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詩
【梁、唐、宋、明、清】
游黃檗山梁江淹【金紫光祿大夫】
長望竟何極?閩云連越邊。南州饒奇怪,赤縣多多仙。金峰各虧日,銅石共臨天。陽岫飛鸞彩,陰溪噴龍泉。殘杌千代木,廧萃萬古煙。鳥鳴丹壁上,猿嘯青崖間。秦王慕隱淪,漢武愿長年。皆負雄豪威,棄劍為名山。況我葵藿志,松木橫眼前。所若同遠好,臨風再悠然。
唐宣宗與黃檗希運禪師觀瀑布聯句
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希運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宣宗香茶供養黃檗長老悟公故人之塔,并以小詩見意二首
擺手臨行一寄聲,故應離合未忘情。炷香瀹茗知何處?十二峰前海月明。
一別人間萬事空,他年何處卻相逢?不須更話三生石,紫翠參天十二峰。
黃檗覽秀閣和韻【本邑】黃祖舜【樞密,鄭國公,謚莊定】
飛閣凌云翠,幽尋一徑微。峰巒長競秀,煙水莽相圍;景色塵囂外,詩情領略歸。標題屬大手,價重勝留衣。
敘題十二峰宋王大復
寶峰屏幛紫微邊,獅子香爐佛座前。羅漢缽盂天柱上,五云報雨吉祥連
詠十峰陳確
寶峰
草木分余潤,輝光射斗間。誰知天下寶,盡聚此名山。
屏幛
微雨一番晴,峰巒色轉青,笑他摩詰手,只會畫山屏。
紫薇
夾道藤蘿古,森森桂木繁。夜來天上燦,直接紫薇垣
獅子
頭氣三秋肅,悲風萬竅號。憑欄傾耳聽,哮吼一聲嚎
香爐
裴公留客一何堅?象設爐峰置目前。若論本來真面目,混成那似天然!
佛座
氣格非凡局,清虛別一家。綠陰圍寶蓋,仿佛坐蓮花。
羅漢
天臺遠勢來,化身前峰上。日出霧露收,巍巍現金相。
缽孟
峰勢團團就,山嵐滴滴一濃。缽中無一物,只是要降龍。
天柱
峭峭邊云聳,迢迢遠地來。崚贈非一狀,直一小天臺。
五云
瑞氣浮明空,峰巒自不同,至今云五朵,猶認是郇公。
報雨
峭拔藏蒼發,煙云晝長鎖。天際雨將來,山靈已先報。
吉祥
佳氣何蒼郁?林祥日日開。幾多如意事,總向此山來。
題靈淵趙卡
靈淵無底石嵌空,萬丈飛泉落半峰。寄語魚蝦菲相侮,此中蟠蟄有蛟龍。
過黃檗聽彬長老談禪蔡襄
一圓靈寂本清真,誰向清波更問津?欲說西來無見處,奈何言句亦前塵。
登覽秀閣和康侍郞韻夏之文
重來登覽秀,雨歇暑風微。山色長如畫。天光不可圍;巖幽聞夜嘯,花落見春歸。莫遣天花墜,沾粘座上衣。
次韻林栗
偶來散居士,寓目見纖微。巖嶂層層出,杉松匝匝圍;猿攀高樹舞,鶴拾枯枝歸。坐落云頭起,倏然欲振衣。
游黃檗寺李彌遜
若為捫藤行,正坐愛山癖。振衣云中樹,洗耳泉上石。稍尋優缽林,偶傍瞿曇宅。溪行走羊腸,山轉回龍脊。兩難伴搘筇,二老共飛錫。望迷落葉秋,坐斷蒲團夕。云歸繞窗明,香盡出檐碧。希聲發巖竇,妙觀生墻壁。塵緣苦推攀,勝事成今昔。離家月垂溝,歸路月掛壁。師今一帆輕,我向百里役。船子罷持橈,趙州行驀直。
游黃檗寺翁卷
天下兩黃檗,此中山是真。碑看前代刻,僧值故鄉人。一宿禪房雨,經時客路塵。將行更瞻禮,十二祖師身。
又劉克莊
猶記垂髫到此山,重游客鬢已凋殘。寺經水后增輪奐,僧比年時減缽單。絕壑云興潭影黑,疏林霜下葉聲乾。平生酷嗜朱翁字,細看荒碑倚石欄。
又林希逸
黃檗山前古梵宮,早年屢宿此山中。猿啼十二峰頭月,鵬送三千里外風。日者共游因朔老,期而不至有樗翁。騎鯨人去相如病,更欲攀躋孰與同?
讀石間字刻感賦明何御
朝自西山還,遙遙望黃檗,想像二十年,于今始登陟。芙蓉照清波,瀑布懸絕壁。洞底白云興,誰復釆芝入?山鬼嘯林風,野孤怒人跡。歲深石刻殘,讀之不盡識。因嘆邑賢心,惘然悲今昔。
人日游龍潭葉向高
人日看山雨乍收,溪光山色向人浮。晴云不散澄潭影,新水初添曲澗流。選石移尊同取醉,捫蘿覓伴共尋幽。陵源深處何須問,但見桃花便好游。
同歐陽邑侯游黃檗
千盤歷盡俯平蕪,萬頃煙波入望孤。竹里布金留慧月,巖前飛瀑放鮫珠。中天絳節還臨否?玉井仙漿可在無?惟有青山憐傲骨,不妨終日坐跏趺。
觀龍潭記游四首
黃檗道場古,乘閑載酒過。層巒通帝座,懸溜落銀河;路轉人蹤少,林開爽氣多。生平愛幽絕,對此欲如何?
其二
靈跡何年著?鮫宮此地開。湍流爭噴霧,激響欲奔雷。不辨磨崖字,空余翳石苔。誰云弱水隔?峰頂即蓬萊。
其三
寶地圍青嶂,龍湫落翠微。晴虹低飲澗,寒雨亂侵衣。濺石驚珠墜,因風作絮飛。臨流欣濯足,心賞莫言歸。
其四
入谷山如削,蒙茸手自披。清溪分樹出,高岫與云凝;波動龍初戲,林喧鳥亂窺。不緣避暑飲,安得此探奇。
登絕頂【有引】
黃檗,名山也,而寺久廢。余謝事日,適皇上念及海邦,遣中使赍經來賜。余與親友重興新剎,為藏經祝圣之所。因同林大默、大范、藎夫、倬夫、輝夫、吳伯孚,鄭叔照來游。是山之高可數千紉,其嶺為大小帽二峰,有留雪嶂、蟒洞、九淵潭諸勝;而第一潭最奇,深碧無底,真神龍所居。水簾瀑布,彷佛九鯉。十年前曾與大默約登絕頂,蹉跎久之,茲乃冒暑而行。道甚險絕,攀木緣磴,頗極艱辛,從者以為病,而余以探奇不暇顧也。爰成四律,用紀壯游。
琳宮新敞古壇場,貝葉瑯函出尚方。自識禪心超色界,還憑帝力禮空王。龍潭倒影千巖碧,鳥道斜縈一線長。此地歸依情不染,更于何處覓慈航?
其二
第一名山勢郁盤,登臨方覺海天寬。丹崖常積千年雪,陰洞還生六月寒。自制籜冠來野外,共扶竹杖上云端。茫茫塵世何須問?萬仞峰頭一笑看。
其三
絕巘登來路未窮,翛然兩腋起天風。山形大小皆成帽,石勢高低盡插空;瀑布亂侵人面濕,巖花交映客衣紅。勝游喜值升平日,烽火休傳大海東。
其四
層巒高處晝常陰,此日云開見遠岑。杖底芙蓉峰九迭,崖邊石蕊壁千尋;苔封洞府蹤難覓,山壓樓臺勢欲沉。不是老來偏好事,攀躋已負十年心。
同葉太史游黃檗次和歐陽勁
天風濁酒灑蘼蕪,面面芙蓉削處孤。托乘誰應攀鶴馭?裁詩君獨握驪珠。黃符絳節還高下,瓊樹瑤花定有無。著就一家言秘否,青山何處坐跏趺?
游黃檗林堯俞
南宗古德傳心印,千載來人尚禮瞻。再辟琳宮增崒嵂,新頒法藏倍莊嚴。群峰拔地環如障,一水從空灑作簾。陽岫陰溪尋欲遍,慚無彩筆續江淹。
登黃檗山林開藻
黃檗西來自有山,石橋初度野云還。分明一滴曹溪水,流與龍潭出世間。
藏經閣
岧峣杰閣倚云根,中有瑤函億萬言。努目揚眉都是也,憑誰解報圣人恩。
閱《黃檗心要》
祖祖相傳只一心,心心相印到如今。當機不遇河東宰,千載何曾聞法音?
宿禪房
千崖石磐一聲孤,雙樹庭前日影疏,禪意道心俱寂寞,片云何處更安居?
游黃檗寺何喬遠
黃檗名山只見山,我來不得一枝攀。心醒百丈吟吟笑,經讀裴休得得還。御藏罘罳金碧外,群峰饾訂幾筵間。龍潭老足相欺甚,但許中宵夢里閑。
和葉相國游黃檗韻
金峰與銅石,奇怪千萬片。吾讀江淹詩,未知所麗奠。十二祖師身,不啻滄海變。公來游其間,似睹西域眩。既己陟層層,猶欲窮面面。陽岫及陰崖,誰道不能遍?
游黃檗曹學佺
朝辭石竹路逶迤,暮入禪林境自移。橋下清渠為草積,門前古樹作藤垂;諸峰翠黛分深淺,一勺寒泉歷歲時。昔日江淹來此地,懸崖何處有題詩?
登絕頂
高山有奇洞,靈物之所處。其觀多怪譎,大言似夸詡。我直持一勇,于以勝百阻。路長到實難,食人有猛虎。天陰日無光,云霧作細雨;潭壑乍隱見,鄉縣悉周溥。仙人雞犬鳴,聞聲不可睹。入木成戈矛,叩石如鐘呂。遇物雖駭新,本質實已古。好游不學道,來此亦何補?
步葉相同游黃檗寺四韻江朝賓
山中隱隱一道場,天語迢迢到上方。不有廬山居慧遠,空譚西域夢君王。龍湫擬接曹溪近,寶箓升封華祝長。共說南宗多勝派,誰知此地大舟航?
其二
紆迤鳥道郁千盤,到處峰頭入眼寬。谷口銜杯為避暑,龍淵噴霧轉生寒。諸君共愛上方趣,此日誰同萬仞端?更有詩篇留在壁,琳瑯應恣客游看。
其三
獨立孤峰意不窮,蕭蕭杖屐度天風。河山點綴微成象,身世鴻濛總是空。倦鳥不忘春谷語,歸鴉猶帶夕陽紅。何時了卻塵緣累?習靜長隨鹿苑東。
其四
青山寂寂暮來陰,天際歸云傍翠岑。牧笛已隨溪水去,禪鐘還向梵林尋。驚心險徑休相問,回首晴嵐已欲沉。不有空門忘色相,更于何處覓初心?
閱龍湫林大啟
久仰靈淵異,今朝眼界舒。誅茅尋鳥道,拂蘚讀蝌書;瀑瀉寒威起,云飛暑氣除。奇蹤忻乍見,登陟興何如!
萬歷戊申歲仲秋九月,慶云現于黃檗佛座峰志喜
黃檗靈鐘十二峰,卿云俄現翠微中。凝成五彩諸天麗,吐出千章四海紅。蓋影輪囷符漢主,唱名輝焯應韓公。遐方快睹禎祥象,為慶明良此日逢。
卜隱黃檗山歐應昌
黃檗名山峙海邦,標崇列秀吾之鄉。中有九潭龍所藏,峰巒十二披霞光。珠珠隱隱山色蒼,我思結屋蒼山陽。山云隨意入我房,山月隨時照我床。足當好客無相妨,經歲勤力鋤乃荒。睠彼黃鵠高飛翔。星辰燦燦夜未央,山中搔首河漢長。
游黃檗山翁紹揚
寺沉暮靄石沉苔,野竹蕭蕭一徑開。報雨峰高連絳節,臥云庵敞接花臺;潭深有沫雙龍戲,樹老無枝獨鶴回。為說游人貪結果,莫教鐘磐亂相催。
初至黃檗見寺荒涼有感林伯春
祇林開創在何年?幾樹長松老帶煙。經藏舊基渾草坂,梵宮遺址半秧田。空留寶鐸凌空韻,誰舍黃金布地餞?佛法西來應未斷,蓮花玉葉再當鮮。
觀龍潭
靈淵一壑半山頭,水色嵐光日夜浮。百尺珠簾翻澗落,千年瀑布貼溪流;懸崖峭壁難窺路,古木長藤不記秋。洗耳掛瓢何處可?吾將此地學巢由。
陪葉相國登絕頂次和
黃檗重開選佛場,莊嚴凈土即四方。石床進處看龍女,花徑紅時見象王。雙屐登臨逢世泰,寸心早晚祝厘長。東山未許堅云臥,苦海還須一葦航。
其二
懸崖峭壁路千盤,到得上頭覺地寬。日影爐峰浮暮紫,云連帽岳起秋寒。從游最喜來方外,續句無能托筆端,更欲乘風凌汗漫,四埏八極一時看。
其三
諸峰歷盡興無窮,轉覺飄飄若御風。黃閣暫辭君寵渥,白云新訂宦情空。強躋峻嶺瞻天近,笑指祥云捧日紅。海上烽煙傳已息,邀游蹤跡任西東。
其四
樹影參差翠色陰,秋云忽起冪西岑。攜觴與客臨風引,歸路呼僧帶月尋,竹院鐘聲敲已罷,蓮宮漏落夜初沉。爭看秉燭題佳句,始信當年快賞心。
黃檗新橋三樹,偃蓋如亭,因名曰“三樹亭”。余嘗坐息其下,神情爽快,戲吟三字詩以美之。
一橋亭,三柱下,千枝椽,萬葉瓦。明月篩,清風灑,坐其間,欲仙也。
天柱峰
玉筍成天柱,攀躋欲墜魂。孤高通帝座,秀特迥山群,肩背日摩跳,朝昏云吐吞。千峰看盡小,獨爾最稱尊。
宿黃檗寺【侯官】徐渤【惟起、興公】
青峰十二削芙蓉,黃檗開山第一宗。陰洞有靈蟠巨蟒,古潭無際蟄神龍。門通十畝林間竹,路指千年壑底松,覓得云房聊借宿,半天殘月上方鐘。
游黃檗寺鄭履和
古殿為灰樹郁蒼,亂山如黛下斜陽。竹盤絕磴臨溪綠,松帶枯藤間葉黃。遠岫云飛龍噴雨,深林風急鳥啼霜。跏趺共證無生理,也學頭陀禮法王。
游龍潭林正立
沿流覽勝陟層巔,拾翠云封別一天。怪得風雷生足下,喜看花雨落巖前。潭鐘靈氣聲猶切,山待高人色更鮮。六十余年空負也,今朝滿地盡皆蓮。
游黃檗林茂枝
籃輿拓落屢尋幽,為法何妨竟日游。宿衲無心能濟世,名山有主卻忘憂。千年猿鶴同招隱,萬壑煙霞一望收。濁劫那堪人共語,惟余赤膽對林丘。
檗山阻雨歐玉鉉
補天無計步艱難,何得群峰破怒顏?淚已鶯啼方在柳,人猶燕處不如山。縱然學道應須靜,豈有關心盡入閑?偶爾行藏能作主,任教溪舌日潺潺。
春日過黃檗謁隱大師陳匡生
十年烽火入門難,此日偏開風雨顏。高座讓公能漢語,向平先我負名山。春泉水試茶心苦,迷路人羞佛性閑。夢里疏鐘天半遠,野橋林外故潺潺。
冒雨檗山訪友
跚跚屐齒雨余痕,百里尋君叩寺門。方丈好賢輕一拜,山中知已重深言。禪惟蘇晉能逃入,社豈陶潛不許存?滿眼干戈荒草路,須眉難與佛爭尊。
又
高僧日與話南宗,踏遍名山十二峰。鐘送月來風掃榻,白云流水冷青松。
又
幽樓近與檗山通,五里煙光接竹叢。草徑緣溪頻屈曲,泉聲得石故玲瓏。相攜有客重探勝,借榻從僧細論空。自是坐來心境寂,梵鐘林外送秋風。
春日散步黃檗山中吳侗
春入春山春可憐,芒鞋隨處踏春天。臨流瞰石渾疑虎,空谷逢人卻是仙。珠瀑晴飛雙嶂雨,石門寒鎖一溪煙。峰頭好景須探盡,莫向深林聽杜鵑。
恭迎密云和尚感賦卓冠;邑侯‘
黃檗宗風第一禪,大師飛錫振龍天。妙云欲覆涅槃海,法雨先滋熱惱田。【一春亢陽,師至日即雨】直令化城安疲眾,不殊祗樹禮金仙。空余俠骨成追悔,潦倒狂華四十年。
密云和尚開期喜頌
法鼓逢逢夜正中,重看黃檗振宗風。拈花一會依然在,大地山河月滿空。
乙亥春日黃檗山費道用【邑侯】
幾年聞說此山幽,今日方從靜侶求。尋路履披云影濕,隔溪鐘泛樹聲浮。峰開十二蓮花碧,輪轉三千貝葉流。稽首導師寧用語?安心無法可相謀。
其二
雨余羅列玉浮圖,萬壑松風帶鳥呼。新水平鋪茵正嫩,淡煙微綴翠偏腴。青鞋布襪招僧侶,白社詩壇擯酒徒。我倦欲留留不得,回頭戀煞竹蔬廚。
侍費老師游黃檗山次韻林弘祖
十二峰高一徑幽,客來曾許靜相求。即看潭水何從定?莫問山云底事浮。演梵正披新敕賜,逢僧偏得古名流。不禁此日重回首,心目悠然已自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