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論。別境五者一欲二勝解三念四三摩地五慧 開曰。此列別境也。所緣境事多分不同。于六位中次初說故。所言欲者。于所樂境希望為性。勤依為業。所樂境者謂欲觀境。于一切事欲觀察者。有希望故方有欲生。若不欲觀隨因勢力任運緣者。全無欲故。由斯故說欲非遍行。若善法欲能發正勤。由彼助成一切善事。故論說此勤依為業。言勝解者。于決定境印持為性。不可引轉以為其業。為邪正等教理證力于所取境審決印持。由此異緣不可引轉故。猶預境勝解全無。非審決心亦無勝解。由斯勝解亦非遍行。所言念者。于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謂數憶持曾所受境。令不忘失能引定故。于曾未受體類境中全不起念。設曾所受不能明記。念亦不生。故念必非遍行所攝。三摩地者。此名等持。謂即是定于所觀境平等持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謂觀德失俱非境中由定令心專注不散。依斯便有決擇智生。若不系心專注境位。便無定起故非遍行。所言慧者。于所觀境簡擇為性。斷疑為業。謂觀德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決定故。于非觀境愚昧心中無簡擇故非遍行攝。而小乘論同前遍行名通大地。遍諸心者未達理故。如唯識破。然此五種或各別起。謂依所樂唯起一欲。乃至所觀唯起定慧?;蚧ハ噘Y隨應俱起。謂于所樂決定曾習所觀境中。起欲勝解念定慧中二三四五?;蛴行奈晃褰圆黄?。如非四境率爾墮心二皆與五受相應。于苦憂事欲出離故。于喜樂事欲和合故。于平等事亦希望故。余相應義準此說之。此五復依性界地等。諸余門義如理應思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坻区| 武安市| 塘沽区| 兴义市| 获嘉县| 金沙县| 博客| 澄迈县| 榆树市| 电白县| 阿拉善右旗| 平阴县| 苏州市| 清水河县| 高淳县| 佳木斯市| 罗源县| 旌德县| 疏附县| 安仁县| 新巴尔虎左旗| 方城县| 都安| 株洲县| 阳原县| 福泉市| 奉贤区| 威宁| 永修县| 永和县| 田东县| 和田市| 阳信县| 玉树县| 广水市| 襄垣县| 岳阳县| 邵阳县| 宜丰县| 玉林市| 剑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