之睡,按《羲之傳》,乃食也。寫經換鵝,人皆謂之《黃庭》,按本傳乃《道德經》也。一班窺豹,人皆謂之棋,《獻之傳》乃ヅ蒲也。爛柯人皆謂之棋,《東陽記》乃鼓琴而歌也。范張雞黍,按本傳:張劭白母,請設饌以待范式,無雞黍事也。
《仇覽傳》:“為蒲亭長,化不孝子陳元?!敝x承以為陽遂亭長,化不孝子羊元。地名、人姓皆不同?!短剖穪睚R傳》:宣城石仲覽?!陡咧侵軅鳌罚航际儆[?!栋俟僦尽罚浩秸率伦岳罹甘?。《郭正一傳》:自正一始。史籍異辭,何可勝計。
或疑褚先生為褚大,非也。按《儒林傳》:褚大,董仲舒弟子也?!镀綔蕰罚厚掖鬄槲涞凼?。而褚先生者,哀、成間人也。《孝武帝紀注》:褚先生名少孫,為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