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對比辯論——在比較中獲得主動權
- 人生的九項修煉
- 張俊杰編著
- 631字
- 2016-01-14 13:56:26
對比詭辯術就是將兩個相對或相反的事物并舉出來,造成一種強烈的語言,是使真的、善的、美的,顯得更真、更善、更美,使假的、惡的、丑的,顯得更假、更惡、更丑的一種詭辯技巧。
戰(zhàn)國時期,有一次齊宣王召見顏斶。齊王對顏斶說:“你過來!”
顏斶反對齊王說:“你過來!”
齊王很不高興,這時左右的人指責顏斶說:“齊王是國君,你是國君的臣下,你這樣跟齊王說話成什么體統(tǒng)?”
顏斶不慌不忙地說:“我到國君面前去是趨炎附勢,國王到我面前來是禮賢下士。與其讓我趨炎附勢,不如讓齊王禮賢下士。”
齊王怒容滿面,氣勢洶洶地質問:“到底是國王高貴還是士高貴?”
顏斶說:“士高貴,國王不高貴。從前秦國出兵攻打齊國,他們的軍隊路過士人柳下惠的墓地時,發(fā)出一道命令說:‘有到柳下惠墓地五十步范圍內打柴煮飯、割草喂馬的,殺無赦!’后來與齊國軍隊交戰(zhàn)時,秦王又發(fā)出了一道命令:‘有能割下齊王腦袋的,封他萬戶侯,同時賞黃金萬兩!’從這兩道軍事命令就可以看出。一個活著的國君腦袋,還比不上死掉的士人墳堆上的一根柴草!”
顏斶通過“趨炎附勢”與“禮賢下士”的對比;“士人墳頭上的柴草”與“活著的國君的腦袋”對比,造成一種強烈的反差,論證了他的“士高貴、國王不高貴”的觀點。幾句話說得齊王張口結舌,無言以對。
有比較才有鑒別,這也同樣適用于口才表達技巧中。一般來說,運用對比詭辯術取勝的關鍵就在于顯示所比較事物的強烈反差,造成鮮明的形象,從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在這里,我們要選擇恰當?shù)念惐仁挛铮⑦M行充分的比較,使對方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