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發企業管理——思想、方法、流程和工具
- 林銳 彭韌
- 926字
- 2019-01-01 18:02:08
2.5 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又叫選擇成本,如果選擇了A,而失去了B,那么B就是選擇A的機會成本。
由于人的資源和精力有限,面臨幾種選擇但是只能選擇一種時,應當選擇機會成本最小的(最終收益最大)。
例如,一個工程師,空閑時間可以去做兼職工作,也可以在家做家務。工程師兼職工作的收入是100元/小時,普通鐘點工做家務是10元/小時。最差的選擇是,工程師自己做家務,那么可以節約10元/小時的鐘點工費用,但是失去了100元/小時的兼職費。最好的選擇是,工程師請鐘點工來做家務(付出10元/小時),自己出去做兼職工作(獲得100元/小時)。
老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說的是人生的機會成本,“入錯行”是男人的最大機會成本,“嫁錯郎”是女人最大的機會成本。
人越窮的時候,通常家里什么活都自己干,因為自己干活的機會成本很低,而且也請不起別人幫自己干活。人越富的時候,通常不會什么活都自己干,因為自己干活的機會成本很高,而且不見得比專業人員做得更好。
從表象上看,人越窮則干活越多顯得越勤快,人越富則干活越少顯得越懶惰。但是前者是低效益的勤快,后者卻是高效益的懶惰(他節省下來的精力可以去做更大收益的事情)。
在研發企業里,設法降低維護成本是很有意義的。軟件維護通常是免費的(或者收費很低),在維護方面的付出越多(如人工費),顯性成本就越大。更糟糕的是,軟件維護占用了人力資源,使得他們沒有精力去做收益更高的工作,導致維護工作的機會成本(隱形成本)很高。
如果人們面臨的幾種選擇優劣分明,那么做決定是很容易的,無需多談。但讓人為難的是,現實中人們往往難以識別究竟哪個好、哪個不好,覺得哪個都不錯,哪個都舍不得放棄。
例如,研發企業為什么維護代價很高?那不是維護人員造成的,是上游工作沒有做好造成的,具體如下:
(1)需求分析和設計工作沒有做好,導致后面維護代價很高。為什么需求分析和設計做不好呢?因為要趕進度,急于求成,結果后面虧了。
(2)立項工作沒有做好,承接了很多低收益、難以復用的項目,導致后面為每個項目付出的維護代價很高。為什么要承接那么多的項目呢?因為想多賺錢,結果后面虧了。
中國的“舍得”哲理是對“機會成本”的極佳詮釋。人不可貪得太多,否則什么都做不好。應當舍棄一些次要的,才能得到重要的。