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不要忽視小人物,更不能得罪他們。因為小人物雖然可能幫不上我們,但是如果得罪了他們,他們也許會處心積慮地找麻煩,這樣一來就得不償失了。所以,不要輕易得罪小人物,說不定有一天他們就會在關鍵時刻成為影響我們前程和命運的“大人物”。
在一家事業單位,行政科和財務科兩個部門的科長都是大學畢業生,年齡、特長相仿,都非常有才華。行政科科長為人和善,善于走群眾路線。每當出差,他總是不忘帶點小禮物、小玩意,因此很得人心。
而財務科科長雖然同樣業績不凡,但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時,卻嚴厲有余,溫情不足,有時甚至很不通情達理,缺少人情味。有一次,單位傳達室小王的父親得了病,小王把老人送到醫院,急急忙忙趕到工作單位,耽誤了幾分鐘。往常八點半就能送到財務科的一份財經報紙九點鐘才送過來。雖然小王平時工作勤懇、兢兢業業,從不耽誤大家看報紙或收發各種信件的時間,但這位財務科科長還是對其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并當著眾人的面對小王近來的工作作了不切合實際的點評,弄得小王心里很不愉快。
從此,小王表面上還是對財務科科長畢恭畢敬,工作也完成的非常好,但骨子里卻對財務科科長生起了怨恨。小王愛傳播各類消息,正所謂物以類聚,與她關系好的同事中也大多是這樣的人。她們不斷地生造出些是非,或抓住財務工作中的一點小小的失誤,將事情不斷地放大。就這樣,一次次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在不斷地詆毀財務科科長的同時還贏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后來,在一次人事調整中,行政科科長不但工作業績頗佳,而且口碑甚好,所以被提拔為副處長。而那位財務科科長盡管工作干的也不錯,但他有失人情味的管理方式,不利于留住人才,只好繼續留在原來的崗位上。
現實生活的復雜提醒我們要時刻注意到身邊的各種人物,對那些“小人物”我們要保持友善的態度,重視他們的獨特作用和特殊價值,不能在小河溝里翻了船。能很好與“小人物”相處的人,往往能夠熱心幫助別人,結果是雙方受益;不能很好與“小人物”相處的人,不愿意為“小人物”做任何事情的人,“小人物”也不會給你提供方便,結果還會使自己遭遇很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