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民遭左衽辱㈠,死者尸骸遍崖谷。孑遺余生更堪傷,男僧女妓受淫酷㈡。殘民以逞逆天心,將降之罰厚其毒。載去帝羓已受創㈢,得來塞馬恐非福㈣。
㈠論語: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朱注:匡,正也,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微,無也。衽,衣衿也。被發左衽,夷狄之俗也。
㈡中東戰事始末云:日人之得臺北也,日官則令民剪發,犯者處以極刑,日兵則日夜宣淫,違者加以白刃。男不剪發、女不失節而死者,不可以數計。嗟乎!臺灣百萬生命,是誰使之至于此?曷勝浩嘆!
㈢通監:天福十三年,契丹主以船數十艘,載晉鎧仗,自汴沂河歸國。至臨城,得疾,及欒城,病甚,苦熱,聚冰于胸腹手足,且啖之。丙子,至殺胡林而卒。國人剖其腹,實鹽數斗,載之北去。晉人謂之帝羓。喪至國,述律太后不哭,曰:待諸部寧壹如故,則葬汝矣。蓋咎其傾國南征,庫帑耗竭,部落不安也。
中東戰事始末云:劉軍門之去臺也,藏有地雷在城內。日軍入城,于九月初三日機發雷轟,其統帥北白川宮大勳位能久親王受傷,旋歿。日人諱飾,謂系犯虎列拉病死。按能久親王為日本第一名將,薩摩國西鄉氏之變,王力戰平之,以功封今職,總統近衛師團。遼東之役,尚未調王遠出。今因臺南屢敗,劉軍勁敵,日皇不得已令王專往。王死,日軍奪氣。于此益見臺南從未一戰之妄云。
㈣淮南子:北塞上之人,其馬亡入胡中,人皆吊之。其父曰:詎知不為福?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詎知不為禍?家富馬良,其子好騎,墮馬折髀,人皆吊之。其父曰:又詎知不為福?居一年,胡大入,塞上之人戰死者十九,此叟獨以跛故父子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