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配對設計一元定量資料t檢驗與符號秩和檢驗
2.2.1 問題與數據
【例2-3】對血小板活化模型大鼠以ASA進行實驗性治療,以血漿TXB2(ng/L)為指標,其結果如表2-1所示,試進行統計分析。
表2-1 大鼠血小板活化模型ASA治療前后血漿TXB2的變化(ng/L)

【例2-4】一位社會學者為了判定聰明人選擇的配偶是否也聰明,隨機選取32對夫妻,并測得智商得分(IQ),如表2-2所示。問:配偶之間差別是否有統計學意義?
表2-2 32對夫妻IQ得分

2.2.2 對數據結構的分析
在例2-3、例2-4中,整個資料涉及一個試驗因素的兩個水平,并且在這兩個水平作用下獲得的相同指標是成對出現的,每一對中的兩個數據來自于同一個個體或條件相近的兩個個體,故應屬于“配對設計”。
2.2.3 分析目的與方法選擇
對于例2-3,研究分析目的是考察該10對大鼠在給藥前后血漿TXB2差值所代表總體差值與0之間的差別是否有統計學意義,因此統計分析應該屬于配對設計定量資料的統計分析。若定量資料滿足獨立性和正態分布要求,可進行單組設計一元定量資料t檢驗,此時,可求出該定量指標的總體平均值的95%置信區間;否則,應進行配對設計一元定量資料符號秩和檢驗,此時,可基于非參數法求出該定量指標的總體中位數的95%置信區間。例2-4數據經正態性檢驗,不符合正態性,因此選用符號秩和檢驗。
2.2.4 SAS程序中重要內容的說明
例2-3資料的程序名為SASTJFX2_3.SAS,此處僅對例2-3數據進行分析。例2-4定量資料的程序名為SASTJFX2_4.SAS,詳細程序與例2-3基本一致,見光盤。

2.2.5 主要分析結果及解釋
UNIVARIATE過程

對于例2-3,首先查驗正態性檢驗的結果。d變量正態性檢驗的結果:W=0.902699、P=0.2345>0.05,可看出差值符合正態分布,故選用t檢驗的結果;t=?3.27465,P=0.0096,故按α=0.05水準,認為平均來說給藥前后血漿TXB2(ng/L)之間的差別有統計學意義。
專業結論:因給藥后與給藥前的血漿TXB2差值的平均值?40.5000小于0,結合統計學結論,可認為ASA藥物可降低大鼠血漿TXB2(ng/L)的含量。

對于例2-4,首先查驗正態性檢驗的結果。d變量正態性檢驗的結果:W=0.820765,P=0.0001<0.05,可看出差值不符合正態分布,故選用符號秩和檢驗的結果。本例,S=85.5,P=0.0778>0.05,故按α=0.05水準,認為平均來說丈夫與妻子IQ得分接近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