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發企業管理——思想、方法、流程和工具
- 林銳 彭韌
- 1096字
- 2019-01-01 18:02:08
2.8 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
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和邊際收益(Marginal Benefit)是經濟學的重要術語。Marginal 是“邊際的、邊緣的”意思,但是把 Marginal Cost 和Marginal BenefIT直譯成為“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則太抽象,老百姓不容易理解,有點兒不著邊際啊。大家可以把“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理解為“增量成本和增量收益”。
邊際成本是指在原先基礎上,多生產(或多消費)一單位商品所產生的成本。同理,邊際收益是指在原先基礎上,多生產(或多消費)一單位商品所獲得的收益。這個概念既適用于賣方也適用于買方。
邊際分析法是指把某業務引起的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相比較的分析方法,而總量分析法是指用全部收益和全部成本相比較的分析方法。在商業決策時,這兩種分析方法都經常使用。
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原理在企業中的應用如下:
(1)盡可能地“發掘并研制”能夠賣很長時間的產品。當產量達到一定程度之后,越到后面,邊際成本越低,邊際收益越高。
上海大眾汽車公司自1984年從德國引進桑塔納轎車,近30歲的車型一直賣到現在還暢銷,這在全世界都很罕見。按理說這車型很老舊了,售價才幾萬元,似乎利潤不高啊,早該被淘汰了吧。
應用邊際分析法,你會發現桑塔納轎車的壽命還長著呢。由于國內桑塔納產量極大,生產、銷售和維護的基礎設施已經完善,并且早已收回成本。每增加一輛桑塔納的生產成本、銷售成本、維修成本很低,即邊際成本很低,邊際收益很高。
最關鍵的是,德國大眾公司的造車內功的確強,近30歲的車型到現在都不比其他品牌的經濟型轎車差,老百姓可以買到真正物美價廉的汽車,這才使其能夠經久不衰。
如果你公司的一款產品能夠賣幾十年,老板不樂死才怪呢。前提條件是公司的內功要強,否則辦不到。
(2)發掘“邊際收益明顯高于邊際成本”的地方,多花精力去改善它。對于軟件開發,要多花精力去改善使用頻率最高的地方。
例如,軟件所有的功能幾乎都是通過“界面”來操作的,用戶對軟件產品的滿意度與界面的易用性成正比關系。假設你多付出10%精力去改善了用戶界面的易用性,每個用戶對產品的滿意度提升了10%,那么邊際成本是10%,而邊際收益則是“10%×用戶總數”,用戶總數越多,邊際收益越高。
(3)盡可能少做“邊際收益明顯低于邊際成本”的業務。
假設軟件產品有N個功能,每開發一個功能的邊際成本都相似,但是邊際收益差異很大。通常20%的功能占據了80%的使用頻率,這些功能的邊際收益高,而剩余80%的功能,可能極少被廣大用戶使用,邊際收益很低。所以軟件功能不是越多越好,用戶喜歡用的才是真好。
同理,軟件開發商要盡可能少做“定制開發”工作,為客戶A定制的功能,只對A有用,而對其他所有客戶都無用,邊際效益很低。除非“定制開發”的收費很高,才能彌補了開發商的機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