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清獻公充御試官日記二月二十六日。
宣赴崇政殿后水閣,同直孺內翰、貫之雜端
充編排官。
御前札子三道下編排所。二十七日晴。
上御崇政殿,試進士、明經諸科舉人。
《王者通天地人賦》。
《天德清明詩》。
《水幾于道論》(出老予《道經》。)
圣駕幸后苑,往來迎駕。
御藥院公文二道,傳宣精加考校。
內臣二人傳宣賜食并酒。
編排三四五等第一百二十七等。二十八日晴。
內臣傳宣賜文儒二字。
圣駕卯刻幸考校所。
編排經生。
特奏《毛詩》十一人,特奏《尚書》九人,
特奏明法四人。
傳宣賜食,二酒一茶。二十九日陰,旬休。
傳宣賜酒、七寶茶。
初考經學官王惟熙、祝諮、夏璋。
覆考經學官王彭、張兌、朱從道。
詳定官賈壽、吳中復。
彌封官傅求、王陶。
出義官王逢、傅卞、盧士宗。三月一日微寒,風。
圣駕幸考校所,起居四拜。
編排諸科卷子。
宣賜酒食果子。二日晴。
圣駕幸覆考所,起居。
考到諸科卷子。三日晴,上巳日。
圣駕幸覆考所,起居。
賜上巳酒各二,果子一。四日微雨,春寒。
圣駕幸覆考所,起居。
賜酒食果子。五日陰,寒。
駕幸覆考所起居。
宜賜酒食果子。
第一謂學識優長,辭理精純,出眾特異,無與比倫。
第二謂才學該通,文理周密,于群萃中堪為高等。
第三謂藝業可采,文理俱通(須合得及第者)。
第四等謂藝業稍次,文理粗通。于此等中仍分優劣,優即為第四等上。
第五等(須必然合落者)謂文理疏淺,退落無疑。
不考,謂犯不考式。
紕繆,謂所試文字并皆荒惡。六日陰,寒。
駕幸詳定所,起居。
點檢官孫坦、鄭穆。
進士初考官沈遘、司馬光、裴煜、陸經。
進士覆考官祖無擇、鄭獬、李纟延、王。
點檢官孫洙(一作淵》、王廣淵。
詳定官楊畋、何郯、王安石。
對讀官胡稷臣、蘇兗、傅堯俞、張次立、宋迪、周孟陽。
特奏名進士三十八人。
作《樂薦上帝詩》、《謹用五事以明天道論》
編排特奏名進士卷子。
賜酒、果、寒食節食。七日晴。
駕幸詳定所,起居。
賜寒食節上酒各二壺,果子一合。又酒、果、冷食。
編排進士卷子共一百號,特奏名一號。八日晴。
駕幸編排所,起居訖。
進呈進士卷子二道。
御藥院錄白中書札子進士以下等第云云。
編排進士諸科等卷子。
賜食酒果。九日清明,雨。
奏乞送昌字號卷重詳定。
封彌關詳定五號,奏取旨。
御藥院關奉圣旨看詳定奪:弓、<多農>、<角兔>、、囗刀五號等第。
賜酒食果子。
右《日記》一卷,予家寶藏。蓋清獻趙公手書也。公時為右司諫。直孺則翰林學士賈公黯,貫之則侍御史知雜事范公師道也。按嘉六年,昭陵在宥已四十春,而猶垂意科選,親屈翠華,以次臨幸。雖上巳、寒食休暇之辰,孜孜不廢,且訓敕勞賜,無日無之,可謂至誠不息者矣。嘗考國史,大中祥符元年書:帝遍至幄次,諭李宗諤等各務精詳,勿遺賢俊。四年書:帝遍至考官幕次。天禧三年又書:帝幸考校官幕次,撫問久之,出七言詩賜晁迥等。今《日記》所書幸考校所者二,幸覆考所者四,幸詳定所者二,幸編排所者一,是皆恪守孫謀而又加詳焉。於威盛哉!宜乎天佑生賢,名臣輩出,坐致太子,而又留為奕世不窮之用。近時御試幕次在集英殿之前,不復在殿后,而駕幸之儀無有知之者。蓋其廢已久,則此記所補豈獨文字之間而已!因備錄之。
金花帖子
唐進士登第者,主文以黃花箋書其姓名,花押其下,使人持以報之,謂之榜帖。當時稱為金花帖子。國初尚循其制。予家藏王扶、龔識二帖拓本。帖皆長五寸許,其闊半之。龔識又有大護帖,復書姓名于帖面。考《登科記》:太宗端拱元年程宿榜,扶第二人,識第十四。其下花押二:一翰林學士尚書禮部侍郎知貢舉宋白,一職方員外郎知制誥權知貢舉李沆。后臨軒唱名,此制遂廢。周益公家亦有咸平二年盛京所得者,其他不特未之見,久而湮沒,知之者亦鮮矣。嘗觀《開元遺事》載,新進士及第,必以泥金帖子附家書,謂之喜信。是又足以見昔人之風范也。
上元詞又
春曉千門放鑰匙,萬官班從出祥曦。九重彩浪浮龍蓋,一點紅云護赭衣。車馬過,打球歸,芳塵灑定不教飛。鈞天品動回鑾曲,十里珠簾待日西。
日暮迎祥對御回,宮花載路錦成堆。天津橋畔鞭聲過,宣德樓前扇影開。奏舜樂,進堯杯,喧闐車馬上天街。君王喜與民同樂,八面三呼震地來。
紫禁煙光一萬重,五門金碧射晴空。梨園羯鼓三千面,陸海鰲山十二峰。香霧重,月華濃,露臺仙仗彩云中。朱欄畫棟金泥幕,卷盡紅蓮十里風。
香霧氤氳結彩山,蓬萊頂上駕頭還。繡韉狨坐三千騎,玉帶金魚四十班。風細細,珊珊,一天和氣轉春寒。千門萬戶笙簫里,十二樓臺月上欄。
禁衛傳呼約下廊,層層掌扇簇新王。明珠照地三千乘,一片春雷入未央。宮漏永,御街長,華燈偏共月爭光。樂聲都在人聲里,五夜車塵馬足香。
寶炬金蓮一萬條,火龍圍輦轉州橋。月迎仙仗回三殿,風遞韶音下九霄。登復道,聽鳴鞘,再頒酥酒賜臣僚。太平無事多歡樂,夜半傳宣放早朝。
玉座臨軒宴近臣,御樓燈火發春溫。九重天上聞仙樂,萬寶床邊侍至尊。花似海,月如盆,不任宣勸醉醺醺。豈知頭上宮花重,貪愛傳柑遺細君。
九陌游人起暗塵,一天燈霧鎖彤云。瑤臺雪映無窮玉,閬苑花開不夜春。攢寶騎,簇雕輪,漢家宮闕五侯門。景陽鐘動才歸去,猶掛西窗望月痕。
宣德樓前雪未融,賀正人見彩山紅。九衙照影紛紛月,萬井吹香細細風。復道遠,暗相通,平陽主第五王宮。鳳簫聲里春寒淺,不到珠簾第二重。
風約微云不放陰,滿天星點綴明星。燭龍銜耀烘殘雪,羯鼓催花發上林。河影轉,漏聲沈,縷衣羅薄暮云深。更期明夜相逢處,還盡今宵未足心。
五日都無一日陰,往來車馬鬧如林。葆真行到燭初上,豐樂游歸夜已深。人未散,月將沈,更期明夜到而今。歸來尚向燈前說,猶恨追游不稱心。
徹曉華燈照鳳城,猶嗔宮漏促天明。九重天上聞花氣,五色云中應笑聲。頻報道,奏河清,萬民和樂見人情。年豐米賤無邊事,萬國稱觴賀太平。
憶得當年全盤時,人情物態自熙熙。家家簾幕人歸晚,處處樓臺月上遲。花市里,使人迷,州東無暇看州西。都人只到收燈夜,已向樽前約上池。
步障移春錦繡叢,珠簾翠蟆護春風。沈香甲煎薰爐爰,玉樹明金蜜炬融。車流水,馬游龍,歡聲浮動建章宮。誰憐此夜春江上,魂斷黃粱一夢中。
真個親曾見太平,元宵且說景龍燈。四方同奏升平曲,天下都無嘆息聲。長月好,定天晴,人人五夜到天明。如今一把傷心淚,猶恨江南過此生。
右《鷓鴣天》十五首,備述宣政之盛,非想像者所能道,當與《夢華錄》并行也。
又
蜀人閻侍郎(蒼舒)使北,過汴京賦《水龍吟》:“少年聞說京華,上元景色烘晴晝。朱輪畫轂,雕鞍玉勒,九衢爭驟。春滿鰲山,夜沈陸海,一天星斗。正紅球過了,鳴鞘聲斷,回鸞馭,鈞天奏。誰料此生親到,五十年都城如舊。而今但有,傷心煙霧,縈愁楊柳。寶篆宮前,絳霄樓下,不堪回首。愿皇圖早復,端門燈火,照人還又。”
念奴嬌
疏眉秀目,向尊前,依舊宣和裝束。貴氣盈盈,風韻爽,舉止知非凡俗。皇室宗姬,陳王愛女,曾嫁貂蟬族。干戈流蕩,事隨天地翻覆。珠淚了偷撣,勸人飲盡,愁怕吹笙竹。留落天涯俱是客,何必平生相熟。舊日繁華,如今憔悴,付與杯中,興亡休問,為子且酹船玉。
右詞金朝士大夫到中原有感而賦。
陶谷使江南詞
谷贈歌姬秦弱蘭《風光好》,有“鸞膠續斷弦”之句。按東方朔《十洲記》,仙家煮鳳喙及麟角,煎作膠,名為續弦,能續弓弩絕弦。卻非鸞膠,豈其誤邪!不如杜詩“麟角鳳觜世莫識,煎膠續弦奇自見。”
石林詞
葉石林《賀新郎》詞有:“誰采花寄與,但悵望蘭舟容與。”下與字去聲。漢《禮樂志》,“練時日,澹容與”。顏注:“閑舒也。”今歌者不辨音義,乃以其疊兩與字,妄改“寄與”作“寄取”,而不以為非,良可笑也。慶元庚申,石林之孫筠,守臨江,嘗從容語及,謂賦此詞時年方十八,而傳者乃云為儀真妓女作。詳味句意皆不相干,或是書此以遺之爾。
生查子
道涂間題壁有可采者,嘗記《生查子》一首,甚工,云:“愁盈鏡里山,心疊琴中恨。露濕玉蘭秋,香伴金屏冷。云歸月正圓,雁到人無信。孤損鳳凰釵,立盡梧桐影。”蓋魏子敬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