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 定川遺書
  • 沈煥
  • 1385字
  • 2015-11-24 17:47:38

宋鄞 沈煥叔晦 后學鄞 張壽鏞輯

訓語一

吾儕生長偏方,聞見狹陋,不得明師畏友切磋以究之,安能自知不足?前無大敵,短兵便為長技,甚可懼也。

學者工夫,當自閨門始,其余皆末也。今人驟得美名,隨即湮沒者,由其學無本,不出于閨房用力焉。故曰工夫不實,自謂見道,祇是自欺。

晝觀諸妻子,夜卜諸夢寐。兩者無媿,始可言學。

啜菽飲水,貧寒所不免。惟盡其歡則可。盡歡二字,學者當熟味之。

嬰兒戲于親旁,呼之則至,撫之則悅,了無間隔。學者此心常存,可謂孝矣。

錢盡再來,事幾一失不可復得。李宰相絳之言也。

吾儒急務,立大本,明大義耳。本不立、義不明,雖討論時務條目,何為?

學者無以精神凋喪于陋巷偏僻之習。

晦翁是進退用舍、關時輕重者。且愿此老無恙。

(案右九條,全謝山錄袁正獻公所輯定川言行編,載入宋元學案定川學案。后一條載入晦翁學案)

訓語二

天子必有諫官,今世牧守遂無諫者。天子不得自行一事,而牧守皆擅喜怒,無敢問者。錄事參軍,自漢至唐,事掌彈劾。此職可復修也。

道德仁義,渾然無偏倚之謂成。楊墨之仁義,去道德而言之也;老子之道德,去仁義而言之也。二者皆有弊,以執一偏,不知禮也。道德仁義,理一而名二,體同而用殊。

各行于其所當行,而不偏于一曲,非禮不能也。

朝廷之上,不言功名之大小,則問官爵之崇卑、利祿之厚薄,此何等風俗哉?今公卿大大在朝之士,所言者皆禮,問者以是,對者亦以是。可見禮樂明于上,風俗厚矣。

義是禮之變,等是禮之常。于坤干觀變,于夏時觀常,非圣人孰能觀之。

禮行不是行禮,我與神有二,不可謂之行。圣人之誠,足以感神而無間,故無往而不得其所欲。

(案右五條,見王雘軒宋元學案補遺。第一條錄叔晦語,第二至四錄定川經說)

訓語三

自以資稟剛勁,非所以歡庭闈。痛自砭劑(?),大書祭義:深愛、和氣、愉色、婉容數語于寢室之壁。

訪求版籍,得之胥吏家,曰:是政本也,而此曹私之,不謹堤防,何以經久?

或謂:姑安職,何行道?為太息曰:道與職,豈有二哉?因發策諸生,稱孟子之言曰: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恥也。今赧然愧于中者,可無其人乎?

謂其友曰:吾豈不知詭隨茍容自取光寵哉?吾朝夕兢兢,淪胥是憂,故不為也。不愧友朋,去無所恨。

干辦浙東安撫司公事,帥屬少事。同列頗以閑冷自逸,因曰:設官分職,安有閑冷者?

作永元(思)陵,百司次舍,供帳酒肉之需,州縣奉承不暇。因曰:國有大戚,而臣子宴樂飲食自如,安乎?

移書御史曰:修奉大事,宜先治喪紀喪。紀著明,人心曉然,知君上典禮之重,貪求自息,科擾自戢,可不煩彈治而肅。

浙西帥知其貧,欲饋之豐,因所厚者言之,曰:受則傷義,拒則違俗,以既歸告之其可。即日出郊。

官會稽時,故人典方面者贈以白金,反之,曰:向也閑居,賜何敢辭。今祿矣,義無兼受。

每稱陶靖節讀書不求甚解,會意欣然忘食。此真善讀書。

(案右十條,見袁正獻公撰行狀)

訓語四

為學錄,同列率不敢與諸生語。喟然嘆曰:將不知,兵不知,將(?)情意不接,不可之大者。

嘗為司業言:學職,諸生之表,非其人不可。司業答以格法。曰:茍用格而已,一胥吏足矣。

初與司業爭,或謂司業深情厚貌,宜少防之。曰:司業遇我厚,豈敢逆詐哉?既得罪,乃知下石者不獨一人,司業與焉,曰:果厚貌深情乎?亦無怨也。

居太學,語人曰:天子學校,當隆師親友,循規蹈矩,以倡郡國。

(案右四條,一二見鎮海縣志本傅錄袁正獻公撰言行編,三見宋元學案本傳,四見寶慶四明志本傳,錄自周益國文忠公撰墓碣)

全書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海县| 泸州市| 阳西县| 库尔勒市| 濉溪县| 重庆市| 志丹县| 墨竹工卡县| 兰西县| 舟山市| 长宁区| 洪泽县| 区。| 林芝县| 福泉市| 民县| 南宁市| 翁源县| 青阳县| 沙河市| 左贡县| 鹰潭市| 雅安市| 鄂尔多斯市| 永宁县| 抚顺市| 茶陵县| 江城| 江门市| 五家渠市| 宜州市| 渭南市| 玉龙| 江陵县| 汕尾市| 游戏| 呼玛县| 普兰店市| 邹城市| 西畴县| 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