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陰癥陽癥辨(4)
- 辨癥玉函
- 陳士鐸
- 4712字
- 2015-11-09 14:56:22
中邪
邪有陰邪有陽邪雖辨之不清無致大害然而亦不可不辨者辨之清用藥得當自然易于奏功也陽邪之中大約罵詈之聲不絕于口發狂而走不欲安靜或呼見大頭之鬼或喊見金甲之神眼直視而口吐白沫者是也倘以熱藥投之立時死矣法當用醒邪湯治之自愈或疑陽癥而何以仍用陽藥不知陽藥可以祛陽邪非人參之助正氣則邪不能退也陰邪之中雙目必閉安臥無聲或自言自語聲必低微或遺尿手撒或痰響如酣或身子發熱不喜見明者是也倘以寒藥投之亦立時身喪法當用扶正蕩邪湯治之此方之妙妙在用人參為君而佐之生棗仁為臣棗仁生用實有妙理蓋中邪之病昏昏欲睡不以棗仁生用則其氣更昏而不能醒生棗仁得人參更有殊功所以相佐而相合也陰寒非桂附不能祛邪然非參苓甘術一派扶正之藥亦不能奪魂于俄頃返魄于須臾也論理此方去附桂亦可兼治陽癥之中邪 終不若二方分治之更妙猶愿人細為消息之耳醒邪湯人參(三錢) 石膏(一錢) 半夏(三錢) 菖蒲(一錢) 黃連(一錢)水煎服扶正蕩邪湯人參(三錢) 白術(一兩) 附子(一錢) 半夏(三錢) 菖蒲(一錢) 茯神(五錢) 甘草(一錢)麥冬(三錢) 丹參(一錢) 當歸(五錢) 肉桂(一錢) 生棗仁(三錢)水煎服
吐血
吐血宜分陽癥陰癥者尤宜細辨蓋吐血犯人濁道不比衄血之犯清道也清道者氣道也濁道者食道也胃中無血而胃中有血吐血從口中而出者非胃中之血而何此血也因胃中有竅不閉而血乃妄行然而此血非止胃經一經之血也蓋心肝肺脾腎之血俱奔騰于胃腕之外而滲入于胃中胃不能藏所以上涌而吐也然五臟之血俱不可傷而腎經尤甚一傷腎則經年累月而不可止遏矣蓋胃為腎之關關門不閉而腎中之血自然上升于胃又理之易知者也然同是五臟之失血又何以辨其為陰為陽此又有故蓋吐血無火不能吐血而無水亦不能吐血也無火吐血人能知無水吐血人難測其故又何也吾先言其有火者胃本土也而實有火在胃無土氣則吐變為火火存胃中自然挾血而上奔此陽火之焚非水不能相濟然而血乃有形之物一時傾盆而出欲急補其水一時既難收功不得不益其氣使氣生夫血氣生則氣行氣行則血止實有妙理存乎其間其癥必口渴齒痛喉干目赤身熱便可知為陽癥之吐血也治之法須用獨參湯一兩飲之最妙其次莫若當歸補血湯之為更神倘二方之中能調之三七根末各三錢再加入荊芥炒黑者為末同前二方飲之立止斷不再吐無奈世人不知妙法使吐血者致成癆瘵未必非吾輩天醫過于珍重方法不肯傳人之咎也至于陰癥何以辨之或一日而數口或經年而咳嗽或痰中見絲或夜重而日無血跡或聲啞而聲嘶者是也治之法又不可專用參歸黃 之品當改用純陰之味世醫六味地黃湯加麥冬五味最為相宜但此等之病非一二劑可以速效人見六味湯之迂緩而無近功也往往棄而不用遂至輕變重而重變亡吾今憐惜酌定神方可以長服而不必如六味丸之必須服至三年也此方大半補陰少加陽藥以生胃氣又用歸經止漏之品以塞其竅較六味湯為更神且此藥味平妥無有動性蓋血癥最惡動也熟地(五錢) 山茱萸(三錢) 麥冬(五錢) 玄參(三錢) 天冬(一錢) 車前子(三錢) 荊芥(炒黑三分) 人參(三分) 山藥(五錢) 薏仁(一兩) 百合(五錢) 三七根(末五分)水煎服
夢遺
夢遺之癥十人常患六七人有此病半如廢人蓋腎不可瀉而可補如何可終日而自瀉之也此病之必須速愈而不可因循失治致成終身之漏卮也但其癥有陰虛陽虛之分不可不辨不知陰陽而妄治之多見其寡效也陽虛之癥氣必寡弱而陽痿往往見色倒戈一入夢中又偏鼓往直前而不肯已其先亦必見色而思慕容而視身不能竊而魂隨夢游遂成此癥當時即用補陽丘澀之藥亦易成功而無如人以為夢耳何足憂一而再再而三三而至四至五而玉關不閉矣余今傳一方最簡最易一劑輕三劑全愈至神之方不可思議者也如若初起之時一劑永不再發倘能消息吾方改劑為丸日服一兩亦奏奇功讀書之子當奉我為救命之神也至陰虛夢遺又復不同往往有絕非思想而夜間亦遺者此必天稟素虛又加色欲或看春圖而摹擬或讀野史而怡神或陶情花柳而娛色以至玉關不鎖見色則流聞聲則泄擦皮肉而輒遺終日呻吟全無健色當大補真元扶助命門之火始可回陽光之離照祛陰蕩之群魔閉其關門增其精水不必止遏而精自止也方名壯陽止精湯此方雖名壯陽而實補腎水止用巴戟以溫暖命門之火使水足以相濟而精自收攝于腎宮而不外遺此不止精而正所以止精也倘徒以牡蠣金櫻子之類以止澀其精而不補其腎中之水火吾日見其消亡而已矣芡實(一兩) 山藥(一兩) 人參(五分) 蓮子(三十個連心用) 生棗 水煎服壯陽止精湯熟地(一兩) 山茱萸(五錢) 山藥(三錢) 炒棗仁(五錢) 芡實(五錢) 人參(五錢) 巴戟天(三錢) 車前子(三錢) 北五味(一錢) 麥冬(三錢) 柏子仁(一錢) 白芥子(一錢)水煎服
吞酸
吞酸之癥皆肝木之凌土也何以有陰陽之殊哉不知肝經雖屬陰然肝中有火以克脾克胃而陰陽遂分之矣大約脾受肝火之侵多屬于陰胃受肝火之犯多屬于陽耳犯于陽者心中嘈雜如火之焚燒飲之水而輒吐吐水必黃綠之色如醋之酸而不可聞者是也方用解酸湯治之此方之妙皆舒肝之圣藥而又解其火郁之氣自然手到功成也侵于陰者雖胸中作酸而不甚今日食之必至明日吞酸而不可咽口雖作渴飲之水而酸更加吐出必純是清水可用熱物而不可用涼物者是也方用八味地黃丸實與癥相宜然而丸方終不及煎方之速吾今定一方治陰癥之吞酸有奇功也方名補陰化酸湯一劑少輕二劑即愈此方之妙妙在健脾多于補腎蓋脾健則水濕自去邪水既去而真水自生腎水行于脾之中脾氣即通于胃之上又何至胃口之寒出于吞酸而作吐乎倘不知補脾于腎中而惟圖止酸于胃上勢必變為反胃而不可止也解酸湯柴胡(二錢) 白芍(五錢) 蒼術(五錢) 炒梔子(三錢) 茯苓(五錢) 陳皮(一錢) 濃樸(一錢) 神曲(一錢) 砂仁(三粒) 枳殼(五分) 香附(二錢)水煎服補陰化酸湯肉桂(五分) 熟地(五錢) 山藥(一兩) 山茱萸(三錢) 芡實(五錢) 陳皮(五分) 薏仁(五錢) 車前子(三錢) 附子(一錢) 人參(五錢) 白術(五錢) 白芥子(三錢)水煎服
腰痛
腰痛多是腎病然而腰痛不止腎病也腎病固是陰虛而腎病亦有陽虛者陽虛之病腰必冷氣如冰見寒則痛必甚不可俯仰食涼水冷飯之類必然痛甚而不可止陰虛之病痛雖甚而不十分冷凍飲料涼茶食冷飯而亦不十分大痛以此分別陰陽實為得要而治之法亦少有微異也吾今立一方統治之各略加減無不神效名為健腰散陽虛者加肉桂一錢陰虛者加熟地一兩各照方服之病各全愈大約不必用至四劑也惟有一種陽癥腰痛人最不知其故一時風濕驟侵腰痛不能轉側打恭作揖如千錢系腰一般陽氣有余而風邪作祟法當祛邪消濕其病立痊方用祛蕩湯一劑輕二劑病如失此方純去祛風蕩濕而又不損其正氣所以稱神而奏功愈奇也若錯認作虛癥而用熟地補水之劑則濕以惡濕邪留腰脊而不去必成傴僂之癥倘已成傴僂吾有奇方可以漸起之日服一劑三月傴僂可以起立神方也健腰散白術(二兩) 薏仁(二兩)水煎服祛蕩湯澤瀉(三錢) 防己(一錢) 柴胡(三錢) 白術(五錢) 甘草(一錢) 蒼術(三錢) 薏仁(三錢)草(二錢) 半夏(二錢)水煎服后方薏仁(一兩) 白術(二兩) 黃 (一兩) 防風(五分) 草(二錢) 肉桂(五分) 茯苓(五錢)水煎服
霍亂
霍亂之癥乃感暑熱之氣也因人之陰陽有虛有實而癥遂分之矣大約霍亂雖有干濕而犯暑邪則一也宜別其陰陽之虛實以用藥耳陽癥之霍亂腹必大痛欲死而手足不致反張或吐而不瀉或瀉而不吐或吐瀉交作不可止抑不比陰癥之欲吐而不能欲瀉而不得也方用香薷飲治之最佳然而香薷飲為世人妄用不知遵守我今重定香薷之飲一方蓋香薷性熱必熱藥冷凍飲料始能順其性而奏功也我所定方與世上之香薷飲各有不同然而吾方實異于世人所定之方也凡遇暑天而患霍亂者用吾方煎飲無不下喉即定耳至于陰癥霍亂此方亦可并用但宜加入人參三錢或二錢或一錢煎服亦佳但不可一氣服之必須緩緩呷之則暑氣自消而正氣來復非吐則瀉便慶回春矣設更用桂附熱劑以劫之雖亦有一時奏功者而亂定復亂往往變生他癥又不可不知也香薷(三錢) 白術(三錢) 陳皮(一錢) 神曲(一錢) 濃樸(一錢) 茯苓(三錢) 藿香(五分)砂仁(一粒)煎湯候冷凍飲料之
生產
生產如何有陰陽之分如陰虛不能產即陽虛不能產也但何以辨其陰陽之虛也陽虛者氣虛下陷而漿水必然干枯往往有不能轉頭而即欲產者倘以手腳先下此至危之癥或用針刺兒之手足未為盡善必須多用參 使氣足而兒身自能轉動不可止見其漿水之干枯而徒用滑胎補水之藥以濡潤之也方用救胎兩全散一劑兒身實時活動二劑而兒頭到門立產矣蓋參 原是純于補氣之藥二者同用更見奇功況又各用至二兩之多則氣生于無何有之鄉母健而子自不弱自然勇力出于尋常而轉身甚速也尤妙加升麻三分以少提其滯氣氣不滯而生產更自神奇也若陰虛不能產者又從何辨之兒頭業已到門而交骨不開水自然不能推送以至于此非大補其水又何以推送之易乎方用順推散一劑而交骨一聲響亮兒頭竄出而生矣倘兒頭先不到門此方萬不可加柞木以輕啟其門戶也切戒之戒之蓋當歸川芎原是補血之神品而柞木又是開關之圣藥自然相合而成功也倘舍此不用而徒用催生兔腦之丹恐徒取敗亡而已矣救胎兩全散人參(二兩) 黃 (二兩) 升麻(三分)水煎服順推散當歸(二兩) 川芎(一兩) 紅花(五錢) 柞木枝(五錢) 益母草(三錢)水煎服
小產
小產多是陰陽之虛而又加好色以至胎動不安少有所觸使至墮落矣然則不急補其陰陽之氣血又何以安其胎乎但陽衰之癥從何而辨其婦必然嗜臥懶于下床少若起居之勞倦便覺心煩頭暈飲食少思者是也方用安胎上圣湯一劑即安二劑不再動矣多服尤妙然亦不必至十劑也陰虛而動者人必瘦弱或夜熱而晝寒或夜有汗而晝無汗皮焦骨熱咳嗽時見者陰虛也方用養陰安胎湯此方專治陰水之虛而少佐之補陽之品前方純乎補陽而少佐之補陰之味總使陰陽不可偏勝而調濟之不可失宜也后方大約服四劑自然胎安如肯多服尤佳亦聽病患之意而醫者不必過強之也安胎上圣湯人參(三錢) 白術(五錢) 山藥(五錢) 茯苓(二錢) 黃 (五錢) 甘草(一錢) 杜仲(二錢)白扁豆(三錢) 麥冬(三錢) 北五味(一錢)水煎服養陰安胎湯熟地(五錢) 山藥(一錢) 茯苓(一錢) 山茱萸(二錢) 枸杞(一錢) 杜仲(一錢) 白術(二錢) 陳皮(五分) 當歸身(三錢) 人參(五分)水煎服(倘熱甚加黃芩一錢不熱不必加也)
卷之一陰癥陽癥辨
產后
產后以大補氣血為主補氣血即補陰陽也然而產后又不可徒補氣血而不分陽盛陰衰陰盛陽衰而概用補劑也如產后身熱血暈此氣衰不能生血以致血暈不可止補血而尤宜補氣當用人參為君而佐之當歸川芎荊芥為妙如產后兒枕作痛手不可按而血暈此乃血氣有余以致陽衰不能運動亦用前方加山楂十粒便可奏功惟有亡血過多僅存微氣或作寒作熱必須大補其血而少補之以氣為得方亦用前湯以當歸川芎為君臣以人參荊芥為佐使未嘗不可一劑奏功也產后原有專門吾所以止言大概大約陰虛者夜必沉困陽虛者日必軟弱耳以此用藥更為得宜汝再廣之可耳
子嗣
子嗣之當分陰陽也天師與仲景張公定方于從前而雷公又發明之于后吾可以不必再言之矣然而何故又言之耶蓋陰陽偏勝終難生子徒服溫補之品亦復何益必須知其陽虛者補陽陰虛者補陰庶幾陰陽兩得其平有子之道也如見人見色倒戈望門流涕正戰而興忽闌或欲再舉而終不振此陽氣之衰微又何疑哉方用扶弱丸以助之每日酒送下六錢或一兩服三日陽事振作非復從前之衰憊矣然三日之中母染色欲吾方始見神奇倘一犯吾禁止可少助其半而不能大改其觀非我傳方之不精也陰虛不能生子者又不可服此藥陰虛者必然多火火之有余水之不足熬干陰精泄亦不多或太熱而驚其胞或水少而難于射或夜熱骨蒸汗出亡陰皆不能生子吾今立一方如法修合終日吞咽必能生子每日早晚吞下五錢或一兩亦可多之更美服至三月半年未有不生子者二方各有至理各有奇功要在人分別陰陽以為種玉之丹也扶弱丸人參(六兩) 白術(一斤) 黃 (二斤) 巴戟天(半斤) 肉桂(三兩) 鹿茸(一對) 遠志(三兩)覆盆子(四兩) 柏子仁(三兩) 熟地(半斤) 北五味(三兩) 山茱萸(六兩) 肉蓯蓉(一支) 龍骨(二兩) 杜仲(四兩) 驢鞭(一具大而壯者佳) 麥冬(四兩)各為末蜜為丸酒送下(每日或服六錢或一兩)后方熟地(一斤) 地骨皮(一斤) 天門冬(半斤) 麥冬(一斤) 山茱萸(一斤) 芡實(一斤) 山藥(一斤) 玄參(四兩) 北五味(三兩) 車前子(四兩)各為末蜜為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