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 本草衍義
  • 寇宗奭
  • 2998字
  • 2015-11-11 11:00:01

石蜜

《嘉 本草》石蜜收蟲魚部中,又見果部。新聿取蘇恭說,直將石字不用。石蜜既自有本條,煎煉亦自有法。今人謂之乳糖,則蟲部石蜜自是差誤,不當更言石蜜也。《本經》以謂白如膏者良,由是知石蜜字,乃白蜜字無疑。去古既遠,亦文本傳寫之誤,故今人尚言白沙蜜。蓋經久則陳白而沙,新收者惟稀而黃。次條蜜蠟,故須別立目。蓋是蜜之房,攻治亦別。至如白蠟,又附于蜜蠟之下,此又誤矣。本是續上文,敘蜜蠟之用及注所出州土,不當更分之為二。何者?白蠟本條中蓋不言性味,只是言其色白爾。既有黃白二色,今只言白蠟,是取蠟之精英者,其黃蠟只置而不言。黃則蠟陳,白則蠟新,亦是蜜取陳,蠟取新也。

《唐注》云∶除蜜字為佳。今詳之∶蜜字不可除,除之即不顯蠟自何處來。山蜜多石中或古木中有,經二三年或一得而取之,氣味醇濃。人家窠檻中蓄養者,則一歲春秋二取之。取之既數,則蜜居房中日少,氣味不足,所以不逮陳白者日月足也。雖收之,才過夏亦酸壞。若龕于井中近水處,則免。湯火傷,涂之痛止,仍搗薤白相和,雖無毒,多食亦生諸風。

牡蠣

須燒為粉用,兼以麻黃根等分同搗,研為極細末粉。盜汗及陰汗,本方使生者,則自從本方左顧。經中本不言,只從陶隱居說。其《西陽雜俎》已言∶“牡蠣言牡,非為雄也。

且如牡丹,豈可更有牝丹也?今則合于地,人面向午位,以牡蠣頂向子,視之口,口在左者為左顧。”此物本無目,如此,焉得更有顧盼也。

桑螵蛸

自采者真,市中所售者,恐不得盡皆桑中者。《蜀本·圖經》浸泡之法,不若略蒸過為佳。鄰家有一男子,小便日數十次,如稠米泔,色亦白,心神恍惚,瘦瘁,食減,以女勞得之。令服此桑螵蛸散,未終一劑而愈。安神魂,定心志,治健忘、小便數,補心氣。桑螵蛸、遠志、菖蒲、龍骨、人參、茯神、當歸、龜甲醋炙,以上各一兩,為末。夜臥,人參湯調下二錢。如無桑上者,即用余者,仍須以炙桑白皮佐之,量多少可也。蓋桑白皮行水,意以接螵蛸就腎經。用桑螵蛸之意如此,然治男女虛損,益精,陰痿,夢失精,遺溺,疝瘕,小便白濁,腎衰,不可闕也。

海蛤文蛤

陳藏器所說是,今海中無雁,豈有食蛤糞出者。若蛤殼中有肉時,尚可食。肉既無,焉得更有糞中過數多者?必為其皆無廉棱,乃有是說。殊不知風浪日夕淘汰,故如是。治傷寒汗不溜,搐卻手腳,海蛤、川烏頭各一兩,穿山甲二兩,為末,酒糊為丸,大一寸許,捏扁,置所患足心下,擘蔥白蓋藥,以帛纏定。于暖室中取熱水浸腳至膝上,久則水溫,又添熱水,候遍身汗出為度。凡一二日一次浸腳,以知為度。

石決明

經云∶“味咸”,即是肉也。人采肉以供饌,及干至都下,北人遂為珍味。肉與殼兩可用,方家宜審用之。然皆治目,殼研,水飛,點磨外障翳。登、萊州甚多。

真珠

小兒驚熱藥中多用。河北塘、濼中亦有。圍及寸者,色多微紅。珠母與廉州珠母不相類,但清水急流處,其色光白,水濁及不流處,其色暗。余如經。

秦龜

秦龜,即生于秦者。秦地山中多老龜,極大而壽。龜甲即非只秦地有,四方皆有之,但取秦地所出大者為勝。今河北獨流、釣臺甚多,取龜筒治療,亦入眾藥。只此二種,各逐本條。以其靈于物,方家故用以補心,然甚有驗。

玳瑁

治心經風熱。生者入藥,蓋性味全也。既入湯火中,即不堪用,為器物者是矣。與生熟犀其義同。

鯉魚

至陰之物也,其鱗故三十六。陰極則陽夏,所以《素問》曰∶“魚,熱中。”王叔和曰∶“熱即生風。”食之,所以多發風熱,諸家所解并不言。《日華子》云“鯉魚涼”,今不取,只取《素問》為正。萬一風家更使食魚,則是貽禍無窮矣。

蠡魚

今人謂之黑鯉魚,道家以謂頭有星為厭。世有知之者,往往不敢食。又發故疾,亦須忌爾。今用之療病,亦只取其一端耳。

形少類獺,有四足,腹重墜如囊,身微紫色。嘗剖之,中有三小蟹,又有四五小石塊,如指面許,小魚五七枚。然無鱗,與 、鱔相類。今未見用者。

鱔魚

腹下黃,世謂之黃鱔。此尤動風氣,多食令人霍亂,屢見之。向在京師,鄰舍一郎官,因食黃鱔,遂至霍亂吐利,幾至委頓。又有白鱔,稍粗大,色白,二者皆亡鱗。大者長尺余。其形類蛇,但不能陸行,然皆動風。江陵府西有湖曰西湖,每歲夏秋沮河水漲,即湖水滿溢,冬即復涸,土人于干土下掘得之。每及二三尺,則有往來鱔行之路,中有泥水。水涸又下,水至復出。

鯽魚

鯽魚開其腹,內藥,燒之,治齒。

取干皮兼刺用,刺作刷,治紕帛絕佳。此物兼治胃逆,開胃氣有功,從蟲從胃有理焉。膽治鷹食病。世有養者,去而復來,久亦不去。當縮身藏足之時,人溺之即開。合穿山甲等分,燒存性,治痔。入肉豆蔻一半,末之,空肚熱米飲調二錢服。隱居所說,跳入虎耳及仰腹受啄之事,《唐本》注見擯,亦當然。

石龍子

蜥蜴也,今人但呼為蜴蜥。大者長七八寸,身有金碧色。仁廟朝,有一蜥蜴在右掖門西浚溝廟中,此真是蜥蜴也,鄭狀元有詩。有樵者于澗下行,見一蜥蜴自石罅中出,飲水訖而入。良久,凡百十次,尚不已。樵者疑不免,翻石視之,有冰雹一二升。樵人訝而去,行方三五里,大雨至。良久,風雹暴作。今之州縣依法用此祈雨。經云∶治五癃,破石淋,利水道。亦此義乎。

露蜂房

露蜂房有兩種∶一種小而其色淡黃,窠長六七寸至一尺者,闊二三寸,如蜜脾下垂,一邊是房,多在叢木郁翳之中,世謂之牛舌蜂。又一種或在高木上,或屋之下,外作固,如三四斗許,小者亦一二斗,中有窠如瓠之狀,由此得名。蜂色赤黃,其形大于諸蜂,世謂之玄瓠蜂。《蜀本·圖經》言“十一月十二月采”者,應避生息之時也。今人用露蜂房,兼用此兩種。

樗雞

東、西京界尤多,形類蠶蛾,但頭足微黑。翅兩重,外一重灰色,下一重深紅,五色皆具,腹大,此即樗雞也。今人又用之行瘀血月閉。

蚱蟬

夏月身與聲皆大者是,始終一般聲,仍皆乘昏夜方出土中,升高處,背殼坼蟬出。所以皆夜出者,一以畏人,二畏日炙,干其殼而不能蛻也。至時寒則墜地,小兒蓄之,雖數日亦不須食。古人以謂飲風露,信有之。蓋不糞而溺,亦可見矣。西川有蟬花,乃是蟬在殼中不出而化為花,自項中出。又,殼治目昏翳。又水煎殼汁,治小兒出瘡疹不快,甚良。

白僵蠶

然蠶有兩三番,惟頭番僵蠶最佳,大而無蛆。治小兒驚風,白僵蠶、蝎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共一錢,微炮過,為細末,每服一字或半錢,以生姜溫水調,灌之。其蠶蛾則第二番者,以其敏于生育。

木虻

大小有三種。蜚虻,今人多用之,大如蜜蜂,腹凹扁,微黃綠色。雄霸州、順安軍沿塘、濼界河甚多。以其惟食牛馬等血,故治瘀血、血閉。

今人謂之簸箕蟲,為其像形也。乳脈不行,研一枚,水半合,濾清,服。勿使服藥人知。

蠐螬

此蟲諸腐木根下有之。構木津甘,故根下多有此蟲,其木身未有完者。亦有生于糞土中者,雖肥大,但腹中黑,不若木中者,雖瘦而稍白。生研,水絞汁,濾清飲,下奶。

蛞蝓蝸牛

蛞蝓、蝸牛二物矣。蛞蝓,其身肉只一段。蝸牛,背上別有肉,以負殼行,顯然異矣。若為一物,經中焉得分為二條也。其治療亦大同小異,故知別類。又謂蛞蝓是蝸牛之老者,甚無謂。蛞蝓有二角,蝸牛四角,兼背有附殼肉,豈得為一物也。

水蛭

陳藏器、日華子所說備矣。大者,京師又謂之馬鱉。腹黃者,謂之馬黃。畏鹽,然治傷折有功。經與《注》皆不言修制,宜子細,不可忽也。今人用者皆炒。

鱉甲

九肋者佳,煮熟者不如生得者,仍以釅醋炙黃色用。經中不言治勞,惟《蜀本·藥性論》云“治勞瘦、除骨熱”,后人遂用之,然甚有據,亦不可過劑。頭血涂脫肛。又,燒頭灰亦治。

烏賊魚

烏賊魚干置,四方人炙食之。多取骨鏤為細。研細,水飛,澄下,比去水,日干之,熟蜜和得所,點目中翳,緩取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定县| 双辽市| 临安市| 民县| 邵阳县| 洪江市| 桐庐县| 体育| 拉孜县| 阳信县| 盐源县| 井研县| 福建省| 连城县| 皮山县| 漳州市| 疏附县| 宁德市| 垫江县| 图片| 射洪县| 项城市| 罗平县| 泰来县| 石渠县| 龙井市| 米易县| 体育| 闽侯县| 友谊县| 东辽县| 阳高县| 沽源县| 宜阳县| 安福县| 新泰市| 玉溪市| 无棣县| 南召县| 淮安市| 永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