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工基礎實驗教程
- 陳凱 張弛 張忠民編著
- 1071字
- 2018-12-30 16:43:00
1.1.2 電工基礎實驗課設置的意義和目的
近幾百年來,人類在各學科領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學術成果。在眾多的學術成果中,很多經典理論的最終確立都離不開科學實驗的佐證,絕大多數諾貝爾獎得主的榮譽都源于他們的實踐能力及對實驗結果的深入研究。
放眼全球,電學技術的應用已經十分廣泛,無論是人類的生產、生活領域,還是軍事、航空、航天等領域,電學技術已經成為它們的骨干技術。過去高校中常常談及的非電類專業已經被逐漸淡化,各學科與電學的融合已是大勢所趨。
作為培養科技人才的高等學校,學生在積累學術經典理論的同時,能夠進行創新性的研究工作是科學技術向前發展的必要條件。就我國高校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而言,絕大多數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主要還應該來自于實驗教學環節,電工基礎實驗課作為本科生接觸電學實驗的第一個舞臺,理應為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學生通過電工基礎理論課的學習,可以掌握分析計算電路模型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為日后的電路設計打下理論和計算基礎。但要讓設計的電路完成預期的功能,僅有理論知識還相差甚遠,器件的選擇、電路的連接及功能的調試是每一個科技工作者都應該具有的基本能力。電路模型源于實際電路,但卻是在簡化了部分次要因素、忽略了部分工作參數的基礎上獲得的。例如,在電路模型的分析計算中,對于電阻人們大多只關心其阻值,但在實際電路中還要同時考慮其消耗的功率,如果電阻的工作狀態超出其額定功率的限制,其被損壞的結果將在所難免。實際電路中涉及的諸多問題及實踐操作經驗和操作技能,在理論學習過程中是很難學到的,因此電工基礎實驗課的設置是對其理論課的必要補充。
電工基礎實驗課的設置目的及預期效果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完成對理論課的輔助作用
通過合理地設置實驗內容,讓學生在完成實驗的過程中對電工基礎課程的相關定理、定律及分析方法做到深入理解和掌握。
2.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基本技能
通過實驗指導教師的講解及指導,使學生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實踐基本技能:
(1)正確識別基本的電路元件。
(2)掌握常用電路儀器、儀表的使用方法。
(3)具有按圖連接實物電路的能力。
(4)具有查找并解決簡單電路故障的能力。
(5)掌握一款計算機仿真軟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3.培養學生的實驗總結能力
(1)能夠對實驗數據進行正確的處理和分析。
(2)能夠從實驗現象及實驗數據中提煉出相關結論。
(3)學會撰寫完整的學術報告。
4.引導學生樹立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踏實的學術人格
做好上述每個環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積累實踐操作能力,更能引導學生樹立嚴謹、踏實的學術人格,逐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