茲據道銜臺瀏府知府熊一本、候升知府臺防同知仝卜年、候升同知直隸州臺灣縣知縣閻炘、臺灣府經歷陳塤等,逐起審明,擬解前來,聲明許埤、林鉗、林〈金串〉、張二格傷,于起供后身死等情。臣等會同提勘,緣各犯因夷船屢次勾結草鳥船來臺滋擾,各自起意出洋行劫,若遇夷船,即與合幫,為之引導。其中伙犯亦有僅止聽從行劫、不知通夷之事者。淡水廳所獲陳柏等十六名一起。緣陳柏、漳浦人,起意糾允現犯陳尚、陳回、陳洪九、陳紫、陳貌、陳素、盧返、吳運、陳肯、陳密、吳九、陳鼠、陳芳、陳余、逸犯陳石、邱求、陳居功、陳權、陳媽燦、陳涼、陳泵、姚標、陳味、李量及不識姓名一人,共伙二十六人,帶備槍炮器械,共坐邱求之船,于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十三日,由內地僻港出洋,十四日駛至漳浦縣虎頭港外洋,劫占不識名王姓事主〈舟古〉艚船一只,并米二包。各犯過船乘坐,將自坐原船換給事主放回。十六日,船至淡水,即被兵役拿獲。其陳玖一名,訊系欲覓船偷渡被陳柏擄至船上,逼令服役不從,關禁在艙,并非同伙。又江朋等六犯一起,訊系逸犯。吳樟將自置漁船一只,牌名金順發,雇水手現獲之江朋、林庭、林富、黃賢、葉廷、謝雙、逸犯林荖,一共八人,裝載金箔、磁器來臺生理,由廈門石井地方出洋,于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駛至澎湖西嶼洋面,江朋起意行劫不識姓名事主埯邊船一只。各犯一齊上船搜劫贓物,將船駛至海邊,逐事主上岸走回。五月初五日,在虎井洋面,江朋又起意行劫不識姓名事主漁船一只,當令吳樟、林荖駕坐原船駛回消贓,自駕埯邊船駛至淡水即被獲解。又所獲謝卷等五名及澎湖廳所獲陳波等三名一起,系陳波起意為首,糾獲十二人,坐澎湖人吳古、許別、宋注等之船,于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三日出洋,在淡水洋面劫占不識姓名事主貨船一只,事主鳧水上岸逃走,陳波與現犯吳古、許允得、逸犯陳厚、楊蓮,過船搜臟,現犯謝卷、陳悅、逸犯楊蘭、蔡怕、蔡黨、陳繩,在本船接贓。吳來被脅煮飯,許別、宋注二人不肯從盜,被陳波關釘鎗底。陳波、吳古、許允得、陳厚、楊蓮坐所劫之船,駛回澎湖消贓。將船折毀滅跡。經該廳兵役將陳波、吳古、許允得拿獲,而謝卷受陳波囑托,仍駕原船在淡水洋面游奕,亦經兵役連船及器械拿獲,放出許別、宋注,余犯逃逸。
又澎湖廳所獲劉宜等十二名一起。訊系劉宜為首,糾獲十四人,攜帶鳥槍、器械,于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駕船出洋。二十四日,駛至澎湖。劉宜起意行劫漁船一只。劉宜同現犯蔡辦、蔡術、蔡來、蔡透、康高及逸犯許壬,過船搜贓。現犯許鄭、程佑、洪魏登、林受、王升,在本船接贓。蔡佑被脅煮飯,蔡波孝因病留本籍不來。各伙犯皆不知首犯欲行勾夷之事。
又據水師千總李瑞麟、義首曾良山等會獲之李田等十二犯一起,系李田起意糾允現犯劉荳、林立、張番、張別、蔡明、郭宇、林贊、陳贊、張集、林弁、并擊斃落海之林驀、同逸犯林榜、又不識姓名七人,共伙二十人,駕坐草鳥船,于道光二十二年四月十四日出洋。是月十八日,在番仔挖外洋行劫不識姓名事主火炭船內銀錢,將船放走。二十二日,又行劫不識姓名事主綠荳船一只。二十五日,在狀元挖外洋行劫不識姓名事主補枋船一只,均駛至海邊,將事主驅逐上岸,并未上岸。李田將劫占兩船分與林榜、林騫等管駕,添糾陳胡、李所、張膽、王必,并海邊不識姓名十八人草鳥船一只合幫探聽夷船消息。六月十八日,又在狀元挖外洋行劫事主陳伯火炭船一只,將陳伯等五名關禁艙底,并在海邊添招現犯張蠻、逸犯吳中林及林成、鄭育、許晚、林炭及吳中等轉邀不識姓名十三人入伙,分坐五船管駕。二十一日,陳胡等二船在東港洋面遇見義首曾良山巡船追捕,逃至樹苓湖外洋。該犯李田等適于二十五日仍在該處行劫事主陳排魚脯船一只,將陳排等關禁艙底,李田同劉荳等過船搜贓。張蠻、吳中林及林成、鄭育、許晚、林炭在本船接贓。李田與劉豆、吳中、陳胡、林賽、林榜等六船合幫游奕。經李瑞麟及義首人等各船圍捕,該犯等匪船各放槍炮拒捕,被官船兵勇將陳胡、吳中等所坐二船開炮擊沈,林賽所坐一船沖礁擊碎,匪皆落海淹死。李田、劉荳等所坐二船被獲,放出陳伯等十一人。林榜等所坐一船乘風逸去。
又水師把總龔正勛等所獲陳涌順等八名一起,系格殺之許埤為首糾允現犯陳涌順、許術、許泡、蔡嬉、格傷身死之林鉗、林〈金串〉、張二及被砍死把舵之不識姓名一人,一共九人,帶齊防船器械,乘坐許埤自置草鳥船,于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十六日出洋,十八日駛至狀元挖外洋,遇見事主黃團發即陳占沙艚船,許埤起意行劫,同陳涌順等一齊過船,將事主等關禁艙底,拋去舊船,即坐事主之船與李得、王久、陳長、胡在、吳青等匪船五只,每船十數人不等,在洋連〈舟宗〉游弈。該把總龔正勛等督帶巡船圍擊,因匪船開炮拒捕,亦即回炮擊沉王久、吳青草鳥船二只,賊匪皆落海淹斃。許埤等一船被獲,余李得、陳長、胡在三船逸去。
以上各犯,經臣等隔別研訊,據各供認前情不諱,究無窩伙搶劫別案,及知情分贓之人,究詰不移,案無遁飾。
查律謀叛者斬。又例載江洋大盜立斬梟示。又濱海行劫過船搜贓,一經得財,俱擬斬立決。其止接遞財物并未過船搜贓行劫,亦止此一次,并無兇惡情狀者,仍以情有可原、免死發遣新疆給官兵為奴。又洋盜案內,被脅為盜服役,如被獲者,杖一百、徒三年。又律載私渡關津,杖八十各等語。此案陳柏、陳洪九、陳紫、陳貌、陳素、盧返、吳連、陳肯、陳密、吳九、陳鼠、陳芳、陳余、陳尚、陳回、江朋、林庭、葉賢、葉庭、林富、謝雙、陳波、吳古、許允得、劉宜、蔡辦、蔡術、蔡透、康高、李田、劉荳、林立、張番、張別、蔡明、郭宇、林寬、陳贊、張集、林弁、許埤、林鉗、林〈金串〉、張二、林涌順、許求、許泡、蔡嬉四十九犯,或起意行劫,得贓潛謀通夷,或拒捕殺傷兵勇,或為從過船搜贓行劫以至二次,均屬法無可貸。查潛謀通夷,律以謀叛罪,亦應斬,與洋盜罪名相等,自應從一科斷。陳柏等犯應均照江洋大盜例,立斬梟示。海疆重地,未便稽誅。除許埤、林鉗、林〈金串〉、張二格殺外,臣等于審明后,即恭請王命,將陳柏等四十五名綁赴市曹處斬,仍戮取許埤等首級,傳于犯事地方懸竿示眾,以昭炯戒。
許鄭、程佑、洪魏登、林受、王升、張蠻、謝卷、陳悅八犯,訊在本船接贓行劫亦止一次,并不知通夷,亦未開槍持械拒捕,尚屬情有可原,均照強盜免死發遣例,發遣新疆給官兵為奴。吳來、蔡佑被脅在船煮飯,并非甘心從逆,被拿到案,均照為盜服役被獲者滿徒例,各杖一百、徒三年以上遣徒。各犯分別照例刺字發配。陳現合依偷渡關津杖八十,遞籍折責交保管束。許別、宋注不肯為盜服役,交保省釋。失察之各犯父兄及牌保,照例飭懲。買贓之人,訊不知情,免提省累。被盜拒斃之水勇葉熟一名,飭縣賞恤。其余受傷人等,給資醫治,均已平復,分別獎賞。已起各贓,各船只給主認領,未起追賠,所獲盜船器械存留廳營配用。逸犯陳厚等飭緝另結。此次文武委員義首人等,不分畛域,不避艱險,奮勇爭先,殲捦草鳥船匪多名,救出被禁事主等多人,辦理尚屬認真,可否酌保數人,以示鼓勵海外人才之處,出自天恩。除全案供招咨部外,理合恭折具奏,伏乞皇上圣鑒訓示,敕部核覆施行。謹奏。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九日奏。
再道光二十二年正月三十日,淡水廳大安港拿獲夷人顛林等案內,有廣東姧民陳阿盛、張阿廣、張阿有三名,經臣等提訊,各據供認投入夷船,隨到浙江滋擾屬實。本擬與夷人肐哩等同時正法,因另獲在廣東通夷之逃軍賴媽來、在廈門通夷之逃徒蕭石及知情容留賴媽來之方業三名,恐與陳阿盛等牽涉,暫行留質。當時訊供情形,先后奏報,并咨明刑部,將陳阿盛等歸入賴媽來等案內辦理在案。
嗣據道銜臺灣府知府熊一本將該犯賴媽來、蕭石審明各自通夷,回臺糾人內應,方業知情容留,欲俟夷船來臺,為之糾人,與陳阿盛等三人,并不認識。解經臣等會訊,供亦相同。方業旋即監斃。其時有彰化縣匪徒陳勇等豎旗謀逆,接應夷船。臣等恐賴媽來、蕭石及陳阿盛等,在監為陳勇等內應,即于七月十四日將陳阿盛、張阿廣、張阿有、賴媽來、蕭石五名,援照謀叛斬決之律,恭請王命,綁赴市曹正法,以絕后患。賴媽來、蕭石配所主守,訊無賄縱情事,應聽配所議結。方業帶病進監,刑禁人等訊無凌虐,應毋庸議。陳阿盛等三名供招,先巳咨送刑部,除將賴媽來、蕭石供招咨部外,相應附片陳明,伏乞皇上圣鑒,謹奏。
剿平彰化縣逆匪奏
奏為彰化縣匪徒分股聚眾、欲圖通夷、豎旗謀逆、督飭文武兵勇剿破首徒并獲勘辦完竣、地方安靖、恭折具奏、仰祈圣鑒事。
竊臺灣自上年以來,屢次破獲通夷姧民張從、賴媽來、蕭石等奏辦在案。本年正月間,彰化、淡水交界,再破夷舟,而自三月以后,臺灣南路各洋夷船往來游奕未已,以致北路嘉彰一帶匪類見夷船屢至,紛紛謠播。臣等恐其煽誘滋事,嚴飭各屬時加偵察。
查有彰化縣積匪陳勇、黃馬二名,素行結交匪類,被控搶劫占奪田園、截河抽稅、不法多案,適有新委署彰化縣知縣魏一德到任,特飭會營設法圍拿。詎該匪陳勇聞知,竟敢糾結伙黨,在水沙連之觸口地方,筑造石圍,乘夷船屢次來臺,欲圖勾結滋事。五月十一日,接據護北路副將關柱同魏一德稟稱:該縣會同北協中營署都司岑廷高、署水沙連千總倪捷升、署外委陳林生、署南投縣丞胡鈞,于五月初六日率帶兵勇屯丁前往觸口圍拿。該匪陳勇膽敢聚眾一百余人,自稱鎮溪大王,豎旗抗拒。雖經擊殺十余人,而賊從石圍池內施放槍炮,兵勇亦有受傷。因石圍堅固,四面溪流環繞,其外復有竹圍抱護,官兵所帶槍炮微小,進攻數次,不能得破。稟請撥運大炮前往。又據署嘉義縣知縣易金杓稟:該縣與彰化交界之斗六門地方,風聞亦有匪徒往來等語。
臣等會商:彰化距郡較遠,匪徒膽敢豎旗滋事,亟須撲滅。惟郡城根本重地,防夷吃緊。臣達洪阿未便出剿。查關桂素稱老練。魏一德人亦勇往,尚可辦事。隨飛飭易金杓同署嘉義營參將洪志高、署斗六門都司張金泰、署斗六門縣丞潘振玉,督率兵勇,嚴守嘉義要隘,防其分竄蔓延。又調外委陳進升,酌帶兵勇一百名,在彰化縣北門外駐札,以防葫蘆墩及淡水一帶匪徒附和。一面飭委署左營游擊陳連斌,帶領臣達洪阿自練精兵二百名,撥運二千斤大炮二門、小銅炮四門、抬槍二十桿。臣姚瑩亦委候補同知直隸州托克通阿,率領道署新練戰勇一百五十名,并由臺灣府軍需局撥解經費銀兩,自郡啟程。嘉義營守備曾玉明,帶兵二百名、壯勇一百二十名,自嘉義縣啟程。署鹿港同知黃開基,率帶壯勇二百名,自鹿港啟程。先后往觸口會剿。
是時,黃馬一股亦在內山,遣匪伙沈明法率眾數十人往觸口接應陳勇。經魏一德督率屯勇邀擊,中途殺斃十余人、生捦沈明法,余匪逃散。臣等慮有別處土匪蠢動,諭飭各莊總董義首,督率團練壯丁,扼守要沖。黃馬等不能往救,陳勇之勢遂孤。黃開基亦即先到,賊匪聞知郡城各路兵勇會剿,頗形畏懼,屢次突出,皆被該文武兵勇擊退。五月十九日,關桂遣人往鹿港水師左營撥運大炮亦至。魏一德探聞陳勇之眾欲逃,商同黃開基、岑廷高,迅速進攻。將其竹圍攻破。二十日,復架大炮轟擊。岑廷高首先奮勇,將石圍攻破。魏一德同胡鈞督率兵勇齊進,炮斃殺死賊匪多人,生捦偽元帥陳〈忄莽〉、偽先鋒林討、陳碩及賊伙陳用、曾云、吳添基、林大手、廖阿九、林庶、鄭深、傳番、江菜麻,莊添佑、陳振太、陳添賜、葉木、廖賓、廖無牙、賴團、劉戇虎、林越、張江河等二十二犯。訊據供稱:炮斃之賊,名謝汶、王添生、陳逃。殺死十三賊,為許白、毛求、陳阿形、黃珍、廖保仔,余犯不知姓名。首匪陳勇,同余眾逃散。
二十日,各路兵勇齊集,網民探知陳勇逃入水沙連山內八圯簽,投依黃馬匪眾。魏一德商同陳連斌、曾玉明、岑廷高、黃開基、托克通阿等,督率兵勇,前往圍捕。陳勇、黃馬匪眾約二百余人,見官兵追至,率黨抗拒。文武兵勇奮力攻擊,斃賊匪二十余人,生捦偽鎮山大王黃馬、偽元師廖梅李、徐大豬琴、匪伙黃拘、陳建沿、廖詢、蕭樹、廖阿送、王興、陳添得、詹阿圓、吳紅、林老、黃江藝、李蠢、洪灑、黃堫、廖水、陳岱、賴媽唐、郭才、郭洸保、李顯、林泳、孫來、林目糖、張鹽、廖阿禁、盧顯、許香、江裁、張涌、廖好、吳老俊、林成、吳米、蘇賀、王租義、許檜、紀溎、賴和尚四十一犯。陳勇同余眾仍行逃散。又據張金泰、潘振玉在斗六門堵截,報獲偽先鋒蘇志杰及伙犯蔡受、黃居、鍾其萍、廖梅、陳江、林路、林跑、林墻、蕭春池、陳泳盛、張重嬉、孫宰等犯,并義首等追落溪水淹死不識姓名六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