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章

四物湯 治婦人胎產諸疾,多用此湯加減。

熟地 川芎 芍藥 當歸分量加減法詳后

右(口父)咀,水煎服。產后悶亂,四物湯加茯神、遠志各半兩。產后敗血筑心,四物湯加地骨皮、芍藥。產后潮熱,四物湯加白朮、北柴胡、甘草、牡丹皮、地骨皮。有熱加黃芩,汗多加浮麥。產后腹痛,血塊攻腸,四物湯加大艾、沒藥、好酒。產后病眼,四物湯加北細辛、羌活、荊芥、菊花、甘草、木賊、石決明、草決明。產后浮腫,氣急腹大,喉中水雞聲,四物湯加牡丹皮、荊芥、白朮、桑白皮、赤小豆、大腹皮、杏仁、半夏、馬兜鈴、生姜、蔥白、薄荷。產后不語失音,四物湯加訶子、人參、沙蜜、百藥煎。產后欲推陳致新,補血海,治諸疾,因物湯加生姜煎服。產后血塊不散,或亡血過多,惡露不止,四物湯加茱萸煎服。陽臟人少使茱萸,陰臟人多使茱萸。婦人產后,四物湯每日可一二服。產后痢風,四物湯加乳香、龍骨、茱萸、木香、肉桂、蒼朮、牡丹皮、白薇、人參、甘草、澤蘭、大椒、蘹香。產后被驚氣滯,種種積滯敗血,一月內惡物微少,敗血作病,或脹或疼,胸膈脹悶,或發寒熱四肢疼痛,四物湯加延胡索、沒藥、香白芷等分為細末,淡酢湯或童子小便酒調下。產后血風乘虛發作,或產后傷風頭痛發熱,百骨節痛,四物料共一兩,中加荊芥穗、天麻、香附子、石膏、藿香各一分,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五七分服。產后發熱頭疼,四物湯加石膏一兩、甘草半兩。產后虛憊,發熱煩悶,四物湯加生地黃。產后腹脹,四物湯加枳殼、肉桂各三錢。產后惡露。腹痛不止,四物湯加桃仁、蘇木、牛膝。產后寒熱往來,四物湯加柴胡、麥門冬各半兩。

黑神散 一名烏金散。治婦人產后惡露不盡,胞衣不下,攻沖心胸痞滿,或臍腹堅脹撮痛,及血運神昏,眼黑口噤,產后瘀血諸疾,并皆治之。

按烏金散注云:此方治產后十八證:一曰:因熱病胎死腹中。二曰:產難。三曰,胞衣不下。四曰:血運。五曰:口干心悶。六曰:乍寒乍熱。七曰:麻腫,八曰:乍見鬼神。九曰:月內不語。十曰:腹痛泄瀉;兼服止瀉調氣藥。十一曰:遍身疼庸。十二曰:血崩。十三曰:血氣不通,咳嗽。十四曰:寒熱心痛,月候不來。十五曰:腹脹滿,嘔逆不定;次服朱砂丸,三二日炒生姜酢湯下七丸。十六曰:口鼻黑氣及鼻衄;此證不可治。十七曰:喉中氣喘急;死不治。十八曰:中風。

熟干地黃 炒蒲黃 當歸 干姜灰 桂心 芍藥 甘草各四兩 黑豆炒去皮,半升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酒童便各半盞,同煎服。此方寒多者用之佳。

大承氣湯 治產后惡露不盡,不大便,煩躁發熱,脈微實,日晡益甚,不食,食則讝語,至夜即愈。亦治胃實。

大黃酒洗,四兩 厚樸炙,半斤 枳實炙,五枚 芒硝三合

右以水一斗,先煮厚樸、枳實,取五升,去滓;內大黃,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一二沸,分溫服,得下止服。

小柴胡湯 治產后郁冒,便難,嘔不能食,汗多,病痙,及草蓐露風,四肢煩熱,頭痛等證。

黃芩 人參 甘草 生姜各三兩 柴胡半斤 半夏半升 大棗十二枚

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竹葉湯 【《活人書》】  一名竹葉防風湯。治產后中風,發熱頭疼,喘而面赤。

竹葉一把 葛根三兩 防風 桔梗 桂枝 人參 甘草各一兩 大棗十五枚 生姜五兩

右(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溫覆使汗出。若頸項強者,用附子一枚破之如豆大,煎藥,湯去沫。若嘔者,加半夏半升。一方用桂心,不用桂枝。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 治產后下痢虛極。

白頭翁 甘草 阿膠各二兩 秦皮 黃連 蘗皮各二兩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內膠令消盡,分溫三服。

大黃甘遂湯 治產后水與血結在血室。

大黃四兩 甘遂 阿膠各二兩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其血當下。

陽旦湯 【《活人書》】  治產婦傷風,發熱惡寒,汗出干嘔,心下堅,頭微疼,十數日不解。

桂心 芍藥各三兩 甘草 黃芩各二兩

右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水一盞半,棗子一枚,生姜三片,煎至一盞,取八分,清汁溫服。如自汗甚者,去桂心,如炮附子一枚。如渴者,去桂心,加(艸舌)蔞三兩。如自利者,去芍藥、桂心,加干姜三兩。如心下悸者,去芍藥加茯苓四兩。如虛勞里急者,正陽旦湯主之,煎時入膠飴為佳。若脈浮緊無汗發熱者,不可與也。

羊肉湯 【《千金方》,下同】  治產后虛羸,喘乏自汗出,腹中絞痛。

肥羊肉去脂,三斤 當歸 桂心 甘草各二兩 芎藭三兩 芍藥 生姜各四兩 干地黃五兩

右(口父)咀,以水一斗半,先煮肉,取七升去肉,內余藥,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不瘥,重作。一方有蔥白一斤。一方胸中微熱加黃芩、麥門冬各一兩。大便不和,加大黃一兩。小便難,加葵子一兩。上氣咳逆,加五味子一兩。一方不用當歸,用蔥白。一方不用芍藥,用蔥白。一方不用芎藭,用豉一升。

羊肉黃芪湯 治產后虛乏。

羊肉二斤 黃芪三兩 大棗三十枚 干地黃 甘草 當歸 桂心 麥冬 茯苓 芍藥各二兩

右(口父)咀,以水二斗,煮羊肉取一斗,去肉,內諸藥,煎取二升,去滓,分三服,一日三次服盡。

鹿肉湯 治產后虛羸勞損。

鹿肉四斤 干地黃 甘草 芎藭 黃芪 芍藥 麥冬 茯苓各二兩 人參 當歸 生姜各一兩 半夏一升 大棗二十枚

右以水二斗五升,煮肉取一斗三升,去肉,內藥煎取五升,去滓,分四服,日三夜一。一方去麥冬,加獨活、秦艽、黃芩、桂心、阿膠,治產后風虛頭痛壯熱,言語邪僻。

獐骨膏 治產后虛乏,五勞七傷,虛損不足,臟腑冷熱不調。

獐骨一具 遠志 黃芪 芍藥 干姜 防風 茯苓 厚樸各三兩 當歸 橘皮 甘草 獨活 川芎各二兩 桂心 生姜各四兩

右以水三斗,煮獐骨取二斗,去骨內藥,煎取五升,去滓,分五服。

當歸芍藥湯 治產后虛損,逆害飲食。

當歸一兩半 芍藥 人參 桂心 生姜 干地黃 甘草各一兩 大棗二十枚

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一日三次服盡。

杏仁湯 治產后虛氣。

杏仁 橘皮 白前 人參各二兩 生姜十兩 蘇葉 半夏各一升 麥冬二兩 桂心四兩

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五服。

乳蜜湯 治產后七傷虛損,少氣不足;并腎勞寒冷。

牛乳七升,惡則用羊乳 白蜜一升半 當歸 人參 獨活各三兩 大棗二十枚 甘草 桂心各二兩

右(口父)咀諸藥,投乳蜜中,煮取三升,去滓,分四服。

五石湯 治產后虛冷七傷,時寒熱,體痛乏力,補腎,治百病。

紫石英 鍾乳 白石英 赤石脂 石膏 茯苓 白朮 桂七 川芎 甘草各二兩 薤白六兩 人參 當歸各一兩 生姜八兩 大棗二十枚

右五石,并為末,諸藥各(口父)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六合,去滓分六服。若中風,加葛根、獨活各二兩。若下痢,加龍骨一兩。

三石湯 治證同前。

紫石英 生姜 當歸 人參 甘草各二兩 白石英 鍾乳各二兩半 茯苓 干地黃 桂心各二兩 半夏五兩 大棗十五枚

右三石為末,諸藥,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分四服。若中風,加葛根四兩。

竹葉湯 治產后心中煩悶不解。

生淡竹葉 麥門冬各一升 甘草二兩 生姜 茯苓各三兩 大棗十四枚 小麥三合

右以水一斗,先煮竹葉、小麥,取八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若心中虛悸者,加人參二兩。若其人食少無谷氣者,加粳米五合。若氣逆者,加半夏二兩。

淡竹茹湯 治產后虛煩,頭痛短氣欲絕,心中悶亂不解。

淡竹茹一升 麥冬 小麥各五合 甘草一兩 生姜三兩 大棗十四枚

右以水一斗,煮竹茹、小麥取八升,去滓,乃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二服,羸人分作三服。若有人參入二兩,無人參內茯苓一兩半,亦佳。人參、茯苓皆治心煩悶,及心虛驚悸,安定精神,有則為良,無自依方,服一劑不瘥,更作。若氣逆者、加半夏二兩。一方不用生姜用干葛。一方不用大棗用石膏三兩。

蜀漆湯 治產后虛熱往來,心胸煩滿,骨節疼痛,及頭痛壯熱,晡時輒甚,又如微瘧。

蜀漆葉 桂心 甘草 黃芩各一兩 知母 芍藥各二兩 黃芪五兩 生地黃一斤

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芍藥湯 治產后虛熱頭痛,及腹中拘急。

白芍藥 干地黃 牡蠣各五兩 桂心三兩

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一日三次服盡。若通身發熱,加黃芩二兩。

甘草湯 治在蓐中風,背強不得轉動,名曰風痙。

甘草 干地黃 麥門冬 麻黃各十兩 川芎 (艸舌)蔞根 黃芩各三兩 杏仁五十枚 葛根半斤

右九味(口父)咀,以水一斗五升,酒五升,合煮葛根,取八升,去滓,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再服。一方有前胡三兩。

獨活湯 治產后中風,口噤不能言。

獨活 生姜各五兩 防風 秦艽 桂心 白朮 甘草 當歸 附子 葛根各二兩 防己一兩

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獨活酒 治產后中風。

獨活一斤 桂心三兩 秦艽五兩

右以酒一斗半,漬三日,飲五合,稍加至一升;不能多飲,隨性服。

小獨活湯 治產后百日中風痹,口噤不開;并治血氣痛,勞傷腎虛。

獨活半斤 葛根 生姜各六兩 甘草二兩

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四服,微汗佳。

五石湯 治產后卒中風,發疾口噤,倒悶吐沫,瘈瘲,眩冒不知人;及濕痹緩弱,身體痙,妊娠百病。

鍾乳 赤石脂 石膏 白石英 牡蠣 人參 黃芩 白朮 甘草 (艸舌)蔞根 川芎 桂心 防己 當歸 干姜各一兩 葛根四兩 獨活 紫石英各三兩

右末五石,(口父)咀諸藥,以水一斗四升,煮取二升半,分五服,日三服,夜二服。一方有滑石、寒水石各二兩,棗二十枚。

四石湯 治產后卒中風,發疾口噤,瘈瘲,悶滿不知人;并緩急諸風,毒痹,身體痙強;及挾胎中風,婦人百病。

紫石英 白石英 石膏 赤石脂各三兩 獨活 生姜各六兩 葛根四兩 桂七 川芎 甘草 芍藥 黃芩各二兩

右(口父)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半,去滓,分五服。

三物黃芩湯 治婦人在蓐得風,四肢煩熱,頭不痛。

黃芩 苦參各二兩 干地黃四兩

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去滓,通寒溫服一升,日二服,多吐下蟲。

防風酒 治產后中風。

防風 獨活各二斤 石斛五兩 女萎 桂心 茵芋各一兩

右以酒三斗,漬三宿,初服一合,稍加三四合,日二服。

茯神湯 治產后忽苦心中沖悸,或志意不定,恍恍惚惚,言語錯謬,心虛所致。

茯神四兩 人參 茯苓 芍藥 甘草 當歸 桂心各三兩 生姜八兩 大棗三十枚

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二服,夜一服。

遠志湯 治產后忽苦心中沖悸不定,志意不安,言語錯誤,惚惚憒憒,情不自覺。

芍藥一兩 遠志 麥冬 人參 甘草 當歸 桂各二兩 茯苓五兩 生姜六兩 大棗三十枚

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一日三次服盡,羸者作四服。產后得此,正是心虛所致。無當歸,用芎藭。若其人心胷逆氣,用半夏三兩。

茯苓湯 治產后暴苦心悸不定,言語錯謬,恍恍惚惚,心中憒憒,此皆心虛所致。

茯苓五兩 甘草 芍藥 桂心 當歸各二兩 生姜六兩 麥門冬一升 大棗三十枚

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一日三次服盡。若無當歸,可用芎藭。若苦心志不定,加人參二兩、遠志二兩。若苦煩悶短氣,加生竹葉一升,以水一斗三升,煮竹葉取一斗,內藥。若有微風,加獨活三兩,麻黃、桂心各二兩,用水一斗五升。若頸項苦急,背髆強者,加獨活、葛根各三兩,麻黃、桂心各二兩,生姜八兩,用水一斗半。

安心湯 治產后心沖悸不定,恍恍惚惚,不自知覺,言語錯誤,虛煩短氣,志意不定,心虛所致。

遠志 甘草各二兩 人參 茯神 當歸 芍藥各三兩 麥門冬一升 大棗三十枚

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一日三次服盡。若苦虛煩短氣者,加淡竹葉二升,水一斗二升,煮竹葉取一斗,內藥。若胸中少氣者,益甘草為三兩。

甘草圓 治產后心虛不足,虛悸,心神不安,呼吸乏氣,或若恍恍惚惚,不自知覺者。

甘草 遠志 菖蒲各三兩 人參 麥門冬 干姜 茯苓各二兩 澤瀉 桂心各一兩 大棗五十枚

右為細末,蜜和丸如豆大,酒服二十丸,日四五服,夜再服,不知稍加。若無澤瀉,以白朮代之。若胸中冷,增干姜。

人參圓 治產后大虛,心悸,志意不安,不自覺。恍惚恐畏,夜不得眠,虛煩少氣。

人參 甘草 茯苓各三兩 麥冬 菖蒲 澤瀉 薯蕷 干姜各二兩 大棗五十枚 桂心一兩

右為細末,以蜜棗膏和丸如梧子大,食前酒服二十丸,日三服,夜一服,不知稍增。若有遠志,內二兩為善。若風氣,內當歸、獨活各三兩。

大遠志圓 治產后心虛不足,心下驚悸,志意不安,恍恍惚惚,腹中拘急痛,夜臥不安,胸中吸吸少氣,內補傷損,益氣安定心神;亦治虛損。

干姜四兩 遠志 甘草 桂心 茯苓 麥冬 人參 當歸 白朮 澤瀉 獨活 干地黃 菖蒲各三兩 薯蕷 阿膠各二兩

右為末,蜜和丸如豆大,未食,溫酒服三十丸,日三服,不知稍增。若大虛身體冷,少津液,加鍾乳三兩。

干地黃湯 治產后兩脅滿痛,兼除百病。

干地黃 芍藥各三兩 當歸 蒲黃各二兩 生姜五兩 桂心六兩 甘草一兩 大棗二十枚

右以水一斗,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作三服,一日三次服盡。

芍藥湯 治產后苦腹痛。

芍藥六兩 桂心 生姜各三兩 甘草二兩 膠飴八兩 大棗十二枚

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去滓,內膠飴令烊,分三服,一日三次服盡。

當歸湯 治產后大虛,心腹絞痛厥逆。

當歸 芍藥各二兩 生姜五兩 羊肉一斤

右以水八升。煮羊肉熟,取汁煎藥得三升,適寒溫,服七合,可三次服。一方有甘草。一方不用芍藥,名小羊肉湯。

羊肉湯 治產后及傷寒大虛,上氣腹痛,兼微風。

肥羊肉二斤 茯苓 黃芪 干姜各三兩 甘草 獨活 桂心 人參各二兩 麥冬七合 生地黃五兩 大棗十二枚

右(口父)咀,以水二斗,煮肉取一斗,去肉煮藥取二升半,作四服,日三服,夜一服。一方無羊肉,可用獐鹿肉。一方無干姜。

羊肉當歸湯 治產后腹中,心下切痛,不能食,往來寒熱若中風,乏氣力。

羊肉三斤 當歸 黃芩 川芎 防風 甘草 芍藥各三兩 生姜四兩

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打熟減半,內余藥取三升,去滓,分三服,一日三次服盡。一方以黃芪代黃芩,白朮代芍藥,名大羊肉湯。一方以桂心代防風,加大棗十七枚。一方以黃芪代黃芩,人參代防風。

羊肉杜仲湯 治產后腰痛咳喘。

羊肉四斤 杜仲炒 紫菀茸 當歸 白朮 桂心各三兩 生姜八兩 細辛 (艸款)冬花 人參 厚樸 川芎 五味

附子 萆薢 甘草 黃芪各二兩 大棗三十枚

右以水一斗半、煮肉取汁一斗,去肉,內藥煎取三升半,去滓,分五服,日三服,夜二服。

羊肉生地湯 治產后三日腹痛、補中益臟,強氣力,消瘀血。

羊肉三斤 生地黃切,二升 當歸 甘草 川芎 人參 桂心各二兩 芍藥三兩

右以水二斗,煮肉取一斗,去肉,內藥煎取三升,分四服,日三服,夜一服。

內補芎藭湯 治婦人產后虛羸。

川芎 干地黃各四兩 芍藥五兩 桂心二兩 甘草 干姜各三兩 大棗四十枚

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一日三次,服盡。若服至三劑,有寒,苦微下,加附子三兩。

大補當歸湯 治產后虛損不足,腹中拘急,或溺血少腹苦痛,或從高墮下犯內。

當歸 續斷 桂 芎藭 干姜 麥冬各三兩 甘草 白芷各二兩 芍藥四兩 吳茱萸一升 干地黃六兩 大棗四十枚

右以酒一斗,漬藥一宿,明旦,以水一斗,合煮取五升,去滓,分五服,日三服,夜二服。

吳茱萸湯 治婦人先有寒冷,胸滿痛,或心腹刺痛,或嘔吐食少,或腫或寒,或下痢,氣息綿惙欲絕,產后益劇。

吳茱萸三兩 防風 桔梗 干姜 甘草 細辛 當歸各十二銖 干地黃十八兩

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再服。

蒲黃湯 治產后余疾,胸中少氣,腹痛頭疼,余血未盡,腹中脹滿。

蒲黃 地黃 生姜各五兩 芒硝二兩 芎藭 桂心各一兩 桃仁二十枚 大棗十五枚

右以水九升。煮取二九半,去滓,內芒硝,分三服,一日三次服盡。

敗醬湯 治產后腹痛引腰,腹中如錐刀所刺。

敗醬三兩 桂七 川芎各一兩半 當歸一兩

右以清酒二升,水四升,微火煮取二升,去滓,通寒溫七合,日三,食前服之。

芎藭湯 治產后腹痛。

芎藭 甘草各二兩 蒲黃 女萎各一兩半 芍藥 大黃各三銖 當歸十八兩 桂心 桃仁 黃芪 前胡各一兩 生地黃一升

右以水一斗,酒二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分四服,日三服,夜一服。一方用黃芩不用黃芪。

干地黃湯 治產后惡露不盡,除諸疾,補不足。

干地黃 川芎 桂心 黃芪 當歸各二兩 人參 防風 茯苓 細辛 芍藥 甘草各一兩

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再服,夜一服。

桃仁湯 治產后往來寒熱,惡露不盡。

桃仁五兩 黃芪 當歸 芍藥各二兩 生姜 醍糊百煉酥 柴胡各八兩 吳茱萸二升

右以酒一斗,水二升,合煮取三升,去滓,通寒溫,先食,服一升,日三服。

澤蘭湯 治產后惡沾不盡,腹痛不除,小腹急痛,痛引腰背少氣。

澤蘭 當歸 地黃 生姜各三兩 芍藥一兩 甘草一兩半 大棗十枚

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一日三次服盡。

甘草湯 治產后余血不盡,逆搶心胸,手足逆冷,胎干,腹脹短氣。

甘草 芍藥 桂心 阿膠各三兩 大黃四兩

右以東流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內阿膠令烊,升二服,一服入腹中,面即有顏色,一日一夜盡此三升,即下腹中惡血一二升,立瘥。當養之如新產者。

大黃湯 治產后惡露不盡。

吳茱萸一升 大黃 當歸 甘草 生姜 丹皮 芍藥各三兩

右以水一斗,煮四升,去滓,分四服,一日令盡。一方加人參二兩,名人參大黃湯。

柴胡湯 治產后往來寒熱,惡露不盡。

柴胡 生姜各八兩 桃仁五十枚 當歸 黃芪 芍藥各三兩 吳茱萸二升

右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去滓,先食服一升,日三服。

蒲黃湯 治產后余疾,有積血不去,腹大短氣,不得飲食,上沖心脅,時時煩憒逆滿,手足悁疼,胃中結熱。

蒲黃十兩 大黃 芒硝 甘草 黃芩各一兩 大棗三十枚

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清朝服至日中下。若不止,進冷粥半盞即止。不下,與少熱飲自下。人羸者半之。

銅鏡鼻湯 治產后余疾,積血不去作病,血氣結搏,心腹疼痛。

銅鏡鼻十八銖,燒末 芍藥 芎藭 生地黃 干漆 芒硝各二兩 大黃二兩半 亂發雞子大,燒存性 大棗三十枚

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二臺,去滓,內發灰鏡鼻末,分三服。

小銅鏡鼻湯 治如前狀。

銅鏡鼻十銖,燒末 大黃 甘草 黃芩 芒硝 干地黃各二兩 桃仁五十枚

右以酒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內鏡鼻末,分三服。

梔子湯 治產后兒生處空,流血不盡,小腹絞痛。

梔子三十枚 當歸 芍藥各二兩 蜜五合 生姜五兩 羊脂一兩

右以水一斗,煮梔子取六升,內當歸、芍藥、生姜、蜜、羊脂于梔子汁中,煎取二升,一日,作三次服盡。

生地黃湯 治產后三日至七日,腹中余血未盡,絞痛強滿,氣息不通。

生地黃五兩 生姜三兩 大黃 芍藥 茯苓 細辛 桂心 當歸 甘草 黃芩各一兩半 大棗二十枚

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一日三次服盡。

大黃干漆湯 治新產后有血,腹中切痛。

大黃 干漆 干地黃 桂心 干姜各二兩

右以水三升,清酒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血當下。不瘥,明旦服一升。滿三服,病無不瘥。

膠蠟湯 治產后三日內,下諸雜五色痢。

阿膠 黃蘗各一兩 當歸一兩半 黃連二兩 陳廩米一升 蠟如棋子,三個

右以水八升,煮米蟹目沸,去米內藥,煮取二升,去滓內膠、蠟令烊,分四服,一日令盡。

澤蘭湯 治產后余疾,寒下凍膿,里急胸脅寒熱,小便赤黃,大便不利。

澤蘭 石膏各二十四銖 遠志二十銖 當歸 甘草 厚樸各十八銖 槁本 芎藭各十五銖 干姜 人參 桔梗 干地黃各十二銖 桑皮 麻子仁各半斤 白朮 蜀椒 白芷 柏子仁 防風 山茱萸 細辛各八銖

右以水一斗五升,先內桑白皮煮取七升半,去之,內諸藥,煮取三升五合,去滓,分三服。

(艸舌)蔞湯 治產后小便數兼渴。

(艸舌)蔞根 麥門冬 甘草 黃連各二兩 人參 生姜各二兩 大棗十五枚 桑螵蛸二十枚

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雞(月坒)胵湯 治產后小便難。

雞(月坒)胵二三具 雞腸三具,洗 厚樸 當歸 甘草 干地黃 人參各二兩 生姜五兩 麻黃四兩 大棗二十枚

右以水一斗,煮(月坒)胵及腸、大棗,取七升,去滓,內諸藥,煎取三升,分三服。

石葦湯 治產后卒淋,氣淋血淋石淋。

葵子二升 石葦 黃芩 通草 甘草 白朮 生姜各二兩 榆皮五兩 大棗三十枚

右以水八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一方用芍藥不用白朮。一方無甘草、生姜。一方不用姜、棗。

葵根湯 治產后淋瀝。

葵根二兩 車前子一升 亂發燒灰 大黃 桂心 滑石各一兩 通草三兩 生姜六兩 冬瓜練,七合

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一方不用冬瓜練。

茅根湯 治產后淋。

白茅根一斤 瞿麥 茯苓各四兩 地麥 人參各二兩 生姜三兩 桃膠 甘草各一兩 鯉魚齒一百枚

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滑石散 治產后淋。

滑石五兩 通草 車前子 葵子各四錢

右四味,治下篩,酢漿水服方寸匕,稍加至二匕。

五加酒 治產后癖瘦,玉門冷。

五加皮一斤 蛇床子 杜仲各一兩 枸杞子 干地黃 丹參各二兩 干姜三兩 乳床半斤 天門冬四兩

右以絹袋子盛,酒三升,漬三宿,一服五合,日再服,稍加至十合。

當歸湯 治產后臟中風,陰腫痛。

當歸 獨活 白芷 地榆各三兩 敗醬 礬石各二兩

右以水一斗半,煮取五升,通冷暖,稍稍洗陰,日三次。

增損澤蘭圓 治產后百病,理血氣,補虛勞。

澤蘭 甘草 當歸 川芎各四十二銖 厚樸 槁本 蕪荑各半兩 附子 干姜 白朮 白芷 桂心 細辛 麥冬各一兩 防風 人參 牛膝各三十銖 柏子仁 干地黃 石斛各三十六銖

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空腹、酒下十五至二十丸。

大補益當歸圓 治產后虛羸不足,胸中少氣,腹中拘急疼痛,或引腰背痛,或所下過多,血不止,虛竭乏氣,晝夜不得眠。

桂 芍藥各二兩 當歸 芎藭 續斷 干姜 阿膠 甘草各四兩 白朮 吳茱萸 附子 白芷各三兩 干地黃十兩

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日三服,夜一服,不知加至五十丸。一方加真蒲黃一升,絕妙。

澤蘭散 治產后風虛。

澤蘭九分 干地黃 石膏 赤石脂 肉蓯蓉 鹿茸 白芷 芎藭各八分 槁本 蜀椒 柏子仁 白朮各五分 桂甘草 當歸 干姜各七分 蕪荑 細辛 厚樸各四分 人參三分 禹余糧 防風各十分

右二十二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以意增之。

小澤蘭圓 治產后虛嬴勞冷,身體尩瘦。

澤蘭二兩六銖 當歸 甘草各一兩十八銖 川芎 柏子仁 防風 茯苓各一兩 白芷 蜀椒 槁本 細辛 白朮 桂心 蕪荑 人參 食茱萸 厚樸各十八銖 石膏二兩

右為細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日三服,稍加至四十丸。一方無茯苓、石膏,有芍藥、干姜。

牡丹圓 婦人新產后,瘀血不消,服諸湯利血后,余疾未平,宜服此方。

牡丹皮三兩 芍藥 元參 桃仁研 當歸 桂心各二兩 蝱蟲 水蛭各五十枚 蠐螬 瞿麥 川芎 海藻各一兩

右為末,蜜丸如梧子丸,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丸。若血盛者,作散服方寸匕,腹中當轉如沸,血自化成水去。若小便赤少,除桂心,用地膚子一兩。

禹余糧圓 治婦人產后,積冷堅癖。

禹余糧 鰞鲗骨 吳茱夷 桂心 (上庶下蟲)蟲一兩 蜀椒各二兩半 當歸 白朮 細辛 干地黃 人參 芍藥 川芎 前胡各一兩六銖 白薇 紫菀 黃芩各十八銖 干姜三兩 礬石六銖

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空心酒服二十丸,或飲下,日二服,不知則加之。

牡蒙圓 一名紫藍丸。治婦人產后十二癥病,帶下無子,皆風冷,或產后未滿百日,胞絡惡血未盡,便利于懸圊上,及久坐,濕寒入胞里,結在小腹牢痛,為之積聚,小如雞子,大者如拳,按之跳,或如蟲嚙,或如針刺。氣時搶心,兩脅支滿,不能食,飲食不消化,上下通流,或守胃管,痛連玉門背髆,嘔逆短氣,汗出,小腹苦寒,胞中創,咳引陰痛,小便自出,子門不正,令人無子,腰胯疼痛,四肢沉重淫濼,一身盡腫,乍來乍去,大便不利,小便淋瀝,或月經不通,或下如腐肉,青黃赤白黑等如豆汁,夢想不祥。

牡蒙 厚樸 硝石 干姜 (上庶下蟲)蟲 牡丹皮 蜀椒 黃芩 前胡 桔梗 白茯苓 細辛 芎藭 人參 吳茱萸 葶藶 桂心各十八銖 大黃二兩半 附子一兩六銖 當歸十兩

右為細末,蜜和丸如梧子大,空心酒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則加之,至五六丸,下青白黃赤物如魚子者,病根出矣。

桂枝附子湯 治產后風虛,汗出不止,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

桂枝 芍藥 生姜各三兩 甘草一兩半 附子一枚 大棗三十枚

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為三服。

阿膠圓 治產后虛冷,洞下,心腹絞痛,兼泄瀉不止。

阿膠四兩 人參 甘草 龍骨 桂心 白朮 干地黃 黃連 當歸 附子各二兩

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溫酒服二十丸,日三服。

桂心牡蠣湯 【《活人書》】  治婦人產后,頭疼身熱,兼治腹內拘急疼痛。

桂心三兩 牡蠣煅 白芍藥 干地黃各五兩 黃芩二兩

右銼如豆大,每服五錢,以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生地黃湯 治妊娠胎氣損動,氣血不調,或顛踣閃墜,以致胎墮,墮后惡滯不盡,腹中疼痛。

生干地黃焙,一兩 大黃暴煨 芍藥 白茯苓 當歸切炒 細辛 甘草炙 黃芩 桂心各半兩

右(口父)咀,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姜、大棗拍碎,同煎至一盞,去滓,不拘時溫服。

人參湯 治半產后,血下過多,心驚體顫,頭目運轉,或寒或熱,臍腹虛脹疼痛。

人參 麥門冬焙 生干地黃焙 芍藥 黃芪 當歸洗焙 白茯苓 甘草炙,各一兩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溫服。

人參黃芪湯 治小產氣虛,血下不止。

人參 黃芪炒 當歸 白朮炒 白芍藥炒 艾葉各一錢 阿膠炒,二錢

右作一劑,水煎服。

當歸酒 治妊娠墮胎后,血下不出。

當歸炙令香 芍藥炒,各二兩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匕。無灰酒一盞,入生地黃汁一合,銀器內慢火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以惡血下為度。

烏金散 治妊娠墮胎后,惡血不下,兼治諸疾血病。

好墨折二寸挺子,燒通赤,用好酢蘸七遍,又燒通赤,放冷別研,二兩 沒藥研 麒麟竭各二錢半 麝香一錢

右為細末,每服溫酒調下一錢匕;如血迷心,用童便加酒調下二錢匕。

紅藍花散 治墮胎后血不出奔,心悶絕,不識人。

紅藍微熬過 男子發燒存性 京墨燒紅 血竭研 蒲黃隔紙炒,各等分

右為細末,以童便小半盞調二錢服之,立效。

白蜜湯 治墮胎后惡血不出。

白蜜二兩 生地黃取汁一盞 酒半盞

右汁與酒,共入銅器中煎五七沸,入蜜攪勻,分兩服,服三劑,百病可愈。

豬膏七合 治墮胎血不出,上搶心,疼痛煩憒。

豬膏七合 白蜜三合 生地黃切,二兩

右先將豬膏地黃相和,煎令赤色,去地黃納蜜攪,分溫二服,相次再服。

當歸湯 治妊娠墮胎,胞衣不出。

當歸切炒 牛膝酒浸切焙,各一兩半 木通銼 滑石研,各二兩 冬葵子炒,二合 瞿麥穗一兩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末下,再服,以下為度。

地黃湯 治同上。

蒲黃炒 生姜切炒,各二錢半 地黃半兩,切炒

右以無灰酒三盞,于銀器內同煎至二盞,去滓,分三服,未下,再作服。

蒲黃酒 治同上。

蒲黃炒,一合 槐子十四枚,為末

右以酒三盞,煎至二盞,去滓,分溫二服,未下,更作服。

當歸川芎湯 【《準繩》,下同】  治小產后瘀血,心腹痛,或發熱惡寒。

當歸 川芎 熟地黃自制 白芍藥炒 紅花 延胡索 香附 青皮炒 澤蘭 牡丹皮 桃仁各等分

右水煎,入童便酒各小半盞服。若以手按腹愈痛,此瘀血為患,宜此藥或失笑散消之。若按之不痛,此是血虛,宜四物、參、苓、白朮。若痛而作嘔,此是胃虛,宜六君子湯。若痛而作瀉,此是脾虛,宜六君子送二神丸。

芎藭湯 治墮胎心腹疼痛。

芎藭 芍藥 白朮 阿膠炒燥 甘草炙,各一兩

右(口父)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入艾葉、糯米、生姜同煎至六分,食前服。一方無白朮,有人參。

圣愈湯 治血虛心煩,睡臥不寧,或五心煩熱。

熟地黃酒拌蒸半日 生地黃酒拌 川芎 人參各七錢五分 當歸酒拌 黃芪炒,各五錢

右,水煎服。

當歸補血湯 治肌熱燥熱,目赤面紅,煩渴引飲,晝夜不息,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此脈虛血虛也。若誤服白虎湯必死。

當歸三錢 黃芪一兩

右,水煎服。

四物二連湯 治血虛發熱,或口舌生瘡,或晝安夜熱。

當歸身 川芎 熟地黃 芍藥 胡黃連 宣黃連各一錢

右作一劑,水煎服。

全生活血湯 治產后血暴下,又能補血養血,生血益陽,并治自汗盜汗,四肢無力,口干頭運發熱。

紅花三分 蔓荊子 細辛各五分 熟地黃 生地黃各一錢,夏月加之 槁本 川芎各一錢半 防風 羌活 獨活 甘草炙 當歸身酒洗 柴胡 葛根各二錢 白芍 升麻各三錢

右(口父)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食前,稍溫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后旗| 绿春县| 黄梅县| 包头市| 墨玉县| 会同县| 泰和县| 阿克苏市| 海口市| 马边| 监利县| 江华| 大田县| 蚌埠市| 论坛| 闸北区| 海林市| 望谟县| 开化县| 昭平县| 阿尔山市| 阜阳市| 上栗县| 区。| 福海县| 鹰潭市| 弥勒县| 河西区| 东平县| 宽城| 三亚市| 偏关县| 新余市| 宜丰县| 织金县| 察雅县| 土默特左旗| 关岭| 铜川市| 曲松县| 澄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