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把我的愛獻給你(2)

沒有責怪任何人的意思。這個院落里的人,都是文化人。有文化的人,不缺修養。但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重文輕商,他們大多看重文化的品格,而少一些經營的意識。現在,這個行業已經實現了全行業的轉企,因此,要補經營的課,要補市場經濟的課。那個美好的院落消失了,我們的視線里,再也看不到它的身影。有教訓嗎?當然有。應該告訴我們身后的人,要有些眼光,要看得盡可能的遠一些,盡量不做或者少做一些讓人后悔的事!做人亦然。我們的身邊,不是沒發生過本來是很好的哥們兒之間的落井下石。在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本應該是一種和睦相處的關系。真、善、美,不是我們骨子里的追求嗎?人不要干那些齷齪的事,不要干那些投機的事,不要干那些過了多少年后連自己都后悔的事。要盡可能地活得有人格些、高尚些。否則,我們生活的意義是不是就大大地打了折扣呢?我們又到哪里去尋找美呢?

2011年6月24日

有人說,一個沒有生過孩子的女人,不是一個完整意義上的女人。我不是女人,也做不到完整意義上去理解這句話所包含的深意。但有一點,應該說,我的理解不會錯:女人經過十月懷胎,再經過分娩的痛苦歷程,最終完成了一次人生的重要階段與蛻變。女人做了母親,這是結果。盡管,這結果讓人體會到充分的人生意義,看到人類的希望。但一旦回過頭來,有一天女人憶起孕育與分娩時的情形,周圍的人會油然而生一種對于誕生的敬意。

2006年的3月,這個節令,北方已經有了些許的春意。嚴冬過去了,春天無論如何都會來。前天的談話,經過昨天一個整天的消化,最終變成了一個決定。那一刻,我有一種“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我把一個就我本愿根本不想接受的任務,硬生生地接了下來。總社決定成立分社,試圖通過局部突圍的辦法,改變總社圖書整體經營不善的局面。用總社核心領導的話說,就是,總社事業要發展,圖書必須上去。分社要橫下一條心,殺出一條血路,帶動總社圖書的發展。絕不是兒戲。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試點。既是試點,那么成功與失敗就各占50%。以今天回頭觀之,那一刻,對于成功或者失敗,想得似乎并不多。想得最多的,還是人怎樣活著這樣比較形而上的問題。有的人重結果,有的人重過程,有的人結果和過程都要。那一刻,任誰也不敢多想結果,就沖著一個過程吧。“玩”一把,大不了也就是摔個跟頭,又如何!總比臨陣當逃兵強。讓人感到溫暖的是,黨組支持;群眾歡迎。我們僅僅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就完成了分社的組建。都是總社原圖書生產各環節上的同事。有編輯,有營銷業務人員,有負責印務工作的同志,還有財會人員……面對著巨大的壓力,他們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分社;他們在陽光麗日與暴風驟雨之間,選擇了后者。他們真的讓人感動。他們不是英雄,但具備英雄的品質!

有一種動力來自于自己人的理解。理解讓你感到的是溫暖,有理解,才有“士為知己者死”。

2006年4月1日第7期(總40期)的《中青社訊》上,刊登了以下一些文字,這些文字,都出自出版社的領導,我的同事。我得承認,它們至今都在給我以工作上的推動力。

這是一段充分肯定和充滿期許的文字:“今天是個應該記住的日子。中青人公司(分社)正式成立。……我想我們走出這一步對總社的發展,特別對于我們圖書的振興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中青(總)社能不能在新的一輪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過程中得到更快的發展,這對我們是重大的考驗。今年文化體制改革試點的工作告一段落,要全面推開,我們中青出版(總)社作為文化產業的定位性質恐怕不會改變了。我們只有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才有發展。……所以我說,中青人公司(分社)的成立,是出版社近年來改革的深化和繼續。……此次成立中青人公司(分社),重大的意義是在于體制內開花,它直接挑戰的是我們還比較落后的管理體制機制和觀念。”

這是一段客觀、符合實際、認識有高度的文字:“為什么要成立中青人公司(分社)并在公司的體制下運行?我想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的需要說明。從宏觀層面上說,它符合文化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最近幾年,中央將以很大的力度加快推進文化體制的改革。大多數事業體制的出版社都將被推向市場,轉制為企業。中青人公司(分社)可以說是先走了一步,為出版社的整體轉制改革探索經驗,做出示范。從微觀層面上說,成立中青人公司(分社),是為了使我社圖書生產走出困境、尋求突破和發展的一個有益的嘗試。我社的圖書生產近年來一直處于整體競爭能力不高,在業內影響力下降,營銷的各項指標不良的狀態。去年底,總社召開圖書工作會議,專題研究了改變圖書生產現狀、實行好書戰略的問題,確定了一些原則和措施。但從整體上說,像中青人公司(分社)這樣,從體制和機制上進行創新實行新的管理分配機制,將從根本上破除目前困擾出版社的一些主要弊端,有利于煥發人的積極性,從而使圖書編印發密切配合,在市場上取得較好的效益。怎樣看待中青人公司(分社)的組建,為什么總社要給予一定的支持?我想,首先應該肯定,中青人公司(分社)的組建是一個重要的改革步驟。能夠加入中青人公司(分社)的同志是有勇氣的,是愿意在改革的大潮中弄潮的。……對于中青人公司(分社)的組建,總社承諾給予一定的支持。包括用人、資金、資源等方面。這對于扶持他們進入市場是必要的。它與總社其他圖書部門面對同樣的市場困難,總社給予的支持和資源,比現有的其他分社是少而不是多;總社給了他們更大的自主運作的政策機制,但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標要求。……他們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更多的汗水,拼搏進取,犧牲奉獻,才能夠做到。”

這是一段非常中肯也非常專業的文字:“我們說這個公司新,新在什么地方,我覺得大家可能思想上還不是很清楚。……中青人公司(分社)的新不在編印發一條龍上,我認為它的新是一個部門整體上的轉制,整體上把它改造成一個公司。就文教部門來講是個整體公司的改造,就出版社來講,是個局部的改造,但是這個局部的改造對出版社有全局性的意義。……所以說它有示范作用,比原有的公司更有示范性。把一個中青社的老員工真正拋到市場上去,讓你自謀生路,自己解決工資獎金問題,自己解決福利問題,看看有幾個人愿意跳下去?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從這個角度理解它的新,從這個角度理解這個公司的難,我想我們思想上可能會想得更加明白一點兒。……公司成立了,我們對公司都抱有厚望,我們都期待公司有個很好的開局,這個很好的開局,首先是一個平穩的開局,而不是一個兇險的開局。我們理論上講這個公司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但是實際上,客觀形勢不允許我們失敗,如果我們一成立公司就想到失敗,我們這個公司可以不辦。就是要把自己逼到沒有退路的地方來做這件事情,才能做好。所以要非常謹慎地、非常小心地、非常細致地、非常認真地謀劃公司的發展。包括它的宏觀的戰略思想,包括它的微觀的具體的編輯事務活動。”

毋庸置疑,從上述引用的文字中,我們看到的是充分的理解與支持。還有什么可說的呢?還奢望什么呢?人應該知足。這理解,就是催人的鼓、壯行的酒。當然,也有另一種動力,它來自于自己人的不理解甚至是質疑。有人以為公司成立不起來:一個老體制里另立山頭,拉起一彪人馬闖江湖,可能性不大。也有另一種態度,說:即便公司成立起來了,也是短命的,長不了。……種種聲音,乍聽上去,讓人并不舒服。所幸都變成了養分,從相反的方面產生的是激勵的作用。想一想,既是自己人,你又有什么好怪的呢?大事面前,利益面前,得允許人家有想法!

酒酣耳熱之時,壯懷激越之際,我們出發了;分社上路了。2006年3月3日,總社召開了分社成立大會。那一天是該記住。那一天會場的氣氛莊嚴,莊嚴得有些凝重。畢竟是走過半個多世紀歲月的中國青年出版社的一件大事情!人們都正襟危坐,我則是一種故作的輕松和平靜。那一天的天氣什么樣子,陽光燦不燦爛,有風嗎,還是下沒下雨,我都不記得。只記得,走出會場的我,被去掉了一些幼稚,被添了一些成熟……

光陰荏苒,屈指算來,公司成立至今已是整整5年。可喜的是,5年的市場沖殺,沒有消磨我們的銳氣與斗志。公司在市場的風浪中,成長起來了。當初黨組定的兩年完成收支相抵的經營指標的要求,公司同仁經過努力,于當年不但實現,還實現了當年即創造效益的良好開局。5年來,公司茁壯成長,年年創利。至今已達到年生產3000萬—4000萬碼洋的規模。年創利在全成本核算后,基本可維持在200萬—300萬元左右的水平。公司成立之初制定的分三步走的發展目標基本實現:即第一步,活下來,先解決生存問題;第二步,溫飽到接近小康,提高公司的抗風險能力;第三步,進入發展的快車道,提升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公司20余位員工,沒有辜負總社領導和全社員工的期待。我們走出了雪山草地!事實證明,圖書出版這個行業,還是有的可為。我們不談是朝陽,抑或是夕陽的抽象話題,我們有一萬個理由應該堅信,圖書出版在全行業轉企的今天,應該有一個發展和上升的空間。所需要的不過是我們積極而努力的富于建設性的工作而已。

有朋友問我,一支能打仗的隊伍,最應該具備的是什么東西?我很認真地告訴他,是精氣神!隊伍要有朝氣、要有活力,你永遠不可想象,一支士氣不振的隊伍,會打硬仗、勝仗。朋友又問,以你的付出和你的得到做個對比,你覺得值嗎?我想了想,回答:還是值的。朋友的問話是針對成立分社時黨組的決定的。黨組的決定說:分社由黨組授權我來經營,但我的個人利益不能考慮,分社的效益再好,我也不得在分社分配一分獎金。我的日常消費和收入仍然由總社按規定辦理。這樣的規定,意味著,我的工作量加大了,身上的壓力也大了,付出與結果卻不掛鉤。傻嗎?有人肯定會說,傻!我則不這么看。我們不妨換個角度,站得高些,這已經不是傻與不傻的問題了。我們確實有付出,但我們更有得到,而且是很有意義的回報。因為5年的公司之路,我們比別人多了一份奮斗過后的成就感,我們獲取了一份做人的尊嚴。錢重要,但奮斗和尊嚴就不重要嗎!

回首過往的歲月,心情很淡定。緣何?只因為我們做過的事情太過一般了,沒有什么可以拿出來炫耀的。要知道、想到:你做得到,別人也做得到;自家的公司做得到,別家的公司也做得到。值得說的,是你比別人幸運。老天給了你這樣的機會,讓你去歷練了一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這樣的機會!

春天的腳步正朝著我們走來。這是分社成立后第五個年頭的春天。京郊大地的桃花還沒有盛開,但枝頭該在孕育蓓蕾。一朝怒放,任誰的心都會為之而燦爛。2011年的春天,無論如何,都讓我感到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溫暖。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在春天的細雨里,抖落一身征塵,我想跟我的同事、朋友交一交心。其實,想做成一件事情,并不一定很難。所要求你的,不過是要真正投入,真想做事;私心少一些,名利淡一些;想自己少一些,關心別人多一些。一句話,把公家的事,當作自己家的事來對待,這事準成。當然,要做事,離不開環境的影響,離不開大家的捧場。由此,周邊領導與同事的理解便有了非同一般的意義。也于是,我向總社的領導、同事,向一起奮斗了5年的分社的同仁鞠躬、叩首。感謝大家以往的理解與支持。謝謝了。

2011年4月6日

為了一份責任

雙重身份,作為總社領導,同時作為中青人公司(分社)的直接兼管領導,此刻,我的心情十分忐忑。一種責任,一種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烈的壓力,使自己感到肩上擔子的沉重。壓力也好,責任也罷,正面面對,舍此別無他途。

成立中青人公司(分社)是總社圖書改革與發展的需要,是全國出版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客觀要求,郗社長、景巖和守文同志以及其他幾位總社領導的講話,對中青人公司(分社)成立的意義,進行了深刻的闡述,肯定、期許、祝愿,體現了總社領導對中青人公司(分社)的重視與關愛。

實事求是地說,總社成立中青人公司(分社)是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說大,是它與總社的圖書改革與發展相連;說小,相比出版界業內在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問題上其他一些同行的舉動,我們只是一種嘗試性的動作。但不管怎樣說,總社畢竟邁出了這富于特殊意義的一步。

借中青人公司(分社)成立這個機會,我想進一步與總社的同志們與中青人公司(分社)的同志們說一說我心中的一些想法,這些想法,與中青人的發展,與總社的圖書發展,有著根本性的關系。處理得好,我們的工作會受益;處理不好,我們的工作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田县| 武宁县| 昌宁县| 甘泉县| 定襄县| 徐汇区| 嘉黎县| 鄄城县| 达日县| 巩留县| 神木县| 湟中县| 涿鹿县| 延吉市| 株洲市| 渝中区| 印江| 新平| 扎囊县| 赞皇县| 临洮县| 乌兰察布市| 同心县| 昌吉市| 睢宁县| 海宁市| 无棣县| 永吉县| 宜阳县| 凤城市| 淮滨县| 阳西县| 剑川县| 望奎县| 通河县| 肇源县| 江都市| 公安县| 安平县| 瑞安市| 贡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