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總攝頌曰
- 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戒經
- 佚名
- 1736字
- 2015-12-16 17:34:16
齊整著裙。應當學
不太高不大下。不象鼻不蛇頭。不多羅葉。不豆團形。著裙應當學
齊整著五衣。應當學
不太高不太下。好正披好正覆。少語言不高視入白衣舍。應當學
若月期將至。不應往白衣舍。應當學
不覆頭不偏抄衣。不雙抄衣。不叉腰不拊肩。入白衣舍。應當學
不蹲行不足指行。不跳行。不庂足行。不努身行。入白衣舍。應當學
不搖身。不掉臂。不搖頭。不肩排。不連手。入白衣舍。應當學
在白衣舍。未請坐不應坐。應當學
在白衣舍。不善觀察不應坐。應當學
在白衣舍。不放身坐。應當學
在白衣舍。不壘足。不重內踝。不重外踝。不急斂足。不長舒足。不露身。應當學
恭敬受食。應當學
不得滿缽受飯。更安羹菜。令食流溢于缽緣邊。應留屈指用意受食。應當學
行食未至。不豫申缽。應當學
不安缽在食上。應當學
恭敬而食。應當學
不極小團不極大團。圓整而食。應當學
若食未至。不張口待。應當學
不含食語。應當學
不得以飯覆羹菜。不將羹菜覆飯更望得。應當學
不彈舌食。不[口*((甫-、)/寸)][口*集]食。不呵氣食。不吹氣食。不散手食。不毀呰食。不填頰食。不嚙半食。不舒舌食。不作窣睹波形食。應當學
不舐手。不舐缽。不振手。不振缽。常看缽食。應當學
不輕慢心觀比坐缽中食。應當學
不以污手捉凈水瓶。應當學
在白衣舍。不棄洗缽水。除問主人。應當學
不得以殘食置缽水中。應當學
地上無替不應安缽。應當學
不立洗缽。應當學
不于危險岸處置缽。亦不逆流酌水。應當學
人坐己立不為說法。除病。應當學
人臥己坐不為說法。除病。應當學
人在高座己在下座。不為說法。除病。應當學
人在前行己在后行。不為說法。除病。應當學
人在道己在非道。不為說法。除病。應當學
不為覆頭者。不為偏抄衣。不為雙抄衣。不為叉腰者。不為拊肩者說法。除病。應當學
不為乘象馬車輿者說法。除病。應當學
不為著屐靴鞋及履屨者說法。除病。應當學
不為戴帽著冠及作佛頂髻者。不為纏頭。不為冠花者說法。除病。應當學
不為持蓋者說法。除病。應當學
不立大小便。除病。應當學
不得水中大小便洟唾。除病。應當學
不得上過人樹。除有難緣。應當學
諸大德。我已說眾多學法。今問。諸大德。是中清凈不(如是三說)
諸大德。是中清凈默然故。我今如是持
諸大德。此七滅諍法半月半月戒經中說
攝頌曰
現前并憶念不癡與求罪
多人語自言草掩除眾諍
應與現前毗奈耶當與現前毗奈耶應與憶念毗奈耶當與憶念毗奈耶應與不癡毗奈耶當與不癡毗奈耶應與求罪自性毗奈耶當與求罪自性毗奈耶應與多人語毗奈耶當與多人語毗奈耶應與自言毗奈耶當與自言毗奈耶應與草掩毗奈耶當與草掩毗奈耶
若有諍事起。當以七法順大師教。如法如律而除滅之
諸大德。我已說七滅諍法。今問。諸大德。是中清凈不(如是三說)
諸大德。是中清凈默然故。我今如是持
諸大德。我已說戒經序已說八波羅市迦法。二十僧伽伐尸沙法。三十三泥薩只波逸底迦法。一百八十波逸底迦法。十一波羅底提舍尼法眾學法。七滅諍法。此是如來應正等覺戒經中所說所攝。若更有余法之隨法。與此相應者。皆當修學。仁等共集歡喜無諍。一心一說如水乳合。殷勤光顯大師圣教。令安樂住。勿為放逸。應當修學
忍是勤中上能得涅槃處
出家惱他人不名為沙門
此是毗缽尸如來應正等覺。說是戒經
明眼避險途能至安隱處
智者于生界能遠離諸惡
此是尸棄如來應正等覺。說是戒經
不毀亦不害善護于戒經
飲食知止足受用下臥具
勤修增上定此是諸佛教
此是毗舍浮如來應正等覺。說是戒經
譬如蜂采花不壞色與香
但取其味去苾芻入聚然
不違逆他人不觀作不作
但自觀身行若正若不正
此是俱留孫如來應正等覺。說是戒經
勿著于定心勤修寂靜處
能救護無憂常令念不失
若人能惠施福增怨自息
修善除眾惡惑盡至涅槃
此是羯諾迦牟尼如來應正等覺。說是戒經
一切惡莫作一切善應修
遍調于自心是則諸佛教
此是迦攝波如來應正等覺。說是戒經
護身為善哉能護語亦善
護意為善哉盡護最為善
苾芻護一切能解脫眾苦
善護于口言亦善護于意
身不作諸惡常凈三種業
是則能隨順大仙所行道
此是釋迦如來應正等覺。說是戒經
毗缽尸式棄毗舍俱留孫
羯諾迦牟尼迦攝釋迦尊
如是天中天無上調御者
七佛皆雄猛能救護世間
具足大名稱咸說此戒法
諸佛及弟子咸共尊敬戒
恭敬戒經故獲得無上果
汝當求出離于佛教勤修
降伏生死軍如象摧草舍
于此法律中常為不放逸
能竭煩惱海當盡苦邊際
所為說戒經和合作長凈
當共尊敬戒如[犛-未+牙]牛愛尾
我已說戒經眾僧長凈竟
福利諸有情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