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反胃有食入而即吐出者,腎水虛不能潤喉,故喉燥而即出也。方用∶熟地(二兩) 山茱萸(五錢) 山藥(一兩) 澤瀉(三錢) 丹皮(三錢) 茯苓(五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反胃大吐方

又方

反胃有食久而反出者,腎火虛不能溫脾,故脾寒而反出也。方用∶熟地(二兩) 山茱萸(一兩) 山藥(六錢) 附子(三錢) 茯苓(三錢) 澤瀉(三錢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大吐寒邪犯腎方

寒邪入腎宮,將脾胃之水,挾之盡出,手足厥逆,少腹或痛而不可忍,以火熱之物,熨之少方 用附子(一個) 白術(四兩) 肉桂(一錢) 干姜(三錢) 人參(三兩) 水煎服下喉便覺吐定,煎渣服之,則安然如故矣。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嘔吐補腎方

人以嘔吐為胃虛,誰知由于腎虛〔乎〕?故治吐不效,未見病之根也。方用∶人參(三錢) 白術(五錢) 薏仁(五錢) 芡實(五錢) 砂仁(五個) 吳茱萸(五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火吐方

火吐若降火,則火由脾而入于大腸,必變為便血之癥,方宜清水(火)止吐湯∶茯苓(一兩) 人參(二錢) 砂仁(三粒) 黃連(三錢) 水煎服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寒吐方

寒吐若降寒,則寒又引入腎而流于膀胱,必變為遺尿之癥,方宜止嘔散寒湯∶白術(二兩) 人參(五錢) 附子(一錢) 干姜(一錢) 丁香(五分) 水煎服此方散寒而用補脾之品,則寒不能上越,而亦不得下行,勢不得不從臍而出。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腎寒吐瀉

腎寒吐瀉由心寒胃弱,嘔吐不已,食久而出是也。下痢不已,五更時痛瀉三、五次者是也。

不補以化糟熟地(三兩) 山萸(二兩) 茯苓(三兩) 人參(三兩) 北五味(一兩) 山藥(四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辨脾胃癥

凡人能食而食不化者,乃胃不病而脾病也,當以補脾,而補脾尤宜于補腎中之火,蓋腎火凡人不能食,食之而安然者,乃胃病而非脾病也,不可補腎中之火,當補心中之火,蓋心世人一見不飲食,動曰脾胃病,而不分胃之虛寒責之心,不分脾之虛寒責之腎也。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補胃方

心腎兼補,治脾胃兩虛者固效矣。若單是胃之虛寒者,自宜獨治心之為妙。方用∶人參(一兩) 白術(三兩) 茯神(三兩) 菖蒲(五錢) 良姜(五錢) 白芥子(三子(三兩) 白芍(二兩) 上為末,蜜丸,每日滾水送下三錢。

胃土由于脾虛,脾氣不下行,必自上反而吐,補脾則胃安。方用∶人參(三錢) 茯苓(三錢) 白術(五錢) 甘草(一錢) 肉桂(一錢) 神曲(一此方治胃病以補脾土者,何也?蓋胃為脾之關,關門之沸騰,由于關中之潰亂。然則欲使關奏功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陽癥吐血方

凡人感暑傷氣,忽然吐血盈盆,人以為陰虛,不知陰虛吐血,與陽虛不同∶陰虛吐血者,人渴石膏(三錢) 青蒿(五錢) 香薷(三錢) 荊芥(一錢) 當歸(三錢) 人參(三錢) 水煎服此乃陽癥吐血之神劑也。方中雖有解暑之味,然而補正多于解暑。去香薷一味,實可通治。

又 方凡人吐血,人以為火也。用涼藥以瀉火,乃火愈退而血愈多;或用止血之品仍不效,此乃血人參(五錢) 當歸(一兩) 荊芥(三錢,炒黑) 丹皮(二錢,炒黑) 水煎服〔服〕一劑而血無不止者。〔此〕方妙在不專補血,而反去補氣以補血;尤妙在不去止血,有奇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大怒吐血

有大怒后吐血,或傾盆而出,或沖口而來,一時昏暈,死在頃刻也。以止血治之,則氣悶而平氣白芍(二兩) 當歸(二兩) 黑荊芥(三錢) 柴胡(八分) 黑梔(三錢) 紅花(二錢)一劑而氣平舒,二劑而血止息,三劑而病大愈。蓋怒傷肝,不能平其氣,以致吐血。〔若〕不先舒氣而遽止血,〔則〕愈激動肝木之氣,氣愈旺而血愈吐矣。方中芍藥〔為〕多用之妙品,平肝又舒氣。荊芥、柴胡,皆引血歸經之品。〔當歸、紅花生新去舊,安有不愈者哉?〕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三黑神奇飲

丹皮(七分,炒黑) 梔子(五分) 真蒲黃(一錢二分,炒黑) 貝母(一錢) 陳皮此方治吐血之癥,神效無比,二劑而自止。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短氣方

此癥狀似乎喘而實非喘,作實喘治之立死矣。蓋短氣乃腎氣虛耗,氣沖于上焦,壅塞于肺經,癥似有余而實為不足也。方用∶人參(二兩) 牛膝(三錢) 熟地(一兩) 麥冬(五錢) 破故紙(三錢) 山萸(三不過三劑而氣平喘定。此方妙在用人參之多,能下達氣原,挽回于無何有之鄉。其余純是補妙法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實喘方

看其癥若重而實輕,方用∶黃芩(二錢) 麥冬(三錢) 柴胡(一錢) 蘇葉(一錢) 山豆根(一錢) 半夏(一一劑喘定,不必再劑也。然實喘之癥,氣大急,喉中必作聲,肩必抬起。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虛喘方

氣少息而喉無聲,肩不抬起也。此乃腎氣大虛,脾氣又復將絕,故奔沖而上,欲絕未絕也。

人參(一兩) 山萸(三錢) 熟地(一兩) 牛膝(一錢) 北五味(一錢) 麥冬(五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抬肩大喘方

人忽感風邪,寒入于肺,以致喘急肩抬氣逆,痰吐不出,身不能臥。方用∶柴胡(二錢) 茯苓(二錢) 麥冬(二錢) 桔梗(二錢) 當歸(二錢) 黃芩(一錢) 射干(一錢) 半夏(一錢) 甘草(一錢) 水煎服此方妙在用柴胡、射干、桔梗,以發舒肺金之氣,用半夏以去痰,黃芩以去火。蓋外感寒邪火未又方論∶凡人有喘不〔能〕臥,吐痰如涌泉者,舌不燥而喘不止,一臥即喘──此非外感加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又氣喘治法

如氣喘而上者,人以為氣有余也,殊不知氣盛當作氣虛〔看〕,有余當作不足看。若認作肺人參(一兩) 牛膝(三錢) 熟地(五錢) 山萸(四錢) 北五味(一錢) 枸杞(一此方不治肺,而正所以治肺也。或疑人參乃健脾之藥,既宜補腎,〔則〕不宜多用人參;不多同氣但喘,有初起之喘,多實邪;〔有〕久病之喘,多氣虛。實邪喘者,必抬肩;氣虛喘者,微不獨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又氣喘治法

又方

腎火之逆,扶肝氣而上沖之喘也,病甚有吐紅粉痰者,此腎火炎上以燒肺金,肺熱不能克肝地骨皮(一兩) 沙參(一兩) 麥冬(五錢) 白芍(五錢) 桔梗(五分) 白芥子(二此方妙在地骨皮清骨髓中之火,沙參、丹皮以養陰,白芍平肝,麥冬清肺,甘草、桔梗引入肺經,則痰喘除,而氣喘可定矣。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貞元飲

治喘而脈微澀者。

熟地(三兩) 當歸(七錢) 甘草(一錢) 水煎服婦人多有此癥。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喘嗽方

如病喘嗽,人以為肺虛而有風痰,不知非然,乃氣不能歸源于腎,而肝木挾之作祟耳。

法當人參(一兩) 熟地(二兩) 麥冬(五錢) 五味子(一錢) 枸杞(一錢) 牛膝(一連服幾劑,必有奇功。倘以四磨、四七湯治之,必不效矣。

更有假熱氣喘吐痰之癥,人以為熱,而非熱也,乃下元寒極,逼其火而上喘也。此最危急之癥,茍不急補其腎與命門之火,則一線之微,必然斷絕。方〔用〕∶熟地(四兩) 山藥(三兩) 麥冬(三兩) 五味子(一兩) 牛膝(一兩) 附子(一錢) 肉桂(一錢) 水煎冷服,一劑而愈。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久嗽方

人參(一錢) 白芍(三錢) 棗仁(三錢) 北五味(一錢) 益智(五分) 蘇子(一錢) 白芥子(一錢) 水煎服二劑后,服六味地黃丸。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久嗽方

又方

秋傷于濕,若用烏梅、米殼,斷乎不效,〔方用〕∶陳皮 當歸 白術 枳殼 桔梗 甘草(等分) 水煎服三劑帖然矣。冬嗽皆秋傷于濕也,豈可拘于受寒乎?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肺嗽兼補腎方

肺嗽之癥,本是肺虛,其補肺也明矣,奈何兼補腎也?不知肺經之氣,夜臥必歸于腎中。

若肺經為心火所傷,必求救于子,子若力量不加(足),將何以救其(報其)母哉?方用∶熟地(一兩) 山萸(四錢) 麥冬(一兩) 元參(五錢) 蘇子(一錢) 甘草(一錢) 牛膝(一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久嗽方

治久嗽,不論老少,神效。

烏梅(五錢) 薄荷(五分) 杏仁(一錢) 硼砂(一錢) 人參(一錢童便浸) 五味子(五錢,桃仁(三錢,去皮) 甘草(五分)。

共為末,蜜丸,櫻桃大,凈綿包之,口中噙化。虛勞嗽未曾失血,脈未數者,皆可用之,不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又治久嗽方

人參 當歸 細茶(各一錢)三味共三錢,水煎數沸,連渣嚼盡,一二服立效,不必三劑也。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治〔滯〕痰方

夫痰之滯,乃氣之滯〔也〕,茍不補氣而惟去痰,未見痰去而病消也。方用∶人參(一錢) 白術(二錢) 茯苓(三錢) 陳皮(一錢) 白芥子(一錢) 花粉(一錢) 蘇子(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治〔濕〕痰方

治痰之法,不可徒去其濕,必以補為先,而佐以化痰之品,〔乃克有效〕。方用∶人參(二錢) 茯苓(三錢) 薏苡仁(五錢) 半夏(三錢) 陳皮(一錢) 神曲(一此方之中用神曲,人多不識其意,謂神曲乃消食之圣藥,非化痰之神品也。殊不知,痰之積然雖能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寒痰〕

更有氣虛痰寒者,即用前方,加肉桂三錢、干姜五分足矣。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熱痰〕

更有氣虛痰熱者,不可用此方,當用∶麥冬(二錢) 白芍(二錢) 花粉(一錢) 陳皮(一錢) 白芥子(一錢) 當歸(三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腎水成痰引火下降方

腎中之水,有火則安,無火則泛。倘人過于入房,則水去而火亦去,久之則水虛而火亦虛;于補上泛熟地(三兩) 山萸(一兩) 肉桂(二錢) 北五味(一錢五分) 牛膝(三錢) 水煎服。

一劑而痰下行,二劑而痰無不消矣。

凡人久有痰病不愈,用豬肺一個,蘿卜子五錢,研碎,白芥子一兩,五味調和,飯鍋蒸熟。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治痰之法

古人所立治痰之方,皆是治痰之標,而不能治痰之本也。如二陳湯,上、中、下久暫之痰通治之,而無實效也。今立三方,痰病總不出其范圍也∶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初病之痰

傷風咳嗽吐痰是也。方用∶半夏(一錢) 陳皮(一錢) 花粉(一錢) 茯苓(一錢) 蘇子(一錢) 甘草(一錢) 水煎服二劑而痰可消矣。此方去上焦之痰,上焦之痰,原在胃中,而不在肺;去其胃中之痰,而肺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已病之痰

必觀其色之白與黃而辨之∶黃者火已退也,白者火正熾也。正熾者用寒涼之品,將退者用祛白術(三錢) 白芥子(三錢) 茯苓(五錢) 陳皮(一錢) 甘草(一錢) 枳殼(五有火加梔子,無火不必加。此方健脾去濕,治痰之在中焦者也。

又治已病之痰。〔方用〕白術(五錢) 茯苓(五錢) 薏仁(五錢) 陳皮(一錢) 天花粉(二錢) 益智仁(三分) 人參有火加黃芩一錢,無火加干姜一錢、甘草二分。此方健脾去濕而不耗氣,二劑而痰自消也。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久病之痰

久病之痰,切不可作脾濕生痰論之。蓋久病不愈,未有不因腎水虧損者也;非腎水泛上為痰熟地(五錢) 薏仁(五錢) 芡實(五錢) 山藥(三錢) 山萸(三錢) 北五味(一此治水泛為痰之圣藥也。若火沸為痰,加肉桂一錢,補腎去濕而化痰。水入腎宮,自變化為又治久病之痰,方用六味地黃丸,加麥冬、五味子,實有奇功。無火加附子、肉桂可耳。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老痰〕

痰在胸膈而不化者,為老痰也。方宜用∶白芍(三錢) 茯苓(三錢) 柴胡(一錢) 甘草(一錢) 陳皮(三分) 白芥子(五〔此方〕妙在白芥子為君,薏仁、白芍為臣,柴胡、花粉為佐,使老痰無處可藏,用八、九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頑痰〕

又痰成而塞咽喉者,為頑痰也。方用∶貝母(三錢) 半夏(三錢) 茯苓(三錢) 白術(三錢) 神曲(三錢) 紫菀(二錢) 桔梗(三錢) 白礬(一錢) 甘草(一錢) 水煎服此方妙在半夏、貝母同用,一燥一濕,使痰無處逃避。又有白礬消塊,〔桔〕梗、〔紫〕菀去邪,甘草調中,有不奏功者乎?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瀉火湯總方

梔子(三錢) 白芍(五錢) 丹皮(三錢) 元參(二錢) 甘草(一錢) 水煎服心火加黃連一錢,胃火加石膏三錢,腎火加黃柏、知母各一錢,肺火加黃芩一錢,大腸火加治火何獨治肝經也?蓋肝屬木,木易生火。肝火散而諸經之火俱散,但散火必須加下泄之藥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初病治法

如人病初起之時,用藥原易奏功。無如〔世〕人看不清〔癥〕,用藥錯亂,往往變癥蜂起。茍看病真,用藥當,又何有變癥耶?如傷風之癥,必然頭痛身疼,咳嗽痰多,鼻流清水,切防風(一錢) 柴胡(一錢) 黃芩(一錢) 半夏(一錢) 荊芥(一錢) 甘草(一錢) 水煎服一劑即止,不必再劑也。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傷寒〕

傷寒初起,鼻塞目痛,項強頭痛,切其脈必浮緊,此傷寒也。方用∶桂枝(一錢) 甘草(一錢) 陳皮(一錢) 干葛(一錢) 水煎服一劑而愈。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傷食〕

如傷食〔必〕心中飽悶,見食則惡,食之轉痛也。方用∶白術(一錢) 茯苓(一錢) 枳殼(一錢) 山楂(二十粒) 谷芽(二錢) 麥芽(二劑愈。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傷暑〕

如傷暑,必然頭暈口渴惡熱,甚則痰多身熱氣喘是也。方用∶青蒿(一兩) 香薷(三錢) 白術(五錢) 陳皮(一錢) 茯苓(三錢) 甘草(一錢) 水煎服有人參加一錢,無亦可。一劑愈。

傅青主先生秘傳雜癥方論

〔傷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阳市| 沙洋县| 青田县| 孝感市| 宜城市| 温宿县| 集贤县| 江安县| 盐津县| 西安市| 林口县| 仪征市| 柘城县| 二连浩特市| 定结县| 淳化县| 乐山市| 中方县| 凤阳县| 黄山市| 平阴县| 驻马店市| 西峡县| 临澧县| 莲花县| 北宁市| 广南县| 罗山县| 平江县| 天门市| 丰台区| 喜德县| 嵊泗县| 拜城县| 六安市| 武隆县| 肥乡县| 新乡市| 屯门区| 盐城市| 双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