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腦子少用性子
生活中非理性的因素很多,我們常常會因為某些非理性的因素而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造成一些不該有的后果。
(1)憤怒
憤怒會使人失去理智思考的機會,在許多場合,因為不可抑制的憤怒,使人失去了解決問題和沖突的良好機會。
尤其是一時沖動的憤怒,可能意味著事過之后要付出高昂的彌補代價。在實際生活中,憤怒造成的損失往往是難以彌補的。你可能從此失去一個好朋友,失去一批客戶,而別人對你的合作也會產(chǎn)生疑慮。
人在憤怒情緒的支配下,往往不顧及別人的尊嚴,并且嚴重地傷害了別人的面子。損害他人的物質(zhì)利益也許并不是太嚴重的問題,而損害他人的感情和自尊卻無異于自絕后路。
(2)狂躁
狂躁給人以一種假象,仿佛此人精力充沛,說話與做事都那么有感染力,顯得咄咄逼人。
初次接觸狂躁者時,許多人都會產(chǎn)生錯誤的感覺,以為他是那么的具有活力,使人感動。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了解的加深,你也許會發(fā)現(xiàn),你會發(fā)現(xiàn)他狂躁表面下隱藏的缺陷。
他的談話沒有深度,他行事缺乏條理和計劃性,他說過的話轉(zhuǎn)眼就會忘記,交給他的任務(wù)也不會受到認真對待。
狂躁的情緒容易使人自我陶醉,因為狂躁者的自我感覺好極了,他會顯得雄心勃勃。可是,世界上沒有狂躁者成功的例子,狂躁是情緒的極端。
(3)猜疑
猜疑是人際關(guān)系的腐蝕劑,它可以使觸手可及的成功機會毀于一旦。
許多猜疑最終都證明是誤會,如果相互之間的溝通順暢,那么猜疑的霉菌就無處生長。對成功路上艱難跋涉的追求者來說,猜疑將是一個隨時可能吞沒你整個宏偉事業(yè)的陷阱。因為你的猜疑可能隨時被別人利用,而蒙在鼓里的你還渾然不覺。其實,只要你細加分析,就不難發(fā)現(xiàn),猜疑是多么地沒有道理和破綻百出。
猜疑的另一個原因是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缺乏足夠的自信。為什么會猜疑?因為擔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而這種擔心顯然是由于對自己控制局面的能力信心不足。
(4)嫉妒
嫉妒使人心中充滿惡意、傷害。如果一個人在生活中產(chǎn)生了嫉妒情緒,那么他就從此生活在陰暗的角落里,不能在陽光下光明磊落地說和做,而是面對別人的成功或優(yōu)勢咬牙切齒,恨得心痛。
易嫉妒的人傷害的首先是自己,因為他把時間、精力和生命不是放在積極進取上,而是日復(fù)一日的蹉跎。
嫉妒同時也會使人變得消沉,或是充滿仇恨。一個人如果陷入這種不良精神狀態(tài),那么他距離成功也就會越來越遠。
(5)緊張
適度的緊張使我們能集中精力。但緊張過度卻會使我們長期的準備工作付諸東流。
一個成功者,他也許一直都有些緊張的情緒,但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已經(jīng)學(xué)會了如何控制緊張。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總統(tǒng)林肯,當眾演講時始終有些緊張,可是他知道如何控制和巧妙地掩飾過去,不讓臺下的聽眾覺察出來。
如何控制以上所說的非理性因素造成的不良情緒?我們看看下面這個故事。
美國一家公司的經(jīng)理想出了一種很好的辦法,以發(fā)泄他的怨氣。年輕的時候,他在本公司里做一個小職員。當然,提升的渴望和現(xiàn)實有很大的出入,于是,他提起紙筆,想寫辭職信。
在寫辭職信之前,他為了發(fā)泄自己的不平,就在紙上寫下了對公司中每個上級職員和經(jīng)理的評判。寫好后,他拿去讓一位老朋友看。
那位朋友很有心計,他取出一支藍色水筆,讓這位不平的朋友把公司中那些人的才能也寫下來,同時列出在10年之內(nèi)如何提升自己的計劃。
當這些東西都寫出來后,這位公司職員的怨氣消了很多,他決定繼續(xù)在這個公司做下去,因為與他相處的上級職員和經(jīng)理既有缺點,也有優(yōu)點,兼顧二者的話,他認為自己沒有充分的理由離開這些人。
從此,這位職員學(xué)會了一種發(fā)泄不平的方法,凡是忍不住的時候,他都要把心中的情緒寫下來,看一看,心境就平和了許多。
在我們的身邊,更多的是生活平淡的普通人,我們要有一顆與人為善的心,以己度人,而不要瞧不起任何人,也許今天身邊很不起眼的人,將來卻有可能決定你的命運。每個人都有他的長處,不要以有色眼睛看人。與人交往時播下友善的種子,說不準什么時候會得來豐收的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