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問歲坐事品
- 佛說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經(jīng)
- 佚名
- 1429字
- 2015-12-19 16:59:57
問夏中幾日得結坐。答從四月十六日。盡五月十五日。日日可結。此謂坐初。有事難不得結。或五三四日。乃至一月盡。不失前坐。此名三十日結坐一日受歲。后坐人唯得一日結坐。過七月十五日。有事難日日可受歲。盡八月十五日。此名一日結坐三十日受歲。
問結坐受七日法。為坐初受。為臨行時受。答若坐初受者好。坐初不受亦可臨行時受夫受七日法。行不滿七日還。后行不復更受。計滿七日。乃復更受。若慮忘亦可日受。
問夏坐中。不受床坐房舍十二物。得坐不。答不須受。
問結坐而不坐。得歲不。答若先不知坐法。受歲得。若知故違。不得。
問都不結不坐。受歲得不。答若先不知有結。不知有坐法。受臘得。有結知便應向僧悔。若先知法。故違不得。
問不結而坐。得歲不。答同上事。
問夏坐。中得入流水池水浴。不答界內盡。得若受七日行過水亦得。
問夏中。犯決斷不悔。受歲得不。答雖有罪得歲。所以爾者。故是比丘故。
問受歲不和合。得歲不。答要先懺悔。然后受歲。若其人不悔。擯出得受。若不擯出。眾當三諫。過三諫不受。犯決斷。過四諫犯重。若力能驅逼出界好。若其不出。當牢閉著一房中。然后受歲無苦以其非復比丘故。若惡人多眾所不敵。當避出界。若共受不得歲。
問夏坐中得為亡師造福不。答得。但不得手自造事。
問夏中得捉扇拂不。答一切毛不得捉。竹扇得。
問后坐人。得七月十五日受歲起去不。答不得。若先不知已受。得歲。若知法故違不得。若已和合。僧就受籌而已。若后坐人受歲時。前坐人亦爾。
問二人同臘。小者前坐。大者后坐。前坐者已受歲。后者未受。于一月中何者應大。答先大故。大計本日故。
問夏中不受七日法。暫小小出界故得坐不。答懺悔得。
問夏中一因緣。得三受七日不。答言得。
問夏中不坐。或十人至十五人。欲來寄住共受歲。得共住共受歲不答若及后坐當結。若不及后坐不得。此人若全不知有坐法。得容。若知有故違。不得。
問夏中坐。若為三寶事若疾病種種眾難得移坐不。答得坐當白眾中受三十九日法。三十九日已有事便出界。三十九日法三十九日滿得還。一若不得亦可彼處受歲無犯。若坐初不受臨行時亦得受。若坐已滿三十九日者事便出界。不須復受。若不還亦得于彼處受歲。
問不結坐。或不受七日。已受臘得不。答不知法。已受。得臘。不得夏。若以夏。僧一諫取好。過三諫不取。犯戾語決斷懺。還取得。當取時白眾然可得。
問比丘不受歲。犯何事。答若一比丘不受歲。眾諫使受。一諫至三受好。若過三不受。犯決斷。過四不受。非沙門。以不肯受法故。
問夏坐新受戒人。日中后結坐得歲不。答得。唯后夜不得。
問夏中坐忘。不受七日。法一出行得坐不。答憶即悔得。一坐中不過二三悔。過二三悔。不得歲。
問受歲時若天雨。得屋下受歲不。答得。
問既至某方結坐。有礙不達。得進遙結坐不。答不得。正可到彼結后坐。若道路有僧住處。便應就坐住。二三日治房室。然后受三十九日去。若無僧住處五人以上共結界坐。然后坐留一二人守界。滿三十九日乃得去。若后人不滿三十九日去者。前去人不知不失坐。后人失。
問一人至四人。得白衣家結坐不。答不得。五人以上得。
問一人靜處得結坐不。答先有結界。二人以上得。一人以不得。無人共受坐故。無界盡不得。若欲別坐。當更請僧結界坐然后得。
問比丘夏坐中。得受請他施。及受他寄物。或經(jīng)十日至三月。得爾不。答作不貪受。不限時節(jié)。
問夏坐中。界內作有為事。得應坐不。答福事得指授。余不得。
問受夏坐人。云何房舍破當補治。為謂始坐坐訖時耶。答三月中破即治。
問受歲時尼來界內求索受歲。應與受不。答二尼以上得。一不得。所以爾時。以尼獨出界犯重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