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8章 女科(5)

  • 古今醫案按
  • 俞震篡
  • 4658字
  • 2015-12-20 15:32:54

立齋治一婦產后。小腹作痛。忽牙關緊急。灌以失笑散。良久而蘇。又用四物加炮姜、白術、陳皮而愈。

震按血暈皆因惡血沖心。當于綱目中選擇驗過之方。如上二條。乃正治法。而丹溪治一婦。面白形長。心郁。半夜生產。清晨暈厥。急灸氣海十五壯而蘇。后以參、術等藥。服兩月而安。此陽虛也。乃變法也。

一產婦因產飲酒。惡露甚多。患血暈。口出酒氣。此血得酒熱而妄行。虛而作暈也。以佛手散加干葛二錢。一劑而痊。

立齋云。產后飲酒能致暈。產室人眾。喧嚷氣熱。亦能致暈。

腹痛

立齋治一產婦。腹痛發熱。氣口脈大。薛以為飲食停滯。不信。乃破血補虛。反發熱頭痛。嘔吐涎沫。又用降火化痰理氣。四肢逆冷。泄瀉下墜。始悔。問曰。何也。薛曰。此脾胃虛之變證也。法當溫補。遂用六君子加炮姜二錢。肉桂、木香各一錢。四劑。諸證悉退。

再用補中益氣之劑。元氣遂復。

震按氣口脈大。故認停食。后以誤藥而變四肢逆冷。泄瀉下墜。誠變為虛寒證矣。但不知脈象若何。若脈亦變為細軟。則溫補得效。設脈仍大。則非所宜。或大而軟。猶可用溫補以望其斂小。倘脈大且數。按之有力。其死可必。溫補無益也。

一婦產后。腹痛后重。下痢無度。形體倦怠。飲食不甘。懷抱久郁。患繭唇。寐而盜汗如雨。竟夜不敢寐。神思消爍。薛曰。氣血虛而有熱。用當歸六黃湯。納黃芩、連、柏炒黑一劑汗頓止。再劑全止。乃用歸脾湯、八珍散兼服。元氣漸復而愈。

震按此證不難于用歸脾八珍。而難于用當歸六黃。恨不載脈。然留此案以見古人有是病即用是藥。勿拘定產后必當大補也。但苦寒之藥。中病即止耳。

一產婦小腹作痛。有塊。脈芤而澀。以四物加延胡、紅花、桃仁、牛膝、木香治之而愈一產婦小腹痛甚。牙關緊急。此瘀血內停。灌以失笑散。下血而蘇。又用四物加炮姜、白術、陳皮而愈。

震按此二案。乃惡露作痛之正法也。

一產婦小腹作痛。服行氣破血之藥。不效。其脈洪數。此瘀血內潰為膿也。以瓜子仁湯二劑痛止。更以太乙膏下膿而愈。產后多有此病。縱非癰患。用之亦效。

一產婦小腹疼痛。小便不利。用薏苡仁湯。二劑痛止。更以四物加桃仁、紅花。下瘀血而愈。大抵此證。皆因榮衛不調。或瘀血停滯所致。若脈洪數。已有膿。脈但數。微有膿。

脈遲緊。乃瘀血。下之即愈。若腹脹大。轉側作水聲。或膿從臍出。或從大便出。宜用蠟礬丸、太乙膏。及托里藥。

一婦人寒月中。產后腹大痛。覺有塊。百方不治。一人教以羊肉四兩。熟地黃二兩。生姜一兩。水煎服之。二三次愈。

震按囗漪子曰。覺有塊。想是寒氣乘虛而聚。非真實證也。不然。何以羊肉熟地能愈哉此說可謂善于讀書。至其所引衍義云。一婦人產當寒月。寒氣入產門。臍下脹痛。手不得犯。此寒疝也。醫欲治之以抵當湯。謂其有瘀血耳。予教之曰。非其治也。可服仲景羊肉湯少減作二服。愈。方即元方多川芎。以酒水同煎。或加蔥鹽。較之用熟地者。略為辛溫。

然總治虛寒腹痛也。設于寒月血因寒凝。結瘀囗痛。又當用琥珀丸、香桂散、及姜、桂、吳茱、桃仁、蓬術、五靈脂等藥。非仲景方均能見效也。且善悟者更當反是以觀焉。寒之反為熱。如金匱下瘀血湯、河間玉燭散等方。又一例也。畏其峻者。回生丹亦妙。葉案謂取乎醋煮大黃一味。藥入病所。不礙無病之所。斯真妙解。想先生或從奪命丹。用醋水同煎法悟入耶。

腰痛

一產婦腰痛。腹脹善噫。諸藥皆嘔。立齋以為脾虛血弱。用白術一味炒黃。每劑一兩。

米泔煎。時飲匙許。四劑后漸安。百余劑而愈。

震按腰痛而用白術。以所兼之證為腹脹善噫。諸藥皆嘔。則補腎不若補脾矣。時飲匙許慮其嘔耳。每劑一兩。用至百劑。惟見得到。斯守得定。葉案每用米泔煎藥本于此。他如失血過多腰痛者。用歸囗湯、十全大補湯。瘀血腰痛者。桃仁湯、五香連翹湯。風濕腰痛者五積散、寄生防風湯。

頭痛

郭茂恂嫂金華君。產七日。不食。始言頭痛。頭痛已。又心痛作。既而目睛痛。如割如刺。更作更止。相去無瞬息間。每頭痛甚。欲取大石壓。良久漸定。心痛作。則以十指抓臂。血流滿掌。痛定目復痛。又以兩手自剜取之。如是十日不已。眾醫無計。進黑龍丹半粒疾少間。中夜再服。乃瞑目寢如平時。至清晨下一行。約三升許。如蝗蟲子。三夜減半。

已刻又行如前。則頓愈矣。

武叔卿曰。此蟲咬痛。不如用殺蟲藥。更神效。

震按此證情形。定當作瘀血治。亦有因痰而痛者。不如是之劇。因蟲則自此案始。

中風

立齋治一產后中風。口眼囗斜。四肢逆冷。自汗泄瀉。腸鳴腹痛。用六君子加姜、附各五錢。不應。以參、附各一兩。始應。良久不服。仍腸鳴腹痛。復灸關元穴百余壯。及服十全大補方效。

震按此種治法。惟薛公能之。若今人用參、附至四五錢不應。惟束手待斃耳。但不載脈象若何。想諸虛寒證畢現。其脈之大小遲數不足計耶。

夷堅志曰。杜壬治郝質子婦。產四日。螈囗戴眼。弓背反張。壬以為痙病。與大豆紫湯獨活湯而愈。政和間。予妻房分娩。猶在蓐中忽作此證。頭足反接。相去幾二尺。家人驚駭。以數婢強拗之不直。適記所云。而藥囊有獨活。乃急為之。召醫未至。連進三劑。遂能直。醫至即愈矣。更不須用大豆紫湯。古人處方。神驗屢矣。

一產婦牙關緊急。腰背反張。四肢抽搐。兩目連札。立齋以為去血過多。元氣虧損。陰火熾盛。用十全大補加炮姜。一劑而蘇。又數劑而安。

魏云。立齋治螈囗以大溫補。前條治風。想螈囗有微甚之不同耳。

震按不必分微甚。但須審地方及時令。若薛案明云去血過多。必無用獨活之理矣。

螈搐

丹溪治一產婦。年三十余。正月間。新產十余日。左腳左手發搐。氣喘不眠。面起黑色口臭。脈浮弦而沉澀。右為甚。意其受濕。詢之。產前三月。時常喜羹湯茶水。以黃囗、荊芥、木香、滑石、蒼白術、檳榔、陳皮、川芎、甘草、芍藥。四服后加桃仁。又四服而漉漉有聲。大下水晶塊。大小如雞子黃與蝌蚪者數十枚。而愈。乃去荊芥、檳榔、滑石。加當歸、茯苓。調理其血。四十帖而安。

震按左腳左手發搐。似肝經血燥生風。氣喘不眠。面起黑色。口臭。似瘀血入肺死證。

脈象浮弦易辨。沉澀難辨。身臨其局。彷徨無措者多矣。非丹溪豈能認為濕而用此等藥乎。

若下條薛案。稍有墻壁可循耳。

一婦人發螈遺尿。自汗面赤。或時面青。飲食如故。肝脈弦緊。立齋曰。此肝經血燥。

風熱螈囗也。肝主小便。肝色青。入心則赤。法當滋陰血。清肝火。遂用加味逍遙散。不數劑諸證悉退。

孫東宿治潘大司馬媳。年二十五。體素弱。語言端謹。因難產傷力。繼以生女拂意。后又女死悲戚。實時暈厥。醒而神思瞇昧。手足螈囗。不可診脈。目上視。細詢之。自女落地惡露絕無。有女醫時與人參干嚼。及獨參湯并粥亂進。參與粥皆壅塞膈上不下。以故神昏螈不已也。孫教以手于喉中探而吐之。喜其隨手吐出痰飲粥藥盈盆。螈囗方定。乃與川芎山楂、澤蘭葉、陳皮、半夏、茯苓、香附進之。稍得睡。不虞女醫又私與補藥二帖。

子丑時陡然狂亂。如降神之狀。漢聲官話。問答如流。其聲壯厲。迥異平時。其家咸謂神附。祈禱百般。孫曰。此惡露不盡。乃蓄血如見鬼之證。非真有神佛相附也。以歸尾四錢。川芎一錢五分。澤蘭葉、益母草、滑石等。煎沖熱童便。連飲二帖。狂亂少定而未除。意其胸中必有余痰作滯。前方中無佐使之品。故藥力不行也。大加山楂為引。惡露稍行。神思即靜。嗣后稍睡少時。手足微動。或自以手掌其面。或自以手捶其胸。昏亂不息。診其脈近虛。早間面紅而光。申酉時面色白。此血行火退。故脈虛而當補矣。與人參、川芎、澤蘭葉各一錢。

當歸、山楂各二錢。茯苓、陳皮各八分。卷荷葉一片。煎沖琥珀末五分。服后噯氣二聲。孫喜曰。此清陽升而濁陰降矣。自茲安靜。惡露行。大便通。而索粥飲矣。

震按此案前半段治法不難。蓋得其參粥雜進之病情。自有消瘀及消痰食之方藥。但探吐法尤捷耳。蓄血如見眾。知者亦多。難于后半段惡露稍行。神思即靜。略睡片時。昏亂不息仍是蓄血形狀。乃于輕劑消瘀之中。復用人參。并不以前曾誤用而畏蹈故轍。此為高手。

其講脈與面色極是。但產后譫語昏狂。有純因于痰者。又不可不知。

厥冷

易思蘭治瑞州一婦。產后半月余。胃中有清水作逆而吐。以為胃寒。煎姜椒湯飲之。初覺相宜。至三五日。清水愈多。口氣漸冷。四肢發逆。腹中冷氣難堪。有時戰栗。以四物湯加人參、炮姜。初服少安。久則不應。易診之。六脈俱無。以三指按至尺后。脈來實數有力左右皆同。發言壯厲。一氣可說四五句。唇焦頰赤。大便五六日一次。小便赤少。此實熱癥也。詢之。其俗產后食胡椒炒雞為補。此婦日食三次。半月后遂得疾。蓄熱明矣。其口冷吐水發厥者。熱極似水耳。戰栗者。熱入血室。熱盛生風也。用三黃湯連投之。六脈俱現。

清水漸減。姜椒湯不欲食矣。服四日。口中熱氣上升。口舌發黃小粟瘡。大便八日不通。以四苓合涼膈散空心一服。至午不動。又以甘草煎湯。調元明粉五錢。熱服一時許。腹中微鳴吐出酸水一二碗。大便連去二次。仍以四苓散、三黃、山梔、枳殼調理。一月全愈。大凡診脈。遇極大極微者。最宜斟酌。如極大而無力。須防陽氣浮散于外。如極微之脈久久尋而得之于指。稍稍加力。按之至骨愈堅牢者。不可認作虛寒。今此證六部皆無脈。尺后則實數有力。所謂伏匿脈也。陽匿于下。亢之極矣。豈可泥于產后。禁用寒涼者。

震按易公之案甚多。此為第一。觀其發明脈理。可謂仙傳秘訣。

一婦人產后。日食茶粥二十余碗。一月后。遍身有冰冷數塊。若以指按冷處。即冷從指下上應至心。如是者二年。諸治不效。以八物湯去地黃。加橘紅。入姜汁、竹瀝一酒鐘。十服乃溫。

震按此是痰飲流注肌肉。原非奇病。但按之而使不病者。冷應于心則奇矣。蓋其人氣血已虛。痰飲留伏之處。營衛所不到。此數塊即系死肉。治病之藥。全仗姜汁、竹瀝各一杯。

然非八物。何以助營衛之流行。去地黃惡其滯。加橘紅取其通也。似宜再加南星、白芥子等藥。

發熱、譫語、昏瞀

滑伯仁治一產婦惡露不行。臍腹痛。頭疼身寒熱。眾皆以為感寒。溫以姜、附。益大熱手足搐搦。譫語目竄。診其脈弦而洪數。面赤目閉。語喃喃不可辨。舌黑如炱。燥無津潤胸腹按之不勝手。蓋燥劑搏其血。內熱而風生。血蓄而為痛也。曰。此產后熱入血室。因而生風。即先為清熱降火。治風涼血。兩服頗爽。繼以琥珀、牛黃等。稍解人事。從以張從政三和散。行血破瘀。三四服。惡露大下如初。時產已十日矣。于是諸證悉平。

魏云。投姜、附后始搐搦。由燥劑搏血而風生。故此等案宜細心熟玩。若是虛寒。手足豈不厥冷。況證有舌黑腹不勝按。在三四日者耶。又況面赤洪數之脈耶。

一婦產后。時發昏瞀。身熱汗多。眩暈口渴。或時頭痛惡心。醫用四物涼血之劑。病不減。復用小柴胡。病益甚。汪診之。脈皆浮洪搏指。汪曰。產后而得是脈。又且汗多而脈不為汗衰。法在不治。所幸者氣不喘。不作泄耳。其脈如是。恐為涼藥所激也。用人參三錢。

黃二錢。甘草、當歸各七分。白術、麥冬各一錢。干姜、陳皮、黃芩各五分。煎服五劑。

脈斂而病漸安。

震按浮洪搏指之脈。產后所大忌。合以身熱口渴。時發昏瞀。頭痛惡心。幾與傷寒證相似。用小柴胡湯未為大謬。以方中原有人參也。但汗多眩暈。柴胡不宜。汪公之論。明白切當。非大劑人參。豈能挽回。至云其脈如是。恐為涼藥所激。后學安知有此道理。服五劑而脈斂。言更驗矣。

王僉憲公宜人。產后因沐浴。發熱嘔惡。渴欲飲冷水瓜果。譫語若狂。飲食不進。體素豐濃不受補。醫用清涼。熱增劇。石山診之。六脈浮大洪數。曰。產后暴損氣血。孤陽外浮內真寒而外假熱。宜大補氣血。與八珍湯加炮姜八分。熱減大半。病患自知素不宜參、不肯再服。過一日。復大熱如火。復與前劑。潛加參、囗、炮姜。連進二三服。熱退身涼而愈。

震按病由沐浴而發熱嘔惡。渴欲飲冷。狂譫不食。人必以傷寒視之。及用清涼而熱增劇茫無把握矣。況脈洪數。用滋陰易。用參、姜難也。乃投八珍熱減大半。停參、囗一日。

復大熱如火。則病宜溫補。不宜涼散。始得顯然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松县| 松潘县| 鱼台县| 莲花县| 普格县| 金坛市| 秦安县| 阳新县| 海门市| 安庆市| 故城县| 葵青区| 溧水县| 纳雍县| 迭部县| 元朗区| 岳普湖县| 德惠市| 南木林县| 福海县| 米易县| 凯里市| 黄平县| 济阳县| 和田市| 鄱阳县| 惠安县| 抚宁县| 蒙城县| 安康市| 盘锦市| 如东县| 平和县| 胶州市| 敦化市| 衡山县| 河源市| 佛山市| 五河县| 岳池县| 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