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2章 濕

  • 醫案精華
  • 葉天士
  • 2209字
  • 2015-12-16 17:34:30

病起旬日。猶然頭脹。漸至耳聾。正如內經病能篇所云。因于濕首如裹。此呃忒鼻衄。皆邪混氣之象。況舌色帶白。咽喉欲閉。邪阻上竅??仗撝U彿强嗪比胛钢锌梢灾尾?。病名濕溫。不能自解。即有昏痙之變。醫莫泛稱時氣而已。

連翹 牛蒡子 銀花 馬勃 射干 金汁仲景云。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利者。血癥諦也。此癥是暑濕氣蒸。三焦彌漫。以致神昏。乃諸竅阻塞之兆。至小腹硬滿。大便不下。全是濕郁氣結。彼世醫猶然以滋味呆鈍滯藥。與氣分結邪相反極矣。議用甘露飲法。

豬苓 浙茯苓 寒水石 晚蠶砂 皂莢子厥陰為病。必錯雜不一。瘧痢之后。肝臟必虛。發癥。左脅有痞。腹中塊儡外堅。脅下每常汨汨有聲。惡虛就實。常有寒熱。胃中不知饑。而又 雜吞酸。脈長而數。顯然厥陰陽明。濕熱下滲。前陰陽縮。而為濕熱癥也。議用升發陽明胃氣。

滲泄厥陰濕熱。其癥自愈。

蒼術 半夏 茯苓 橘紅 通草 當歸 柏子仁 沙蒺藜 川楝子 茴香溫瘧初愈。驟進濁膩食物。濕聚熱蒸。蘊于經絡。寒戰熱熾。骨骱煩疼。舌起灰滯之色。面目痿黃色。顯然濕熱為痹。仲景謂濕家忌投發汗者??株杺儾?。

蓋濕邪重著。汗之不卻。是苦味辛通為安耳。

防己 杏仁 滑石 醋炒半夏 連翹 山梔 苡仁 野赤豆皮濕溫長夏最多。濕熱郁蒸之氣。由口鼻而入。上焦先病。漸布中下。河間所謂三焦病也。治與風寒食積迥異。仲景云。濕家不可發汗。汗之則痙。濕本陰邪。

其中人也則傷陽。汗則陽易泄越。而邪留不解。濕蒸熱郁。發現為黃。熏蒸氣隧之間。正如罨曲之比。斯時病全在氣分。連翹赤小豆湯??梢宰嘈?。今經一月。邪彌三焦。自耳前后。左腫及右。癰瘍大發。夫癰者壅也。不惟氣滯。血亦阻塞。蒸而為膿。谷食不思。陡然肉消殆盡。胃氣索然矣。商治之法。補則助壅。清則垂脫。前輩成法。一無可遵。因思濕熱穢濁。結于頭面清竅。議輕可去實之法。選芳香氣味。使胃無所苦。或者壅遏得宣。少進漿粥。便是進步。經云。從上病者。治其上。靈樞云。上焦如霧。非輕揚芳香之氣。何以開之。

青菊葉 荷葉邊 金銀花 象貝母 綠豆皮 馬兜鈴 連翹 射干 金汁脈弦緩。面目肌膚皆黃。舌白滑膩。胸脘膈間脹閉。病名濕溫。由瀕海潮濕氣入口鼻。至募原分布三焦。此為外因。仍食水谷腥物。與外入穢濁之邪。兩相交混。濕甚熱郁。三焦隧道。氣血不通。遂變黃色。發汗不愈者。濕家本有汗也。清熱消導不愈者。熱從濕中而起。濕不去。則熱不除也。夫濕邪無形質。攻滯乃有形治法。其不效宜矣。昔河間治濕熱。必取乎苦辛氣寒。蓋苦降以逐濕辛香以祛穢。寒取乎氣。藉氣行。不閉塞于內也。當世醫者混以傷寒表里為治。殊不知穢濕氣入口鼻。游行三焦。不與傷寒同治。

綿茵 白豆蔻 濃樸 川通草 廣皮白 茯苓皮 半夏曲 塊滑石雨濕地蒸潮穢經旬。人在氣交之中。口鼻吸受。從上內侵。頭脹脘悶。肉刺骨痛。蓋肺位最高。其氣主周身貫串。既被濕阻。氣不運通。濕甚生熱。汗出熱緩。

少間再熱。凡風寒得汗解。濕邪不從汗解耳。仲景云。濕家不可發汗。汗之則痙。

謂濕本陰晦之邪。其傷必先及陽。故汗下清降消導。與濕邪不相干涉也。濕也。

熱也。皆氣也。能蒙蔽周身之氣。原無有形質可攻。由上不為清理。漫延中下二焦。非比傷寒六經。自表傳里相同。河間暢發此義。專以三焦宣通為法。明張司農亦以苦辛寒主治??傄詺夥至骼麨橹?。氣通則濕解矣。今兩旬不愈。入暮昏厥。厥者逆亂之稱。以邪深入至陰之中。熱蒸上冒。致神明為邪所蒙蔽矣。初濕邪下注。而大便為溏。今則氣窒結閉。而大便不通。古稱熱深厥深。又云。厥少熱多則病退。厥多熱少則病進。凡厥多隸厥陰也。

綠豆 野赤豆 馬料豆 地漿 珍珠 冰片又 暑濕客氣由上受以行中道。未按經法。致三焦痞塞。逆亂為厥。厥屬邪深在陰。故取地漿重陰清熱。珠潛水底咸寒。少佐冰片辛熱。能開熱痹。直走至陰。

以冀厥止。究竟暑濕熱氣乃無質之邪。彌漫胸臆。如煙霧繚繞。諸宗氣營氣無以展舒。焉有知味知饑。彼攻消峻克。能滌有形之邪滯。非濕結氣分之治也。昔軒岐云。病從上者治其上。且上焦如霧。藉輕揚可以去實。半月不更衣。斷勿攻下。皆氣窒使然。

川貝 米仁 兜鈴 白蔻 連翹 射干 通草中年沖氣。痰升喘急。隨發隨止。從肝腎本病治。固是地黃飲子。用意在濁藥輕投。勿以味濃凝滯痰氣。但以質能引導至下。變飲為丸。純是濁藥柔溫。若歸脾湯。甘溫守中。養脾之營。更與痰飲沖逆相背。自七月間反復。必有暑濕客氣。從呼吸而受。據述肌膚間發丹疹。浮腫甚速。腠膜映紅。若但內癥。未必有此。

思夏秋口鼻受氣。上焦先傷。與肝腎本病兩途。上焦失解。理必漫延中下。而三焦皆為病藪矣。此脹在乎脈絡。不在腑腸。水谷無礙者緣此。況久病大虛。溫補不受。必當推其至理。伏邪引動宿病。仲景論必先理其邪。且口渴便實。豈溫熱相宜。自言懷抱郁結。相火內寄肝膽。如莖腫囊縱。濕壅水漬。勉以三焦氣分宣通方。仿古二虛一實。偏治其實。開其一面也。

飛滑石 杏仁 茯苓皮 濃樸 豬苓 通草 白蔻仁望色。萎瘁晦黯。聞聲。呼吸不利。語音若在甕中。診脈右緩左急。問初病忽熱忽溫。頭中如裹。腰痛欲拊捫。神識呆鈍?;杌栌?。肢節螈痙??忍涤臣t。溺溲短縮。便溏帶血。不饑不渴。環口微腫。唇干不紅。舌白糜腐。此水谷酒腥濕熱相并郁蒸。阻撓清氣之游行。致周身氣機。皆令痹塞。夫熱邪濕邪皆氣也。由募原分布三焦營衛。循環升降。清濁失司。邪屬無形。先著氣分。時師橫議表邪宜汗。

里滯宜消。見熱投涼。殊不知熱由濕郁。氣行熱走。仲景于痙 從濕化忌汗忌下。明示后人勿傷陰陽耳。但無形之邪。久延必致有形。由氣入血。一定理也。據色脈癥參之。未見或可采用。

羚羊角 茵 銀花 連翹 通草 大腹皮 茯苓皮 豬苓 澤瀉 至寶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奎屯市| 禄丰县| 兴安县| 东港市| 镇原县| 雅江县| 师宗县| 衡阳县| 通辽市| 桐庐县| 德令哈市| 元阳县| 香河县| 丹东市| 彰化县| 沈丘县| 光泽县| 社旗县| 海林市| 调兵山市| 双牌县| 自治县| 东源县| 武乡县| 萍乡市| 合阳县| 景德镇市| 金平| 门源| 古浪县| 巢湖市| 类乌齐县| 南靖县| 顺义区| 清远市| 和龙市| 巴中市| 申扎县| 海门市| 休宁县| 崇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