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玩是孩子的天性——不要扼殺孩子的童真(3)

讀懂孩子的行為

相信很多家長都面對過孩子的“破壞行為”,甚至還努力幫孩子將他的“杰作”來個“破鏡重圓”。但是無奈時,也會抱怨“我家的孩子簡直就是個破壞狂”;也會生氣,呵斥孩子再也不許拆東西。那么,為何東西到了孩子手里就會立刻變成廢品,難道孩子天生就是破壞狂嗎?

其實,從兒童心理發展的過程來看,孩子把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拆開,是孩子學習探索的一種表現,他們并非故意想破壞一個東西。當孩子看到小汽車會跑、小飛機會飛,聽到音響會說話時,他們會對這些事物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于是,他們就想努力通過自己的雙手去尋找答案,“咦,我看一看、拆一拆、摔一摔,看看這里究竟是怎么回事。”這是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種表現,也是孩子聰明才智發展的動力。

做家長的,對孩子的這種好奇心和求知欲,應該給予正確的引導,而訓斥或是打罵只會挫傷孩子的求知欲望,甚至熄滅孩子的智慧火花。通常,愛拆玩具的孩子,往往喜歡提問題,對孩子這種喜歡提問的求知欲,家長要格外重視和愛護。

家長除了要肯定孩子的這種勇于探索的精神外,還要適時地指出孩子的錯誤,讓他們知道隨便把物品拆開這種不愛惜物品、不顧后果的做法是不對的。同時,還要叮囑孩子,對不懂不會用的物品,特別是像電動玩具、家用電器之類物品,更不要隨便亂按亂拆。

總之,對于孩子的這種“破壞性行為”,家長一定要在鼓勵和保護的前提下,對其行為給予認真地分析,以便因勢利導地進行教育。

換種方式愛孩子

既然“拆東西”是孩子成長階段的正常行為,那么,對于孩子這樣的“破壞”,家長又該如何應對呢?

1.家長要有寬容的心態

父母應該認識到破壞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成長的必然,面對孩子的“壯舉”時,不必為了維持一絲不亂的環境而處處限制孩子的行為,也不必為此沮喪、發脾氣,說出“不許再把玩具拆了,不然下次就不給你買了”之類警告或是威脅的話。要知道,家長的批評和威脅很可能會扼殺孩子可貴的探索精神,澆滅孩子對事物的好奇與興趣。

2.家長盡量鼓勵并參與孩子的“創作過程”

孩子的“破壞過程”,是一個手、眼都在活動的過程,這對促進孩子思維的發展是極為有益的。鼓勵孩子適當地“破壞”就是在鼓勵孩子的創造力,保護并培養孩子對更多事物的探索興趣。因此,當家長看到孩子拆心儀之物時,不妨蹲下來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和孩子討論一下,“這里面是什么啊”,“怎么會動啦”,再一步步引導、幫助孩子一起尋找結果,并跟隨孩子一起把拆開的物品恢復原樣。如此這般,孩子才能在“破壞——探究——重建”中獲得心理的滿足。

3.家長有意識地創造條件,引導孩子思考

在鼓勵孩子的“破壞行為”之余,家長還要多提些問題讓他們去猜、去想。比如,看到皮球一拍就跳得很高,家長可以問,“如果把氣放了,還能跳那么高嗎?”看到鬧鐘滴滴答答地走,家長可以問,“鬧鐘為什么會響,為什么會走呢?”不過家長提出問題后,還要主動帶領孩子從“破壞”中尋找答案,這樣才能進一步引發孩子的思考。

其實,當家長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有所了解,你就不會面對小小“破壞狂”而不知所措了。

行為6:喜歡玩鍋碗瓢盆——讓孩子在生活中尋找快樂

妞妞是個3歲的小姑娘,在她1歲半的時候,喜歡上了廚房,確切地說是喜歡上了廚房里的鍋碗瓢盆。現如今,這個3歲的小姑娘對發出叮叮當當響聲的鍋碗瓢盆更是情有獨鐘了。

每一次,妞妞都會模仿大人的樣子,張開粉嫩嫩的小手去抓她可以夠得著的鍋蓋。有時候,她會一拿就拿動了,然后對著鍋碗瓢盆就笑個不停;有時候,她壓根就沒拿住,當鍋蓋掉到鍋上,發出清脆一聲時,她會馬上再撿起鍋蓋,一松手,再放回鍋蓋。就這樣,妞妞不停地玩弄鍋蓋,聽鍋蓋發出的聲響,這種反反復復的動作總是讓妞妞樂此不疲,開心地哈哈大笑。有幾次,妞妞竟然會把一個瓢拿在手里玩一個小時,而她自己一點也不會厭倦。

然而,每當媽媽看到妞妞在廚房里玩弄鍋碗盆瓢時,她就忍不住要把她給轟出來。妞妞媽媽覺得,一來,廚房里有很多危險物品,像煤氣、菜刀等,孩子進來后很容易發生危險;二來,家里總要有一個相對神秘的空間,這樣孩子才會始終充滿探索的興趣。

后來有一次,妞妞一個不小心,被小鍋蓋傷了手,雖說問題不大,但是媽媽卻火冒三丈,硬生生地朝妞妞的手臂響響地拍了一下。緊接著,就是妞妞“哇哇哇”的痛哭。

不過,自此之后,妞妞再也沒有摸過鍋蓋,再也不敢輕易踏進廚房半步了。

讀懂孩子的行為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孩子隨手拿起一個東西就聚精會神地玩起來,而很多家長卻認為讓孩子自由地玩耍會帶來很多“副作用”。比如,弄臟了身體和衣服,弄亂了家里的擺設;孩子把自己搞得灰頭土臉,或是弄得全身濕透,甚至還會出危險。事實真是這樣嗎?

妞妞媽媽的觀點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她不知道有時候孩子愛玩父母買的玩具,但有的時候他們卻喜歡玩生活用品。其實,在孩子眼里,只要是他們弄得動、搬得動的東西都是玩具,而且在玩耍的過程中,孩子這種不斷重復一個動作的行為對他們來說也是獲得成長經驗的一個必要過程。

要知道,玩耍是大自然賦予孩子的一件特殊禮物,即便是剛出生的小寶寶,身體還沒有說話、走路以及自理的本事,大腦卻已具備了歸納、提煉、認知的能力。而這種與生俱來的智慧是需要與自由自在的玩耍相結合的,這樣孩子才能按部就班地健康成長。因此,家長與其勸說孩子乖乖地坐在那里,跟著大人念書認字、背誦詩詞,還不如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讓不安分的孩子們到處去探索、攀爬、觸摸……

事實上,這樣玩有助于孩子認知日常用品的模樣、質地和手感,觀察它們的用途,體會它們彼此之間的關系,而且孩子敲敲打打的動作,也能鍛煉他們的協調性,開發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也許,對家長來說,讓孩子自由玩耍的確比較麻煩,既需要我們事后認真地收拾和洗刷,又需要我們巧妙地引導和保護。但是,家長可曾想過,你的費心和耐心換來的卻是孩子身心健康的發育和成長。如果我們怕麻煩、沒耐心,將孩子的玩耍視為調皮搗蛋,阻止孩子的玩耍,那樣我們只會阻止他們思維的發展,妨礙他們智力的進展,最終,只會可怕地拖累孩子成長成熟的腳步。

換種方式愛孩子

不過,支持孩子玩生活用品,并不等于說什么東西都允許孩子玩,而是要根據孩子的需求和愛好,給他們準備一些生活素材,讓他們動、讓他們玩,以滿足孩子的成長需求。以下幾種生活游戲值得讓孩子玩一玩,特別適宜年幼的孩子。

1.筷子敲碗的游戲

家長先給孩子準備幾個大小、材質不同的碗,再備一雙筷子,然后將碗一字排開擺放在桌子上,讓孩子隨意地敲擊。因為敲不同的碗會發出不同的聲音,所以,家長要引導孩子試著總結不同的碗敲出的聲音有哪些特點。與此同時,家長還可以讓孩子邊哼兒歌,邊敲擊不同的碗,從而演奏出不同的節奏和韻律,這個親子游戲能夠訓練孩子的韻律感和聽覺能力。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吃飯的時候最好別讓孩子拿筷子敲碗,并告訴孩子這種行為是不禮貌的,尤其是在別人家做客就更不能這么做,讓孩子明白這意味著對主人的不滿,也是缺乏教養的表現。

2.和孩子打水仗

家長先準備兩個盆子,并將其裝滿清水,然后,將兩個盆子保持一個適當的距離(以孩子年齡、手臂力量的大小而定);隨后,把盆子放在孩子能把水拍出的地方,然后和孩子打水仗。這種游戲需要兩個人玩,或是父母參與進來,或是讓孩子和小朋友玩,當然,這個游戲在夏天玩是最適合不過了。

不僅如此,在孩子擺弄鍋碗瓢盆的過程中,家長要始終抱著一個接納和欣賞的態度,這樣才會讓孩子在生活用品中尋找到快樂,才會讓孩子玩得開心,越玩越聰明。

難免會遇到的問題

孩子愛玩危險游戲怎么辦?

Q:兒子4歲多了,很喜歡在大街上追逐打鬧,并喜歡模仿影視、圖書中打等場景玩一些危險游戲,大人該制止嗎?又該如何保護孩子呢?

A:每個孩子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尋求“刺激”的欲望,天性又喜歡模仿,再加上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膚淺,自制能力差,因此膽量大、不怕危險。不過,家長也不能像看管犯人那樣監護孩子,因為每個孩子都有強烈的逆反心理。作為家長,最好是平時就能以身作則,注意傳授安全常識,加強孩子的安全意識。其次,家長要教給孩子一些應付危險的能力。比如,教孩子劃火柴、使用刀剪等。如果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他們就會少玩這類游戲了。另外,家長也要將孩子的興趣引導到別的游戲上去,像猜謎語、跳皮筋等。

愛玩電腦游戲,該如何引導?

Q:兒子5歲了,特別愛玩電腦游戲,該怎么辦啊?

A:很多家長為了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就早早地放任孩子玩電腦。但是,兒童專家研究發現,過早使用電子產品,玩電腦游戲非常影響兒童發育。因為電腦輻射會影響幼兒腦細胞的發育;孩子長時間注視電腦屏幕會導致眼睛近視;經常使用電子產品的孩子,其注意力、控制力會減弱,而且他們對環境刺激的敏感性低,情緒比較不穩定。為此,家長可以把電腦放在家中的公共場所,以方便家長的指導和監督。同時,給孩子限定一個時間,以便讓他們養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孩子活潑好動,是多動癥嗎?

Q:兒子快5歲了,平時身體很好,與小朋友玩耍時,也特別活躍。但是就是動作特別多,一刻也靜不下來,我有點擔心,這是不是多動癥呢?

A:好動是孩子的正常特征,家長應該鼓勵。多動也是小兒多動癥的一種表現,但是不能說孩子好動就是多動癥。多動癥即兒童多動綜合征,是兒童發育過程中一種以注意力不集中為主要特征的心理障礙性疾病,主要表現是注意力不集中,還會經常出現過多無意義的小動作,比如卷書本的角、將橡皮不斷地切成小塊等。孩子是否是多動癥應由專家診斷,家長不能隨意下結論,也不能隨便讓孩子服藥。

孩子貪玩,不愿學習怎么辦?

Q:孩子要上小學了,還是一門心思只想著玩,我們都很焦急,擔心他不愿學習,該如何是好?

A:很多科學家和教育專家都認為,玩也是一種學習方式,越會玩的孩子越聰明。孩子在玩耍的時候,如果想要玩得有趣,他會動腦設計游戲環節,這樣可以發展孩子的想象力;玩耍遇到障礙時,他會主動去思考,認識、發現物質的變化和內在聯系,從而進一步探索世界、探索未知、開發智力;玩耍的過程中,孩子還能體驗到快樂和成就感,這對孩子的學習、生活都是大有裨益的。事實上,孩子喜歡玩,也喜歡學習,如果家長能夠給他們玩的時間,然后適時地提醒他們去學習,孩子照樣能愉快地接受。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申扎县| 安多县| 许昌市| 河西区| 金昌市| 雷山县| 无棣县| 康马县| 重庆市| 大悟县| 景宁| 清丰县| 连山| 诸城市| 历史| 绥江县| 广州市| 股票| 克东县| 甘洛县| 襄樊市| 香港| 辉南县| 潮州市| 定日县| 牙克石市| 宁波市| 金沙县| 陕西省| 洪洞县| 页游| 清水河县| 义马市| 德昌县| 红原县| 容城县| 河间市| 铁岭县| 勃利县| 铁岭市| 高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