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要做獨立 健康的媽媽
- 高知媽媽是如何培養孩子的
- 李銀慧編著
- 1262字
- 2015-12-26 16:06:02
每一位媽媽,有了孩子之后,都甘心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的一切,——有人稱之為“母愛”,大肆褒獎,說它是無私的,無件的愛,是最偉大的東西。
太多的孩子,正犧牲在了這種“甘于犧牲一切”之上。
“甘于犧牲一切”,是文化素質低的流露。這樣的媽媽,過度依附、重視孩子,寄居于孩子的人生,支配著孩子的言行、夢想和價值觀。最終,孩子將會憤怒的吶喊:“求求你,別再為我犧牲了?!?
因為,這樣的付出,已經成了孩子沉重的精神包袱。
正確的教育,不是付出一切。媽媽一定要有自己人生,要為自己而活。
有了陽陽之后,我一直努力保持自己生活的豐富性。我有自己要做的事,從不圍著陽陽轉,把他當成我生命中的“太陽”。我想追求一種理性、開放的教育氛圍。
陽陽一兩歲左右,我就開始了適度放手。我鼓勵他“自己來”,讓他開始學習自理,我鼓勵他自己做事。當他說“自己來”時,我從不說“我來”。
平時,我除了關心他的飲食、身體健康外,也密切關注著他的精神世界。比如,當我發覺了陽陽孤單時,就主動結識了一些有小孩子的鄰居,幫陽陽拓展生活圈子。
后來,陽陽長大了,每個寒暑假,我們都會有一次家庭旅游,幫他開闊眼界。
一直以來,大家都嚷著學習很重要,但我覺得,成長的過程中,有許多比學習更重要的東西。它們是人格、價值觀、感受生活及幸福的能力等東西,這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精神內核。有了它們,哪怕走遍天涯海角,孩子也會照顧好自己,施展出最優秀的自己。
只追求學習成績,是一種短視形為,只會早早地,讓孩子背上沉重的精神負擔。太關注學習,其實是讓孩子背負父母的夢想。而學習是孩子的事,不是媽媽的事。
有時候,陽陽有興致,我會和他聊聊,我現在的生活狀態,我的人生目標,我準備如何實現它們。陽陽聽后,常常被吸引,還給我出主意,為我加油。我能有精彩的人生,陽陽也會覺得驕傲。我的夢想,我來實現,我不想陽陽背負媽媽的夢想,做個全優生。
除非,他自己真心想做全優生,這是我管不了的。
我知道,一個獨立、健康,勇于追求自我價值的媽媽,在追求自我時,流露出的生活態度,展現出的言行舉止,就是給孩子最好的引導和熏陶。
父母的文化素質,決定了家庭教育的質量。文化素質,它不僅是學歷的提高,更是健康的生活,文明的行為,良好的習慣的綜合展示,它需要父母有獨立、健康的個人生活。
教子建議:
1.別讓孩子背負父母的夢想。父母一定要清楚,孩子是獨立的,是自由的精神個體。孩子不是父母夢想的實現機器,一旦強加夢想,就想處處操控孩子。最終,孩子丟失了自己的人生,父母寄居于孩子的人生。這樣的親子關系,是一種痛苦。
2.積極的生活,做孩子的榜樣。父母的夢想,要由自己來實現。生活中,一定要積極的過日子,養成健康的習慣,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這些舉動,能給孩子積極的熏陶,比向孩子教導一萬遍更有效。希望有怎樣的孩子,就給孩子怎樣的熏陶。
3.別一味犧牲,讓孩子有負罪心理。一味的犧牲,是一種自私行為。因為犧牲的背后,都是有所求的。例如,搞好學習,給父母爭光,出人頭地,能耀祖等。這類東西對年幼的孩子太沉重,是一種精神負擔。這是用愛捆綁住孩子,讓孩子失去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