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9章 杭州鐘徐若泉令親姚名琨先生字來

幼時瘦弱,陰虛也。痘后頭痛,肝邪旺也。不論外感何邪,頭必痛者,陰虛肝旺容易上升也。十三四歲精氣通,真元早泄,此時反胖,且兼痰火頭疼,喜于敲者,郁得敲而松也。每發于春秋,甚于長夏,春分以后秋分以前,溫熱令行也,補則病無增減,虛能受也,即服消痰清火亦不見其長短,有病則病當之也。胸腹脹痛而用消克暫快一時,胃得下行為順之常也。

從前痛時在額,此更前后左右引及者,肝有伏風,善行數變,不惟痰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也。口中之臭、鼻間之熱,胃逆上沖也。睡不足,如在云霧之中,腰脊不能支持,諸陽氣浮而無從也。手足之熱,黃白之苔,面發之塊熱而且癢,有時頭暈,陽明中土萬物所歸,上而躍也。竹瀝可醫,上病降而下之也。飲食芳香可受,否則不能者,胃少沖和之氣也。不欲水果,脾不耐寒也。又惡甜膩,胃多濕熱也。偏喜肉食、水畜、咸寒,療腎氣虛熱也。近更胖者,溫熱痰火扶助,一身元氣擴充,脾胃反見有余也。因男子二八而精通,通在十三四歲時,肝之疏泄早行,腎之封藏不固,如此猶可相安于無病,不過知其陽之太過而已。乃于幼時瘦弱,已昭陰氣之虛;痘后頭疼更著,肝家之旺。甚至不論何部從外而感,痛如應響,每發于春秋,甚于長夏。明明春分以后,秋分以前,在天地郁蒸濕熱大行之時候,土中素有之濕熱,尚且同聲相應,而況二五妙合之時,早以濕熱為種。身中常行春夏之生長,而少秋冬之收藏,大生廣生之候,即大病特病之時。張氏云∶素稟濕熱而挾陰虛,此等癥是也。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各得其所。故免久而生氣之弊。然陽明中萬物所歸,濕熱痰火無不歸之于胃。此口中之臭,鼻間之火,黃白之苔,手足之熱,面發之塊癢而且熱之等象,失其下行為順之常,有升無降,病無虛日矣。一俟肝陽化風,習習內動,頭之自額而痛者,前后左右靡不引之,以昭風性善行數變,愈轉愈深。且至于睡不足時,如在云霧之中,腰脊不能支持,諸陽氣浮,無所根據從,間或眩暈并行,出于不意,陰虛則失基,亦云甚矣。若論頭痛,發明只須竹瀝一味可以愈者,降而下之也。此乃暫行之事,而胃少沖和,所食者僅以芳香可受;脾難健運,所食者竟以水果為嫌。所惡之甜膩,所喜之肉食,一因濕熱內多,一因陰氣虛極,不問可知。自始至終,既不外陰虛濕熱,無怪乎其駕馭濕熱者反能扶助作為,已胖而益胖也。然陰虛與濕熱又不兩立,竊恐中年以后貽患無窮也,不能不早為之計焉。附方請政。

大熟地(八錢) 丹皮(三錢) 澤瀉(二錢) 淮山藥(四錢) 云苓(三錢) 白芍(二錢)石決明(三錢) 黃柏(一錢) 知母(二錢) 青鹽(二錢) 甘菊(一錢) 女貞子(三錢) 旱蓮草(三錢) 沉香化氣丸(三錢)為末,取忍冬藤五斤,洗凈寸截,煎湯,去渣,成膏。入前藥量,加白蜜糊丸。每服三錢,早晚兩服,鹽湯送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应城市| 永城市| 长宁县| 鲜城| 翁牛特旗| 辽中县| 西贡区| 淮阳县| 恩施市| 弥勒县| 青州市| 克山县| 永德县| 定远县| 泾源县| 农安县| 平昌县| 崇明县| 黑水县| 新河县| 沿河| 井冈山市| 师宗县| 江山市| 宁城县| 万载县| 合江县| 阿克| 和政县| 灵寿县| 北京市| 建始县| 扬中市| 沅陵县| 通城县| 唐河县| 石首市| 罗定市| 吴江市| 威海市| 阜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