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酸吞酸
若素有痰火,胸膈郁塞,咽酸噎氣,及素有吞酸吐酸之證,或有酒積泄瀉結痛,此皆濕熱也。枳朮丸加黃連姜汁炒、白芍藥酒炒、陳皮各一兩,石膏、生甘草各五錢,縮砂、木香各一錢,川芎四錢。
【注按前證吐酸吞酸,大略不同。吐酸者,濕中生熱;吞酸者,虛熱內郁。皆屬脾胃虛寒,中傳末證。故《內經》以為火者,指其病形而言也。東垣以為胃寒者,指其病本而言也。凡患此者,先當辨其吞吐,而治以固本元為主。若服寒涼,復傷胃氣,則實實虛虛者矣。復審其脾氣虛而飲食不能輸化,濁氣不能下降者,須用六君子湯,補養脾胃為主,少佐越鞠丸以清中。故東垣先生云,邪熱不殺谷,若誤認為實熱而妄用寒涼,必變敗證。】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二百四十九
嘔吐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