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誠信章

  • 臣軌
  • 武則天
  • 1405字
  • 2015-12-02 16:33:13

凡人之情,莫不愛于誠信。(誠謂無虛操,信謂不愆期。言能忠誠信實者,則人皆愛矣。)誠信者,即其心易知。(言無誠信者,則不可知矣。)故孔子曰:“為上易事,為下易知。”(上有誠信則易事,下有誠信則易知。)非誠信無以取愛于其君,非誠信無以取親于百姓。(人有誠信,則君愛之,君有誠信則人親之,言致親愛唯在誠信也。)故上下通誠者,則暗相信而不疑;其誠不通者,則近懷疑而不信。(言君臣誠通者,則暗合而無疑;誠異者,則雖近而不信也。)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鄭玄曰:“不知其可者,言不可行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鄭玄曰:大車柏車,小車羊車。輗穿轅端著之,軏因轅端節之。車待輗軏而行,猶人之行不可無信也。)

《呂氏春秋》曰:“信之為功大矣。(謂天地、四時、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皆待信而成,故曰大也。)天行不信則不能成歲;地行不信則草木不大。春之德風,風不信則其花不成;夏之德暑,暑不信則其物不長;秋之德雨,雨不信則其谷不堅;冬之德寒,寒不信則其地不剛。夫以天地之大,四時之化,猶不能以不信成物,況于人乎!(言人不可以無信也。)故君臣不信,則國政不安;(有傾危也。)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失孝慈也。)兄弟不信,則其情不親;(無恭友也。)朋友不信,則其交易絕。(不能久也。)夫可與為始、可與為終者,其唯信乎!(信則終始不二。)信而又信,重襲于身,(襲猶服也。)則可以暢于神明,通于天地矣。”(暢亦通也。)

昔魯哀公問于孔子曰:“請問取人之道。”孔子對曰:“弓調而后求勁焉;馬服而后求良焉。士必愨信而后求智焉。(言弓不調而勁,則摧折;馬不服而良,則泛佚;士不信而智,則虛詐也。)若士不愨信而有智能,譬之豺狼不可近也。”(夫士無愨信而有智能,適足助其奸雄之材而為亂君父師,比豺狼而縱虐,其可近哉。)昔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人信之矣。”(鄭玄曰:“政有此三者,則國強也。”)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人無信不立。”(鄭玄曰:“言人所特急者,食也。自古皆有死,必不得已,食又可去也。”)

《體論》曰:“君子修身,莫善于誠信。(言誠信乃修身之本。)夫誠信者,君子所以事君上,懷下人也。(懷,歸也。)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時不言而人與期焉,(有信故也。)此以誠信為本者也。故誠信者,天地之所守而君子之所貴也。(天地有誠信,然后萬物成;君子有誠信,然后百行著。故天地所守,君子所貴也。”)

《傅子》曰:“言出于口,結于心。(結謂纏結。)守以不移,以立其身。(謂守其前言而不移易也。)此君子之信也。故為臣不信不足以奉君;為子不信不足以事父。(奉,又事也。言事君事父不可以無信。)故臣以信忠其君,則君臣之道逾睦;子以信孝其父,則父子之情益隆。(言臣不能以信忠于其君,則君臣之道離貳;子不能以信孝于其父,則父子之情衰薄也。)夫仁者不妄為,(為得其時。)知者不妄動。(動合于禮。)擇是而為之,(不為非也。)計義而行之。(計合于義而后行之。)故事立而功足恃也,身沒而名足稱也。(由其動為不失故也。)雖有仁智,必以誠信為本。故以誠信為本者,謂之君子;(言雖有仁智,茍無誠信則不可以為君子也。)以詐偽為本者,謂之小人。(言小人必無誠信也。)君子雖殞,善名不減;(身沒而名揚也。)小人雖貴,惡名不除。”(位隆而惡著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信县| 达日县| 瑞安市| 常宁市| 林口县| 红河县| 綦江县| 信阳市| 恩施市| 武川县| 玉门市| 眉山市| 湖州市| 阳原县| 紫阳县| 正阳县| 阜康市| 靖安县| 庆城县| 子长县| 武山县| 逊克县| 弥勒县| 盐池县| 通化市| 茂名市| 湘西| 柏乡县| 开原市| 宜州市| 乌鲁木齐县| 沾化县| 平顶山市| 荔浦县| 玉山县| 江孜县| 洪湖市| 寿宁县| 屏南县| 北宁市| 伊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