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不能過于依賴別人
- 做事就這幾招
- 王詠星編著
- 1077字
- 2016-01-13 17:37:25
自己做主不為人奴
遇事首先想到別人,追隨別人、求助別人,人云亦云、亦步亦趨,沒有自恃之心,不敢相信自己,不敢自行主張,不能自己決斷,在家中依賴父母、愛人,在外面依賴同事、上司,就是不敢自己創造,不敢表現自己,害怕獨立。這都意味著人格沒有成熟,沒有健全,是身體懶惰和心理懶惰的伴生物,取其名曰“依賴”,可算是另一種安然。
依賴之心,就來源于惰性。
小時候父母包辦過多,沒有獨立行動、自作主張的訓練,吃飯、穿衣及日常起居沒有較早地自己處理而讓別人侍候,總是繞著媽媽的圍裙轉,不敢離開幾步,于是直接形成了依賴心理,形成了惰性。
此外,父母給予你的憑借過多,使你幾乎不用努力奮斗也能生活下去,這更是形成依賴心理、不能獨立自恃、不能健全發展個性的重要原因。
所以,如果你得到父母的憑借過多,你的父母并不是愛了你,而是害了你。他們使你不能健全發展和成熟——人生的損失還有什么比這更慘重的呢?
處處依賴別人,白白地消費這個世界,沒有創造和貢獻給這個世界,甚至不能謀取維持自身生存和必需條件,更談不上給妻兒父母什么幸福了。
不能獨立地辦成任何事情,便無從談起操縱和把握自己的命運,命運只能被別人操縱。如果你有利用的價值,人家便會利用你。如果你的利用價值消失了,或者已經被利用過了,人家會把你拋開,讓你靠邊站。只因為你太軟弱無能,只因為你的心目中只能相信別人,不敢相信自己,更不能自信勝于他人。
依賴性強的人是一個可憐而孤獨的人。四處碰壁,不被信任,不受歡迎,遭人鄙視,是依賴所導致的必然結果。依賴性強的人就好比是依靠拐杖走路的不健康的人。馬斯洛認為,一個完全健康的人的特征之一就是:充分的自主性和獨立性。
如果如此這般地度過一生,實在是枉為一生,太遺憾、太悲哀了。
依賴別人,即使跟著別人獲取過成功,擁有過什么,占據過什么,實際上也是一無所有。因為依賴別人而成功的,實質上那是別人的成功,而自己仍然是一個不會獨立、不會創造的失敗者。物質上的擁有和占據,填補不了精神的空虛和蒼白。常言道:吃別人嚼過的饃饃不香。靠自己的能力和才干所獲取的成功,才是最有價值、最耐自己咀嚼回味的享受。
終身依賴別人,當你告別這個世界的時候,回首蒼白的一生,只有悔恨,別人不會在你的墳前灑下熱淚。
其實,脫離對別人的依賴,獨立地發展和鍛煉自己,扔掉拐杖,走出成長的誤區,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自己并沒有比別人少一條腿,別人能夠做成的事,自己也一定能夠做成。
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一個具有創造性的人,也定會是個成功的人。要成功,就應該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只有養成了獨立自主的習慣,才能在風風雨雨的事業之路上獨創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