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茲
《公羊傳》桓公十六年:“屬負茲”。注曰:“天子稱不豫,諸侯稱負茲,庶人稱負薪。莫知茲為何物。”予觀《史記周紀》:“衛康叔封布茲。”徐廣曰:“茲,藉席之名。諸侯病曰負茲。”然后知茲乃席也,與負薪蓋有等級。
折俎
《左傳》宣公十六年:定王享士會,淆囗。武子私問,王召云云,“享有體薦,宴有折俎。”襄公二十七年:宋人享趙文子,司馬置折俎。皆釋云:“折,之設反,體解節折,升之于俎也。”今人送饋,例用折俎,恐非此義。
潛火
州郡火政必曰潛火。《左氏襄公二十六年》:“王夷師囗囗”。釋謂:“火滅為熠。熠,將廉切。”或者當用此字。
賢關
董仲舒《賢良策》:“太學者,賢士之所關也。”顏曰:“關,由也。”世人乃以太學為賢關,則謬矣。
仁頻
司馬相如《上林賦》:“仁頻并閭。”徐廣曰:“頻,一作賓。”小司馬《索隱》音賓。顏師古曰:“即賓良也。”今觀韓子蒼《次撫州高使者韻》凡四首,一云:“李侯梨座,風味勝仁頻。”乃與“雨頻頻”、“三顧頻”同押,然則恐未之考耳。
乾鵲
《漫錄辨誤論乾鵲音干為無義》:《廣韻》有干鵲亦起于后人,惟王荊公以為雁字意,見于“鵲之疆疆”,甚為得理。然《紺珠集》載:乾鵠云,鵲之別名,音干。又何邪?
紫荷
《漫錄》載:劉偉明《贈熊本待制詩》“西清寓直荷為橐”,歐陽文忠《回吳舍人啟》以“紅藥翻階”對“紫荷持橐”,皆為誤。然又引《隋志》,尚書錄令仆射、吏部尚書,朝服綴紫荷,錄令左仆射左荷,右仆射、吏部尚書右荷,以俟博識者。
予考《晉輿服志》:八座尚書荷紫,以生紫為袷囊,綴之服外,加于左肩。所謂荷囊乃負荷之荷。然則《隋志》載紫荷、左荷、右荷,要知亦是負荷,分明非芰荷之荷也。
糊名
《漫錄事始門》載:取士至仁宗時,始有糊名考校之律。
然嘗記唐武后時,以選人多不實,乃令試日自糊其名,恐出于此。
裴二端公
《漫錄事實門》載:鮑彪《杜詩譜》論《湘江宴餞裴二端公》及《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爾遣興詩》,皆不著裴二端公為何人。偶讀蔣參政之奇《武昌怡亭序》云“裴虬作銘”。又浯溪唐賢題名有“河東裴虬為道州刺史”,始知所謂裴二端公者,虬也。以上吳說如此。
按杜詩有《送裴二虬作尉永嘉》,今《暮秋遣興詩》自有“憶子初尉永嘉去”之句,即可見也,何必他證?
振字
《漫錄》載顏師古《匡謬正俗》曰:“賑濟當用振字。”《說文》曰:振,舉也,救也。諸史傳振給、振貸,并以饑饉窮厄,將就困斃,故舉救之,使存立耳。但未有所據。按《左傳》文公十六年楚人出師,“自廬以往,振廩同食”注:“振,發。廩,倉也。”然則當以《左氏》為證。以上吳說如此。
《周易蠱卦》:“君子以振民育德。”注:“振,濟也。”何不引此,豈偶忘邪?
山谷南還誤
《漫錄說詩門》云:山谷南還至南華竹軒,令侍史誦詩版。
按南華在韶州,屬廣東。山谷謫宜州,屬西路,且卒于宜,而曰南還,何邪?
漫錄書人官位差誤
《事始門》載“宋莒公以宋元憲為宗袞”。今考元憲即莒公,當作宋次道。
又《地理門》載《閩中記》,南臺沙合出宰輔。其間舉吳丞相育、吳樞密充。《記事門》載吳侍郎待問生四子,參政育、樞密充。考《元輔表》,熙寧元豐間,充嘗為相,而育特執政。今互言之。
又《說詩門》載丞相馮當世少嘗薄游。《記事門》云,大丞相馮當世記富家翁有宅。《記文門》云,馮當世丞相《答伯庸詩》,然當世未嘗為相。
又《事實門》載參政蔣之奇《武昌怡亭序》,而蔣未嘗參政,當作樞密。
凡此,豈皆筆誤邪!
晉人吊喪彈琴作驢鳴
晉人放曠,至于吊喪亦出禮法之外。王子猷、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子猷來奔喪,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徑入,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擲地云:“子敬人琴俱亡!”因慟絕良久,月余亦卒。顧彥先平生好琴,及喪,家人常以琴置靈床上。張季鷹往哭之,遂徑上床,鼓琴作數曲,竟,撫琴曰:“顧彥先頗復賞此不?”因大慟,遂不執孝子手而出。此二事如一。又王仲宣好驢鳴。既葬,文帝臨其喪,顧語同游曰:“王好驢鳴,可各作一聲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驢鳴。王武子喪時,名士無不至者。孫子荊后來,臨尸慟哭畢,向靈床曰:“卿常好作驢鳴,今我為卿作。”體似真聲,賓客皆笑。孫舉頭曰:“使君輩存,令此人死,亦復相類。”
雁行
《禮記王制》:“兄弟之齒雁行。”《史記魏世家》:無忌謂魏王:“請為天下雁行頓刃。”《韓世家》:陳軫言:“必不為雁行以來。”《索隱》曰:“旅進也。”晉庾中郎與王平子雁行。庾喬元日朝賀,不肯就列,曰:“喬忝為端右,不能與范興話為雁行。”
打字
歐陽公《歸田錄》云:世俗言語之訛,而君子小人皆同其謬,惟打字耳。如打船、打車、打魚、打水、打飯、打衣糧、打傘、打黏、打量、打試,觸事皆謂之打。《漫錄》以釋文取偏旁證之,謂打字從手從丁,蓋以手當其事者也。
此說得之矣。然世間言打字尚多:左藏有打套局,諸庫支酒謂之打發,諸軍請糧謂之打請,印文書謂之打印,結算謂之打算,貿易謂之打夥,裝飾謂之打扮,請酒醋謂之打醋、打酒,鹽場裝發謂之打袋,席地而睡謂之打鋪,包裹謂之打角,收拾為打疊,又日打進。畚筑之間有打號,行路有打伴,打包,打轎。負錢于身為打腰。飲席有打馬,打令,打雜劇,打諢。僧道有打化,設齋有打供。荷胡床為打交椅,舞儺為打驅儺。又宋歌曲調:“打壞木樓床,誰能坐相思。”又有打睡,打嚏,打話,打鬧,打斗,打和,打合(讀作閣),打過,打勾,打了,至于打糊,打面,打餅,打線,打百索,打絳,打簾,打薦,打席,打籬巴。街市戲謔有打砌、打調之類。因并記之。
饣迅盆
今人祠祭或燕設,多以高架燃薪照庭下,號為“生盆”,莫曉其義。予因執事合宮,見御路兩旁火盆皆疊麻饣迅,始悟為“饣迅盆”,俗呼為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