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 崇禎實錄
  • 佚名
  • 3544字
  • 2015-11-20 19:26:43

免宣府總兵張全昌、大同總兵曹文詔、山西總兵睦自強。

庚子,以鄭三俊為南京吏部尚書。工部尚書周士樸以公主墳價混匿,駙馬齊贊元劾之,削籍;以劉遵憲代之。

乙巳,賊陷陳州,圍靈寶;官兵擊之,賊奔耒陽諸山。

賊自京山間道趨顯陵;明日,遁入山中。時大寇聚秦中,李自成在干州;招之,不聽。老〈犭回〉〈犭回〉在武功;而河南賊出永寧,陷靈寶。

總兵左光先擊李自成于高陵、富平間,斬四百四十余人,即還富平。自成弟戰沒,屯干州安家莊,佯求撫于監軍道劉三顧;真寧知縣王家永遽信之,出城招諭,被執,失其印。三顧逆其詐,早避堡上。賊有奔涇原者扼于洪承疇,東奔華州、渭南者扼于趙光遠,遂折入南山。時官兵三戰,共斬一千二十級余。而華陽、南原之賊夜隃山中,出耒陽。

是月,貢士朱陛宣卒。陛宣,吳縣人;萬歷壬子貢士。學行醇篤,學者私諡「孝介先生」;御史祁彪佳奏薦。明年,贈翰林院待詔。

十一月癸丑朔,陳奇瑜請各巡撫、總兵分地責成;從之。時撫局大潰,賊氛日熾;故有是請,欲分委其過也。

癸亥,盡免山東五年以上逋租。

巡撫河南陳必謙率參將李云程由洛陽趨偃師,命監軍同知祖寬趨嵩、汝,皆走汴之路也。時李自成自潼關奔偃師、鞏縣,張獻忠等奔嵩、汝,為豫、楚合寇。賊偵左良玉在偃師,偽向開化,漸西移犯河南;良玉還救,河南賊已出龍門并歸東路。

丙寅,守備劉宗傅報插漢部落百余人叩關乞市,太監劉秉憲以聞。

總督漕運楊一鵬議浚泇河;從之。

翰林院侍讀倪元璐上「制實八策」:曰離〔囗〕交。東西勢并涇鎬之事,慮在來春。宜敕樞臣秘通邊吏,乘茲方合,用間用疑,伐其本謀;使能散膠漆為水火,俾疆境自危而復安:一也。其次曰繕旁邑。用兵,惟知聲擊潛虛之法。備關則不趨關而趨口,備口又不趨口而趨云上;度其再來必不趨云上而趨薊,又必不逼京城而抄旁郡。京城近畿玉田、三河、豐潤、平谷等邑宜及時增繕,大修守具;庶可堅壁清野,奪其久持:二也。其次曰優守兵。頃者宣、大之役,不御不追,罪由將吏嬰城力守,勞在師徒;今罰行賞稽,能無怨心!臣查守兵月廩不及戰糧五倍,援卒驕蹇,猶然厚奉;相提而論,誠似非平。或量給賞賚,勵其守氣;或倍增糧額,責以成功:三也。其次曰靖降人。夫既云來歸——況皆散丁零眾,調馭之方,存乎權智。蓋不在主將甘苦與共之情,而在行部番漢不分之跡;使得各無猜疑,自然一心歸附:四也。其次曰益寇餉。秦、晉流寇蔓延日滋,茍圖必剿,惟在足餉;請聽兩省以舊賦之半、新賦之全留輸行間,以備兵儲:五也。其次曰儲邊才。夫邊才難辦,成于練習。諸凡近邊縣令,惟求英茂,三年見能,即陞本道。自僉、臬以至藩長,悉亦核其成績;而本方節鉞之才,亦取諸此節鉞。無缺則加卿銜,照例三年一任其子。如此則終身于戎馬軍旅之間,塞責者稀;而更得不次世及之恩,愿從亦眾:六也。其次曰奠輦轂。昔漢徙富民以實京師。今者都城匱竭,不忍見聞:車戶動至傾家,流商嗷然載路。重之市井亡賴以告密為佃漁,一語牽連,家已蕩然。凡昔所號巨賈殷家,悉無兼辰之食。五方游眾無所歸依,誠恐一旦告急,人無固心;掉臂開門,勢所必有。宜急議培養,無靳膏澤;酌蘇商之策,塞告密之門,汔可小康,馴臻大定:七也。其次曰嚴教育。國家教官以秘館,教士以辟雍。今者一入金門,遂稱閑局容與焉;是化有用為無用也。欲使無亡所能,莫如教習古事經史、今事典故;遠事祖憲,近事時宜。凡所誦著,悉取諸此。日省月試,灼然有程。至于援納既革、貢舉將興,兩雍司成,略仿館條;策厲多士,何患功能不出:八也。又「制虛八策」:曰正根本。治之根本,惟在絲綸。今六曹庶務,成謀悉稟政府。便殿引對,雖微言悉蒙俯采;故救時之可為,莫如今日。誠能體陛下之嚴察以剔蠹袪邪,奉陛下之公虛以育才扶正;勿以大猷付之悠忽,勿以瑣務示其周詳;恩怨不橫其胸,好惡必循人性;毋徒傷元氣而情面仍存,毋浮慕精明而叢脞實甚;毋以意見仇獨立之士,毋以聲顏拒來告之人。如此則才識自生,勳猷自著:一也。其次曰伸公議。吏部左侍郎張捷無端保奸,致激群論。在今日,去留非徒邪正之關,實亦安危攸系。何者?凡彼死灰竭計,惟幸國家多兇。今見首功無恙,即云大勢已移;竿牘金錢,麇興蟻至。從茲擾擾,必多事端。息棼遏萌,是在干斷:二也。其次曰宣義問。夫祖考者,臣庶所欲崇戴以明忠;內臣者,外廷所當摘剔以明異。如近日詞臣許士柔力闡先征,倘終庋閣,則陛下「永言垂則」之義未彰。昨歲憲成王志道執爭內遣,如久沈淪,將陛下「權宜姑試」之心逾晦。斯關譽望,冀留睿思:三也。其次曰一條教。卓異本求循茂而厲以考成之格,于是撫、按不能治貪殘;例轉本處庸凡而美以優陞之名,于是公論不得問摧折。會推既咨群議,而所禁乃在把持;館員既重官評,而敷試仍以文字。于是盈廷之語默無主,閣部之取舍難憑;盍求畫一,以定歸趨:四也。其次曰慮久遠。夫弊必原其自始,法當慮其所終。故循事始之觀,則兵譁必由于將劣,民亂必由于紳豪,武絀必由于文尊,宗辱必由于官玩。為要終之論,則劣將易制而譁兵難制,豪紳易制而亂民難制,文吏易制而武臣難制,有司易制而宗潢難制。若矯偏過平,懼貽后累:五也。其次曰昭激勸。劉之綸以庶常片語而佐樞、王來聘以武第踰年而秉纛,遭被非常,安能不死!要在二臣之死亦有難能,法應殊恤;顧反寥寥,天下皆謂陛下驟貴無功之人而薄酬死事之節。請自今茲懋弘斯義,恤死勸生,俱可致功:六也。其次曰勵名節。孔子疾沒世無稱,圣人之期人以名如此。今或見人表異,輒詆好名。臣惟懼世不好名,所以每多敗名之事。至于在位無才,皆因骨柔節墮。昔人求將略于犯顏敢諫,此非虛言。原夫畏敵之情,無過畏死;斧鉞之與鋒鏑其為不畏,豈有殊哉!摩厲之術,必握其原:七也。其次曰明駕馭。督、撫大吏——古之所稱「連帥」,全資威重彈壓諸州。況當受時臨戎之際,小形過差;此可鄭重責成,勿事頻加呵讓。誠恐氣失,沮喪靦臨;將吏勢必倉皇亂謀,茍且救過:八也。疏入,上復問「用間伐謀」之策。既而元璐再陳之,且求上盡撤監視內臣,以重邊疆;不報。

禮部右侍郎陳子壯嘗謁大學士溫體仁,體仁極稱「主上神圣,臣下不宜異同」。子壯曰:『世宗皇帝與議禮諸臣同心并志,千載一遇;然祔廟之議、勳戚之獄,當時臣工猶執持不已。皇上威嚴,有類世宗;公之恩遇,孰與張桂!但以將順而廢匡救,恐非「善則歸君」之道也』。體仁意沮,自后遂至嫌隙。

庚辰,削總督兵部右侍郎兼副都御史陳奇瑜職,聽勘。先是八月,陜西諸臣李玄、李遇知等奏撫寇之誤:貽害封疆、戕害生民;蓋指奇瑜也。兵部尚書張鳳翼與奇瑜姻契,歸罪陜西巡撫練國事,逮之;上命并勘奇瑜。既而李玄等復糾其罪;亦逮訊之。——次年,論戍。

是月,盧象升襲賊龍駒嶺,敗績。

十二月癸未朔,以干清宮管事太監馬云程提督京營戎政。

溫體仁乞罷;不允。

甲申,以司禮太監李承芳總督東廠。

賊大至鄖西,又自洋、沔直至興平、洵陽、白河,絡繹不絕;副總兵楊正芳深入,同鎮篁將張上達死之。

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讀倪元路上言:『今年夏、秋之間,吏、禮二部會議館員考選,踰月未決。一日,臣偶遇薛國觀,問及之;國觀云:「斯舉甚盛,考法殊難」!臣偶攄臆見,國觀躍然為可。又越數日,忽舊塚臣李長庚貽書致詢,臣即以議揭答之;唯云考選一事所以難者,皇上崇治行,而弘文之選原屬文章。今欲歸之政府,則內閣似侵主爵之權;責在司銓,豈館職不關綸扉之議!且法既尊治,則吏部之殿、最即是定評;考必以文,倘內閣之高下或乖輿論。正使同堂而咨,必致彼此牽制。欲求文治相準,保無長短互異;若此者,所謂難也。愚請吏部先以治行考定之,即以所定人數送閣。考選館員,凡與試者悉為治行之尤;在內閣即可一意征文,不必分心采望。其甲乙名次,以文而定;而授官高下,仍準官評。拔科道之尤為館員,既可尊文章于政事之上;定編簡之次以部議,仍是升器識于文藝之先。臣所言如此,未嘗品題人物、竊定員數,有把持劫制之力也。陛下即以多事斥臣,臣豈有悔之』!上善之。

戊子,辰刻,日旁有三暈;久之,乃散。

丙申,總督宣大楊嗣昌奏:『插漢部落,實有數萬。小王子至歸化城,俟正月來講賞,先求開市。臣意剿之不能拒之,應就其計,借市馬為操縱,暫示羈縻,亦是一策』。命部議覆。

巡撫淮、揚御史劉興秀言:山陽、海門、沭陽、桃源、睢寧、鹽城、興化災荒,乞蠲;不許。

賊自徽、階突入略陽、沔縣,毀秦王祖瑩;游擊唐通兵敗。

總督兩廣都御史熊文燦令守道洪云蒸、巡道康承祖同參將夏之木、張一杰往謝道山招劉香,被執。上以賊渠受撫,自當聽其輸誠;豈有登舟往撫之理!弛備墮奸,尚稱密商,未嘗與知;督臣節制何事?蒙昧如此!命巡按御史確覆,不許飾報;令文燦戴罪自效。

是月,左良玉軍澠池、陳永福軍南陽,鄧玘為援;而山西平陽、汾州、防河之戍,多逃自靈丘、廣昌,徑走五臺。陜西、鄖陽各處告警,云東下常德,而河南為劇。兵部議征邊兵二萬、益新餉二十五萬,會合湖廣、山西討寇關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平县| 高青县| 桐乡市| 安仁县| 廉江市| 汨罗市| 沂南县| 双峰县| 宁明县| 弥渡县| 兴宁市| 锦州市| 密云县| 普宁市| 武川县| 老河口市| 涡阳县| 西和县| 西盟| 齐河县| 手机| 衡阳县| 手机| 怀来县| 瓮安县| 特克斯县| 东至县| 峨眉山市| 商都县| 江山市| 金堂县| 大姚县| 萨嘎县| 牡丹江市| 青河县| 荃湾区| 乌恰县| 阿瓦提县| 麦盖提县| 绥江县| 宽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