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3章

此承上章奪字之義,逗見火候端倪。

云散海棠月,春深楊柳風。阿誰知此意,舉目問虛空。

愚按:此時已得太極中元仕以為體,火候只是忘虛合道,一著神氣都付相忘之中。故此章首句言云散而月到海棠,似喻神已大凈大明,無聲無臭;次句言春深而風吹楊柳,似喻氣已至和至暢,無影無蹤。學者切諸身心,完其體段,則首句是形容喜怒哀樂未發(fā)之謂中,次句是形容發(fā)而皆中乎節(jié)之謂和;象其功用,則首句是模擬三達德為我所良知,即為人人所同得,次句是模擬五達道為我所良能,即為人人所共由。

然以云周天火候之竅妙,尚未見入手精一之旨。且下文又何以云“目問虛空”囗此須其人自體自悟,通一畢萬,但能自得夫本心之良。然則動即孚乎人性之同然,靜即合夫天命之本然,常涵養(yǎng)其渾然,斯觸處而洞然,方知我神與氣已早自混化于心目之間,并復泯跡于虛空之際。何則囗氣之動靜隨乎神,神固為氣之先也;神之飛潛由乎心,心更為神之先也;心之先機在乎目,則目實心之先也。《陰符經(jīng)》云:“心生于物,死于物,機在目”,是知目為心之先機,實為神氣之先務。故目逃者,則心遁而氣阻神喪;目明內(nèi)視者,則心清而神凝氣浩;目同虛空者,則心游于物之初而無所住,神氣亦湛然常寂。養(yǎng)到寂無所寂,方知十方三界不外一心,往古來今無非一我;昔本不生,今亦不滅,昔原不減,今亦無增。此意如如,阿誰知得?

曾以此義叩師于太虛之安居,師正持無字觀音之經(jīng),遂言曰:“首句是令人見月之指,不可認指為月;次句如角風之旗,不可認旗為風。蓋當雷雨滿形之后,肇開光風霽月之場。首句一散字,猶云‘但得置身天際坐,莫須回首白云低。’——神也性之命也,而何可執(zhí)喻為神也囗次句一深字,猶云‘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氣也命之性也,而何可偏喻為氣也囗余師泥丸嘗留道偈,有曰:‘楊柳也當明月舞,海棠亦為好風嬌。’又云:‘漫空云散家家月,大地春來處處花。’正是澹蕩天光,無邊明鏡,互相容受,莫可端倪。子但堅貞處密、定慧、等觀,斯自誠而明,則明無或昧,于以盡天命之性,而性命合元,尚何有虛空之可忘囗而觀自然以合道,即與道合真,永保真空無礙之休焉。”遂稽首而稱頌曰:“我在太虛中,空明無一物。自在即天真,清風吹浩月”。

如是大乘正宗虛無妙道,若非向日積持念誠恒之力,會得半句先機,由我?guī)熖摽詹赜∽C確實,縱使走遍天涯,阿誰能知此意耶?

《易·屯卦彖辭》“雷雨之動滿盈。”盈字,漢儒注本作“形”字,蓋指屯卦二三四爻為一抽象也。全真先輩俱從形字解,今仍之。

第七十二章。此承上二章,指示通玄之火候,即是合元之先機。合參泥丸《翠虛吟》呂秀才一訣,更知妙體妙用,廣大精微,見得太虛真境,有如是之妙不可言者。

人間無物累,天上有仙階。已解乘云了,相將白鶴來。

言到此得訣直接了當,則已礦盡金純,煙銷火滅,包含萬象,不掛一絲,人間物累無干,天上仙階有分。然未敢乘云以自達,必謹俟鶴至以沖霄。教人總不以出入隱顯為能,自可造變化飛升之道耳!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中县| 黎平县| 中超| 郯城县| 寿阳县| 徐州市| 临高县| 大足县| 五华县| 汾阳市| 榆林市| 衡山县| 吉安县| 英超| 张家界市| 惠州市| 通城县| 大石桥市| 临高县| 黔南| 历史| 成武县| 涞源县| 建宁县| 彭山县| 白河县| 中阳县| 海门市| 托克托县| 上林县| 阿克苏市| 大同市| 安平县| 平和县| 郧西县| 遂溪县| 措美县| 宾川县| 仁怀市| 阜城县| 邢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