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 婦人產(chǎn)后門
- (清)陳夢雷
- 11549字
- 2015-12-07 17:20:37
方
清魂散 【《準繩》,下同】 治產(chǎn)后血運。
澤蘭 人參各二錢半 川芎半兩 荊芥一兩
右為末,用溫酒熱湯各半盞,調(diào)一錢,急灌之,下咽眼即開,氣定即醒。一方有甘草二錢。
來蘇散 治臨產(chǎn)用力太過,氣血運悶,不省人事。
木香不見火 神曲炒 橘紅 黃芪 白芍藥 阿膠蛤粉炒 麥糵炒 生姜炒黑,各一錢 糯米一撮 苧根洗掙,一錢半 甘草炙,五分
右作一服,水二鍾,煎至一鍾,斡開口灌下,連進為愈。
獨行散 治產(chǎn)后血運,昏迷不省,沖心悶絕。
五靈脂二兩,半生半炒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diào)下。口噤者,拗開口灌之,入喉即愈。一方加荊芥為末,童便調(diào)服。如血崩不止,加當歸,酒童便煎,不拘時服。
奪命散 一名血竭散。治產(chǎn)后血運,血入心經(jīng),語言顛倒,健忘失志,及產(chǎn)后百病。
沒藥 血竭各等分
右研細為末,纔產(chǎn)下,便用童便細酒各半盞,煎一二沸,調(diào)下二錢,良久再服。其惡血自循下行,更不沖上,免生百疾。
紅花散 治產(chǎn)后血昏血運血崩,及月事不調(diào),遠年干血氣。
干荷葉 丹皮 當歸 紅花 蒲黃炒,各等分
右細末,每半兩,酒煎和滓溫服。如胎衣不下,榆白皮湯調(diào)下。
花蕊石散 治胞衣不下,上沖至死,但心頭熱,及產(chǎn)后氣欲絕,惡血奔心欲死者。
花蕊石一斤 上色硫黃四兩,各研細
右二味拌勻,用紙和膠泥固瓦罐,泥干,入藥在內(nèi),密泥封口,焙令透熱,安在四方磚上,磚上書八卦五行字,用炭周匝,自巳午時從下生火,令漸漸上徹,有墜下火,仍夾火上,直至經(jīng)宿,炭消火冷,冷定取出細研,羅過,磁器內(nèi)盛,依法用之。
荷葉散 療產(chǎn)后惡露不下,腹中疼痛,心神煩悶。
干荷葉二兩 鬼箭羽 桃仁研 劉寄奴 蒲黃各一兩
右為粗末。每服三錢,以童便一大盞,姜二片,生地黃一分,捶碎同煎至六分,去滓,無時熱服。
沒藥丸 治產(chǎn)后惡露方行,而忽然斷絕,驟作寒熱,臍腹百脈皆痛如錐刺,此由冷熱不調(diào),或思慮動作,氣所壅遏,血畜經(jīng)絡。
桂心 芍藥各半兩 桃仁去皮尖炒研如泥 沒藥研,各二錢半 當歸一兩 蝱蟲去足翅炒 水蛭炒焦,各三十枚
右為末,酢糊丸如豌豆大,酢湯下三錢。
獨圣湯 治產(chǎn)后亡血過多,心腹徹痛然后下血,久而不止。亦治赤白帶下,年深諸藥不能效者,良驗。
貫眾一個,全用,只揉去毛花蔓用之不銼斷
右用好酢蘸濕,慢火炙令香熟,候冷為細末,用米飲調(diào)下二錢,空心食前服。
牡蠣散 治產(chǎn)后惡露淋漓不絕,心悶短氣,四肢乏弱,頭目昏重,煩熱,不思飲食,面黃體瘦。
牡蠣煅 川芎 熟地 白茯苓 龍骨各一錢 續(xù)斷 當歸 艾葉酒炒 人參 五味子 地榆各半兩 甘草三錢半
右為末,每服二錢,水一中盞,生姜三片,棗一枚,煎至六分,去渣,食前服。
七氣手拈散 治產(chǎn)后心氣攻痛。
延胡 小蘹香 芍藥 干漆炒 枳殼各二錢 黃連 石菖蒲 香附 蘇葉各一錢半 沒藥 乳香各一兩 甘草六分
右銼散,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一盞半,生姜三片,煎至七分,空心服。
大巖蜜湯 治同上。
生干地黃 當歸 獨活 吳茱萸 芍藥 干姜 甘草 桂心 小草各一兩 細辛半兩
右為散,每服半兩,水三盞,煎至一盞,去滓,稍熱服。評曰:產(chǎn)后心痛,未必便是血痛,設是巖蜜湯,豈可用熟地黃?熟地黃泥血,安能去痛?此方本出《千金》,用生干地黃、吳茱萸一升,合準五兩,干姜三兩,細辛治停寒在下焦、方本一兩,卻減半兩,制奇制耦,量病淺深,自有品數(shù),不可妄意加減。然以巖蜜湯治血病,不若失笑散更捷。
失笑散 治產(chǎn)后兒枕余血沖心,煩悶,心腹痛欲死,百藥不效,服此頓愈。
五靈脂 蒲黃各等分
右為末,先用釅酢調(diào)二錢,熬膏,入水一盞,煎至七分,食前熱服,良驗。
經(jīng)水錄蜀椒湯 療產(chǎn)后心痛大寒所為。
蜀椒二合 芍藥三兩 半夏 當歸 桂心 人參 甘草 茯苓各二兩 生姜汁五合 蜜一升
右切,以水九升,煮椒令沸,下諸藥,煮取三升半,去滓,下姜汁及蜜,更煎取三升,服五合至六合。
黑神散 治產(chǎn)后血塊痛,經(jīng)脈行后腹疼,并經(jīng)脈不調(diào)。
熟地黃一斤 陳生姜半斤
右二味,同和炒干為末,每服二錢,用烏梅調(diào)下,常服酒調(diào)。經(jīng)脈不通,烏梅荊芥酒調(diào)下。
黑白散 治產(chǎn)后兒枕大痛。
烏金石酢煅七次,另研 寒水石煅存性為末
右各收之,痛時,各抄一錢半,米飲調(diào)下,痛止勿服,未止再服。
定志丸 治產(chǎn)后怔忡。
人參 茯苓各一兩五錢 菖蒲 遠志各一兩
右為志,蜜丸如梧子大,每股六七十丸,白湯下。
寧志膏 一名寧神膏。治產(chǎn)后失血過多,心神不安,昏悶語濇,不得臥。
辰砂研 棗仁炒 人參 茯神去木 琥珀研 滴乳香研,各一錢
右為末和停,每服一錢,濃煎燈心棗湯空心調(diào)下。一方,無茯神琥珀,蜜丸如彈子大,薄荷湯化下一丸。一方,有赤茯苓,無茯神。
犀角地黃湯 治產(chǎn)后鼻衄。
芍藥七錢半 生地黃半斤 犀角屑一兩 牡丹皮凈一兩
右(口父)咀,每服五錢,水煎服。如無犀角屑,以升麻代。若有熱如狂者,加黃芩二兩。
五味子丸 治產(chǎn)后遺屎。
人參 白朮炒 五味子炒 破故紙炒,各三兩 山藥炒 白茯苓炒,各兩半 吳茱萸湯泡炒 巴戟去心炒 肉果面煨,各一兩 龍骨少許
右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百余丸,食前白湯或米湯任下。
固脬飲 治產(chǎn)婦脬損,小便淋瀝不斷。
黃絲絹三尺,自然黃者,染黃者不用,以炭灰淋汁者煮至極爛,清水洗夫灰令凈 黃蠟半兩 蜜一兩 茅根 馬勃末各二錢
右水二升,再煎一盞,空心頓服。服時勿作聲,作聲即不效。
補脬飲 治同上。
生絲絹黃色者,一尺 牡丹皮 目芨末各一錢 右,水二盞,煮至絹爛如餳服之,不宜作聲。
地黃散 治產(chǎn)后惡血不盡,腹中疼痛。
生地黃炒 當歸各二錢 生姜半兩,切焙焦黑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姜酒調(diào)下。
當歸血竭丸 治婦人產(chǎn)后惡露不下,結聚成塊,心胸痞悶,及臍下堅痛。
當歸 血竭另研 芍藥 蓬朮炮,各二兩 五靈脂四兩
右為細末,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溫酒送下。
卷荷散 治產(chǎn)后血上沖心,血刺血運,血氣腹痛,惡露不快。
卷荷初出水者 紅花 當歸各一兩 牡丹皮 蒲黃隔紙炒,各半兩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鹽酒調(diào)下一匕,內(nèi)童子小便調(diào)服。
枳實芍藥散 治產(chǎn)后腹痛煩滿,不得臥。
枳實燒令黑勿太過 芍藥各等分
右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并主癰膿,以麥粥下之。
當歸黃芪湯 治產(chǎn)后腰痛不可轉(zhuǎn)側(cè),自汗壯熱,身體強,氣短。
黃芪 芍藥各二兩 當歸三兩
右銼,每服四錢,姜四片,水煎溫服。
川芎散 治產(chǎn)后頭痛。
真天臺烏藥皮 大川芎等分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燒紅秤錘淬酒調(diào)服。
芎附散 治產(chǎn)后敗血作梗,頭痛諸藥不效者。
大附子一枚,釅酢一碗,用火四畔炙透,蘸酢令盡去皮臍 川芎一兩
右并為末,每服一錢,茶清調(diào)下。
獨活寄生湯 治肝腎虛弱,或久履濕冷之地,或洗足當風,濕毒內(nèi)攻,兩脛緩縱攣痛痹弱,或皮肉紫破,足膝攣重,又專治產(chǎn)后腳氣。
獨活三兩 桑寄生如無以續(xù)斷代 杜仲炒 白茯苓 牛膝酒浸 官桂不見火 細辛 防風 川芎 當歸 人參 熟地酒洗 芍藥 秦艽各二兩 甘草炙,一兩
右(口父)咀,每服四錢,姜五片,水煎溫服。
加減四物湯 【《保命集》】 治產(chǎn)后頭痛,血虛痰癖寒厥,皆令頭痛。
蒼朮一兩六錢 羌活 川芎 防風 香附炒 白芷 當歸 甘草各一兩 石膏二兩半 細辛一兩半
右為粗末,每用一兩,水煎,不拘時熱服。如有汗者,知血虛頭痛也,方中加芍藥三兩,桂一兩半,生姜煎。如痰癖頭痛,加半夏三兩,茯苓一兩,生姜煎。如熱厥頭痛,加白芷三兩,石膏二兩,知母一兩。如寒厥頭痛,加天麻三兩,附子一兩半,生姜三片,煎服。
趁痛方 【《準繩》,下同】 治產(chǎn)后氣弱血滯,通身疼痛,及身熱頭疼。
牛膝 當歸 桂心 白尤 黃芪 獨活 生姜各半兩 甘草 薤白各二錢半
右(口父)咀,每服半兩,水三盞,煎至一盞半去滓,食前服。
防風湯 治產(chǎn)后中風,項背強急,胸滿短氣。
防風 獨活 葛根各五兩 當歸 人參 白芍藥 甘草炙,各二兩
右為(口父)咀,每服八錢,水一盞半,棗子二枚擘破,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一方有干姜。
川芎散 治產(chǎn)后中風,身背拘急,有如繩束。
川芎 羌活 棗仁 羚羊角屑 芍藥各四兩 桑白皮一兩半 防風一兩二錢
右(口父)咀,每服一兩,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不拘時服,日進三服。
經(jīng)效茯苓湯 治產(chǎn)后風虛頭痛,語言謇濇。
茯苓 防風 干葛各八錢 麥冬一兩 芍藥 黃芩各六錢 犀角屑四錢 甘草炙二兩
右(口父)咀,每服一兩,水一大盞半,煎至一盞,去渣溫服,不拘時。
華佗愈風散 治婦人產(chǎn)后中風,口噤,手足瘈瘲如角弓,或產(chǎn)后血運,不省人事,四肢強直,或心腹倒筑,吐瀉欲死。
荊芥穗微焙
右為末,每服三錢,豆淋酒調(diào)服,或童便服之,口噤則挑齒灌之,龂噤則灌入鼻中,其效如神。大抵產(chǎn)后大眩,則汗出而腠理疏,故易于中風也。時珍曰:此方諸書盛稱其妙,姚僧坦《集驗方》,以酒服,名如圣散,云藥下可立待應效。陳氏方名舉鄉(xiāng)古拜散。蕭存敬方用古老錢煎湯服,名一捻金。王貺《指迷方》加當歸等分,水煎服。許叔微《本事方》云:此藥委有奇效神圣之功。一產(chǎn)婦睡久,及醒則昏昏如醉,不省人事,醫(yī)用此藥,及交加散,云服后當睡,必以左手搔頭。用之果然。咎殷《產(chǎn)寶》方云:此病多因怒氣傷肝,或憂氣內(nèi)郁,或坐草受風而成,急宜服此藥也。戴氏《證治要訣》名獨行散,賈似道悅之,隨抄,呼為再生丹。
濟危上丹 治產(chǎn)后虛極生風。
乳香 五靈脂 硫黃 元精石同研極細 阿膠炒珠 卷柏生 桑寄生 陳皮去白,各等分
右將上四味,同研,停于金石器內(nèi)微炒,勿令焦,再研極細,復入余藥為末,拌勻,生地黃汁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或當歸酒送下,食前服。
葛根湯 治產(chǎn)后中風,口噤仆地,頭目眩運,痰盛氣急,及治產(chǎn)后諸疾。
葛根 生姜各六兩 獨活四兩 當歸三兩 甘草炙 桂心 白茯苓 石膏 人參 白朮 防風 川芎各二兩
右為(口父)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半,去滓溫服,無時,日進二服。
干葛湯 療產(chǎn)后中風,口噤不能言。
獨活二兩 干葛一兩半 生姜一兩二錢半 甘草半兩炙
右為(口父)咀,每服一兩,水二大盞,煎至一大盞,去滓,溫服無時。
天麻散 治產(chǎn)后中風口噤。
天麻七錢半 白附子炮 天南星炮 干蝎炒 半夏湯洗七遍姜制,各半兩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生姜薄荷酒調(diào)勻,斡開口灌之,不拘時。
當歸散 一名交加散。治婦人產(chǎn)后中風,牙關緊急,不省人事,口吐涎沫,手足瘈瘲。
當歸去蘆 荊芥穗各等分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酒半盞,煎至一盞,去滓灌之,牙關緊急,斡開微微灌之,但下咽即生,屢用救人,大有神功。
伏龍肝散 治產(chǎn)后中風,口噤不能語言,腰背疼痛。
伏龍肝一兩半 干姜半兩炮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溫酒調(diào)下,不拘時,日進二服。
交加散 【《入門》】 治產(chǎn)前后百病,婦人榮衛(wèi)不通,經(jīng)脈不調(diào),腹中撮痛,氣多血少,結聚為瘕,產(chǎn)后痓及中風脅痛等證,并宜服之。
生地黃一升,取自然汁 生姜十二兩,取自然汁
右先將地黃汁炒生姜滓,生姜汁炒地黃滓,各稍干焙為細末,每服三錢,溫酒調(diào)下。尋常腹痛亦宜服。產(chǎn)后尤不可離。
羚羊角散 【《準繩》,下同】 治產(chǎn)后中風,身體反張。
羚羊角屑 當歸各七錢半 獨活 防風 麻黃去節(jié)各一兩 人參 赤芍藥 細辛 桂心各半兩
右為(口父)咀,每服八錢,水一大盞半,生姜五片,煎至一大盞,去滓溫服,不拘時。
一物獨活湯 療產(chǎn)后中風,虛人不可服他藥者。
川獨活三兩,細切
右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服,飲酒者,亦可酒水煮。
一物白蘚湯 治同上。
白薢皮三兩,細切
右煎服,同獨活法。
千全雞矢醴 療產(chǎn)后百疾,及產(chǎn)后中風口噤,拘攣,腰背強直,時時反折。
烏雞矢三升 大豆二升
右先炒豆,令聲絕,次炒雞矢令黃,以酒一升,先淋雞矢,取汁淋大豆,每服一升,重者凡四五服極妙。
大豆紫湯 治中風頭眩,惡風自汗,吐冷水,及產(chǎn)后百病,或中風痱痙,背強口噤,直視煩熱,脈緊大者不治。《小品方》云:主產(chǎn)后中風困篤,背強口噤,或但煩躁,或頭身皆重,或身重癢,發(fā)嘔吐,直視,并宜服之。
獨活去蘆,一兩半 大豆半升 酒三升
右先用酒浸獨活,煎一、二沸,別炒大豆極焦煙出,急投酒中,密封候冷,去豆,每服一二合許,得少汗則愈。日進十服。此藥能去風消血結,如妊娠折傷,胎死腹中,服此得痊。
大豆湯 治產(chǎn)后中風,發(fā)則仆地,不省人事,及妊娠挾風,兼治蓐草之間諸般病證。
大豆五升,炒黃 獨活 葛根各八兩 防己六兩
右(口父)咀,每服五錢,酒二盞,煎至一盞半,去滓溫服。不拘時,日三服。
羚羊角飲子 治產(chǎn)后氣實,腹中堅硬,兩脅脹滿,心中煩熱,渴欲飲水,欲成剛痙中風之疾。
羚羊角鎊,半兩 防風 羌活 桔梗 敗醬各八錢 桂心 柴胡 大黃浸過煨,各一兩二錢
右為(口父)咀,每服五錢,水一大盞半,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更服地黃酒,用地黃切一升,炒令黑,瓷瓶中下熱酒三升,密封口,煮令減半,任意服之。
防風當歸散 治產(chǎn)后痙。
防風 當歸 川芎 地黃各一兩
右銼,每服一兩,水三盞,煎至二盞,溫服。
防風湯 治風虛發(fā)熱,項背拘急,肢節(jié)不隨,恍惚狂言,來去無時,不自覺悟。亦治腳氣緩弱,甚效。此藥溫和不虛人。
秦艽 獨活 麻黃去節(jié) 半夏湯洗七次切片 防風各二兩 升麻 防己 白朮 石膏煅 白芍 黃芩 甘草 當歸 遠志 人參各一兩
右為粗末,入半夏片令勻,每服四錢,水二中盞,生姜七八片,煎至一盞,去滓,取清汁六分,入麝香末少許,食后臨臥帶熱服。
增損柴胡湯 治產(chǎn)后感異證,手足牽搐,涎潮昏悶。
柴胡三錢 黃芩一錢二分 人參 甘草炙 半夏湯泡,各一錢半 知母一錢 石膏二錢 黃芪二錢半
右(口父)咀,分二服,水二盞,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不拘時服。
秦艽湯 前病已去,次服此藥,去其風邪。
秦艽 白芍藥 柴胡各一錢七分 黃芩 防風各一錢二分 甘草炙,一錢三分 人參 半夏各一錢
右為(口父)咀,分二貼,每貼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食遠服。
芎藭散 治產(chǎn)后中風,四肢筋脈攣急疼痛,背項強急。
防風 牛蒡子各一兩 芎藭 酸棗仁炒 羌活 當歸 羚羊角屑,各七錢半 桂心 赤芍藥各半兩
右為(口父)咀,每服八錢,水一大盞半,煎至一大盞,去滓,不拘時溫服。
防己膏 治產(chǎn)后中風,四肢筋脈攣急,身體麻痹,并宜用之。
漢防己去皮,半斤 茵芋五兩
右(口父)咀,用酒五升,浸藥一宿,取豬肪脂一斤,文武火熬,三上三下,成膏,攤在紙花上,貼病人患處,以熱手不住摩膏上。
七珍散 治產(chǎn)后不語。
人參 石菖蒲 生地黃 川芎各一兩 防風 辰砂別研,各半兩 細辛一錢
右為極細末,每服一錢,薄荷湯調(diào)下,無時。加甘草一錢,名八珍散。
胡氏孤鳳散 治產(chǎn)后閉目不語。
生白礬一錢
右為末,用熱水調(diào)下。一方,是白芷。
又方 治產(chǎn)后不語。
人參 石蓮肉不去心 石菖蒲各等分
右,每服五錢,水煎。
逐血補心湯 治產(chǎn)后失音不語。
紅花 赤芍藥 生地黃 桔梗 蘇葉 前胡 茯苓 防風 牛膽南星 黃連 粉葛各二錢 當歸三錢 薄荷 人參 升麻各一錢五分 半夏二錢五分 甘草一錢
右銼為散,分作二服,每服水一鍾半,姜三片,煎至七分,空心服,滓再煎服。
大圣澤蘭散 治婦人血海虛冷,久無子息;及產(chǎn)后敗血沖心,中風口噤,子死腹中,擘開口灌藥,須臾生下便得無恙。又治墮胎,腹中攻刺,疼痛,橫生逆產(chǎn),胎衣不下,血運血癖,血滯血崩,血入四肢,一應血臟有患;及諸種風氣,或傷寒吐逆咳嗽,寒熱往來,遍身生瘡,頭痛惡心,經(jīng)脈不調(diào),赤白帶下,乳生惡氣,胎臟虛冷,數(shù)曾墮胎,崩中不定,因此成疾;室女經(jīng)脈不通,并宜服之。常服暖子宮,和血氣,悅顏色,退風冷,消除萬病。
澤蘭葉 石膏研,各二兩 卷柏去根 白茯苓 防風 厚樸去粗皮姜炙 細辛 柏子仁微炒 桔梗 吳茱萸湯洗七次焙,各一兩 五味子 人參 槁本 白芷 川椒去目閉口微炒出汗 白朮 黃芪 干姜炮 川烏頭炮去皮臍 丹參各七錢半 蕪荑微炒赤 甘草炙 川芎 芍藥 當歸各一兩七錢半 肉桂一兩二錢半 白薇 阿膠碎炒燥,各半兩 生干地黃一兩半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熱酒調(diào)下,臨臥服;若急疾,不拘時,日三服。
產(chǎn)后發(fā)狂方 治產(chǎn)后敗血沖心,發(fā)熱狂言奔走,脈虛大者。
干荷葉 生干地黃 牡丹皮等分
右三味,濃煎湯,調(diào)生蒲黃末二錢匕,一服即定。
妙香散 治產(chǎn)后心神顛倒,語言錯亂,如見鬼神。
生干地黃 當歸各等分
右二味,煎湯調(diào)服,立效。
烏金散 治產(chǎn)后三五日,或半月之間,忽狂言亂語,目見神鬼等證。
當歸 遠志肉 川芎 棗仁 白朮 赤芍藥 香附子 辰砂另研 熟地黃 羌活 防風 牛膝 天麻各一錢 陳皮 白芷各一錢五分 茯神二錢 半夏三錢 全蝎 麥冬 人參 甘草各九分
右銼散,作二服,水一鍾半,姜三片,蔥三枝,入金銀,同煎一碗,不拘時溫服。
四物補心湯 治產(chǎn)后言語恍惚,顛倒錯亂。
當歸五錢 川芎 生地 白芍 茯神 半夏 桔梗 白朮各四錢 陳皮三錢 甘草一錢
右銼為散,分為六服,每服水一鍾,姜三片,煎至七分,空心溫服,滓再煎服。如有熱,加酒炒黃連二錢,無熱不用。
調(diào)經(jīng)散 一名小調(diào)經(jīng)散。治產(chǎn)后浮腫。
沒藥 琥珀并細研 桂心各一錢 芍藥 當歸各二錢半 麝香研 細辛各五分
右為末,每服五分,生姜汁溫酒各少許調(diào)服。一方有甘草二錢。
茯神散 治產(chǎn)后血邪,心神恍惚,言語失度,睡臥不安。
茯神一兩,去皮木 人參 龍齒研 琥珀研 赤芍藥 黃芪 牛膝各七錢半 生地一兩半 桂心半兩
右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不拘時,去滓溫服。
柏子仁散 治產(chǎn)后狂言亂語,皆因內(nèi)虛敗血,挾邪氣攻心。
柏子仁 遠志去心 人參 桑寄生 防風 琥珀別研 當歸焙 生地黃焙 甘草各等分
右為粗末,先用白羊心一個切片,以水一大盞半,先煮至九分,去羊心,入藥末五錢,煎至六分,去滓,無時服。
白茯苓散 治產(chǎn)后心中驚悸,言語失常,神氣昏憒。
白茯苓 熟地黃 人參各一兩半 遠志 白芍藥 黃芪 桂心 當歸炒 甘草炙 麥門冬各一兩 石菖蒲 桑寄生各七錢半
右為(口父)咀,每服八錢,水一大盞半,生姜五片,棗三枚,竹葉五七片,煎至一大盞,去滓,溫服,無時。
熟干地黃散 治產(chǎn)后心虛驚悸,神思不安。
熟干地黃二兩 黃芪 白薇 龍齒研,各一兩 人參 茯神去木 羌活 遠志肉各七錢半 桂心 防風 甘草炙,各半兩
右(口父)咀,每五錢。水一大盞半,生姜五片,棗三枚,煎至一大盞,去滓溫服,不拘時。一方無黃芪,有荊芥。
產(chǎn)乳七寶散 初產(chǎn)后服之,調(diào)和血氣,補虛,安心神,鎮(zhèn)驚悸。
朱砂飛 桂心 當歸 川芎 人參 白茯苓 羚羊角燒存性,各二錢 干姜一錢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用羌活豆淋酒調(diào)下二錢,將護產(chǎn)婦用之。不飲酒者,用清米飲調(diào)下。如覺心煩熱悶,以麥門冬去心煎湯調(diào)下。若覺心下煩悶而痛,用童便調(diào)下。若覺心胸煩熱,減姜、桂。若覺心胸寒,加姜、桂。若覺腹痛,加當歸。若覺心悶,加羚羊角。若覺心氣虛怯,加桂心。若不思飲食或惡心,加人參。若虛煩加茯苓。以意斟酌,日三夜一服之。
海藏大效牡丹散 治血臟虛風,頭目不利,不思飲食,手足煩熱,肢節(jié)拘急疼痛,胸膈不利,大腸不調(diào),陰陽相干,心驚怯悸,或時旋運。
丹皮 川芎 枳殼麩炒,各一兩 陳皮 延胡 甘草 羌活 半夏湯洗,各半兩 芍藥 木香 訶子肉各七錢半 當歸一兩半 三棱炒 干姜炮 桂心各五錢 白朮炒三錢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半,煎五七沸,食前溫服。益血海,退血風,消寒痰,實脾胃,理血氣攻刺,及氣虛惡寒潮熱證,至妙。
遠志丸 治產(chǎn)后臟虛不足,心神驚悸,志意不安,腹中急痛,或時怕怖,使臥不安。
遠志 麥門冬 黃芪 當歸炒 人參 白朮 獨活 白茯苓 柏子仁 石菖蒲 熟干地黃 山茱萸 桂心 鍾乳粉 阿膠碎炒,各一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搗五七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送下,不拘時候,日進二服。
白茯苓丸 治產(chǎn)后心虛驚悸,神志不安。
白茯苓 熟地黃各一兩 人參 桂心 遠志 石菖蒲 柏子仁 琥珀各半兩,另研細
右為細末,煉蜜和搗三二百下,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時粥飲送下。右數(shù)方,俱用桂,中無熱而脈遲且微者宜之。
人參散 治產(chǎn)后臟腑虛,心怔驚悸,言語錯亂。
人參 麥門冬各八錢 牛黃研 白薇各二錢 茯神 獨活 防風 甘草炙 遠志 生地黃 朱砂飛 天竺黃研 龍齒研,各四錢 龍腦研 麝香細研,各一錢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薄荷酒調(diào)下,不拘時。
琉珀地黃散 治血虛多驚,及產(chǎn)后敗血諸疾。
辰砂 琥珀 沒藥并細研 當歸各等分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白湯調(diào)下,日三服。
茯苓散 療產(chǎn)后狂語,志意不定,精神昏亂,心氣虛,風邪所致。
白茯苓茯神亦可 生地黃各三兩 遠志 白薇 龍齒各二兩五錢 防風 人參 獨活各二兩
右共為末,以銀一大斤,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下諸藥,煮取三升,溫分三服。忌菘菜豬肉生冷。一方治產(chǎn)后風邪所干,心神恍惚,志意不定,加荊芥二兩,甘草一兩二錢半。
又方 產(chǎn)后虛羸,若大汗利,皆至于死,重虛故也。若中風語謬,昏悶不知人者,宜服此。
人參 茯苓 羌活 大棗 遠志各二兩 竹瀝一升
右用水六升,煮取三升,下竹瀝,更煎取二升半,分三服。
抱膽丸 治產(chǎn)后血虛驚氣入心,及癲痛風狂,或室女經(jīng)脈通行,驚邪蘊結。
水銀二兩 黑鉛一兩半 朱砂一兩,另細研 乳香一兩,另細研
右將黑鉛入銚子內(nèi)熔化,下水銀,結成砂子,次下朱砂,滴乳末,乘熱用柳木捶研勻,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空心金銀薄荷湯化下,得睡切莫驚動,覺來即安。
琥珀散 治產(chǎn)后中風,恍惚語濇,心神煩悶,四肢不隨。
琥珀研 茯神各一兩 遠志 石菖蒲 黃芪 防風 獨活 人參 麥門冬 芎藭 桑寄生 赤芍藥 羚羊角屑,各半兩 甘草炙,二錢半
右為(口父)咀,每服五錢,水一中盞半,煎至一大盞,去滓溫服,不拘時。
遠志散 治產(chǎn)后中風,心神恍惚,言語錯亂,煩悶,睡臥不安。
遠志 防風各一兩 麥門冬 桂心 棗仁炒 桑寄生 當歸炒 茯神去木 羚羊角屑 獨活各七錢半 甘草炙,半兩
右為(口父)咀,每服五錢煎,服法同前。
天麻丸 療產(chǎn)后中風,恍惚語濇,四肢不隨。
天麻 朱砂飛 防風 羌活各一兩 干蝎炒 白附子炮 五靈脂炒,各半兩 僵蠶炒,七錢半 雄雀糞炒 牛黃另研,各二錢半
右為細末,糯米飯為丸如梧子大,每二三十丸,薄荷酒送下,日二服。
辰砂遠志丸 主產(chǎn)后中風,消風化痰,安神鎮(zhèn)心。
石菖蒲 遠志肉甘草煮 人參 茯神去木 辰砂各五 川芎 山藥 鐵粉 麥門冬 細辛 天麻 半夏湯泡 南星 白附子各一兩
右為末,姜汁煮,糊丸如菉豆大,別以朱砂為衣,每服三十丸,夜臥,生姜湯吞下。
心煩腹痛方 療產(chǎn)后余血不盡,奔沖心,煩悶腹痛。
川芎 生干地黃 枳殼 芍藥各等分
右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
經(jīng)效方 治產(chǎn)后氣虛,冷搏于血,血氣結滯,上沖心腹脹滿。
芍藥二兩 當歸 桂七 川芎 吳萸 橘皮 生姜各一兩
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空心服。
金黃散 治產(chǎn)后惡血沖心,時發(fā)煩躁。
延胡索 蒲黃各半兩 桂心二錢半
右為細末,烏梅煎湯冷調(diào)下二錢。
沒藥丸 治產(chǎn)后心胸煩躁,惡血不快。
沒藥研 蠻姜 延胡索 干漆炒 當歸 桂心 牛膝 牡丹皮 干姜各等分
右為細末,酢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煎曲湯下十丸至十五丸。
竹葉湯 治產(chǎn)后氣短欲絕,心中煩悶。
竹葉細切 麥門冬 小麥各一升 甘草一兩 生姜二兩 大棗十二枚
右切,以水一斗,煮竹葉小麥至八升,去滓,納余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若虛悸,加人參二兩。若少氣力,加糯米五合。
甘竹茹湯 治產(chǎn)后內(nèi)虛煩熱短氣。
甘竹茹一升 人參 茯苓 甘草各一兩 黃芩三兩
右(口父)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日三。
薤白湯 治產(chǎn)后胸中煩熱逆氣。
薤白 半夏 甘草 人參各一兩 麥冬半斤 (艸舌)蔞根二兩
右(口父)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四升,去滓,分五服,日三夜二。若熱甚加知母一兩。一方熱甚加知母、石膏各一兩。
芍藥梔豉湯 治產(chǎn)后虛煩,不得臥。
芍藥 當歸 梔子各五錢 香豉半合
右如梔子豉湯修服。產(chǎn)后傷寒,便同下后變證。此方雖云岐法,不若仲景酸棗仁湯穩(wěn)當。
熟地黃湯 治產(chǎn)后虛渴不止,少氣腳弱眼眩,飲食無味。
熟地黃酒洗凈蒸焙,一錢半 人參 麥門冬 (艸舌)蔞根各二錢 甘草炙,半錢
右作一服,水二鍾,糯米一撮,生姜三片,紅棗一枚,同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又方 療產(chǎn)后大渴不止。
麥冬四兩 蘆根切一升 (艸舌)蔞 人參 甘草 茯苓各三兩 大棗二十枚
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頓服,四劑即痊。忌菘菜。
揚氏黃芩散 治產(chǎn)后血渴飲水不止。
黃芩 麥門冬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無時。
集驗(艸舌)根湯 療產(chǎn)后血渴。
(艸舌)蔞根四兩 麥門冬 土瓜根 人參各三兩 生地黃 甘草各二兩 大棗二十枚
右(口父)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產(chǎn)寶》無地黃、麥門冬,有牡蠣粉等分。
延胡索散 治產(chǎn)后失血,渴不止。
郁金 干葛 桂心 青皮 枳殼 延胡索
右各等分,以好酢浸一宿焙干末之,每服二錢,陳皮湯調(diào)下,日三夜一。
麻黃根散 治產(chǎn)后虛汗不止。
當歸 黃芪 麻黃根 牡蠣煅為粉 人參 粉草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四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經(jīng)效方 療產(chǎn)后汗出不止。
黃芪一錢二分 白朮 牡蠣煅 茯苓 防風 麥門冬去心 生地黃各八分 大棗七枚
右(口父)咀,水二升,煮取七合,去滓,空心,分溫兩服。
止汗散 治產(chǎn)后盜汗不止,一應汗多不止者,皆可服。
牡蠣煅研粉 小麥麩炒令黃色,碾為粉,各等分
右和勻,煮生豬肉汁,調(diào)下二錢,無時。
人參湯 治產(chǎn)后諸虛不足,發(fā)熱盜汗。
人參 當歸各等分
右為末,以豬腰子一個去脂膜,切小片子,以水三升,糯米半合,蔥白兩條,煮米熟,取清汁一盞,入藥二錢,煎至八分,溫服,不拘時。
當歸六黃湯 治氣血虛熱,盜汗不止。
當歸 熟地黃自制 黃芪炒,各二錢 生地黃 黃蘗炒黑 黃芩炒黑 黃連炒黑,各一錢
右,水煎服。若不應,加人參、白朮。若心血不足,加酸棗仁。
參附湯 治陽氣虛寒,自汗惡寒,或手足逆冷,大便自利,或臍腹疼痛,呃逆不食,或汗多發(fā)痙等證。
人參一兩 附子炮,五錢
右作一服,姜棗水煎,徐徐服。
芪附湯 治陽氣虛脫,惡寒自汗,或口噤痰涌,四肢逆冷,或吐瀉腹痛,飲食不入,及一切虛寒等證。
黃芪一兩 附子炮,五錢
右作一劑,姜棗水煎服。如不應,倍加附子,方得全濟。
黃疸方 治婦人四月內(nèi)產(chǎn)發(fā)黃,四肢倦怠,食少,經(jīng)事不來,時發(fā)熱,脈弦。
白朮一兩 人參 秦艽 牡丹皮 生地黃 木通 柴胡 芍藥各半兩 川芎 黃芩 干葛各一錢 甘草五分
右分十二貼,水煎,食前熱服。
羅氏犀角飲子 治產(chǎn)后亡津液虛損,時自汗出,發(fā)熱困倦,唇口干燥。
犀角 麥冬 白朮各半兩 柴胡志 人參 枳殼麩炒 地骨皮 生地黃 甘草炒 當歸 茯苓 黃芩 黃芪各七錢
右(口父)咀,每服四錢,姜三片,浮麥七十粒,水煎服。
三之一湯 治產(chǎn)后虛勞發(fā)熱,日久不安。
柴胡 黃芩 人參 半夏 川芎 當歸 芍藥 熟地黃 甘草各一錢半
右作一服,水二鍾,姜三片,紅棗一枚,煎一鐘,不拘時服。
三分散 治產(chǎn)后日久虛勞發(fā)熱。
川芎 當歸 芍藥 熟地黃 白朮 白茯苓 黃芪各一錢 柴胡 人參各一錢半 黃芩 半夏 甘草各五分
右作一服,水二鍾,生姜三片,紅棗一枚,煎至一鍾,食前服。
加味逍遙散 治產(chǎn)后發(fā)熱,口干作渴,唇裂生瘡。
當歸 白芍藥 干葛各二錢 生地黃 川芎 黃芩各錢半 柴胡一錢 人參 麥冬各九分 烏梅二個 甘草六分
右銼散,分作二服,水二鍾,煎至七分,空心服。
人參當歸湯 一名人參當歸散。治產(chǎn)后去血過多,血虛則陰虛,陰虛則內(nèi)熱,心胸煩滿,呼吸短氣,頭痛悶亂,晡時轉(zhuǎn)甚,與大病后虛煩相類。
熟地 人參 當歸 肉桂 麥冬各二錢 白芍藥炒,一錢
右水二鍾,粳米一合,竹葉十片,煎一鍾,食遠服。如血熱甚者,加生地黃二錢。如煩悶不安者,加豉。一方用桂心不用肉桂。
柴胡四物湯 一名三元湯。治產(chǎn)后日久虛勞發(fā)熱,或微有寒熱,脈沉而數(shù),及熱入血室等證。
川芎 當歸 赤芍藥 熟地黃各一錢半 柴胡八分 人參 黃芩 甘草 半夏各三錢
右為末,水煎服。一方用生地,入姜三片,水煎服。
小柴胡加生地黃湯 治產(chǎn)后往來寒熱,脈弦。
柴胡二兩 黃芩五錢 人參三錢 半夏一兩 大棗三枚 生地黃 梔子 枳殼麩炒,各五錢
右,如前煎服。
大調(diào)經(jīng)散 【《良方》】 治產(chǎn)后血虛,惡露未消,氣為敗濁壅滯,榮衛(wèi)不調(diào),陰陽相乘,憎寒發(fā)熱,或自汗,或腫滿喘急尿濇。
大黑豆炒去殼 茯神各一兩 真琥珀三錢
右為細末,濃煎烏豆紫蘇湯,調(diào)下二錢。一方黑豆一兩,茯神五錢,琥珀一錢。
加減烏金散 【《準繩》,下同】 治產(chǎn)后寒熱似瘧。
厚樸 柴胡 黃芩 麻黃各二錢半 陳皮 當歸 川芎 桔梗 茯苓各一錢五分 半夏 蒼朮 白芷 桂枝 羌活 草果 枳殼 甘草各九分 白芍藥 熟地黃各一錢五分
右銼為散,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一鍾半,生姜三片,蔥三莖,煎至一鍾,不拘時服。如有汗,多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如有脹,多厚樸、陳皮。如有熱,多柴胡、黃芩。如有寒,多蒼朮、草果、桂枝。如有痰,多半夏、桔梗、茯苓。如有頭痛,多川芎、白芷、羌活。如有瀉,去枳殼、甘草不用。如有余血塊在腹作潮熱疼痛,加三棱、莪朮,多用延胡索、八角茴香。如遍身痛,加羌活、獨活。如寒熱往來,加黃芩、柴胡。
產(chǎn)寶方 療產(chǎn)后惡寒壯熱,一夜三五度,發(fā)惡語,口中生瘡,時時干嘔,困乏悶絕。
人參 獨活 白蘚皮 葛根 防風 青竹茹 遠志各一兩半 茯神二兩 白蘞二兩半 元參三兩 竹瀝二升半
右取銀一斤,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下諸藥,重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忌魚酒濕面等。
知母湯 治產(chǎn)后乍寒乍熱,心胸煩悶。
知母三兩 白芍藥 黃芩各二兩 桂心 甘草各一兩
右(口父)咀,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一方不用桂心,用生地黃。
草果飲子 治婦人產(chǎn)后瘧疾,寒熱相半者,或多熱者,宜此。
半夏湯泡 赤茯苓 甘草炙 草果炮去皮 川芎 陳皮 白芷各二錢 青皮去白 良姜 紫蘇各二錢半 干葛四錢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生姜三片,棗二枚,同煎至七分,去滓,當發(fā)日侵早,連進三服,無有不安。
生熟飲子 治產(chǎn)后瘧疾多寒者。
肉豆蔻 草果仁 厚樸生去粗皮 半夏 陳皮 甘草 大棗去核 生姜各等分
右八味細銼和勻,一半生,一半用濕綿紙裹煨令香熟,去紙,與一半生者和勻,每服秤五錢,水二盞,煎至七分,食前一服,食后一服。
石子湯 療產(chǎn)后虛羸喘乏,乍寒乍熱如瘧,四肢疼痛,面色痿黃,名曰蓐勞。
蔥白切 粳米 當歸 香豉 芍藥各二兩 豬腰子一雙,去脂膜四破
右(口父)咀,分兩劑,用水三升,煮取一小碗,去滓分三服。《廣濟》無芍藥,有人參。一方無香豉,有知母。
豬腰子粥 【《本草》】 治蓐勞發(fā)熱,骨節(jié)痛頭痛。
豬腰子一枚 粳米一合
右,豬腰子去白膜,切作柳葉片,以鹽酒拌,先用粳米入蔥椒煮粥,鹽酢和,將腰子鋪碗底,以熱粥蓋之,如作盦生狀,空心服。
人參鱉甲散 【《得效方》】 治蓐勞皆由在產(chǎn)內(nèi)未滿百日,體中虛損,血氣尚弱,失于將理,或勞動作傷,致成蓐勞,其狀虛羸,乍起乍臥,飲食不消,時有咳嗽,頭目昏痛,發(fā)歇無常,夜有盜汗,寒熱如瘧,背髆拘急,沉困在床,服此大效。
人參 桂心 當歸 桑寄生 白茯苓 麥冬 白芍藥 桃仁 熟地黃 甘草各半兩 鱉甲 黃芪各一兩 續(xù)斷二錢半 牛膝七錢半
右為細末,每服先以豬腎一對,去筋膜,以水兩大盞,生姜半分,棗三枚,煎至一盞,去豬腎姜棗,然后入藥末二錢,蔥白三寸,烏梅一個,荊芥五穗,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晚食前溫服。此藥神效。一方無豬腎、姜、棗、蔥白、烏梅、荊芥,空心,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