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要做最好公務員,服務就要全心全意(1)

  • 做最好的公務員
  • 李治欣
  • 4345字
  • 2015-12-29 11:31:33

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滿意是標準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立黨的宗旨,每一位公務員必須把它貫徹到具體的工作中去,為人民服務要全心全意,而不是三心二意,更不是半心半意,無心無意或者假心假意。

要把人民群眾“贊成不贊成、滿意不滿意、擁護不擁護”當做做事的標準,從人民利益出發,為人民利益考量,全心全意為人民,真正做到“民有所需,我有所為”。只有群眾贊成了,工作才能暢通開展;只有群眾擁護了,才有工作的動力;只有群眾滿意了,我們的工作才算做到了家。

作為一名公務員,怎樣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這方面,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學雷鋒先進個人、一心為民的好干部,現任武漢市武昌區人民政府巡視員——吳天祥給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愛人民,勝過愛自己

2006年6月23日,吳天祥因糖尿病發作在人民醫院住院。那天他正被人攙扶著準備去做CT檢查,突然,一個老婆婆淚流滿面地撲倒在他面前:“請您一定要救救我的老伴啊!”

原來,老婆婆周潤香的老伴代家頤15歲起在一家公司工作,曾獲武漢市“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稱號,1996年因公司改制下崗,一直沒有社保和醫保。

2005年年底,代家頤被查出患上了異型細胞癌,由于沒錢治療,一直吳天祥一打完吊針就直接去代家頤的原單位了解情況,希望單位給予辦理重癥醫療保險。第二天,吳天祥坐在病床上又分別給市國資委、市社保局等單位寫信,反映此事。每封信中,吳天祥都強調著:“這位老同志在病床上還寫黨員先進性教育體會,是個好黨員。”信的末尾,全部是:“吳天祥磕求”!

原單位領導來看望代家頤,并承諾7月20日為他辦理重癥醫療保險。也許是放心了,7月14日一早,代家頤溘然長逝。“在吳天祥的奔走下,我老伴的最后日子充滿欣慰。他走得很安詳,到最后還忍著劇痛叮囑家人‘一定要幫我補交黨費’……”周潤香不停地抹淚回憶著。

讓她更難以忘懷的是,代家頤去世后,吳天祥專程趕來,竟然面對遺像深深一跪,在場人攔也攔不住。大家都說,這一跪,跪出了老百姓在吳天祥心中的分量。

吳天祥面對群眾的難處,沒有把麻煩事像踢皮球一樣踢出去,而是主動走到群眾的身邊,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全然不顧自己的病情,他的做法值得我們每一位公務員學習。

世界上最無價的東西是人心,要贏得別人的心,只有拿自己的心去交換。在工作中,如果你是領導,看到下屬工作上、生活上有困難,應主動地幫助,同事生病了,要及時問候、照顧;如果你是一名社區工作者,要經常到群眾中去,發現他們有需要及時提供幫助。只要你付出了愛心,就一定能換來群眾的真情。

為人民,舍得自己

吳天祥看上去甚至比實際年齡還要蒼老,了解他的人都說:“吳天祥太累了!他簡直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

十多年來,吳天祥每天的日程雷打不動:清晨6:00,騎自行車上班;6:20~8:20,在武昌區政府門前的信訪接待室接待上訪群眾,然后才到食堂吃早餐;8:30,開始分管信訪、民政等16個部門的紛繁工作,忙得像個機器人;12:00,在食堂就餐;12:30~14:00,在辦公室拆閱群眾來信或學習新的理論;下午,或開會,或深入群眾一線調研;晚上回家吃飯,萬家燈火時,他又騎著自行車到辦公室處理未完成的公務。

不光每天按時接訪,吳天祥的辦公電話甚至家庭電話都是公開的“愛民熱線”。

1996年,正是這條熱線點燃了殘疾婦女黃冬萍生的希望。黃冬萍1986年雙腿癱瘓,后又遭丈夫拋棄,她只能靠低保金艱難度日,常年臥床還要照顧年幼的兒子。

1996年7月的一個暴雨之夜,小屋四處漏雨,搖搖欲墜,黃冬萍抱著一線希望讓兒子打通了吳天祥的愛民熱線求助。沒想到,夜晚10點,吳天祥竟渾身濕透地出現在她面前!

“不怕,我們一定盡力幫你解決困難,負責到底!”吳天祥隨即用臉盆幫著接雨水,忙了一夜。次日起,吳天祥就不厭其煩地往房屋土地管理局、土地規劃局等單位跑,幫黃冬萍建起了新房,并協調給她免費安裝了電燈、電話。

黃冬萍逢人就說:“天大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吳區長是個大好人!”吳天祥始終堅持“人生在世,‘奉獻’二字”的人生觀,樂于助人,樂于結交“窮親戚”“窮朋友”,經常為生活有困難的群眾提供幫助。多年來,他利用休息時間,串百家門、知百家情、暖萬人心,幫助了無數有困難的人渡過難關,人們視他為親人。

吳天祥說:“每當我為群眾做了點事,群眾都稱贊共產黨好。聽了這話,我的心里真舒坦。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真自豪。”吳天祥坦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做一名淡泊名利的共產黨員不容易。他說:“我就是要做2007年3月1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答記者提問說道:“政府的一切權力都是人民賦予的,一切屬于人民,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歸功于人民。必須秉持一種精神,這就是公仆精神。政府工作人員除了當好人民的公仆以外,沒有任何其他權力。”

因此,每一名公務員必須牢固樹立起公仆意識,絕不能嫌貧愛富,應該多為人民群眾辦事,尤其是為弱勢群體辦事。同時作為一名公務員要舍得一己私利,多為人民群眾著想,多辦好事、實事和人民群眾盼望的事,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在具體工作中,公務員要杜絕高姿態、耍傲慢,真心實意為人民辦實事,讓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黨和人民政府的關心和幫助。

不講難不難,只想該不該

工作中有些人拈輕怕重,艱苦的地方不愿去,怕吃苦;困難的地方不愿去,怕為難;工作推不開的地方不愿去,怕“出不了政績”。不可否認,在人們的心里或多或少地都存在這種畏難心理,但是一名優秀的公務員總是能快速消滅這種念頭,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只要是值得去做的事,就會不遺余力去做。

不管再忙再累,吳天祥對待群眾始終那樣耐心和藹。1997年一個春風尚帶寒意的上午,吳天祥家一下子來了三十多名下崗工人,床上、椅子上都坐滿了。原來,他們都是來找工作的。午飯時,吳天祥為大家下了18斤肉絲面。面對滿臉愁容的工人們,吳天祥深知責任重大,深知在再就業工作中政府的擔子有多重。他身先士卒,四處出擊,多方調研,一到節假日,他就騎著那輛舊自行車,在街上轉悠。1998年初,他在漢口開會,看到一家饅頭店生意不錯,一打聽是一位農民做的,便認真向這位農民請教,一口氣買了150多個饅頭扛回武昌,分給幾十名下崗工人,鼓勵大家:“下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等靠要,怕的是觀念不變!”吳天祥還拿出1000多元錢幫助這些下崗工人開起了饅頭店,僅此一項就為40多名下崗工人安排了工作。

當上副區長的吳天祥,工作忙了,群眾找他確實難了。面對群眾的實際困難,吳天祥比誰都著急,上任不久,他便將家里的電話向全區幾十萬人公布,叮囑家人,不論誰在家,群眾打來的電話都得認真記錄。

吳天祥認為,為群眾辦事,應當落地有聲,要讓群眾滿意。吳天祥說:“聯系群眾不是做給領導看的,百姓找我,不方便怎么行?”

這些年來,吳天祥在幫助百姓過程中發明了很多行之有效的辦法,其中一條就叫“發動群眾幫群眾”。在社區再就業培訓班上,他請來老師,他自己也講,鼓勵大家、督促大家,社區洗衣店辦起來了。紅領巾小餐桌辦起來了,敬老院、家電維修點辦起來了。在武昌,再就業社區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

吳天祥說:“千變萬變,干部都是人民的兒子,我們應該好好地為人民謀利益。因為從我們入黨的那一天起,便肩負人民的希望,接受了人民的囑托。”

我們每一個公務員,不管是在領導崗位,還是在平凡崗位,都要心系群眾,牢固樹立群眾觀念,要牢記群眾利益永遠是第一位的,堅持以民為本的宗旨,想問題、辦事情、定政策、做計劃,首先考慮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如果顛倒了與人民群眾的關系,脫離了人民群眾,最終一定會被人民群眾所拋棄。

群眾利益無小事,公務員要牢記

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群眾的冷暖安危掛在心上,把民生問題擺在各項工作的首位,竭盡全力化解民憂、為民謀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公務員在解決民生問題時,更加需要這種求真務實、深入細致的精神和作風。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

溫家寶總理說過:“每一件事情,只要關乎老百姓,就是大事。”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把群眾的事情辦好了,群眾才會安居樂業,社會才會和諧穩定,經濟才會持續發展。凡是涉及群眾利益的事,公務員都應傾心盡力去對待,滿腔熱情去做好,竭盡全力去解決。

有一篇報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到湖南考察防汛抗洪工作的新聞。

他一下飛機,就乘車一個多小時來到寧鄉縣大成橋鎮,察看被洪水沖毀的峨山壩。驕陽似火,溫家寶總理冒著近40攝氏度的高溫,登上損毀的堤壩一角實地察看搶修情況。考察中,有這樣一個細節:在返回寧鄉縣城的途中,有不少農民正站在道路兩旁,向總理揮手致意。溫家寶總理隨即讓司機停車。像往常到地方考察一樣,他想和老百姓聊聊。這時,人群中一個面色黝黑、名叫陳凱旋的四十來歲的中年漢子,走到總理近前向總理反映了當地發生的“地陷問題”。

在總理和這位村民一來二去的幾番問話后,“傷了人沒有?”溫家寶焦急地問。“沒有。不過,我們還是想請您去看看。”陳凱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這時,當地的一位負責人說,寧鄉縣有四個鄉鎮屬于地質沉陷區。前幾天下大雨,一些沉陷區發生了較為嚴重的地質災害。不過,已經制定了治理和安置方案,群眾也安全轉移,請總理放心。

按理,當時那位官員已經作了匯報,并“請總理放心”,但是總理依然不放心,非要到現場去一看究竟,現場處理“地陷問題”。溫家寶總理務實親民,已經為大家熟知,他每次下基層,都喜歡來到群眾中間,因為總理愿意和老百姓聊聊。這次也不例外。總理聽民聲不理官語,執意要“去看看”,正是他務實親民的真實寫照,是給官員上的生動一課。

如果我們每個公務員都能像這樣,懷著對群眾的深厚感情去關注民生,善解民憂,謀求民利,為老百姓辦實事好事,那么,干群關系一定會發展成為魚水關系。

正如胡錦濤總書記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上所指出的:“群眾利益無小事。凡是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實際困難的事情,再小也要做。”

公務員應該把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的話做為一面鏡子,尤其是各級領導干部更應經常對照,辦實事,講實效,報實情,努力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并把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落實到日常行動中,從小事做起。

越關注小事,越能走進百姓的心里

從小事做起,從小處著手,正是公務員最需要的工作作風和務實精神。大道理人人都會講,但小事情卻不一定會有人愿意做,更不一定人人都做得好。

上海長寧區房屋土地管理局副局長安君英被稱為“動遷狀元”。她從事市政動遷工作32年來,直接組織、參與的重大工程動拆遷有60多項,親自動遷的居民達2萬戶,竟未發生一起“鬧訪”事件。安君英是如何做到的呢?當人們問她有什么絕招時,她淡然一笑說:“當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就要將人民利益常記心中,常常想一想假如自己是動遷戶怎么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港市| 聂荣县| 延长县| 徐州市| 穆棱市| 上高县| 河西区| 三穗县| 汨罗市| 株洲市| 高淳县| 绥阳县| 金乡县| 洮南市| 宕昌县| 睢宁县| 政和县| 康乐县| 沅江市| 安达市| 昆明市| 高台县| 磴口县| 古丈县| 陇西县| 姜堰市| 三台县| 唐山市| 建阳市| 长垣县| 百色市| 贺兰县| 商河县| 剑河县| 定安县| 赣州市| 连城县| 建湖县| 滁州市| 三门县| 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