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嬰兒時期的小孩,也會有心理問題嗎?

【心事問答】

Q:

嬰兒時期的小孩,也會有心理問題嗎?

A:

這是有可能發生的,家長們一定要對此足夠重視。

【案例】

前不久,一對年輕夫婦抱著出生僅49天的嬰兒濤濤來到上海市心理咨詢中心,原因是孩子濤濤被喂飽之后總是哭鬧不止,父母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束手無策,于是向醫生咨詢。結果醫生的診斷使這對夫妻大吃一驚:孩子濤濤已經患有心理疾病。

這么小的孩子怎么會有心理疾病呢,肯定很多爸爸媽媽都對此疑惑不解。心理疾病不是大人才有的嗎?為什么這么小的孩子也會和心理疾病沾上邊呢?

其實嬰兒也可能有心理疾病,許多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疾病都源于嬰兒時期就已經埋下的“種子”。那么,濤濤的心理疾病又是怎么來的呢?原來這位年輕的母親為了在生育后盡快恢復體型,在濤濤未滿月時就為他找了小保姆來照料其生活起居,自己則什么都不管,專心減肥,連孩子晚上睡覺也是跟著小保姆,而父親又忙于工作,更沒有時間陪孩子。由于孩子得不到母愛,初始的情感交流非常匱乏,也基本沒有依偎在父母懷中的樂趣,所以才以哭鬧的方式來“抗議”。

【專家分析】

如果父母無視嬰兒的需要,很有可能使孩子患上心理疾病。當今社會,由于父母無視孩子需求以及教育不當等原因從而引發學齡前兒童心理疾病的案例不斷增多。許多案例表明,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疾病早在嬰兒階段就已經埋下隱患。一份統計數據表明,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疾病已從20世紀80年代的1.5%上升至2005年的6%。由此不難看出,學齡前兒童的心理疾病發展趨勢相當嚴峻,而這都源自于孩子在嬰兒時期所接受的父母教育。兒童心理專家杜亞松曾說:“臨床中兒童心理厭食癥、挑食癥很多,而‘罪魁禍首’就是父母。例如:為了減肥而節食的母親常常成為孩子的‘榜樣’,兒童就很容易產生厭食情緒;再如經常帶兒童吃油炸類的食物,久而久之可能會引發兒童心理性挑食。”

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提醒年輕的父母,在孩子的嬰兒時期,就要開始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因為孩子的心理疾患如果沒有被及時發現,并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的話,就可能會引發精神上的疾病,后果將不堪設想,有可能對孩子的一生都產生巨大的負面作用。因此,父母在關心自己孩子生理健康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多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努力滿足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以父母的愛和耐心來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生長環境,只有這樣,孩子才可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家庭缺陷對嬰兒的心理有很多負面的影響。父母不要以為嬰兒年齡小,什么都不懂。有研究發現,感情不和的父母養育出來的嬰兒會顯得比較憂郁,這說明剛出生的嬰兒雖然不明白父母間的明確關系,但是他們卻能感受到周圍發生的微妙變化。父母的爭吵會在孩子的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嬰兒雖并不明白父母為什么吵架,也不明白父母吵的內容是什么,但他們卻能從中學會憎惡和仇視。他們的神情之所以會顯得憂郁,是由于這是一種非語言的信息交流和暗示,它既包括人的表情、態度,也包括說話的語氣、語調的高低,等等。嬰兒還不會說話,所以只能以眼神和動作來表達心里的感受。這種信息雖不是語言,卻和語言起著同等重要的作用。對于3歲以下的嬰幼兒來說,許多道理他們都不明白,但是他們的情緒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外部環境影響的。因此可以說,非語言信息與語言信息同等重要,對嬰幼兒來說,非語言信息甚至更加重要,因為他們可能會從中耳濡目染到很多東西。如果家庭中父母經常發火,不給孩子好臉色,則很容易使孩子變得懦弱膽小。同樣地,常對寶寶微笑的父母更容易培養出自信開朗的寶寶。

【給家長的建議】

嬰兒時期的小孩也可能有心理問題,父母在關注孩子生理健康的同時,也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抽出時間來陪孩子互動,例如和孩子做游戲、給孩子講故事,等等。多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盡可能多地使孩子依偎在父母懷里,讓孩子明白身邊有爸爸媽媽關心并照顧著自己。畢竟對于孩子來說,外人的照料總是比不上親生父母的關注,得不到親生父母關注的孩子更容易產生自卑等消極情緒。另外,父母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這種行為有可能將負面的情緒傳染給孩子,對孩子的心理產生消極影響。孩子最需要的就是一個歡快、幸福的生活氛圍,父母要盡力為孩子創造這樣的環境。除此之外,父母若是發現孩子的情緒有比較嚴重的波動和起伏,要及早請教醫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芦山县| 子长县| 时尚| 江源县| 台北县| 鹤峰县| 澜沧| 当阳市| 望都县| 阜新市| 漳浦县| 团风县| 九龙坡区| 南投市| 南宫市| 漳州市| 信丰县| 雷波县| 柏乡县| 建德市| 咸阳市| 天长市| 宜黄县| 安义县| 彩票| 永寿县| 赤壁市| 阜城县| 长白| 通渭县| 洞口县| 青岛市| 佛教| 皮山县| 临武县| 东宁县| 台东县| 桑日县| 罗田县| 香格里拉县| 古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