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石室秘箓(清陳士鐸)

嘔吐治法

吐嘔之證,人以為胃虛,誰知由于腎虛。無論食入即出是腎之衰,凡有吐證,無非腎虛之故。故治吐不治腎,未窺見病之根也。方用人參三錢,白朮、薏仁、芡實各五錢,砂仁三粒,吳茱萸五分,水煎服。此方似平治脾胃之藥,不知皆治腎之法。方中除人參救胃之外,其余藥品,俱入腎經,而不止留在脾也。腎火生脾,脾土始能生胃,胃氣一轉,吐嘔始平,此治胃而用治腎之藥,人知之乎?

更有大吐之證,舌如芒刺,雙目紅腫,人以為熱也,不知此乃腎水干槁,火不能藏,水不能潤,食入即出耳。法當用六味地黃湯一料煎服,恣其吞飲,則余火下息,而飲食可入。蓋胃為腎之關,胃中之火,必得腎中之水以潤之,腎水耗不能上潤脾胃,則胃火沸騰,涌而上出,以致雙目紅腫,舌如芒刺也。但此證時躁時靜,一時而欲飲水,及至水到又不欲飲,即強飲之,又不十分寬快,此乃上假熱而下真寒也,理宜六味湯內加附子、肉桂,煎冷與飲,始合病源。而今止用六味地黃湯者何?蓋腎寒而胃正熱,溫腎之藥,必經過胃經,熱性發作,腎不及救,而胃反助其邪火之焰,則病熱轉添。不若竟用六味地黃湯,使其直趨腎宮,雖經過胃中,不致相犯,假道滅虢,不平胃而胃自平矣,此亦逆治之法也。

大吐之人,治之不可緩也。法當用人參五錢,茯苓、白朮各三錢,甘草三分,陳皮一錢,豆蔻仁三粒,水煎服。此方純用健胃補脾之劑,而人不知其中奧妙也。大吐之后,津液已干,如何又用健脾補胃以重燥之,得毋傷之太甚耶?不知脾胃之氣健,而后津液能生,茍以潤藥補之,則脾胃惡濕,反足傷其真氣,所以不用潤劑而反用燥藥也。他臟腑惡燥,惟脾胃臟腑反惡濕而喜燥,以人參、白朮投之,正投其所好,又安有燥烈之虞哉?

大吐有寒邪直入腎宮,將脾胃之水,挾之盡出,手足厥逆,少腹痛不可忍,以火熱之物熨之少快,否則寒冷欲死。方用附子一個,白朮四兩,肉桂一錢,干姜三錢,人參三兩救之。下喉便覺,吐定再進,則安然如故。蓋腎水養人,何能克心以殺人?惟陰寒邪氣,直入腎宮,則腎火逃避,而諸邪挾眾逆犯,心君不寧矣。所以必用附子、肉桂、干姜一派辛辣大熱之物,而又必多用人參以定變,使諸藥遍列分布,無非春溫之氣,自然寒邪散而吐止,此方之所以霸而奇也。

大吐之證,明是虛寒,亦有用參至數兩者。然而吐不可一類同觀,其勢不急,不妨少用,可以徐加。倘寒未深而吐不甚,亦以參數兩加之,恐增飽滿之證矣。

大吐之證,虛寒居多,然亦有熱而吐者,不可不講。熱吐者,必隨痰而出,不若寒吐之純是清水也。熱吐不可用參,以二陳湯飲之得宜。若寒吐必須加人參兩許,而雜以辛熱之品,始能止嘔而定吐。第人參可以暫用,而不可日日服之。吐多則傷陰,暫服人參止吐則可,若日日服之,必至陽有余而陰不足,胃中干燥,恐成閉結之證矣。所以人參可暫而不可常也。

嘔吐之證,一時而來,亦小證也。然而傾胃而吐,必傷胃氣,胃氣一傷,多致不救。其證有火有寒,火吐宜清火而不可降火,寒吐宜袪寒而不可降寒。蓋降火則火引入脾,而流入于大腸,必變為便血之證;降寒則寒引入腎,而流入于膀胱,必變為遺溺之證矣。我今酌定二方:一治火吐,名清火止吐湯,茯苓一兩,人參二錢,砂仁三粒,黃連三錢,水煎服。此方解火退熱,則嘔吐自止。妙在茯苓分消火勢,引火緩行于下,而非峻袪于下也。尤妙人參以扶胃氣,則胃土自能克水,不必止吐,吐自定也。況又有砂仁之止嘔乎?所以一劑而吐止耳。一治寒吐,名散寒止嘔湯,白朮二兩,人參五錢,附子、干姜各一錢,丁香三分,水煎服。此方散寒而仍用補脾健土之藥,則寒不能上越,而亦不敢下行,勢不得不從臍中而外遁也。一劑亦即奏功如響。

胃吐由于脾虛,脾氣不下行,自必上反而吐,補其脾氣,則胃氣自安。用人參、茯苓各三錢,白朮五錢,甘草、肉桂、神曲、半夏各一錢,砂仁三粒,水煎服。此方乃治脾之藥居多,何以用之于胃吐之病反宜也?蓋胃為脾之關,關門之沸騰,由于關中之潰亂,然則欲關外安靜,必先關內敉寧。方中全用補脾之藥,則脾氣得全,又何患胃口之吐哉?況方中又有砂仁、半夏、神曲等類,全是止吐之品,有不奏功如神者乎?此又脾胃雙治之妙法也。

吞酸吐酸治法

吞酸,火也;泄瀉,寒也。似乎寒熱殊而治法宜變。不知吞酸雖熱,由于肝氣之郁結;泄瀉雖寒,由于肝木之克脾。然必一方以治木郁,又一方以培脾土,則土必大崩而木亦大雕矣,不若于一方之中而兩治之。方用柴胡、車前子各一錢,陳皮、甘草、神曲各五分,白芍藥五錢,茯苓三錢,水煎服,二證皆愈。此方之絕奇,在白芍之妙,蓋白芍乃肝經之藥,最善舒木氣之郁,木郁一舒,上不克胃,下不克脾。方中又有車前、茯苓以分消水濕之氣,水盡從小便出,何有余水以吞酸,剩汁以泄瀉?況又有半夏、神曲之消痰化粕哉。此一治而有分治之功,世人未盡知也。

肝經之病,兩脅脹滿,吞酸吐酸等證,乃肝木之郁也。正治之法,方用白芍五錢,柴胡二錢,炒梔子、茯苓、蒼朮、半夏、甘草各一錢,神曲五分,丹皮三錢,水煎服。此方之妙,妙在用白芍、丹皮、柴胡也。蓋三味乃肝木專經之藥,而芍藥尤善平肝,不去遠凌脾土,土得養而木益舒,木舒而氣爽,痛自除,吐漸止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乡县| 基隆市| 潮安县| 武定县| 张家界市| 德清县| 板桥市| 巩义市| 称多县| 鄄城县| 蓝田县| 克什克腾旗| 芦山县| 大名县| 进贤县| 洛浦县| 彰武县| 横峰县| 华蓥市| 锦屏县| 元朗区| 长治县| 漠河县| 富裕县| 安徽省| 涟水县| 昌图县| 沙雅县| 高碑店市| 乌兰察布市| 大名县| 江北区| 陇南市| 彭泽县| 英超| 永宁县| 那曲县| 阳西县| 长宁区| 马龙县| 峡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