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力行品

  • 持心梵天所問經
  • (西晉)竺法護
  • 954字
  • 2015-11-24 15:16:29

于是普行菩薩。白佛大圣曰。至未曾有。天中之天。諸如來世尊道德高妙。乃能如是獲大利義。因從精進而常勤力。其懈怠者雖百千佛奈之何耶。唯然世尊。其為道者當專精勤。溥首童真問普行曰。仁族姓子。豈能別知何所遵修。名于菩薩為精勤乎。答曰。假使菩薩遵修行者而有時節。無所思念不舍精勤。又問。何謂精勤而有時節亦無所念。答曰。假使行者不想諸法。則而時節為無所念。又問。何謂如時而無所念。答曰。設于諸法悉能奉行。睹見平等則為時節亦無所念。又問。豈可能令見等行乎。答曰不也。設見平等者。則便墮于六十二見。不為平等。持心梵天問溥首曰。其平等者不見諸法乃名平等。溥首答曰。何故梵天而不見乎。報曰。除于二事故不有見。無所見者乃為等見。又問。豈在梵宮為等見乎。報曰。何等為見。答曰。其所見者如色無本不造差別。如有所見也。痛癢行識而無有本等不差別。設使溥首。睹于五陰而無本者。則為示現于世間矣。為平等見也。又問。在于梵宮行何所行。答曰。盡于諸相則為是行。是為溥首世俗所行。又問。設使諸相滅世心相者。云何盡于心相行乎。答曰溥首。世間之相不為盡也。又問。何謂分別為諸相行。為世間行。答曰。其都盡者則無所盡。其有盡者而不可盡。又問梵天。如來至真豈不有云。其盡法者謂有為事。答曰。其盡法者未曾復盡。如來說曰。其盡法者謂有為事。又問梵天。何謂名曰為有為事。答曰。其盡法者名曰有為。又問梵天。有為之事為何所立。答曰。住于無為自然之處則為有為。又問。有為無為。斯諸法者有何差別。答曰。有為無為諸法之者。以方俗事言有差別。方俗說斯是為有為此為無為。其有為法及無為法。則無殊別法無有異。又問梵天。所言法者為何謂耶。答曰。所云法者無有差別。是謂為法。又問。何謂為言。答曰。有所囑累有所講說。是謂言說所以者何。一切言說平等相像。如來分別為平等也。有所說者不為差別。是故名曰為言說也。又復溥首。一切所言為無所言。斯則名曰無所逮得。為佛所言平等覺者。不有所獲無所言行。又問。何謂平等覺佛所念行。答曰。不行于色不行諸相不行于法。又問。難獲之相而有說法為念行乎。答曰不也。其有相者法則無本。無有真實而不差別。此為如來之所念行。其所行者為無所行。亦無有本亦無所說亦無所失。又問梵天。云何如來成平等覺。答曰溥首。如來曉了一切諸法悉為本凈。自然無本逮平等覺。以故因號平等正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田县| 信阳市| 敦煌市| 永胜县| 桦川县| 遂溪县| 特克斯县| 辰溪县| 琼海市| 霍林郭勒市| 玛曲县| 通河县| 修武县| 新龙县| 九龙县| 东源县| 昂仁县| 彭阳县| 中西区| 类乌齐县| 襄垣县| 南和县| 桃园县| 格尔木市| 武川县| 勃利县| 宣汉县| 青岛市| 平湖市| 景德镇市| 克什克腾旗| 木里| 达孜县| 水城县| 凌源市| 轮台县| 什邡市| 中阳县| 泰和县| 石泉县| 伊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