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秘科 【明 萬全】
總賦
陰陽異質,男女殊科。特立專門之證治,以救在室之沉疴。月事時下兮,如潮汐之應期;血海常滿兮,似江漢之流波。謂之無病,可以勿藥。或不及期而先來兮,氣有余而血易虧,或過期而后來兮,氣不足而血本弱。花氣淡淡兮,由血室之水虛;桃浪紫色兮,被胞戶之火灼。經未行而腹痛兮,氣滯血濇而可調;經已行而腹痛兮,和氣養血而勿錯。或一月再行兮,邪火迫而氣血不藏;或數月而一行兮,元氣虧而生化不多。是皆損真之證,貴在調和治之。滿而不泄兮為經閉,為血枯,為癥瘕;泄而不滿兮,為崩中,為帶下,為漏濁。常滿者惡其中滿,常泄者慮其氣脫。脈惟喜于芤濇,診切忌乎洪數。或隱忍而病盛兮,愚婦自速其亡。妄攻補而病增兮,庸醫反助其虐。
總論
按經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沖任脈盛,月事以時下,乃有子。故得其常候者為無病,不可妄投調經之劑。茍或不及期而經先行者,或過期而經后行者,或十月而經再行者,或數月而經一行者,或經閉不行者,或崩者,或漏下者,此皆失其常候,不可不調也。大抵調治之法,熱則清之,冷則溫之,虛則補之,滯則行之,滑則固之,下陷則舉之。對證施治,以平為期。如芩、連、梔、柏,清經之藥也;姜、桂、丁、附,溫經之藥也;參、朮、歸、茯,補虛之藥也;川芎、香附、青皮、延胡,行滯之藥也;牡蠣、赤石脂、棕櫚灰、側柏葉,固精之藥也;升麻、柴胡、荊芥、白芷,升舉之藥也。隨其證而用之,鮮有不效者矣。
經候不調有三
婦人經候不調有三:一曰脾虛,二曰沖任損傷,三曰脂痰凝塞。治病之工,不可不審。脾胃虛弱者:經曰:二陽之病發心脾,女子不月。夫二陽者,陽明胃也。胃主受納五谷,長養血氣,灌溉臟腑,流行經隧,乃水谷之海,血氣之母也。惟憂愁思慮則傷心,心氣受傷,脾氣失養、郁結不通,腐化不行,胃雖能受,而所謂長養灌溉流行者,皆失其令矣。故脾胃虛弱,飲食減少,氣日漸耗,血日漸少,斯有血枯血閉及血少色淡、過期始行、數月一行之病。沖任損傷者:經曰:聚以噓之,血以濡之。故氣行則血行,氣止則血止也。女手之性,執拗偏急,忿怒妒忌,以傷肝氣,肝為血海,沖任之系,沖任失守,血氣妄行也。又褚氏曰:女子血未行而強合,以動其血,則他日有難名之疾。故女未及二七天癸之期而男子強與之合,或于月事適來未斷之時而男子縱欲不已,沖任內傷,血海不固,由斯二者為崩為漏,有一月再行不及期而行者矣。脂痰凝塞者:蓋婦女之身,內而腸胃開通,無所阻塞,外而經隧流利,無所凝滯,則血氣和暢,經水應期。惟彼肥碩者,膏脂充滿,元室之戶不開,挾痰者痰涎壅滯,血海之波不流,故有過期而經始行,或數月而經一行,及為濁、為帶、為經閉、為無子之病。
先期經行治法
如德性溫和,素無他疾者,責其血盛且有熱也,用歸身、川芎、赤芍、生地、知母、麥冬、地骨皮、甘草之屬。
如性急躁,多怒多妒者,責其氣血俱熱,且有郁也,用歸身、川芎、白芍、生地、炒條芩、炒黃連、童便浸香附、生甘草之屬。
如形瘦素無他疾者,責其血熱也,用四物加炒芩連、赤芍藥、生甘草之屬,兼服三補丸和之。
如形瘦素多疾且熱者,責其沖任內傷也,用歸身、白芍、熟地、人參、知母、麥冬、川芎、炙甘草、姜、棗之屬、更宜常服地黃丸。
如曾誤服辛熱媛宮之藥,責其沖任伏火也,用歸身、川芎、赤芍、生地、黃蘗、知母、木通、生甘草之屬。
如形肥多痰多郁者,責其血虛氣熱也,用歸身、川芎、姜汁浸生地、滾水泡半夏、白茯苓、生甘草、炒條芩、童便浸香附、炒黃連、生姜之屬。
后期經行治法
如德性溫和,素無疾者,責其氣處血少也,用四物、四君、姜、棗之屬。
如性急躁,多怒多妒者,責其氣逆血少也,用四物、四君加青皮、童便浸香附之類,兼常服蒼莎丸以調之。
如形瘦素無他疾者,責其氣血俱不足也,用十全大補、姜、棗之屬。
如形瘦食少者,責其脾胃虛弱,氣血衰少也,用異功散加當歸川芎湯主之,兼服地黃丸。
如肥人及飲食過多之人,責其濕痰壅滯,軀肢迫寒也,用六君子加歸芎湯主之,兼服蒼莎丸。
如素多痰者,責其脾胃虛損,氣血失養也,用參朮大補丸、地黃丸之類。
如性急多怒氣者,責其傷肝臉動沖任之脈也,用四物加柴胡湯主之,更宜兼服補陰丸以瀉沖任之火。
如曾服辛熱之藥者,用四物加黃蘗、知母湯及三補九主之。
如曾傷沖任之脈者,用四物、人參、知母、麥冬湯及地黃丸主之。
數月經一行治法
瘦人責其脾胃弱氣血虛,用十全大補湯及地黃丸主之。
肥人責其多痰兼氣血虛,用六君子加蒼莎導痰丸主之。
或前或后治法
明水或前或后,悉從虛治,加減八物湯主之,更宜常服烏雞丸。
過多過少治法
瘦人經水來少者,責其血虛且少也,四物加人參湯主之。
肥人經水來少者,責其壅凝經隧也,用二陳加芎、歸湯主之。
經水來太多者,不問肥瘦皆屬熱也。四物加芩、連湯主之,兼服三補丸。
經水色紫者熱也,四物加香附、黃連湯主之。
經水色淡者虛也,八物湯主之,更常服地黃丸。
已上各調經之法,并宜于經候行時,連進十余服,則下次經候自不愆矣。若丸藥則宜長久服之乃效。
經閉不行有三
婦人女子經閉不行,其候有三:乃脾胃傷損,飲食減少,氣耗血枯而不行者,法當補其脾胃,養其血氣,以待氣充血生,經自行矣。不可妄用通經之劑,則中氣益損,陰血益干,致成癆瘵之疾而不可救。一則憂愁思慮惱怒怨恨,氣郁血滯而經不行者,法當開郁氣行滯血而經自行。茍用補劑,則氣得補而益結,血益凝聚,致成癥瘕脹滿之疾。一則軀脂痞塞,痰涎壅滯而經不行者,法當行氣導痰,使經得行,斯謂之良工矣。
脾胃傷損治法
脾胃損傷,血枯不行者,用加減補中益氣湯主之,更宜服參朮大補丸、烏雞丸,以經行為度。
氣郁治法
氣郁血閉不行者,用開郁二陳湯主之,更宜服四制香附丸,以經行為度。
痰滯治法
因痰者,用蒼莎導痰丸治之,更宜服開郁二陳湯去莪朮加枳殼服之。
失夫治法
愆期未嫁之女,偏房失寵之妾,寡居之婦,庵院之尼,欲動而不能遂,感憤而不得言,多有經閉之疾;含羞強忍,不欲人知,致成癆瘵之病,終不可救者,宜用四制香附丸、參朮大補丸。攻補兼行,庶幾可瘳。此七情之變,難以法治者也。
脈虛治法
經閉不行,骨蒸潮熱脈虛者,用增損八物柴胡湯主之。如熱太甚,服此不平者,加黑干姜灰,神效。
脈實治法
經閉發熱,咽燥唇干脈實者,用四物、涼膈散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