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章

論。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種 開曰。次下第二明心所法。于中有三。初總合舉數(shù)。次六位類分。后隨位別列。此初也。然此心所諸論開合。若瑜伽論有五十三。更加邪欲及邪勝解。如邪念慧入煩惱中。邪欲勝解例亦同故。若雜集論有五十五。其邪欲等合入別境。開彼惡見以為五種。雖俱是慧。行相別故。此及五蘊。唯識顯揚俱約合義說五十一。以五見者俱惡慧故。雖行相別無異體故。以正念慧五善根攝。其邪念慧為障乃親。過失重故開為煩惱。其正欲等非入善根。邪為障輕合在別境。小乘依經(jīng)說四十六。更就合說義如下明

論。謂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煩惱有六隨煩惱有二十不定有四 開曰。此六位類分也。一切心中定可得故。緣別別境而得生故。唯善心中可得生故。性是根本煩惱攝故。唯是煩惱等流性故。于善染等皆不定故。是故六位如是差別。若瑜伽論總合為五。煩惱隨煩惱皆是染法故。以四一切辨五差別。謂一切性及他時俱。五中遍行具四一切。別境唯有初二一切。善唯有一。謂一切地。染四皆無。不定唯一。謂一切性。由此五位種類差別。然此六位諸心所法。諸論雖明皆不具足。唯識論釋既最圓明。下文謹(jǐn)依唯識論釋

論。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 開曰。次下隨位別列也。于中六位即分為六。此即第一遍行相也。作意謂能警心為性。于所緣境引心為業(yè)。謂此警覺應(yīng)起心種引令趣境。故名作意。雖此亦能引起心所。心是主故但說引心。作謂擊發(fā)。意即心王。意之作故依主釋也。觸謂三和分別變異。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yè)。謂根境識更相隨順故名三和。觸依彼生令彼和合故說為彼。三和合位皆有順生心所功能說名變異。觸以彼起故名分別。和合一切心及心所令同觸境。是觸自性。既似順起心所功能。故以受等所依為業(yè)。受謂領(lǐng)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起愛為業(yè)。能起合離非二欲故。想謂于境取像為性。施設(shè)種種名言為業(yè)。謂要安立境分齊相方能隨起種種名言。思謂令心造作為性。于善惡等役心為業(yè)。謂能取境正因等相。驅(qū)役自心令造善等。無心起時無此俱五。故說此五名為遍行。遍通一切心中行故。小乘論名通大地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嘉县| 温泉县| 黄石市| 寿阳县| 新巴尔虎右旗| 沂水县| 商城县| 湄潭县| 凤山县| 龙门县| 德兴市| 肥乡县| 桃园县| 嘉鱼县| 霍州市| 丘北县| 桦甸市| 洛浦县| 缙云县| 西宁市| 进贤县| 桐庐县| 进贤县| 冕宁县| 毕节市| 吴堡县| 庐江县| 广丰县| 博客| 车致| 盐津县| 万安县| 华安县| 扎囊县| 日喀则市| 恭城| 大方县| 会昌县| 彰武县| 合江县| 十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